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以四种柑橘果皮(砂糖橘、脐橙、芦柑和蜜桔)为原料,测定柑橘皮中总多酚、总黄酮和总三萜的含量,采用DPPH法、ABTS法、清除羟自由基法对柑橘果皮甲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并建立TOPSIS数学模型对柑橘果皮中的活性物质和抗氧化能力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四种柑橘果皮的总多酚、总黄酮、总三萜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  相似文献   

2.
柑橘属果皮用于废水除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废水原样和柑橘皮原样进行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分析,测定废水原样有13种气体成分,柚子果皮含有49种气体成分。用不同用量柑橘皮处理废水,处理后的水样经过感官分析,发现结果表明:水样臭味除净,并带有果皮的芳香。再对处理后的水样进行固相微萃取和气-质分析,测得10中气体成分,与原水相比发生很大变化,臭气比例成分减少。对柑橘皮原样和除臭后柑橘皮残渣进行燃烧热测定,发现柑橘果皮燃烧热值有所上升。实验结果表明柑橘皮可以作为良好的除臭剂。  相似文献   

3.
柑橘果皮中含有丰富的芳香油,有着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文章对影响芳香油提取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有机溶剂的种类及用量、浸提时间及温度和原材料的粉碎度等对柑橘果皮中芳香油的提取均有影响.采用乙醇浸提的最佳条件为:温度约50℃,溶剂用量W/V≈1/4,原材料越碎越好.  相似文献   

4.
柑橘溃疡病是植物检疫性病害。该病菌主要侵染芸香科植物,以甜橙、脐橙、酸橙等品种最为感病,柚类次之。柑橘溃疡病,柑橘黄龙病,蜜柑大食蝇,蜜柑小食蝇曾为柑橘四大检疫对象,曾引起政府和果树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并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得到很好的扼制;但随着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橙类和柚类栽培面积的扩大,柑橘溃疡病的发生面积也越来越广,凡是有橙类和柚类栽培的地方,都有柑橘溃疡病的发生,这必将对我国的柑橘产业造成巨大影响,笔者将对柑橘溃疡病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提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望能引起果树工作者的共鸣。  相似文献   

5.
《日本农业新闻》报道,据研究,柑橘之所以能抗癌,是因为其中含有大量β-玉米黄质。柑橘中的β-玉米黄质比我们所知道的胡萝卜中含有的β-胡萝卜素的抗癌效果要强上5倍。另外,橙、柚子等果皮里含有的川皮甙也有很好的抗癌效果。  相似文献   

6.
光合作用作为有机物合成的主要途径在柑橘的生长发育和成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柑橘光合作用的研究进行分析,对柑橘光合作用的基本特性,种植条件、叶片特性、矿质营养、温度、叶绿素、光合关键酶等内外影响因素及光合作用相关转录因子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为研究柑橘光合作用的主要途径和探究控制柑橘成熟时期的机制提供依据,为柑橘种植、品种选育和品质优化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本文就其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等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其中重点介绍了发病机制,强调了综合治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温度是调控采后柑橘果实着色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以重庆北碚产早熟蜜橘(绿熟)为实验材料,研究5、25、32℃贮藏对蜜橘果皮色泽、质体结构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第9天时,不同贮藏温度下蜜橘果实表现出显著的着色差异,5℃贮藏下果实色差指数没有显著变化,果皮呈绿色;25℃贮藏果实的C*、a*/b*值显著增加,H*值显著下降,果皮由绿转黄;32℃贮藏的果C*、a*/b*值有轻微增加,H*值无显著变化,果皮保持绿色。超微结构分析表明:果实采收时果皮油胞呈椭圆形,出现油胞腔,质体结构完整,质粒片层清晰可见,质体内分布少量质体小球。5℃贮藏延缓了蜜橘果皮油胞结构的变化,质体相关基因CcISPH1、CcISPH2、CcISPH3以及CcCRR22表达水平较低,叶绿体变化缓慢;25℃贮藏果实的果皮油胞形态逐渐解体,CcISPH1、CcISPH3以及CcCRR22上调表达,促使叶绿体发育分化为有色体;32℃贮藏果实的果皮油胞层状结构解体,呈半真空状态,CcISPH3、CcHSP17.6II分别在贮藏的第3天和第6天上调表达,CcCRR22下调表达,叶绿体分化成有色体后再分化为叶绿体。实验结果旨在为进一步理解贮藏温度调控采后柑橘果实着色的机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柑桔树脂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脂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针对其发病症状、发生规律和危害程度,摸索总结出防治时期、方法措施、控制和杜绝其发生范围,以促进柑橘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攀枝花地区柑橘生产中危害较为严重的几种病害,详细介绍了各病害的具体发病症状,并对相应的防控技术以及柑橘病害综合防控措施进行了阐述,为生产操作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1.
柑橘类皮渣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柑橘皮渣中有效成分提取以及利用柑橘皮渣进行微生物转化两大方面来利用柑橘皮渣的现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其深度开发及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果胶的提取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鹏  范桂侠  隋世强 《科技信息》2009,(23):49-49,46
果胶广泛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在柑桔皮中果胶含量约占干质的20%-30%,因而从柑桔皮中提取果胶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提取果胶有很多种方法,其中酸法提取,乙醇沉淀可有效的提取柑桔中的果胶。果胶在食品工业和医药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汁胞粒化是一种柑橘类水果中汁液囊的生理失调现象,表现为汁液囊变硬、干燥等,对水果内部品质产生消极影响。蜜柚是一种厚皮的柑橘类水果,很难通过外部果皮及果形,鉴定果实内部的汁胞粒化程度。采用近红外透射光谱结合机器视觉技术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对蜜柚汁胞粒化程度进行分级检测。采集600个不同生长期的蜜柚样本在900~1700 nm的光谱数据,按果实的汁胞粒化程度将其分为5级。结合化学计量学研究由汁胞粒化引起的内部品质的化学变化,而机器视觉技术可用于研究由汁胞粒化引起的外部特征的物理变化。因此,该方法相较于传统检测方法,分级模型的预测能力更好。尤其是,连续投影-K近邻算法预测模型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0.970 0、0.923 1和0.987 4以上。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汁胞粒化的鉴定与评估分级,且具有巨大潜力,以期为厚皮类水果在线分选及内部品质研究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从鲜柑桔皮中提取橙皮甙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从新鲜柑桔皮中提取橙皮甙的方法,并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详细地说明。橙皮甙是一种重要的制药原料,采用本文所介绍的方法可提取一级品标准的橙皮甙。  相似文献   

15.
日粮中添加柑桔皮粉对蛋鸡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笼养的48周龄黄金褐蛋鸡10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只。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 5%的柑桔皮粉,对照组仅喂基础日粮,在49周龄进行物质代谢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鸡日粮中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和粗灰分等营养物质的表观代谢率均有提高,依次分别比对照组提高5 53、2 56、3 39、3 44个百分点,经t检验,与对照组鸡日粮中各相同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间均差异显著(P<0 05),说明用柑桔皮粉作添加剂,能明显提高上述各营养物质的表观代谢率,使经粪尿排出的营养物质量减少,有利于蛋鸡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从而提高产蛋率和产蛋量。  相似文献   

16.
柑桔皮中色素、乳化香精的提取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桔皮加工过程中的主要废弃物——果皮中含有大量的天然色素及香精。本文研究了桔黄色素的提取工艺和天然乳化香精的分离方法。另外,还对影响色素及香精稳定性和乳化能力等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以柑橘皮渣为原料,采用2,2, 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TEMPO)介导氧化联合高压均质法制备柑橘纳米纤维素,研究次氯酸钠添加量(5、25、50mmol/g)对柑橘纳米纤维素长径比、形貌结构、理化性能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次氯酸钠质量摩尔浓度的增加,柑橘纳米纤维素的直径和长度都逐渐缩短,并在50mmol/g时长度[(150.57±24.99)nm]与直径[(2.74±0.29)nm]达到最短。扫描电镜与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氧化剂质量摩尔浓度的升高,柑橘纤维中的木质素、半纤维素被水解,柑橘纤维表面呈现出越来越粗糙的结构。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显示:氧化均质处理提高了柑橘纳米纤维素的结晶度和耐热性,且纤维素的Ⅰ型晶型未遭到破坏。理化性质分析表明:氧化均质处理可有效提高柑橘纳米纤维素持水力、持油力、胆固醇吸附力和葡萄糖吸附力,并在次氯酸钠质量摩尔浓度为50mmol/g时表现出最强的吸附力。纳米化的柑橘纤维素具有良好的功能特性,研究以期为柑橘皮渣的再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柑橘精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永春芦柑皮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时,原料粒度、投料量、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分离温度等因素影响精油得率的规律.通过对精油的感官分析和溶解实验,得出了精油的主要成分.提出了利用精油处理发泡聚苯乙烯塑料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锦橙皮渣膳食纤维提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以加热加压法从锦栓皮渣中提取DF的影响因素和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均质压力和次数都是提取DF的影响因素,其中温度对DF的得率以及可溶性DF与非可溶性DF的比值影响最大,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水料比40:1,加热温度90℃,加热时间20min,均质压力40MPa,均质次数1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