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是对近年来我们通过中能重离子碰撞来研究高温密原子核性质,及其可能出现的液汽相变和多重碎裂研究工作的总结。  相似文献   

2.
法国国家大加速器(GANIL)的4π-INDRA探测器使人们能够了解在35-95MeV/u的能区的近对称的轻和中重核反应中,融合反应(或形成一个主要的单源)的截面是很小的.而是在所有的碰撞参数,反应机制主要是耗散的二体碰撞并伴随中快度粒子的发射.我们决定了再构后的准弹核的激发能,它们可以达到24MeV/u.准弹核的显示温度可以通过几组同位素比和动能谱的斜率得到.不同的“量温器”给出了不同的温度,但它们均随激发能的升高而稳定增加.实验数据可以通过假定核的初始温度随激发能的稳定上升来解释,但并不存在核的一级液气相变的证据.  相似文献   

3.
以热化的纵向集体流模型为依据,着重计算了高能核-核非对心碰撞的热夸克分布对核-核碰撞中形成的磁场的贡献,完善了非对心核一核碰撞过程中磁场大小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微量元素、稀土元素、Sr和Nd同位素变异特征为依据,确定鲁苏榴辉岩为多成因、多来源和多阶段,指出主要是在印支期扬子陆块与华北陆块碰撞造山作用过程中,挤入的上地幔碎片以及不同原岩类型的壳内高压变质岩碎块。燕山晚期的区域构造热事件使得某些榴辉岩的同位素体系再平衡。  相似文献   

5.
利用密耦近似方法对He-N2碰撞体系的微分截面、分波截面进行了量子力学计算,研究表明:低能散射时,He-N2碰撞的弹性散射主要在小角部分,而非弹性转动激发主要发生在大角部分,并通过系统的研究和计算,发现了分波散射截面不同的能量下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运用密耦近似方法计算了能量在100meV下He原子和基态HF分子碰撞的态-态转动激发截面和碰撞能量分别在100meV,150meV,200meV,250meV下的总微分截面和总分波截面;总结了该碰撞体系散射截面的变化规律。系统研究表明:在低能散射时,弹性散射主要发生在小角部分,非弹性转动激发主要发生在大角部分。  相似文献   

7.
作者运用密耦近似方法,计算了能量在100meV下He原子和基态HBr分子碰撞的态-态转动激发截面和碰撞能量分别在100meV,150 meV,200 meV下的总微分截面和总分波截面;总结了该碰撞体系散射截面的变化规律.经研究表明:在低能散射时,弹性散射主要发生在小角部分,非弹性转动激发主要发生在大角部分.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R矩阵方法,在二态密耦近似下,计算了电子与Ne+碰撞的弹性和激发散射截面,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9.
作者运用密耦近似方法,计算了能量在64.0meV下,He原子和基态N2分子碰撞的态-态转动激发微分截面和入射能量分别在27.3meV,40.0meV,64.0meV和80.0meV下的弹性、非弹性和总微分截面;总结了该碰撞体系微分散射截面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在低能散射时,弹性散射主要发生在小角部分,转动激发非弹性散射主要发生在大角部分.  相似文献   

10.
高能碰撞中产生的直接光子具有较长的平均自由程, 几乎不与其它粒子发生较强的相互作用, 因而直接光子是研究高能重离子碰撞初期形成的热密物质性质的有效探针之一.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RHIC能区直接光子椭圆流v2的相关研究结果. 利用HIJING蒙特卡洛模型, 研究了LHC能区π0衰变双光子背景的不对称因子, 并与PHENIX实验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发现两者在定性上一致.  相似文献   

11.
IntroductionMany factors influence the economics ofnuclear power plants.Unplanned reactor trips are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so it has beeninvestigated from various aspects because oftheirinfluence on the operating capacity factor inNuclear Power Plants ( NPPs ) .Operationalexperience has shown thatsome components in theNPPs are so importantthattheir failure may causethe entire plantto shutdown.Such shutdowns haveoften occurred in the pastin the NPPs.So,nuclearpowerplantauthorities have…  相似文献   

12.
以光纤传感器中常见的基于布拉格光栅、法布里 珀罗腔和分布式系统的3种传感器在核辐射环境中的应用情况为研究重点,对其在核辐射环境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中纯硅光纤和掺氟光纤制作的光栅具有耐辐射的优异性质;分布式传感器中布里渊散射和拉曼散射的传感器具有一定的抗辐射特性;而法布里 珀罗传感器则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在核辐射环境下应用情况较差。目前,光纤传感器在核辐射环境下的应用还受到很大的限制,主要表现在光纤本身对辐射比较敏感,辐射后的光纤常表现出峰位移动和信号衰减等问题,严重影响光纤的长期稳定性。要实现核辐射环境下光纤传感器的大规模应用,未来应研制具有更强抗辐射性能的光纤和寻找更优的校准和信号处理方法,以提高传感器的响应精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低毒除草剂“草甘膦”对蟾蜍外周血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的影响,分别统计了微核细胞率;微核率;异常率和核异常率,研究结果表明,用草甘膦处理3天和5天后,不同浓度的药物对蟾蜍的红细胞微核率和核异常率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用不同黉度药物处理后红细胞的微核率和核异常率虽有差异,却没有出现显著的剂量效应。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除草剂“精克草星”对鲫鱼外周血红细胞的微核率、核异常率、总核异常率以及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数和白细胞数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精克草星的作用下,绝大部分加药组的微核率、核异常率、总核异常率都上升;所有加药组均能影响鲫鱼的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数和白细胞数。而且具有较为显著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随着毒物浓度的增加和染毒时间的加长,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数大都随之下降,呈现较为明显的负相关。而白细胞数则随着毒物浓度的上升及处理时间的加长而上升,呈现较为明显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采用高放射性核废料处置库模型进行试验, 以核废料处置库近场的膨润土及岩石为研究对象, 建立轴对称模型. 选用适当的控制方程, 运用有限元软件Code-Bright对核废料处置库关闭后处置库近场的温度场、渗流场、应力场进行热-水-力(thermo-hydro-mechanical, THM)耦合的数值模拟. 通过比较不同初始热源, 得到了处置库关闭后近场膨润土及岩石内温度、液体饱和度、吸力及应力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初始热源较小时膨润土和岩石的性质更为稳定.  相似文献   

16.
可提取性核抗原(ENA,包括Sm、RNP、Ro和La等多种抗原成分)是小核RNA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本文介绍从对流免疫扩散电泳(CIDE)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沉淀线提取单一抗原小核RNA的方法。其结果与纯化抗原的小核RNA组成相同。此法仅需约100微升的单价特异性抗体,抗原不需纯化,操作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7.
NaI(Tl)探测器因具有探测效率高和成本低等优点,常被用于核辐射能谱测量和核辐射监管等领域.由于实验条件等的限制,研究人员往往较难获取理想的实验核信号,虽然可以借助探测器的仿真信号来实现研究目的,但是常规的探测器单指数或双指数模型和实际采集到的核信号模型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一种更为精准的数学模型对探测器输出信号进行描述.我们通过对探测器信号形成过程分析,将探测器视为线性时不变系统,探测器各个部分响应的总卷积即为输出的核信号模型.本文建立的探测器输出信号卷积模型,结合实测伽玛源的幅度分布规律和相邻脉冲时间间隔分布规律,可以提供更精确的NaI(Tl)探测器输出信号,以便用于伽玛能谱测量算法研究;通过调节脉冲间隔时间大小,可以仿真不同计数下探测器输出信号的堆积情形,以便用于堆积信号还原算法研究.经过与伽玛辐射源的对比测试,该仿真信号与真实探测器输出信号一致,既避免了研究人员接触放射源,提高辐射防护安全性,又为开展数字化核信号处理算法研究及能谱算法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  相似文献   

18.
周洁  苏晓燕  钱虹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17):7103-7109
为提高复杂情境下的核电系统可靠性,保证核电系统安全运行,采用证据网络(evidence network,EN)对核电不确定信息问题进行分析、建模、推理和评估,有效地处理和表达专家语言变量,同时解决非布尔逻辑关系和多状态变量的问题,建立核电系统可靠性模型.提出一种将语言数据转换成基本信度指派函数的方法,对于在故障树映射到证据网络中存在的非布尔逻辑关系,建立一种新的条件信度表,解决复杂情境下的核电系统可靠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结果符合预期,建立的可靠性模型对研究核电系统可靠性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壳模型组态和核子-核子相互作用出发,借助Dyson玻色子展开,MJS代换和适当定义的具体有很强集体性的玻色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