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萨中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开发以来,地下油水分布状况日趋复杂,受地层固有的非均质性及多年开发造成次生非均质性加剧的影响,油层的层间、层内矛盾日渐突出,造成高渗透部位注水突进,油井含水上升加快;差油层动用状况较差,导致油田水驱效率和波及系数较低,最终采收率低,开发效果差。本文所阐述的注水井化学调剖调堵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该技术为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的挖潜和提高开发效果提供了一项有力的技术手段。但目前浅调剖存在初始粘度高、进入目的层比例相对低、造成有效调剖半径小等问题,使得有效期只有一年左右,因此导致有的注水井需要重复浅调剖,连通油井不能长期见效,影响和制约浅调剖效果的发挥。为此急需研究影响调剖有效期的主要原因并加以解决。 本文通过采用新型化学浅调剖剂配方优化室内试验研究,研制出初始粘度低的调剖剂体系以及配套注入工艺,使调剖见效期达到两年以上,区块整体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调剖效果预测是对调剖措施进行决策和方案优化设计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影响调剖效果的因素分析,建立了BP网络效果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改进。模型网络预测结果与实际生产效果对比分析表明,所建立的预测模型可靠。可利用BP网络模型进行调剖效果预测,并为调剖方案的优化设计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区块整体调剖效果预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于不同的区块,实施整体调剖的效果不同,同一区块在不同开发阶段实施整体调剖的效果也不同,因此,在对区块实施调剖之前应该对其效果作出预测,以提高整体调剖的科学性。文中以油藏数值模拟为手段,研究了不同油藏类型在不同的非均质程度条件下及不同含水期进行整体调剖的无因次增产效果,为预测整体调剖的效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温油藏层间层内矛盾、水驱开发效果差的问题,进行了深部复合调剖技术研究。通过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复合调剖剂不同粒径、不同注入次序和注入强度下的调剖效果。结果表明:预交联水膨体颗粒+微球组合体系可使非均质地层采收率提高20%以上;高温可动凝胶+微球组合体系能启动低渗透层的原油,实现调剖和驱油的双重效果;高温可动凝胶按先弱后强的强度注入顺序可获得较高的波及体积和采收率。研究结果可为高温油藏控水增油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水驱非均质油藏,利用平行管模型开展重复调剖室内实验研究。对于水驱非均质油藏,注入水主要进入高渗透层,低渗层相对吸水量非常低,造成高渗层见水早,含水增加速度比较快。一次调剖后,原油综合采收率比水驱提高10.67%,综合含水降低13.33%。低、中渗透层吸水量增加,高渗层吸水量降低,但高渗层相对吸水量仍是最多,低渗层最低。随着调剖次数的增加,高渗层相对吸水量逐渐降低,低、中渗层吸水量逐渐增加,但采收率增加及含水率降低幅度逐渐减小,调剖效果逐渐变差。因此,对于非均质地层,调剖次数不宜过多,二次调剖以后应采取调驱等其它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得出对高渗透层进行封堵,可以提高注入水波及系数,提高油田的采出程度.增产效果集中在封堵措施后水驱采油的短期内,一般都集中在5~8年之内.同时对平面模型调剖半径和剖面模型调剖半径进行优选,得出合理的封堵半径为井距1/5~1/3.  相似文献   

7.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经多轮次周期注水后,井间形成优势水流通道,注入水突破现象日益突出,注水效率逐年降低。针对注水突破技术难题,高温(140 ℃)高矿化度(24×104 mg/L)作业环境,开展调剖体系室内实验研究,优选增稠药剂、分选地表砂,并建立调剖模型、耐冲刷定性分析模型,形成增稠液携砂调剖体系及“细目陶粒+ 塔河砂+ 覆膜砂”三段塞调剖工艺技术。增稠液携砂调剖工艺技术现场试验取得了较好的调剖效果,对今后塔河油田碳酸盐岩调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用黑油模型对让那若尔碳酸盐岩油藏进行水驱生产历史拟合,研究表明:油层出水基本分为3种类型:油层同时产油产水;油层顶部主产油、底部主产水;油层底部主产液主产水,底水到达井筒主要以线状突进为主。在水驱历史拟合的基础上,用可动凝胶调剖数值模拟软件优选出调剖方案的各项技术参数:在区块综合含水40%时注入调剖剂,注入聚合物质量浓度为1 000×10-6,采用多段塞注入,段塞尺寸为0.15 PV。该方案对现场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边水驱油藏的地质及开发特点 ,提出了边水调剖技术 ,同时对调剖井点的选择、调剖剂的筛选、调剖剂用量的确定、调剖施工工艺等配套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向优选的调剖井注入调剖剂 ,可以控制边水的侵入方向和推进速度 ,从而增大波及系数 ,提高最终采收率。 2 0 0 0年 5月到 1 1月 ,对高 1 0 4 5区块 8口井进行了边水调剖试验 ,共注入调剖剂 1 851 6m3。调剖后 ,内部井的含水率下降、产量回升 ,明显提高了区块的采收率。数值模拟预测结果表明 ,调剖增油超过 70 0 0t,投入产出比大于 1∶2。  相似文献   

10.
基于渗透率随机性和结构性特点,将非均质渗透率场转化为等效均质渗透率场和沿井筒变化的非均质表皮。在此基础上建立各向异性盒式油藏水平井产液剖面计算模型,提出以均衡产液剖面为目标的非均质油藏水平井变密度射孔调剖方法。从射孔调剖机制出发,系统分析射孔调压范围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孔密、孔深越小,射孔可调压差范围越大;以均衡产液剖面为目标优化孔密后,低渗区孔密较大,生产压差较高,高渗区孔密较小,生产压差较低,产液剖面均衡性明显改善;近井渗透率变异性越强,孔密波动幅度及变化范围越大,低孔密所占的比例也越大;孔密越低,舍入误差的影响越大,调剖效果越不理想。  相似文献   

11.
区块整体调剖效果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不同的区块,实施整体调剖的效果不同,同一区块在不同开发阶段实施整体调剖的效果也不同,因此,在对区块实施调剖之前应该对其效果作出预测,以提高整体调剖的科学性.文中以油藏数值模拟为手段,研究了不同油藏类型在不同的非均质程度条件下及不同含水期进行整体调剖的无因次增产效果,为预测整体调剖的效果提供了依据.实验分析表明,这种预测方法简单可靠,预测精度高,是一种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分析注水井调剖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分析注水井吸水剖面改善状况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渗透率分布概率模型和分析注水井注入动态,定量地估算和评价注水井吸水剖面改善状况,并编写了相应的计算机分析程序。本文提出的方法能为调剖施工设计提供必要的地质依据和有关参数。  相似文献   

13.
四川盆地气藏地质情况复杂,储集层具有明显的低孔低渗特征,非均质性强,裂缝发育程度差异较大,气井产量大幅降低并出现水淹现象。利用气藏开发早期的试采数据来研究水体的性质及早期水侵动态,基于物质平衡原理建立了水侵动态预测模型,通过计算水侵强度系数得出气藏的水侵动态指标,避免了直接计算水侵量,运用非线性最优化方法进行求解并给出了相应的解法。针对实际气藏,利用该模型计算了反映水侵动态的各项指标。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获得非均质气藏水体性质和水侵动态,其结果对提出早期控水措施很有帮助。对有水气藏的开发中实施早期控水措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种对涡旋体线轮廓度误差进行评价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利用求解检测点所对应的渐开线起始角的方法来评价涡旋体的线轮廓度误差,建立了数学模型,编制了求解线轮廓度误差的通用程序,经实际应用证实,该方法简便,快速,具有实用价值,该方法为科学地检测和评价涡旋体线轮廓度误差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储层非均质性定量研究的新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定量研究储层非均质性的常规方法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一种新的非均质综合指数方法。该方法利用把表征非均质特征的 9个参数作为因素建立起模糊数学模型 ,主要包括因素集合、结语集合、单因素矩阵等模型。该方法可以克服多种非均质参数表征不一致的缺陷 ,能实现储层非均质性定量刻划。该方法在胜坨油田二区进行了实际应用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微裂缝油藏开发过程中 ,油藏流体压力的上升或下降会导致微裂缝的张开或闭合 ,油藏的绝对渗透率随之发生变化 ,而且微裂缝的存在使油藏渗透率呈现较强的各向异性 ,从而影响油藏的开发。针对这些特性 ,分析了微裂缝的存在对油藏绝对渗透率大小和主轴方向的影响 ,建立了含天然微裂缝低渗透油藏的三维、三相数学模型及数值模拟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了油藏模拟软件。运用该软件进行了典型油藏单元的实例计算 ,结果表明 ,开采初期微裂缝油藏日产油量比常规油藏高 ,而后期则比常规油藏低 ,且采出程度总比常规油藏高  相似文献   

17.
桥式起重机的变频调速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个控制桥式起重机的变频调速系统,它根据桥吊的特殊性能要求,采用矢量控制方式,具备平滑调速、能量回馈、顺序制动等功能。本控制系统已在某电厂发电机房桥吊上投入使用,运行效果良好,完全满足用户要求。  相似文献   

18.
求解双重孔隙介质油藏不稳定渗流压力要比单孔隙介质油藏不稳定渗流压力复杂得多,而对于复杂边界条件的双重孔隙介质油藏模型,很难求得其压力解。提出了将单孔隙介质不稳定渗流压力解转换为双重孔隙介质渗流不稳定压力解的方法,其步骤是:①单孔隙介质油藏不稳定渗流的拉氏空间压力解pD(z)乘以拉氏变量z;②用zf(z)代替pD(z)中的z,得到一个表达式;③该表达式除以z即得到双重孔隙介质油藏不稳定渗流的拉氏空间压力解pDf(z);④采用数值拉氏反演Stehfest方法即可得到真实空间内的双重孔隙介质油藏不稳定渗流压力解。该方法求解过程简捷,计算结果正确  相似文献   

19.
求解双重孔隙介质油藏压力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求解双重孔隙介质油藏不稳定渗流压力要比单浊介质油藏不稳定渗流压力复杂得多, 地于复杂边界是条件的双重浊介质油藏模型,很难求得其压力解。提出了将单隙介质不稳定渗流压力解转换为双重孔隙介质渗流不稳定压力解的方法,其步骤是:①单浊介质油 稳定渗流的拉氏空间压力解^-PD(z)乘以拉氏变量z;②用zf(z)代替^-pD(z)中的z,得到一个表达式;③该表达式除以z即得到双重浊介质油藏稳定渗流的拉氏空间压力  相似文献   

20.
A polymer/layer silicate PLS compound water absorher gel,a new kind of profile control agent,has been developed by using the monomer intercalated hybrids polymerizing method.Consideying the MMT’s constitute, fineness and surface character,through X diffraction analysis and Bragg formulae calculation,the interlamination spacing strutted by MMT is 0.6-1.2 nm.The objective numerators enter the main body of MMT’s interlamination effectively and form the compound sop stuff.In this paper, we not only optimize the construction of PLS, but also appraise its performance.Results have shown that the expanded ratio of PLS can be reached 13~62,is salt tolermore is 2.5×104mg/L,temprratare tolerance is 90℃ according to water salinity.PLS gel has contractility in the oil.Furthermore,PLS gel has good tenacity and is unbreakable when temperature is 90℃ and the tenacity coefficient reaches 0.8-1.0. Through in-situ operation on Guan 48-4-1 well and 45-1 well in Dagang Oilfield,oil production has increased to 2 400 t. The input/output ratio has been reached 6:1,which has obvious effe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