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3月2日,正当尼克松在摩洛哥访问的时候,在法国掀起一片怒潮,各种政治倾向的报纸异口同声抨击尼克松。右翼参议员德勃雷更是暴跳如雷,要摩勒政府立即向美国抗议此事。法国的这番大动肝火是兴风作浪、故作紧张吗?不!实际上,尼克松这次的非洲之行已经掀开了美法在非洲的争夺战的序幕。尼克松不是已嘻皮笑脸地说过,“艾森豪威尔主义”不一定要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中东吗?美国到底要抓什么?3月份的美国“每月评论”一语道破了华盛顿的阴谋,它说,“艾森豪威尔主义是要求建立巨大的亚非帝国的宣言。”美国认为,中东将稳稳地落入它的掌中,现在该把魔爪伸向非洲.在利比亚,尼克松向记者承认,他这次来非洲是要“唤醒”美国人更多地注意这个大陆,注意这个地区的资源和人民。其实,又何用尼克松来唤醒?早在几年前,美国就已觊觎并渗入这个大陆了。  相似文献   

2.
张翼 《世界博览》2010,(7):73-75
“这个人不适合当总统”在1968年选举期间,亨利·基辛格这样评价理查德·尼克松。基辛格是美孚石油公司创始人约翰·洛克菲勒之孙纳尔逊·洛克菲勒的心腹,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而纳尔逊是和尼克松竞争的共和党候选人。1968年大选在党内提名中意外地输给了尼克松之后,纳尔逊伤心地认为美国人喜欢自我奋斗的平民英雄,而不喜欢他这种含着金钥匙出身的贵族,即使他能力比尼克松强十倍,  相似文献   

3.
如果算上现任美国总统里根,1963年以来的5届美国总统中就有4个是南部“牛仔”,他们是约翰逊、尼克松、卡特和里根,只有福特总统一人例外,是“北方佬”。这一事实,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美国南部“阳光地带”在全国地位的上升。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打破中美关系僵局的《上海公报》发表25周年。对于基辛格秘密访华以及尼克松破冰之旅的文章、书籍、回忆录以及“揭密”之类,林林总总,围绕着这一事件的花絮也传布甚广。1988年,笔者曾为文,题为《缓慢的解冻》(《美国研究》,1988年第2期),叙述尼克松访华前10年间美国对华政策松动的舆论准备,说明中美关系解冻在美国方面非一日之功,也非尼克松、基辛格二人的心血来潮。该文主要提到1959年的《康伦报告》、1962年~1967年纽约外交委员会主持的对华政策研究项目及其成果(八本专著)、1964年民主党参议员富布赖特的演讲、1965年共和党参议员贾维茨的演讲和他宣布退出极端反华组织“百万人委员会”、1966年的“富布赖特听证会”。  相似文献   

5.
美国副总统尼克松先生不辞风尘僕僕,路远迢迢,来到了据說是由于美国的慷慨帮助而终于“摆脫了上一个世纪的古老殖民主义”的独立国家菲律宾。他还发表了一篇名为庆祝这个国家独立十周年的演說词。这篇演说,真是冠冕堂皇,掷地作金石声的。不幸的是尼克松先生的讲词,虽然对菲律宾赞颂备至,可是菲律宾人民对于美国的“青睞”却并不感到太多的知遇之恩。还不待尼克松先生步出專机,甚至连担任菲律宾国防部副部长之尊的何塞·麦·克里索尔那样的官方人士,也已提出了“十不要”的微词。说煞风景也好,說不中抬举也好,把“十不要”婉转  相似文献   

6.
美国报刊称他为“走中间路线的温和派人物”。他与里根有私交,和尼克松有20年深交。重要的是他曾在国会任职18年,因而被认为可在“恢复白宫与国会的良好关系”上起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1971年12月22日,周总理在为欢迎基辛格第二次访华举行的宴会上讲话说:“(中美关系的恢复)要归功于毛主席和尼克松总统。当然,一定也要有一个人做先导,这个先导就是基辛格博士,他勇敢地秘密访问了中国这个所谓神秘的国土,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韩叙代司长交代秘密任务,要我参加接待美国高级官员的来访1971年7月初的一个晚上,我接到通知说,礼宾  相似文献   

8.
毫不奇怪     
美国大选丑剧,随着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党总统候选人的产生,更加密锣紧鼓、人喧马嘶地开展着。两党头子各显神通,吹嘘,攻讦,丑诋,对骂,真是五花八门,热闹非凡。在最近一次竞选会上,共和党前副总统、上届总统候选人尼克松,竟然别出心裁,把约翰逊的民主党攻击为“资本家的党”,并借此大做文章。而约翰逊也煞有介事地起来辩白说,他的党既是资本家的党,也是工人的党,又是农民的党,是一个所谓“属于全体人民的党”。美国民主党是“资本家的党”,本无需尼克松之流来多说。妙不可言的,是约翰逊的回答说  相似文献   

9.
据说尼克松当选美国总统后一心想做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一是为了名垂青史,二是为了四年后连任总统。反复权衡后,他选定了同中国改善关系,借助中国从越南脱身和抗衡苏联。这样,主张“均势外交”、号召对红色中国采取新政策的哈佛大学教授亨利·基辛格博士便成了推行尼克松政府对外政策的理想人选。  相似文献   

10.
栗月静 《世界博览》2011,(17):82-83
在美国7月上映的电影《恶老板》里有这样一段情节:其中一位恶老板宣布是时候“减减肥了”。于是他就裁掉了那些肥胖的员工。在现实生活中,还没有哪家公司的老板这么干过。不过,对于一些美国大公司的员工来说,窝在沙发上大嚼甜食的美好而不健康的生活可能就要结束了。  相似文献   

11.
对发展中国家人才外流问题,我们谈别人似已很多,而谈我们自己,却每每有所顾虑。我想,我们应该听听有过出洋留学经历的人的体会。于是我来到他面前。应该先说说他——陈老板在他周围工作的人,无论年龄长幼、资历深浅,都叫他“老板”。对于我,他是个新鲜人物——刚刚从大西洋彼岸回来,年纪轻轻已经是一个生物实验中心的头儿。单是“老板”称呼,就令人联想很多。他,急匆匆地,无论是说还是走。这开始很令我不安。最后,我庆幸自己还是和他坐到了一间稍稍离开他实验室的屋子里。“你先别说,先听我说。”他频频用手势制止我的提  相似文献   

12.
1971年档案:五角大楼文件泄密案始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宪法虽有弹劾总统一说,但到目前为止,真正被弹劾的美国总统是没有的。美国内战后的安德鲁·约翰逊总统因处处与国会作对,加上他对南方白人的偏爱,激怒了国会,启动了国会对他的弹劾程序。但到最后关头他侥幸以一票之差死里逃生,弹劾未能生效。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成为另一位面临弹劾的总统,这一切都是缘于臭名昭著的水门事件。但事实上,早在众所周知的水门事件之前,尼克松政府就曾面临一场严重的政府信任危机,这次危机被视为尼克松政府倒台的前奏,这就是70年代初曾一度沸沸扬扬的五角大楼文件(Pentagon Papers)泄密事件。  相似文献   

13.
公司烈士     
美国企业界的风云人物、福特公司总裁李·雅科卡曾在他的自传中提到这么一件事:对于福特公司的职员来说,老板亨利·福特就是皇帝。这位皇帝最近越来越独裁专制了。雅科卡回忆道——一天,亨利命令我解雇一名高级职员,因为照他的判断,此人是一个同性恋者。“别傻了,”我说。“这家伙是我的好朋友,他已结婚,而且已有了一个小孩。我们经常在一起吃晚饭。”“把他打发掉,”亨利重复说。“他是一名同性恋者。”“你在说什么!”我说。“你看看他,他的裤腿窄得太过分了。”“亨利,”我冷静地说。“这家伙的裤腿究竟有什么关系呢?”“他是搞同性恋的,把他打发掉!”几年之后,福特公司的总裁雅科卡自己也被老板亨利·福特解雇、打发掉。这固然与雅科卡功高震主、福特独断专行有关,也与雅科卡压抑不住讲真话的欲望有关。如果说在解雇所谓同性恋的高级职员的分歧上,福特感觉还好。因为虽然雅科卡讲了真话,但打折扣地服从了老板  相似文献   

14.
两种战术     
纳尔逊·洛克菲勒和哈里曼争夺纽约州长的滑稽戏在美国是颇为轰动一时的。作为共和党的候选人,洛克菲勒大骂民主党人“眼光短浅,优柔寡断”;作为民主党的候选人,哈里曼把“共和党反对派”叫作“口是心非和厚颜无耻的伪君子”。两位“政治家”一来一往,在纽约的政治舞台上大摆驴象抢肉的迷魂阵,把资产阶级的轮番执政表演得煞有介事。洛克菲勒和哈里曼的对骂是美国选举中的传统手法和看家本事,谁要是不会这一套,谁就不可能在美国的两党政治中显露头角。杜鲁门本人这次并不参加竞选,可是他也得四出奔走,大骂艾森豪威尔和尼克松,为民主党壮声势。艾森豪威尔还在当着总统,而且对新闻记者声明他不参加下次总统竞选,可是他也顾不得风烛残年,往返数千公里,大肆吹嘘共和党执政的功绩,把民主党骂个狗血淋头,一刀一枪地回敬杜鲁门。在美国,只要卷入政争的漩涡,就必须懂得对骂的技术,锻练对骂的本事,研究对骂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脆弱而有韧性——中美关系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撞机事件”、美国售台武器和美国导弹防御计划一度使中美关系异常紧张,但随后就开始出现了一丝和缓的迹象。先是江泽民主席利用在香港参加《财富》全球论坛之便,与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愉快交流”了一小时,并在与美国传媒巨头、美国在线时代集团老板李文的交谈中指出,“我们高度重视发展中美关系,主张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美关系,妥善处理分歧”。无独有偶,在太平洋彼岸,美国总统布什也一改他一贯评论中国的敌对口气,对美国电子工业协会指出,“中国是  相似文献   

16.
苏联的火箭命中月球。这个好消息引起全世界人民的欢欣鼓舞。大家都认为这是人类在科学上的史无前例的伟大成就。可是在西方,却有人因此泄气、丧魂落魄、语无伦次……。这些人为数虽不多,但其中不乏煊赫的当权人物。说来似乎可笑,但事实毕竟是事实。那些奇言怪事,随手记来,倒足以构成一幅纸老虎出丑图。丑人说蠢话从美国副总统尼克松说起吧,9月14日晚上,他赴美国全国牙科大会上做报告途中开言道:“还没有证据证明俄国火箭确实击中了月球。”他又故作镇静地说:这种事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美国前总统杜鲁门也是这一号人物,他也在9月14日发表关于苏联火箭到达月球事件的评论,他说:“我从来不相信俄国人,除非我亲眼看见。”  相似文献   

17.
奇怪的命令     
一天,一个旅行者骑着马赶路时,天下起雨来,浑身变得又湿又冷。后来他终于来到了县城的一家小客店。客店里挤满了人,使他无法接近火。这时他把客店老板喊出来说:“拿点鱼去喂我的马。”老板说:“马并不吃鱼呀!”旅行者接着说:“不要紧,按吩咐你的去做。”17客店中的人群听到这奇怪的吩咐,都纷纷跑去看马吃鱼。这样整个房里只剩下了旅行者一个人,他在火旁边坐了下来,暖和自己。当客店老板和那一群人回来时,老板说:“你的马不吃鱼。”旅行者答道:“不要紧,把鱼放在桌子上,等我把衣服烤干了,我自己来吃。”奇怪的命令  相似文献   

18.
赵萌 《世界知识》2023,(24):58-59
<正>2023年11月29日,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去世,享年100岁。11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就基辛格逝世向美国总统拜登致唁电。习近平主席表示,基辛格博士是世界著名战略家,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和好朋友,为中美关系正常化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基辛格1923年出生于德国南部。1938年,他和家人逃离纳粹德国,辗转到美国定居。二战期间,他曾在美军服役,战后在哈佛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此后他从学术界走向政界。1969年,尼克松总统任命基辛格为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1973年至1977年,他先后在尼克松和福特总统任内担任国务卿。  相似文献   

19.
正老布什对烤鸭的喜爱之深,影响了总统小布什。小布什很喜欢中国菜,他像他父亲一样用小饼卷烤鸭和大葱,一口气吃5卷烤鸭。国家元首互访,是两国关系中的一件大事。国宾访华有很多逸闻趣事,历届访华的美国总统与中国文化也有很多值得说道说道的故事。尼克松练习使用筷子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打开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大门。作为访华行前准备,尼克松本人做足"功课",包括在家  相似文献   

20.
季华  蔡瑞林 《科技资讯》2009,(22):209-209
笔者最近看了一位职业经理的专著,讲述了其在民营企业的辛酸拼打经历。起初他很受老板的欣赏和重用,最后却被视做一棵废弃的棋子而被迫扼腕离走。行文言语中流露出对“老板文化”的无奈和感慨。其实,“老板文化”是一个普遍现象,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作为一名职业经理人,要想获得成功并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老板文化”有一个正确理解,必须要具备高超的人际技巧和心理搏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