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邹惠平  宋勇  胡德炜  李新忠  魏琴 《江西科学》2012,30(5):617-619,651
评价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奉新县人民医院使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43例,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13例,三部分骨折24例,四部分骨折6例。随访评定包括X线片、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结果43例患者获得平均15个月(8-24个月)临床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愈合平均时间3.5个月(1.5-6个月),无畸形愈合。肩关节功能按照Constant评分标准,优18例,良21例,可2例,差2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特别适用于粉碎性骨折和肱骨近端骨质疏松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对比锁定接骨板与解剖接骨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应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及解剖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56例.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关节功能评分(score)等方面的差异.结果:56例均获随诊,随诊时间6~18个月,平均12个月.锁定接骨板组术中出血量(134.55±3...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肱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有用效果方法自2002年应用肱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15例,对本组病例手术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5 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为3~21个月,平均9个月,骨折均达临床愈合,肩关节功能按Neer评分法:优11 例、良3 例、可1 例.结论解剖型钢板设计合理,固定强度能达到早期功能锻炼的要求,而且安装时不需过多剥离软组织,减少肩袖损伤和肱骨头坏死的发生率,是一种较好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改良穿针外固定架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92例70岁以上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为改良穿针外固定架治疗组49例,锁定钢板治疗组43例;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随访3~16个月,两组骨折均骨性愈合,术后按Harris标准评定两组关节功能,改良穿针外固定架组优良率为89.79%,锁定钢板组优良率为90.69%,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改良穿针外固定架组明显优于锁定钢板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穿针外固定架组并发症2例,锁定钢板组并发症4例。结论:改良穿针外固定架较适合于年老体弱患者,改良穿针后固定可靠,能早期下地扶拐行走,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不需再次手术取内固定;股骨近端锁定钢板适合于无严重合并症的各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钢板前置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及预防医源性挠神经损伤的可能.方法2003年5月~2006年5月.采用肱骨前方入路,将钢板置于肱骨前方固定从骨中下段骨折20例.结果本组20例,术后随访4~1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10个月,平均4.2个月,无断钉、断板,畸形愈合及骨不连,无医源性挠神经损伤.肘关节活动按改良的Risebrough和Radin功能评定标准评价:恢复均为优.结论经前方入路将钢板置于肱骨前方固定,既不影响骨折愈合,又能避免医源性桡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6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治疗组32例,采用手术切开复位掌侧锁定钢板固定,对照组36例,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比较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恢复情况,并在6个月、12个月时采用腕关节Cooney评分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桡骨高度、尺偏角及掌倾角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时腕关节Cooney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腕关节功能恢复优于手法复位石膏固定,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闫伯任 《甘肃科技》2016,(24):110-111
观察锁定加压钢板在四肢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的效果。选取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均等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研究组给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研究组优良率91.49%显著高于对照组74.47%(P0.05);研究组住院、骨痂出现、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26%显著低于对照组14.89%(P0.05)。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MWO技术)经前方微创入路治疗肱骨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9月~2012年3月我科室运用MIPO技术治疗17例粉碎肱骨骨折(AO分型:B型10例C型7例),所有病例均采取闭合牵引复位,经肱骨前方肌肉隧道置入LCP板,C臂机透视力线满意后固定,术后指导患者功能锻炼。结果本组17例患者术后随访18-24月,平均21月,骨折4-6月均一期愈合,平均5个月愈合。1例术后出现桡神经麻痹症状,术后10周完全恢复,1例患者因合并肱骨近端骨折,钢板位置较高,发生肩峰撞击综合症,物理治疗后好转。按Neer评分,肩关节活动优9例,良7例,差1例,优良率(94.1%)。结论运用MIPO技术经前方入路治疗肱骨粉碎骨供破坏少,固定牢靠,骨折愈合率高,无需暴露桡神经,这是非常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0.
探究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用于肱骨远端骨折治疗的效果。分析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甘肃省华亭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4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干预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26)采用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研究组(n=28)采用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比较愈合时间与愈合率,测定肘关节活动范围与肘关节功能评估结果,统计并发症。研究组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愈合率,结果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肘关节活动范围,结果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肘关节功能评估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肱骨远端骨折治疗选择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术式,则愈合时间更短,愈合率高,在增加肘关节活动度、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方面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选择托马氏架按皮牵引程序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26例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对61例儿童肱骨髁伸直型骨折采用蒙医传统整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蒙药治疗.结果:优56例(91.80%),良4例(6.55%),可1例(1.64%),差0例.结论:蒙医传统整骨术对儿童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治疗方面有显著的疗效,应提倡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利用可塑性跟骨钛板加植骨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可塑性跟骨钛板加植骨术治疗跟骨骨折25例SandersⅡ~Ⅳ型骨折,测量术前、术后的Bohler角、Perie角并进行分析比较,随访12~40月,并按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定功能。结果术后Bohler角、Perie角均恢复良好。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SanderⅡ型优占8例,良占1例,优良率达90%;Ⅲ型优7例,良2例,占75%;Ⅳ型优1例,良1例,优良率占66.7%。总体优良率占80%(20/25)。结论说明可塑性跟骨钛板加植骨术是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无剪切闭锁的厚薄板矩形单元的构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板弯曲的有限元计算中 ,因为剪切闭锁现象导致厚板元无法自动退化为薄板元 ,工程中很难构造既适用于厚板又适用于薄板的计算单元 ,因此采用由龙驭球教授提出的广义协调元法 ,构造了矩形厚薄板弯曲通用计算单元 .通过铁木辛柯梁理论 ,建立了板单元边界和板单元内部的位移插值场函数 .计算结果表明该单元可顺利解决剪切闭锁现象 ,可在实际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斜拉桥锚拉板结构的疲劳性能,以一座叠合梁斜拉桥为例,采用最新钢桥规范的疲劳荷载模型加载并按雨流法处理计算了疲劳荷载谱,结合空间实体有限元模型,识别了锚拉板的典型构造细节并获得疲劳应力谱;在典型构造细节处引入初始表面裂纹,计算了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回归分析得到应力强度因子与裂纹尺寸的关系式,代入Paris公式积分得到了各典型构造细节的疲劳寿命,从而建立了基于断裂力学的锚拉板疲劳寿命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断裂力学方法得到的锚拉板疲劳寿命超过了100年,满足设计及使用要求;裂纹初期扩展很慢,当尺寸达到10mm时,已消耗了60%~80%的疲劳寿命,应及时加以补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肱骨上段骨肿瘤经反式肩关节置换治疗的主要方法,并观察其近期疗效.方法 8例肱骨上段骨肿瘤患者均采用反式肩关节置换治疗,术后平均随访2. 5 a(12~60个月),并对其生存情况、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等近期疗效予以评价.结果 术后有1例患者因肺转移死亡,死亡率为12. 5% ,其余7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1 a生存率为91. 67% ;术后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降低,心理接受程度评分、功能活动度、提重物、灵活性等评分均明显上升,总分高于术前,前后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患者关节的外旋、前屈和外展等活动度均明显优于术前,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本组患者共有2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25% .结论 采用反式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肱骨上段骨肿瘤临床效果显著,近期生存率较高,肩关节活动功能恢复良好,但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其远期疗效还有待深入研究和观察.  相似文献   

17.
图像处理与汽车牌照识别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在图像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对系统设计的关键环节如汽车牌照的定位与分割、光学字符的识别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借鉴已经成熟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来进行快速高效的汽车牌照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