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批评话语分析是通过分析语言的特点来揭示语篇中潜在的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的关系。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和方法相当一部分吸收了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本文主要用系统功能语法三个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来分析广告语篇的特征,从中揭示广告语篇中的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的关系。同时也说明了系统功能语法在话语批评中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批评话语分析旨在透过表面的语言形式,揭示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的关系.本文具体介绍了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并把它应用于美荚报刊文章选读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相似文献   

3.
法律语言研究专著《法庭话语权力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是吕万英教授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扩充基础上出版的专著。该书“以话语分析和批评话语分析为理论框架,以法庭审判话语中的权力话语为研究对象,以法庭话语交际参与者所享有的话语资源为着眼点,研究法庭话语中法官、公诉人、律师、原、被告以及证人之间话语权力不平等的权势关系,分析权力支配方控制和支配权力受支配方及后者抵制和消解权力主体控制与支配的言语策略”。(参见该书封面的内容提要)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从阐述课堂语言的理论模式入手,试图通过话语分析,来探索在不同的课堂教学方式和话语阶段中,课堂语言话语功能如何实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阳娴雅 《科技信息》2007,(10):131-132
批评是人与人之间进行话语交际时最常见的一种言语行为。本文以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理论为基础,采用话语分析中的前置系列结构分析,对英汉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使用的批评语开场进行了对比,从而帮助人们避免语用失误,在跨文化条件下提高运用批评言语行为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吕金辉 《科技信息》2010,(22):I0116-I0116,I0114
批评话语分析的任务是运用语言学理论分析大众语篇,以揭示意识形态和语言的关系。本文运用批评语言学理论,从分类、及物性、情态等角度,分析新闻语篇,揭示新闻报道所隐含的意识形态意义。  相似文献   

7.
话语分析作为媒介批评的重要方法近年来备受关注,国外话语分析研究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话语语法、话语处理和社会话语。也有学者将话语分析分为文本取向、心理取向、本源取向、权力取向和综合取向五大取向。系统功能语言学是文本取向的一种,隶属于话语语法范畴。元功能方法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核心理论,包括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及语篇功能三部分,本研究主要考察概念功能在新闻话语分析中的应用。概念功能认为语言表达可以体现说话人对外部环境及内心世界的经验,由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两部分组成,在文本当中则主要体现在词汇选择、主被动、语义配置等方面。从微观角度选取词汇和语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实验,一方面可以揭示特定文本选用词语和概念在新闻话语中的特殊功能,另外也进一步验证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批评方法同样适用于汉语新闻话语分析。  相似文献   

8.
批评话语分析是主要分析非文学语篇的分析框架,旨在揭示语言与意识形态和权力之间的关系。本文以费克劳三维话语分析为基础,运用批评话语分析的各种方法分析了几则广告,揭示广告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在宣传和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9.
外媒新闻语篇中隐藏着各种权利和意识形态意义。本文从文本、话语实践过程、社会历史文化语境对《纽约时报》关于"中俄否决安理会对叙利亚制裁议案"的报道进行批评话语分析,揭示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对外媒新闻的批评意识,增强读者的语言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语言的产生是为了满足人类交流的需要,而大学英语教学就是师生互动的交际过程,教师话语在组织课堂教学和大学生的语言习得过程中扮演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从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及其英语课堂中的运用两方面出发,探讨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推动话语分析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初探元话语     
近年来,元话语被广泛应用在话语分析和语言学习中,它将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人际层面。以Hyland(2004)的理论为基础,介绍元话语的概念;借助韩礼德语言的三大元功能,论证元话语的功能并分析元话语与命题信息的区别,最终论证Hyland&Tse(2004)关于所有元话语都具有人际功能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骆莎 《科技信息》2012,(11):177-177,160
话语身份在公共话语中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是话语分析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对我们研究语言和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本文将明确界定话语身份,分析话语身份结构,希望引发对这一语言现象的认识和反思。  相似文献   

13.
李小进 《科技信息》2008,(2):180-181
作为公共话语的新闻,其结构与社会实践和新闻制作的意识形态联系在一起。本文以Halliday的功能语法为主要理论依据,借用批评性话语分析并参照Van Dijk的意识形态分析理论对新闻话语实例进行分析。因而进一步了解到新闻话语与意识形态之间的辨证关系:意识形态通过新闻话语表现出来,新闻话语同时有助于建构现存的意识形态。这将有利于我们在阅读新闻报道时提高自身的批判语言意识。  相似文献   

14.
批评话语分析将语言分析和社会/历史语境相结合,揭示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文章基于批评话话语分析,结合费尔克劳夫的三维分析法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方法,对新闻语篇及其翻译进行研究,探究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进而提高大众对新闻报道的语言意识和批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5.
批评话语分析把语篇的语言分析和社会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语言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揭示语言背后所隐藏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意义。本文从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分别选取了10篇关于中日撞船这一事件的新闻报道,并以菲尔克拉夫的语篇三维分析模式和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框架从词汇分类、转述方式两个方面对中日撞船事件新闻报道进行批评话语分析,试图揭示其中隐藏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意义,从而提高读者对新闻语篇的批评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16.
言语批评是指运用科学的语言学理论,并根据既定的语言规范标准,对某种文语现象进行分析、评议、判断、预测,从而促进语言规范、提高言语表达质量的话语行为。本文地言语批评的对象、意义及如何开展言语批评提出了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7.
批判话语分析关注社会实践并试图揭示隐藏其后的语言运用、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这种语言研究的批判性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认识和判别事物的能力。然而,目前国内对批判话语分析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还缺乏较细致的研究。鉴于此,以费尔克劳话语三维模式为基础,结合精读课文《最蓝的眼睛》,本文提出了一些如何把批判话语分析应用到英语专业精读教学中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刘洁 《科技信息》2010,(1):108-108
社会认知分析是批评话语分析的一个重要方法,其代表人物范戴克(van Dijk)主张从社会认知视角出发来分析、认清并且抗争不平等和不公正。但迄今为止,除了Van Dijk外,研究批评话语分析和认知语言学间关系的还相当有限。话语认知分析,特别是语境模式,对研究权力,偏见等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帮助我们理解话语背后隐藏的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19.
为建立国际贸易摩擦话语分析框架以研究应对国际贸易摩擦话语沟通的实践策略,文章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和批评话语分析方法,结合国际贸易摩擦语境特点,研究国际贸易摩擦话语中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确立按照"描写、阐释、解释、反思" 4个步骤建立国际贸易摩擦话语分析框架,据此揭示国际贸易摩擦话语中的权势关系、文化差异及隐藏的意识形态偏见,评估国际贸易摩擦双方的矛盾焦点和分歧,从而为正确理解和处理国际贸易摩擦话语提供辅助分析途径。  相似文献   

20.
元话语是引导读者/受话者不可缺少的手段。但相对而言,在语用、修辞等方面的元话语研究较多,哲学领域的元话语分析较少。本文从心智哲学中的意向性理论对元话语进行探讨。从意向性来看,元话语是作者/发话者为引导读者/受话者产生共鸣做出的具有指向性的语言表征。元话语具有指向性、对话性和内涵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