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稀土—二苯甲酰甲烷配合物微晶的合成及荧光光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稀土(RE)二苯甲酰甲烷(DBM)配合物RE(DBM)3·H2O(RE=Sm、Eu、Tb、Dy、Pr、Nd、Gd、Y),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差热热重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用透射电镜观察了该配合物微晶尺寸,并研究了配合物在固态时的荧光光谱.结果表明该系列配合物微晶的尺寸在50~250nm之间,在RE(DBM)3·H2O(RE=Sm、Eu)中可观察到较强的稀土离子的特征发射,而在RE(DBM)3·H2O(RE=Tb、Dy)中只能观察到配体自身发射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La(DBM)3·A2和Gd(DBM)3·A2(其中HDBM为二苯甲酰甲烷,A为安替吡啉)三元混配配合物.对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摩尔电导测定、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热谱的摄取.  相似文献   

3.
用胶体化学方法制备了稀土铕(Eu)-苯甲酰甲烷(DBM)和氯化十六烷基吡啶(CPC)同粒水溶胶「Eu(DBM)3」.CPC通过光谱性质的测定,结合透射是镜(TEM)观测,研究了「Eu(DBM)3」.CPC超微粒的粒径对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Eu(DBM)3」.CPC超微粒的小尺寸效应,其光谱性质明显不同于体相材料,并初步地讨论了尺寸效应分子内能量传递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EuA2(TPPO)2NO3(HA为对甲氧基苯甲酰-苯甲酸甲烷,TPPO为三本基氧化膦)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谱、核磁对其进行了表征.77K下测定了配合物激光激发荧光光谱.光谱数据说明该配合物具有不止一种Eu3+晶格格位,Eu3+离子不处于反演中心.  相似文献   

5.
用胶体化学方法制备了稀土铕(Eu)二苯甲酰甲烷(DBM)和氯化十六烷基吡啶(CPC)超微粒水溶胶[Eu(DBM)3]·CPC,通过光谱性质的测定,结合透射电镜(TEM)观测,研究了[Eu(DBM)3]·CPC超微粒的粒径对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Eu(DBM)3]·CPC超微粒的小尺寸效应,其光谱性质明显不同于体相材料.并初步地讨论了微粒的尺寸效应对分子内能量传递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用氯化铕与苯甲酰丙酮(BA)、邻菲咯啉(Phen)和丙烯酸(AA)在乙醇溶液中反应,合成了铕(Ⅲ)的 相应四元配合物Eu(BA)2(AA)Phen.用EDTA容量法测定了Eu3+的浓度,元素分析测定了C、H、N的质量 浓度,结合红外光谱确定了四元配合物的组成.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四元配合物的SiO2基质复合材料, SiO2:Eu(BA)2(AA)Phen.研究了该四元配合物和其 SiO2复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光致发 光性能,重点分析了四元配合物的光致发光机理.结果表明,该配合物中的配体吸收激发光的能量后,能 有效地传递给中心Eu3+,发出强的Eu3+的特征荧光.并考查了SiO2:Eu(BA)2(AA)Phen复合材料的荧光寿命 及其热稳定性,SiO2基质的包裹作用延长了配合物中Eu3+的荧光寿命  相似文献   

7.
稀土三无配合物及其发光性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合成了具有摩擦发光及荧光性能的Eu^3+与苯甲酰三氟丙酮(BTA)、三苯基氧化磷(TPPO)的三元配合物。用同样方法合成的Sm^3+才Tb^3+的相同组成三元配 合物仅有荧光特性。.经元素分析及红外、紫外光谱测试,确定它们的化学式为Ln(TPPO)2(BTA)2(NO3)(adkhLn分别为Sm,Eu,Tb)3种配合物在365nm紫外灯光照射下能发出很强的特征荧光,Sm配合物为粉红色,Eu配合物为红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具有摩擦发光及荧光性能的Eu3+与苯甲酰三氟丙酮(HTA、三苯基氧化磷(TPPO)的三元配合物.用同样方法合成的Sm3+和Tb3+的相同组成三元配合物仅有荧光特性.经元素分析及红外、紫外光谱测试,确定它们的化学式为Ln(TPPO)2(BTA)2(NO3)(其中h分别为Sm,Eu,Tb).3种配合物在Anurn紫外灯光照射下能发出很强的特征荧光,Sm配合物为粉红色,Eu配合物为红色,Tb配合物为绿色.通过荧光光谱研究了它们的发光性质.Eu3+三元配合物晶体只经玻璃棒轻轻摩擦便能发出闪烁明亮的红光(摩擦发光).  相似文献   

9.
合成5种Eu(Ⅲ)-β-二酮-二苯胍三元配合物,经元素分析和化学分析测定其组成分别为Eu(AA)4.DPG(Ⅰ)、Eu(BA)4.DPG(Ⅱ)、Eu(DBM)4.DPG(Ⅲ)、Eu(PMBP)4.DPG(Ⅳ)和Eu(TTA)4.DPG(Ⅴ),用红外光谱、差热分析进行了表征,测定了配合物Ⅰ-Ⅳ在室温(298K)和液氮温度(77K)下的荧光发射光谱,应用群论方法和Judd-ofelt理论对低温精细光谱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稀土(Ⅲ)-苯甲酰三氟丙酮(BTA)-2,2’-联吡啶-N,N‘-二氧化物混配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确定其组成为RE(BTA)3(bipyN2O2)(RE=La,Nd,Eu,Tb,Y)。通过电导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的测定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1.
本文合成了苯甲酰三氟丙酮(L)和三苯基氧膦(TPPO)、联吡啶(Bipy)、邻菲罗啉(phen)、四甲基氢化铵(NMe4OH)与稀土Y、La、Eu、Tb离子的混合型配合物。测定配合物的H1NMR谱及质谱,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高氯酸铕二苯亚砜Eu(DPSO)7(ClO4)3以及六氟磷酸铕二苯亚砜Eu(DPSO)7·(PF6)3及高氯酸铕苯丁基亚砜Eu(PBSO)7·(ClO4)3配合物.从配合物的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可以看出:Eu3+的发光系配体亚砜敏化所致.二苯亚砜配合物的发光强度高于苯丁基亚砜配合物.5D0→7F2谱带在二苯亚砜配合物中发生劈裂,且强度高于5D0→7F1,这表明Eu3+在二苯亚砜配合物中所处格位对称性较低而在苯丁基亚砜配合物中所处格位对称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稀土肴(Eu)和镧(La)与吡啶-2,6-二甲酸(H2DPC)形成的二元配合物,并对上述配合物的结构作了核磁共振氢谱(1HNMR)、碳谱(13CNMR)和氨谱(14NNMR)及红外光谱(IR)的研究和比较.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一系列异核(Eu1-xErx)(DPSO)7(ClO4)3(x=0.000-0.200,DPSO为二苯亚砜)配合物。对配合物进行了组成分析,IR谱及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的测定。荧光光谱测定结果表明:Eu^3+在配合物中所处格位对称性低无对称中心,本身不发光的Er^3+对Eu^3+的发光有较大影响,随着Er^3+浓度的增大,对Eu^3+的发光先敏化后猝灭。给出了在该体系中Er^3+对Eu^3+发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稀土铕(Eu3+)与甲基苯甲酸(包括邻位o-MBA,间位m-MBA,对位p-MBA)及邻菲罗啉(phen)形成的二元和三元固体配合物的制备,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确定该配合物的组成为:二元:Eu(CH3C6H5COO)3,三元:Eu(phen)(CH3C6H5COO)3。对上述配合物的结构作了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碳谱(13CNMR)的研究,并用红外光谱(IR)作了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稀土铕(Eu^3+)与甲基苯甲酸(包括邻位o-MBA,间位m-MBA,对位p-MBA)及邻菲罗啉(phen)形成的二元和三元固体配合物的制备,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确定该配合物的组成为:二元:Eu(CH3C6H5COO)3,三元:Eu(phen)(CH3C6H5COO)3。对上述配合物的结构作了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碳谱(^13CNMR)的研究,并用红外光谱(IR)作了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   

17.
在丙酮中合成出部分镧系硝酸盐与5 Br-PADA P 的固态配合物Ln(5—Br— PADAP),(NO3)3·nH2O(Ln=La.Ho,Tm,n=1;Ln=Sm,Eu,Gd,Tb,n= 2).屋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热分析,X光粉末衍射物相分 析.溶解性及摩尔电导等测定.研究了配合物的有关性质。  相似文献   

18.
RE(Met)(NO3)3.H2O(RE=Er,Yb,Y)固体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相中制得三个硝酸稀土盐与蛋氨酸的配合物.通过化学分析、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分析、紫外光谱、TG-DTG及X-射线粉末衍射等方法研究了这些配合物的一些物理和化学性质.确定其通式为RE(Met)(NO3)3·H2O(RE=Er,Yb,Y;Met=DL-α-Methionine)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对称六齿配体N,N,N’-四(2’-苯并咪唑甲基)乙二胺(EDTB)的两种含镍(Ⅱ)配合物「i(EDTB)」(ClO4)2.3H2O和「Ni(EDTB)」Cl2.2H2O.3C2H5OH的合成、表征及其对尿素水解的影响。根据配合物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紫外-可见(UV-Vis)、红外(IR)、ESR谱和循环伏安(CV)等性质与已测X-射线单晶结构的同种配体含铜(Ⅱ)单核配合物比较,推测此两种配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高氯酸铕二苯亚砜Eu(DPSO)7(ClO4)3以及六氟磷酸铕二苯亚砜Eu(DPSO)7·(PF6)3及高氯酸铕苯丁基亚砜Eu(PBSO)7·(ClO4)3配合物。从配合物的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可以看出:Eu^3+的发光系配体亚砜敏化所致。二苯亚砜配合物的发光强度高于苯丁基亚砜配合物。^5D0→^7F2谱带在二苯亚砜配合物中发生劈裂,且强度高于^5Do→^7F1,这表明Eu^3+在二苯亚砜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