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乙酸异戊酯合成实验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描述了以H型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在乙酸和异戊醇近摩尔的条件下,采用一般回流酯化——共沸酯化相结合的双重酯化法合成乙酸异戊酯.该法与原来的方法相比不仅可缩短反应时间,酯的产率也提高了5%~10%,且催化剂易分离,可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2.
以碳酸铯作催化剂,碳酸钾作碱,以乙腈作溶剂,在回流的条件下酚与卤代烃反应高产率得到烷基芳醚.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微波消解聚磷酸铵-容量法测定聚磷酸铵中的P2O5,与经典的回流消解法相比较,测定结果符合、精度水平一致、操作简便、测定速度大大提高。经F检验法及t检验法检验,两种方法的结果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在一种自制的混合酸催化剂作用下,用氧化钙作脱水剂,采用索氏提取器将对羟基苯甲酝人醇进行回流脱水直接酯化的新方法,应用该法,酯化反应时间缩短、酯收率提高,同时对反应的诸因素进行了考察,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5.
测定同一标准样品和同一河道样品的COD,并通过采用微波消解法和国标经典回流的方法得出结论,微波消解法具有省时节水成本低,操作安全,快速便捷等优点,测定值与标准回流法一致性较好,标样测定值在允许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6.
在磷酸二氢钾催化剂存在下,由冰乙酸和异戊醇合成了乙酸异戊酯,当冰乙酸,异戊醇和磷酸二氢钾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5::0.096,回流时间为120分钟,酯的收率达91.2%,磷酸二氢钾重复使用多次,催化活性没有下降.  相似文献   

7.
在回流条件下以乙醇为反应介质,醋酸铵为催化剂,三组分一锅法合成了2-氨基4-芳基5-氧代-5,6-二氢-4/-/-吡喃并[3,2-c]吡啶-3-甲腈.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硫酸氢钠催化合成肉桂酸乙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一水硫酸氢钠催化乙醇与肉桂酸的酯化反应,合成了肉桂酸乙酯。研究结果表明,硫酸氢钠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考察了肉桂酸/乙醇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及反应时间对酯产率的影响。在典型反应条件(肉桂酸/乙醇/硫酸氢钠的摩尔比=1:19:0.51,回流3h)下,所得肉桂酸乙酯的产率为97.1%。该催化剂易于回收且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9.
碳酸二甲酯合成肼基甲酸甲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常压下以锌粉作催化剂合成肼基甲酸甲酯,研究了各反应因素对产物产率的影响找到了最佳工艺条件:锌粉与水合肼与碳酸二甲酯物质的量之比为23:5000:9000,反应回流时间5h,产品产率为76.2%。  相似文献   

10.
利用相转移催化法合成乙酰氧基甲基-七甲基环四硅氧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探讨了利用相转移催化法由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合成乙酰氧基甲基—七甲基环四硅氧烷的方法.从催化剂的选择,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原料比,溶剂的选择等方面对该反应可能的最佳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证明以四丁基硫酸氢铵为相转移催化剂,水为溶剂,用—氟甲基—七甲基环四硅氧烷与醋酸钾反应,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制备乙酰氧基甲基—七甲基环四硅氧烷、反应条件:—氟甲基—七甲基环四硅氧烷与醋酸钾的摩尔投料比1:1.3,60℃回流1.5h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1.
以乙酸锌和氢氧化锂为原料,以无水乙醇为溶剂,采用微波辅助溶胶-凝胶法一步制备了纳米ZnO,用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电子显微镜和电子能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用紫外光作为光源,一定浓度的活性艳蓝为光催化反应模型污染物,研究了在不同反应时间下微波辐射合成的ZnO光催化性能并与传统溶胶-凝胶法合成的纯氧化锌作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微波法合成的ZnO吸收边蓝移,粒径变小,光催化活性提高;微波辐射30min合成的ZnO光催化性能最好,当催化剂用量为10mg,对质量浓度为20mg/L的活性艳蓝溶液100mL的降解率40min达到90%.  相似文献   

12.
采用微波辐射溶剂回流提取法(PM IRE)提取石蒜中的石蒜碱、力可拉敏和加兰他敏生物碱,研究了微波功率、辐射时间等因素对生物碱提取率的影响,比较了传统溶剂回流法(SRE)和密闭微波辅助提取法(CMAE)对生物碱的提取率。结果表明,采用PM IRE法后3种生物碱的提取率明显提高,样品放大提取试验结果令人满意。方法简单,操作方便。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ESM)观察样品表面结构,发现微波辐射后石蒜细胞发生了破壁。  相似文献   

13.
以尿素为沉淀剂, 采用均相沉淀法成功制备了层状Cu/Zn/Al 水滑石化合物. 将前驱体材料经焙烧、还原后得到Cu/ZnO/Al2O3 催化剂, 并将其用于CO2 加氢合成甲醇反应. 采用X 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 XRD)、热重(thermogravimetric, TG)分析、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X射线荧光(X-ray fluorescence, XRF)分析、N2吸附、H2 程序升温还原(H2-temperature program reduction, H2-TPR)、氧化亚氮(N2O)反应吸附、CO2程序升温脱附(CO2 temperature program desorption, CO2-TPD)技术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 相对于传统共沉淀法, 以尿素作为沉淀剂, 通过均相沉淀法所制备的前驱体的结晶度更高、催化剂比表面积更大、金属Cu 的分散度更好. 另外, 采用回流处理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活性评估结果表明, O2转化率随金属Cu 比表面积的增大而增加, 而甲醇选择性则与催化剂表面碱性位的分布有关. 因此, 采用尿素回流处理均相沉淀法制备的Cu/ZnO/Al2O3催化剂的甲醇收率最高.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两种柴油机微粒后处理技术 .一种是陶瓷过滤体微波再生技术 ,通过波导尺寸和再生腔的优化设计 ,使得微波传输效率高 ,微波在再生腔分布均匀 ,再生效率可以达到 90 %左右 ,并通过对二次空气的供给流量、供给时间、加热时间的优化 ,可以使再生持续时间减少到 7min.另一种是新近开发的柴油机后处理系统 ,即以不锈钢丝网过滤结合电晕荷电技术为微粒捕集方法及以压缩空气反吹结合旋风分离技术为丝网再生方法的后处理系统 ( ESSNF) ,61 1 0 A柴油机台架试验的结果证明此系统简单可靠 ,成本相对较低 ,平均过滤效率可达 60 % ,再生效率可达 80 % .  相似文献   

15.
微波辅助萃取应用于提取烟叶中茄尼醇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微波辅助萃取烟叶中茄尼醇的方法,对微波功率、辐射时间和萃取溶剂等影响微波萃取的条件进行了筛选,并与室温浸提法和加热回流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微波辅助萃取法具有萃取速度快、溶剂用量少、萃取效率高等优点;该方法也可用于测定烟叶中茄尼醇含量过程中的样品处理.  相似文献   

16.
王彩霞  徐翠莲  樊素芳  杨国玉 《河南科学》2010,28(11):1396-1397
以水杨酸和乙酸酐为原料,选用不同催化剂,用微波法快速合成阿司匹林.通过实验考察了原料用量比、不同催化剂、微波辐射功率、辐射时间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水杨酸和乙酸酐量的比为1∶1.5,微波功率为550 W,用乙酸钾作催化剂,辐射时间5 min时,纯化后产物产率高达81.46%.  相似文献   

17.
用正交实验法探讨了在微波辐射下次氯酸钠漂白硫酸盐竹浆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微波辐射用于硫酸盐竹浆次氯酸盐单段漂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辐射功率480W,辐射时间2min,用氯量4.29%,氢氧化钠用量1%,浆料浓度12%.在此条件下,纸浆白度可达72.9%IS0;而在相同条件下达到此白度,传统水浴加热则需要90min的时间。因此,微波辐射竹浆次氟酸钠单段漂白能节约能源和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8.
将Surfatron获得的常压、低功率氩微波等离子体(MWP)用作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的原子化器,采用电热蒸发(ETV),浓H2SO4吸收去溶的进样方法,研究了微波等离子体石英管原子化器和进样装置,考察了各种实验参数及共存元素等因素对测定Ag的影响·该方法用于实际样品分析,获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把柔性机构的设计方法--伪刚体法应用于柔性微夹钳的设计中,得到一种新结构形式的电热微夹钳,用UV-LIGA方法进行加工制作,并进行动态性能测试. 从对称的平面十杆刚性机构得到其伪刚体模型,对伪刚体模型进行优化并柔性化得到放大20倍的柔性微夹钳钳体,通过仿真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V形电热驱动器与柔性钳体集成到一起,形成柔性电热微夹钳. 用SU-8胶做电铸铸模,钛和二氧化硅做牺牲层,铜做种子层,在氨基磺酸镍电铸液中进行电铸,加工出最小特征尺寸10 μm,厚度30 μm的电热镍微夹钳. 最后对制作的微夹钳在0~1.5 V直流电压下进行动态测试,夹持端位移最大可达24 μm.  相似文献   

20.
微波谐振腔微扰法测量油体含水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微波通过油体后,谐振腔的谐振频率和品质因数均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的特点,探讨了测量油体湿度的原理及所采取的方法.该方法克服了以往微波能量泄露的弊端,减少了微波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