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疗为恶性肿瘤病人的重要治疗手段,但化疗的同时,病人会出现较严重的化疗反应.正确使用化疗药物,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耐心细致地临床护理能预防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黄珊 《科技信息》2009,(20):342-342
静脉化疗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但由于化疗药物的刺激作用,常易造成静脉炎。我们判定静脉炎的标准是,沿静脉走向出现多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一旦发生静脉炎,对继续化疗会造成一定困难,为减少化疗中静脉炎的发生,我们于2008年1月开始对住院的化疗患处均进行系统的预防护理,收效较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使血液病患者安全渡过化疗期,提高化疗成功率,以达长期无病生存及为进一步骨髓移植创造条件。方法:我科自1999年10月至2001年10月,对16例血液病化疗患者应用护理程度的方法实施临床护理。结果:15例患者安全渡过化疗期,且化疗药物毒副反应小。结论:应用护理程分进行临床护理使患者达到最佳健康状况,发挥了化疗药物的最大功效,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原发性肺癌经支气管动脉联合胸廓内动脉灌注化疗和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进行疗效对比,以期对介入治疗肺癌提高认识。方法 对48例经介入疗法治疗原发性肺癌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联合胸廓内动脉化疗和单纯支气管动脉化疗分组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①联合胸廓内动脉组共32例,其中部分缓解21例,稳定7例,进展4例;单纯支气管动脉化疗16例,其中部分缓解5例,稳定8例,进展3例;②化疗后胸背部疼痛及避部皮肤红肿、坏死等副反应在联合胸廓内动脉组32例中出现19例,在单纯支所管动脉组16例中出现4例。结论 ①联合胸廓内动脉组化疗后有效率高于单纯支气管动脉化疗组,有统计学意义;②联合胸廓内动脉化疗后胸背部疼痛及局部皮肤红肿、坏死等副反应发生率高于单纯支气管动脉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病人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的对症护理方法.方法:对116例肿瘤病人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副反应,护理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常见的化疗反应经及时发现和迅速处置后,顺利完成化疗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应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和专科护理工作,减轻化疗所致的胃肠道反应。  相似文献   

6.
肺结核病人合并妊娠将会影响化疗全程,如中断化疗,可导致病情恶化;如继续化疗则易造成婴儿的生理缺欠。所以,如何做到合理治疗时病人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匡文娥  胡存华 《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30(10):118-118,133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如何用优质服务来避免或减轻肿瘤病人化疗副反应的痛苦。方法针对化疗病人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黏膜皮肤反应、泌尿系毒性反应、脱发等方面进行优质护理。结果能及时避免或减轻肿瘤病人化疗副反应的痛苦。结论优质护理,能减轻化疗病人的痛苦,病人能坚持治疗,达到预期化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化疗时的护理。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我院肿瘤科2008年2月~2011年2月住院的212例肺癌患者中,合并糖尿病患者34例,总结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方法。结果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中,31例顺利完成全程化疗。3例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延期化疗并更改化疗方案。无1例并发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结论T2DM合并肺癌的患者具有合并高血压、易并发感染的临床特点。对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加强化疗时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患者顺利完成化疗。  相似文献   

9.
老年恶性肿瘤病人化疗中的静脉保护28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289例老年恶性肿瘤病人化疗中的静脉保护,化疗前的准备工作对静脉保护极为重要.同时,掌握好给药顺序,选择好静脉,加强巡视,及时排除输液中的故障,严格无菌操作,对化疗中的静脉炎及药物外漏起到了预防作用.并对3例静脉炎及5例药物外漏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无局部组织溃疡、坏死等并发症,从而顺利完成了老年恶性肿瘤病人的全程静脉化疗,延长了病人的生存期,提高了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陈其章 《甘肃科技》2001,17(4):47-47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 SCLC)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病情凶险并使患者迅速致命的癌症之一。近10年来资料表明,局限期SCLC治疗多主张采用化疗+手术+化疗或放疗。广泛期SCLC治疗多主张采用化疗为主的治疗。如化疗+放疗+免疫增强齐和免疫调节剂治疗。就化疗而言,多主张采用联合化疗的原则。1 SCLC有效的化疗药物1.1 单药对SCLC有效药物首先用于SCLC联合化疗的药物要求单药有效率>30%以上,其中有环磷酰胺(CTX)、异环磷酰胺(IFO)、六甲胺(HHM)、阿霉素(ADM)类、氨甲蝶呤(MTX)、足叶忆甙(VP-16)、长春…  相似文献   

11.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而抗肿癌药物均有较强的毒性。一旦化疗药物外渗漏损伤的发生,既给病人造成痛苦,又影响了化疗方案的顺利实施。据资料估计,化疗渗漏率为0.1%-6%,实际的发生率可能更高。表阿霉素是一种抗癌药物,对恶性淋巴瘤疗效显著.广泛应用于临床。药理学表明表阿霉素毒系能直  相似文献   

12.
通过几种化疗药物对C6胶质瘤细胞的药敏实验,观察化疗药物加增敏剂(NMD)后,单独化疗和联合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提从有效的治疗依据,利用体外细胞培养,采用MTT和^3H-TDR方法,分别测定几种休疗药物单独使用和联合使用对肿瘤的抑制率,BCNU,Vm-26两种化疗药物联合使用加增敏剂,使药物浓度降低了100倍,其对细胞的抑制率可达97.04%,高于BCNU+NMD的抑制效果,也明显高于Vm-26 NMD的抑制效果,联合用药优于单独用药,具有低浓度,低毒,高效的作用,同时也增加了药物对瘤组织的抑制作用,说明联合用药,具有协同和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临床应用上,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微波加热联合化疗的作用方式,即微波加热与给药的时间顺序问题,它直接关系微波加热联合化疗治癌的治疗效果,作者选用U14宫颈癌瘤株,接种于小白鼠后进行不同方式的治疗处理,再以处理后的瘤体细胞移植小于小鼠,观察肿瘤生长情况,以瘤得为指标,进行微波加热联合化疗的不同方式,对癌细胞杀伤抑制作用的实验观察,以斯寻求较好的微波加热与化疗联合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托烷司琼治疗及预防化疗性呕吐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67例化疗患者随机化分为使用托烷司组和胃复安组,观察5天内的呕吐情况及护理。结果:托烷司琼组预防化疗所致消化道反应效果明显高于胃复安组。结论:托烷司琼预防化疗性呕吐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复发转移乳腺癌的临床特点、最佳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对68例复发转移乳腺癌病人,采取化疗,结合手术、放射治疗、术后辅助化疗。结果46例伴有内脏转移的多个部位以上复发转移病人,经化疗病灶缩小明显(PR)14例,病情稳定(SO)16例,病情进展(PD)16例,临床获益(CR+PR+SD)65%(30/46),1年生存率65%。22例单个复发转移病灶化疗后PR20例,PD2例,临床获益90%(20/22),2年无瘤生存率90%。结论乳腺癌复发转移应以化疗为主,配合手术、放疗、及内分泌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转归与治疗的关系。方法;对接受治疗的患儿进行疗效观察,比较。结果:接受正规化疗者骨髓持续完全缓解率[CCR]高,不正规化疗者出现并发症,预后差。结论:正规长期化疗与长期生存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随着强有力的抗肿瘤细胞毒性化疗药物使用的增加,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HBV复发成为更常见的主要并发症.抗肿瘤治疗因HBV再激活导致肝炎而治疗中断,甚至出现严重的致命性的肝衰竭,预后极差.拉米夫定已证实具有确切的抗病毒作用,对恶性肿瘤化疗后HBV复发患者,应用拉米夫定也可有效控制HBV复制,建议化疗期间尚未见ALT升高,而HBV—DNA显现最初升高而未观察到肝细胞损伤时即开始使用拉米夫定.对于需要化疗的患者,预防HBV复发的出现则是一个更为实际可行的办法,但仍需要密切的临床监测.  相似文献   

18.
静脉输入化疗药物是目前抗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而绝大部分抗肿瘤药物都会对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中对血管的刺激和损伤尤为明显。因此护理人员在执行化疗的实施过程中,如何正确掌握临床每一环节的具体操作、要领,最大限度的降低化疗药物性静脉炎的发生,对于确保化疗计划的顺利完成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恶性肿瘤患者围化疗期应用效果。方法对在该院100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情和知情同意原则,采取了不同的护理措施,其中50例患者行常规护理为对照组,50例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行循证护理为实验组。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和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差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循证护理对于肿瘤患者顺利进行化疗有重要的作用,可明显降低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对108例癌症病人化疗过程中出现的胃肠道反应、静脉炎、脱发等不良反应,从护理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如何做好各种不良反应的护理,以减轻病人化疗过程中的毒副反应,顺利度过危险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