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实验室建立了体外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细胞方法,观察和研究枣仁皂甙A(JuA)对海马神经细胞生长的影响,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法鉴定神经细胞,M1rr检测神经细胞存活率。试验结果表明,培养细胞为高纯度的海马神经细胞,JuA组的海马神经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呈现一定剂量相关性,提示JuA对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增加海马神经元在以硅为基底的微电子器件表面的黏附和生长,采用化学方法对集成电路的衬底材料硅进行了表面改性,并对改性前后的硅表面进行了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原子力显微镜形貌分析和接触角测定.用改良的考马斯亮蓝法对硅片和改性后的硅片进行了蛋白质吸附研究,并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了胎鼠海马神经细胞在改性前后硅表面的黏附行为.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硅表面接触角减小,粗糙度增加.蛋白质吸附结果表明硅的改性能减少蛋白质的吸附.海马神经细胞在改性硅前后表面的黏附行为研究表明,未改性的硅片上几乎不能黏附海马神经细胞,而改性后硅片上能显著增加海马神经细胞的黏附和生长,并能形成神经细胞网络.  相似文献   

3.
Morris水迷宫训练诱导大鼠海马轴突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Morris水迷宫训练后大鼠海马苔藓纤维分布的变化,探讨海马神经元轴突的可塑性.方法:2月龄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水迷宫训练模型组20只,游水对照组20只.用Neo-Timm染色观察海马苔藓纤维的分布;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微管相关蛋白tau-1的定位;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tau-1表达.结果:SD大鼠经6 d学习训练,其逃避潜伏期逐日缩短.与对照组大鼠相比,Neo-Timm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CA3区苔藓纤维延伸至锥体细胞层和起始层,tau-1免疫表达阳性产物除分布在透明层以外,锥体细胞层或起始层内有明显颗粒分布.Western blotting显示tau-1表达量增加.结论:结果表明Morris水迷宫训练可以诱导大鼠海马CA3区轴突的重塑,提示苔藓纤维系统可作为一个研究轴突重塑和认知关系的理想区域.  相似文献   

4.
通过Aβ25-35 联合D-半乳糖诱导,建立实验性大鼠阿尔茨海默症 (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红参松花粉片对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同时,运用Western blot、RT-qPCR及TUNEL法,检测A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细胞中BCL2、BAX、p-AKT及p-GSK3β的含量.研究表明:与模型组相比,红参松花粉片高剂量组能显著缩短模型大鼠逃脱潜伏期和游泳距离 (P<0.05),显著增加搜索时间百分比 (P<0.05);红参松花粉片高、低剂量给药组上调了A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细胞中Bcl-2、p-AKT及p-GSK3β的表达,下调了BAX的表达,显示A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过程明显减缓,说明红参松花粉片能改善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的能力,对海马神经凋亡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不同剂量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β-淀粉样蛋白(Aβ25-35)诱导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治疗老年性痴呆(AD)的可能机制.方法分离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组织神经细胞,用Aβ25-35诱导分化成熟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采用Hoechst33258染色法、Annexin-V法、脱氧核糖核酸琼脂糖凝胶电泳、蛋白质杂交技术研究加入Aβ25-35培养的以及Aβ25-35和bFGF共培养的海马神经细胞的形态和分子生物学改变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的变化.结果Aβ25-35可诱导海马神经细胞核脱氧核糖核酸发生降解,出现胞浆浓缩、凋亡小体形成等;而Aβ25-35和bFGF共培养的海马神经细胞则能缓解这种形态学上的变化,细胞凋亡率减少,Bcl-2的表达量上调而Bax表达量下调.结论bFGF能抑制Aβ25-35对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Bcl-2、Bax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测定原代培养的谷氨酸诱导的受损海马神经的细胞存活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谷胱甘肽和一氧化氮的水平,研究多不饱和脂肪酸,如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损伤的影响.海马神经元用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进行鉴定.研究发现:(1)DHA 5~50 mg/L能有效的对抗谷氨酸诱导的海马神经细胞的损害作用.表现在细胞存活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较谷氨酸处理组明显提高,NO水平降低,谷胱甘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变化不大.(2)5 mg/LAA对损伤没有影响,而30和50 mg/LAA对损伤具有加重作用,其细胞存活率、GSH-Px活性、GSH水平较谷氨酸处理组明显降低.结果表明,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谷氨酸诱导的神经细胞损伤具有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神经细胞粘附分子(NCAM)在铅神经发育毒性中的作用,分别从体内、体外途径观察了低水平铅暴露对海马NCAM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铅明显抑制了海马神经元NCAM的表达,抑制程度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弱,随剂量增加逐渐增强。提示:无论体内还是体外,低水平铅均显著抑制了Wistar大鼠海马NCAM的表达,并造成海马NCAM表达时程上的延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针对淀粉样肽(-AP)所致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脑内Nestin表达的影响,并对其保护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健康的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用A 1-40微量注射至大鼠双侧Meynert基底核,建立AD模型,用电针进行治疗.于治疗后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Nestin阳性神经细胞数的表达.结果:①学习记忆观察:电针组的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明显缩短,大鼠在原平台象限游泳时间占整个游泳时间的百分比显著升高,穿过原平台所在位置的次数明显增加(<0.01).②Nestin免疫组化检测:电针组大鼠海马Nestin阳性神经元数量在治疗组表达最强,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0.01).结论:电针能增强A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Nestin的表达,提高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尚需讨论.  相似文献   

9.
项明  周建 《贵州科学》1998,16(1):1-8
用乙基碳化亚二胺(EDC)、二乙基焦碳酸(DEPC)、磷酸吡哆醛(PLP)、过氧化氢(H2O2)、三硝基苯磺酸(TNBS)、对氯汞苯甲酸(PCMB)、N-经琥珀酰亚胺(NBS)、碘乙酸(IAC)和二硫基二硝基苯甲酸(DTNB)分别对禾黑 霉本的三种果胶裂解酶(PⅠ,PⅡ,PⅢ)进行了化学修饰,紫外可见光谱的实验结果证明,各种试剂都与果胶酶氨基酸特定残基共价结合,大多数氨基酸残基的化学修饰对果胶酶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不同剂量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β-淀粉样蛋白(Aβ25-35)诱导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治疗老年性痴呆(AD)的可能机制。方法:分离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组织神经细胞,用Aβ25-35诱导分化成熟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采用Hoechst33258染色法、Annexin-V法、脱氧核糖核酸琼脂糖凝胶电泳、蛋白质杂交技术研究加入Aβ25-35培养的以及Aβ25-35和bFGF、共培养的海马神经细胞的形态和分子生物学改变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的变化。结果:Aβ25-35可诱导海马神经细胞核脱氧核糖核酸发生降解,出现胞浆浓缩、凋亡小体形成等;而Aβ25-35和bFGF共培养的海马神经细胞则能缓解这种形态学上的变化,细胞凋亡率减少,Bcl-2的表达量上调而Bax表达量下调。结论:bFGF能抑制Aβ25-35对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Bcl-2、Bax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经亲和层析得到Bsp63Ⅰ用对氯汞苯甲酸、磷酸吡哆醛、2,3-丁二酮修饰该酶的巯基、赖氨酸、精氨酸残基,结果表明:这些基因均与该酶活性有关。动力学研究表明磷酸吡哆醛对酶的抑制是一种类反竞争性抑制。  相似文献   

12.
Nogo和其受体相互作用可能在抑制神经再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运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本研究观察了Nogo受体(NgR)在中菊头蝠脑中的分布.结果显示NgR在中菊头蝠脑皮层各层均有表达.在海马,NgR主要分布在CA1、CA3和DG区的神经细胞胞膜、胞质或/和突起上.杏仁核、丘脑、室旁核、视上核、视交叉上核等也有NgR阳性神经细胞着色.在脑的白质,轴突着色明显.小脑的分子层、Purkinje细胞层和颗粒细胞层均有NgR免疫阳性反应,其中阳性反应的颗粒细胞最多.这些提示NgR可能介导其配基对中菊头蝠脑多个区域的神经细胞起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神经纤维是神经细胞的突起,包括轴突和树突。而兴奋的本质是动作电位。对神经细胞来说,兴奋是树突接受刺激后诱发细胞体与轴突连接处的轴丘(轴突起始段)形成动作电位而产生的。动作电位产生后的确是双向传播的,一方面向轴突末端传播,此过程并  相似文献   

14.
分离小鼠脊髓神经细胞进行原代培养,通过缺血清缺氧培养建立神经细胞损伤模型.受损的神经细胞中加入野木瓜注射液,利用MTT法测定神经细胞的活性,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进行显微观察和测量.结果表明:浓度较高500mg/L时,野木瓜注射液对细胞有伤害作用,在50~300mg/L浓度范围内,能提高缺血清缺氧神经细胞的细胞活性,使细胞数和突起数增加,胞体直径增长,浓度为100mg/L时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母草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下丘脑和海马雌激素受体α及β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0~11月龄SD雌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去势组、益母草总黄酮组和雌二醇组,以双侧卵巢切除法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益母草总黄酮组、雌二醇组分别用益母草总黄酮、雌二醇给药4个月,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下丘脑和海马雌激素受体α及βmRNA的表达.结果大鼠卵巢切除后,血清中雌二醇水平、椎骨骨密度、子宫湿重、下丘脑和海马雌激素受体α及βmRNA的表达均明显下降.雌二醇治疗后血清中雌二醇水平、椎骨骨密度、子宫湿重升高,下丘脑和海马βmRNA的表达均明显下降.益母草总黄酮治疗后,血清中雌二醇水平、椎骨骨密度、下丘脑和海马雌激素受体α及βmRNA的表达均明显升高,子宫湿重无明显改变.结论益母草总黄酮对切除卵巢所致的骨质疏松大鼠有防治作用,对子宫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脉冲磁场对应激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大鼠束缚应激模型及脉冲磁场环境,观察应激大鼠在脉冲磁场环境中海马神经千细胞数及增殖变化.实验设对照、应激、磁场、应激磁场4个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和计算各组海马巢蛋白(Nestin)和溴化脱氧核糖尿嘧啶(BrdU)的阳性细胞数.研究结果显示,Nestin在各组海马CA1和CA2区表达,BrdU在海马齿状回表达.实验各组Nestin和BrdU的阳性细胞比对照组明显增加,应激磁场组增加更显著,而磁场组和应激磁场组则无明显差异.这表明应激能引起大鼠海马神经千细胞内源性增殖,脉冲磁场能显著提高应激大鼠海马神经千细胞的增殖反应,提示在应激脑损伤的基础上,脉冲磁场作为外源性物理因素能刺激神经千细胞增殖,并可能修复受损神经元。  相似文献   

17.
目的:C57black/6小鼠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的方法制造全脑缺血模型并进行研究,为这种新的模型在脑缺血研究中的应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双侧颈总动脉夹闭10 min及30 min诱发全脑缺血模型,术后28 d处死小鼠,制作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术后1 d,3 d,5 d,7 d处死小鼠,制作冰冻切片进行TUNEL及PI免疫染色.结果:在全脑缺血中,10 min组和30 min组小鼠海马CA1区均存在神经细胞受损现象,30 min组神经受损情况严重,30 min组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存在明显的凋亡和坏死两种死亡形式.结论 30min全脑缺血更易于引起C57Black/6小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坏死,30 min全脑缺血试验动物模型更能模拟临床脑缺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HSYA与芍药苷联合用药对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与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 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HSYA组(5.0 mg·kg~(-1))、芍药苷组(5.0 mg·kg~(-1))HSYA与芍药苷联合用药组(合用组)(各5.0 mg·kg~(-1))、银杏内酯组(5.0 mg·kg~(-1))、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脑缺血1 h再灌注6 h后尾静脉注射给药7 d,末次给药2 h后收集相应标本保存;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海马区神经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FCM)法检测全血中P-选择素(CD62P)含量。结果 HE染色结果提示,与模型组比较,HSYA、芍药苷及合用组均能明显改善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的损伤程度,以合用组尤为明显。FCM结果提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全血中CD62P的活化程度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合用组与银杏内酯组均能显著抑制全血中CD62P的活化程度(p0.05);与合用组相比,芍药苷组全血中CD62P的活化程度显著增加(p0.01),但HSYA组与合用组之间抑制作用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HSYA与芍药苷联合用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的海马区神经细胞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CD62P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Pullinsin-4血管烧灼阻断法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敏 《韶关学院学报》2006,27(12):91-93
采用永久双侧椎动脉热凝烧灼术,次日行双侧暂时夹闭阻断颈总动脉20 min再灌48 h法制备pullinsin-4vo大鼠模型.利用Morris水迷宫检测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用组织化学技术显示模型大鼠脑组织病理改变.造模前模型组水迷宫定位航行试验的逃避潜伏期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差别无显著性;再灌48 h后模型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及游泳路径长度显著长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值均小于0.05;免疫组织化学观察显示模型大鼠海马组织存在明显的缺血坏死病灶,海马各区神经细胞结构排列紊乱、稀疏,细胞数明显较少.研究表明经改良后的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是进行血管性痴呆病理机制及其药物疗效评价的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研究定喘颗粒的止咳平喘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药理学依据。方法采用豚鼠离体气管条法、乙酰 胆碱和磷酸组胺混合液致豚鼠哮喘、二氧化硫引咳小鼠和拘橼酸引咳豚鼠等模型,观察定喘颗粒的止咳平喘作用。 结果定喘颗粒能明显抑制磷酸组胺、乙酰胆碱所致豚鼠离体气管条收缩,显著延长豚鼠哮喘潜伏期以及减少小 鼠和豚鼠的咳嗽次数。结论定喘颗粒具有明显的止咳平喘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