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前存在的早期单相流返排的数学模型适用于致密油气储层,却不适用于页岩气储层,这是因为页岩气井早期返排阶段不存在单相流,而是气水两相流。利用北美某页岩气储层压裂水平井的返排数据分别绘制气水产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和气水比随累积产气量的变化曲线,气水产量曲线在早期返排阶段气水同产,表明裂缝中存在自由气的消耗;而气水比曲线根据斜率的正负将返排分为两个阶段,并针对曲线的“V型”进行原因分析。针对气体早期返排阶段,建立裂缝系统物理模型,运用物质平衡方程和扩散方程,推导得到页岩气井早期两相流返排数学模型,数学方程表明:等效压力与拟时间成线性关系。应用现场实例对数学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现场数据,拟合得到的直线斜率可用于估算原始裂缝体积,截距可以给出裂缝半长和裂缝渗透率之间的关系。本文创新性地对返排数据进行调研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适用于现场估算裂缝参数的返排数学方程,从而为认识裂缝特征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新疆油田已投入开发的气藏储层物性差异大,存在黏土膨胀、水敏和固相堵塞等伤害。常规管柱射孔后,需
压井提出射孔枪串,更换成储层改造管柱。反复压井导致储层二次污染,更为严重的是气藏压力系数低,储层改造后
入井液靠自身能量返排困难。为此研制了储层改造+ 氮气气举返排、射孔+ 储层改造+ 氮气气举返排一体化管柱,优
选配套工具:针对气井工程口袋较长或下部无利用层的气井,推荐使用丢枪射孔工艺,否则采用全通径射孔工艺;固定
式气举工作筒抗内压90.00 MPa、抗拉强度达到70.00 MPa 及气举阀波纹管承载达到35.00 MPa;采用压井阀解决了完
井管柱应用封隔器后无压井液循环通道的问题。基于氮气物性修正和引入Beggs & Brill 两相流摩阻系数来修正储层
改造液体与压井液的差异,考虑氮气返排与常规连续气举设计的差异,完善了氮气气举返排设计基础理论,研制了配
套工艺设计。现场射孔+ 酸化+ 氮气返排试验证实:该工艺为解决同类气藏入井液返排难题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具
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压裂液返排速度是影响油气井压后效果的重要因素。为研究压裂液返排速度对支撑剂回流量的影响,运用自主研发的裂缝模拟实验装置,进行不同压裂液返排速度下支撑剂回流量的实验测试。实验过程中针对每一个压裂液返排速度,测试不同返排阶段支撑剂的回流量。实验结果表明,压裂液返排速度以43.2 m~3/d为界限,返排速度低于43.2 m~3/d时支撑剂回流量随压裂液返排速度增加较慢;而当返排速度高于43.2 m~3/d后,支撑剂回流量增加明显加快。支撑剂回流主要集中在压裂液返排初期,前33.33%的返排液量携带出了75%以上的回流支撑剂;因此在压裂液返排初期应选用相对较小的返排速度以达到控制支撑剂回流的目的,返排后期在不造成出砂的前提下,适当增大返排速度以实现压裂液尽快返排,减少地层伤害。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水力压裂后压裂液的返排问题并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返排方案,采用边界元方法,建立压后返排数值模型,综合考虑裂缝变形过程与流体滤失及流动过程,构建流固耦合非线性方程组,并采用牛顿迭代法进行求解,以实现对返排全程的定量化控制.研究表明:裂缝延伸越深,裂缝宽度越窄,且随着返排进行,裂缝逐渐发生闭合;返排初期流体压力下降较快,...  相似文献   

5.
气井压裂后返排阶段压力的准确预测对于优化返排工作制度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返排压力模型缺乏对两相返排阶段的研究,压力模型不完善。为此,根据质量守恒原理、能量守恒原理、岩石力学理论和地层渗流理论,建立了考虑裂缝闭合前后不同返排规律和压力变化规律的返排压力新模型。新模型包含单相压裂液返排和气液两相返排的不同阶段,将压裂返排过程与地层产能综合分析,最终得到从停泵返排初期直至气井稳定产气整个过程的返排压力变化规律。现场实例表明,新模型的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压力吻合较好。放喷油嘴尺寸越大、裂缝闭合时间越短,到达稳定产气阶段的时间越短,稳定产气阶段的井底压力也越低。新模型可为现场合理返排制度的确定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离子浓度组成分析的方法,计算了大庆油田试油井试油求产阶段的压裂液抽汲返排率,定义并得出了压裂液的极限抽汲返排率。结果表明:在抽汲返排水性稳定以后,压裂液的返排率为75%左右,即有25%左右的压裂液残留在地层中无法返排出来;在抽汲排液阶段,压裂液的抽汲返排率一般低于15%,压裂液的极限抽汲返排率为15%,即从地层中最多能抽汲出15%的压裂液。  相似文献   

7.
压裂液强制返排及支撑剂回流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如何科学合理选择放喷油嘴尺寸,同时准确预测裂缝闭合时间,是压裂液强制返排的核心.根据支撑剂运移和压裂液强制返排机理,同时考虑支撑剂受力、压裂液二维滤失、压裂液压缩性和井筒摩阻,并结合物质平衡原理、岩石力学和流体力学的相关理论,建立了裂缝闭合前后放喷油嘴尺寸选型的支撑剂运移及力学模型和裂缝强制闭合时间计算模型.采用建立的模型,不仅可使放喷油嘴尺寸定量化,同时在不需要冗长的压降数据情况下,就能确定裂缝强制闭合时间.经实例验证,本模型的计算结果稳定可靠,可用于实际分析.  相似文献   

8.
针对东海区块在钻井作业中钻井液对储层造成严重伤害的问题,开展了东海某区块致密砂岩钻井液侵入深度实验研究,研究中采用了电阻测试法和体积法两种方法,通过测量钻井液侵入过程中岩样电阻和钻井液滤液最大侵入量,并根据电阻、侵入量与时间的关系拟合出侵入深度和时间的关系从而计算钻井液侵入深度。获得了花港组下段致密砂岩基块岩样钻井液侵入深度,电阻测试法计算的钻井液侵入深度主要分布在34~49 cm,体积法计算结果为30~56 cm,钻井液侵入储层后伤害程度为78.2%~97.9%,伤害程度均为强。实验研究为东海区块在钻井和完井作业中控制滤失,减小损害程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文件老化的机理和确定溶液浸泡变造文件的基础,以纸张、水溶性或油溶性书写色料为实验对象,在茶水、酸、碱、有机溶剂等溶液中进行不同时间、不同叠放方式、不同干燥方式的平行性和对比性浸泡实验,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影响溶液浸泡老化文件形成的相关因素,探明了溶液浸泡伪造文件的检验方法,为检验鉴别伪造同类文件的制成时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酸化返排液与原油混合可形成稳定性强的乳状液,影响原油的脱水及原油沉降罐的安全运行.通过室内实验考察温度、破乳剂加量、pH 值及降黏剂加量对乳状液黏度和破乳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显微镜观察不同阶段乳状液微观形态变化.实验表明:酸化返排液与原油混合成的乳状液其黏度随温度升高先急剧下降,后平缓下降,在温度低于40℃时乳状液稳定性较强,温度50~60℃时,随着温度升高,乳状液脱水率上升幅度不大,综合选取破乳温度为50℃;添加破乳剂有利于降低乳状液黏度,但效果不明显,破乳剂加量越大,乳状液破乳效果越好,当破乳剂加量达到150 mg/L 后,随破乳剂用量加大,乳状液脱水率上升幅度不大,综合选取破乳剂加量为150 mg/L;调节酸化返排液pH 值至6.0~7.0 有利于乳状液破乳,pH 值越高,油水界面变得棱角分明,脱出水的原油结构更加紧密;加入降黏剂后,乳状液脱水速度明显加快.研究结论对指导油田酸化改造后,井口初期返出的乳状液实施破乳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巢湖地区坟头组泥岩遇水软化特性与机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物理力学性质、矿物与化学成分、微观结构等方面,对巢湖地区坟头组海相粉砂质泥岩遇水软化的特性与机理进行试验研究.利用DB-16超声测速仪、单轴压力机,测试岩样浸于蒸馏水后不同时间波速、抗压强度的变化;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法,分析岩样浸泡液化学成分随时间的变化;利用X射线衍射、荧光光谱分析,测试岩样矿物化学成分变化情况;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岩样微观结构,并利用GIS软件对不同浸水时间岩石孔隙率、孔隙表面积进行半定量计算.试验表明,泥岩浸水后,单轴抗压强度和波速明显下降,岩石孔隙率下降,孔隙表面积增加;浸水前后,泥岩化学成分变化不大;水沿微裂隙进入岩石内部,溶解可溶盐胶结,使裂隙向纵深发展,进而使裂隙连通导致岩石软化,其中,岩石微裂隙的产生与岩石内部的不均一性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G级油井水泥及掺入外加剂时水泥浆滤液的离子成份和含量。考寨了水泥浆滤液与地层水和泥浆滤液的配伍性。通过对含有外加剂水泥浆滤液组成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减少滤液中的有害离子(Ca++,Mg++,SO4-,OH-等)浓度的断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系统能量变化研究了边界层的扩展,论证了Kligcnberg等的假定。给出了间隙宽度的近似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屈服应力计算公式,并对其作了适当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15.
通过对3根充液量不同的钠热管进行实验,分析研究了充液量对钠热管启动运行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φ25mm×2.5mm长为1m的钠热管内充约78g质量的钠为最佳,充液量过多或过少都将影响钠热管的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模拟正、反韵律油藏的物理模型以及矿场可能出现的 9种注水模式。利用室内模拟实验和矿场实际应用验证了砂岩油藏不稳定注水提高采收率的机理 ,并量化了平面转网后不同韵律油藏采收率的增加值 ,得出了在不同注入方式下的注入孔隙体积倍数、采出程度、采出程度增加值等参数不同时的累积采油量。实际应用表明 ,不稳定注水缓解了油藏层内非均质的矛盾及层间矛盾 ,且正韵律油藏的注水效果优于反韵律油藏。通过转网缓解了油藏平面的矛盾 ,并且在不同含水阶段转网均可提高采收率。在胜利油区采用不稳定注水取得了明显的降水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不稳定注水模拟实验及其在不同类型砂岩油藏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立了模拟正、反韵律油藏的物理模型以及矿场可能出现的9种注水模式。利用室内模拟实验和矿场实际应用验证了砂岩油藏不稳定注水提高采收率的机理,并量化了平面转网后不同韵律油藏采收率的增加值,得出了在不同注入方式下的注入孔隙体积倍数、采出程度、采出程度增加值等参数不同时的累积采油量。实际应用表明,不稳定注水缓解了油藏层内非均质的矛盾及层间矛盾,且正韵律油茂的注水效果优于反韵律油藏。通过转网缓解了油藏平面的矛盾,并且在不同含水阶段转网均可提高采收率。在胜利油区采用不同稳定注水取得了明显的降水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18.
酸液在酸压裂缝内流动时,有少数较大的岩石孔隙或天然裂缝首先受到过量酸液的溶蚀而迅速增长形成蚓孔,使滤失主要在蚓孔内发生。因此研究天然裂缝性油藏酸液滤失,必须考虑酸蚀蚓孔的影响。基于裂缝性油藏酸压中酸液的流动反应特性,建立了酸蚀蚓孔的增长模型、酸液在蚓孔内流动反应模型和滤失的酸液在地层中流动模型,提出了便于现场应用的裂缝性油藏酸压滤失计算方法;就影响蚓孔增长及滤失的裂缝净压力、蚓孔密度和酸液粘度等因素进行了实例计算分析,对于现场酸压施工中有效控制酸液的滤失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掺镱光纤激光器时域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光纤的非线性效应-受激布里渊散射(SBS)和二色镜的选频利用,以国产的激光二极管作泵浦源,在掺镱光纤激光器中得到了稳定的自调Q光脉冲输出,脉冲重复频率为29.4MHz,脉冲光宽度约为2ns。  相似文献   

20.
对脲醛树脂包埋法制作昆虫标本技术进行了研究,筛选出了比较适宜的配方和模具,给出了昆虫标本的制作过程,并提供了工业甲醛的脱色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