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将11届全运会男子十项全能前八名成绩与2011年世界锦标赛全能成绩,运用灰色关联的"优势分析"法对其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揭示总成绩与各构成单项间的关联程度,找出目前国内外十项全能各优、劣势项目的差距及客观规律,提出相关见解,以求为我国十项全能运动员最优化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找出影响第26届大学生运动会有氧舞蹈比赛成绩的关键因素,以便为我国高校更好的开展有氧舞蹈运动以及为我国大学生参加有氧舞蹈比赛、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第26届大学生运动会有氧舞蹈比赛各参赛队的完成质量得分、艺术表现得分、难度得分、失误得分与总成绩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难度得分、完成得分与总成绩呈极显著相关(P<0.01);失误与总成绩呈显著显著相关(P<0.05)。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第29届北京奥运会射击比赛总成绩公报和奖牌统计数据的比较分析发现,尽管中国射击队在本届奥运会射击比赛中以5金、2银、1铜的优异战绩列射击该项目金牌榜和奖牌榜的首位,但在一些传统优势项目上卫冕失利;部分夺金项目优势不够明显,在大多项目上与世界优秀运动员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4.
中国马拉松项目在第八届全运会马拉松比赛中表现出了较高的水平,男子首次突破2:10:00大关,进入世界水平,女子表现出很强的实力.调研报告分析了第五届到第八届全运会马拉松赛5km、1km平均速度,获得了段落速度的提高是马拉松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的理论,并且得出了在今年第十三届亚运会上我国运动员一定能在这个项目上为国争光等结论  相似文献   

5.
不同水平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得分特征与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了广东省第7届大学生运动会、全国第8届大学生运动会男子十项全能前8名运动员各单项得分的特征与规律,同时分析了该项目2006年全国排名前8名运动员的相应数据.结果表明:3个组别运动员均表现出短跑、跨栏跑、跳远和跳高项目的得分对总分的贡献率较大,而投掷类项目对总分的贡献率相对较小的规律.不同的是广东省大学生组1 500 m得分贡献率居中,撑竿跳高得分贡献率靠后;而全国大学生组和全国前8名运动员组1 500 m得分贡献率最低,撑竿跳高得分贡献率居中.不同组别和水平的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第2天得分所占比例均比第1天低,但水平相对较高的运动员组,这种差距较小.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录像统计等方法对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和2009年第4l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两届国际体操大赛的奖牌分布情况,男、女体操各个项目进入前8名情况进行了统计并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奖牌分流,竞技体操发展呈现"多极化"发展态势;中国体操队整体实力雄厚,但男、女体操队在全能和跳马项目上已呈现出落后的势头;亟需树立男、女队的领军人物和重点培养有潜力的新队员.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第17届世界游泳锦标赛游泳成绩进行分析,并与里约奥运会、第16届世界游泳锦标赛成绩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第17届世界游泳锦标赛竞技成绩整体特征呈现"下滑递增"态势,男子项目成绩提升更为显著;世界泳坛格局竞技实力不均衡性特点显著,各洲际金牌覆盖率严重失衡.第一集团成员由过去"美、澳、英"转变为"美、中、俄",澳大利亚和英国整体成绩出现滑坡退居第2集团,重构第2梯队的新格局;与第16届世锦赛相比中国游泳队整体成绩同比增长率为-8.4%,略有下滑,但游泳项目百花齐放,巾帼新秀各展风采,男子运动员继续突破,女子凭借雄厚的竞技实力底蕴、充足的后备力量以及年龄优势未来可期,整体实力完胜劲敌日本.  相似文献   

8.
通过运用比赛实况录像观察法、技术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国男篮在第27届亚洲男篮锦标赛中国男篮与其竞赛对手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出其失利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男篮在对手紧逼防守时表现出进攻得分能力弱,与亚洲强队差距明显;外线队员特点不突出;攻守转换节奏慢。快攻得分能力差;特别是在对阵强队时表现出防守整体质量差,拼抢不积极。除此之外,队员新老交替与更新问题也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录像统计法、观察法对第16届亚运会男子足球赛日本队的全部比赛进行分析,总结了日本队在第16届亚运会中展示的技战术特点,为足球教学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第12、13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3人项目前3名成绩进行比较,分析出第12届与第13届锦标赛中前3名代表队在3人项目中的名次和产生比赛成绩的难度、艺术、完成得分之间的差距,揭示在新规则的导向下3人项目致胜的原因.研究认为:对新规则的理解和把握是影响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3人项目要增加女运动员参赛以此提高难度得分,增强成套动作的艺术编排以此提高艺术得分,加强女运动员的综合能力训练及改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29届北京奥运会女子体操比赛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试图找出中国女子体操队目前实力状况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为巩固我国女子体操在世界领先地位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2.
2010年8月首届青年奥运会将在新加坡举办、这是国际奥委会自1924年创办冬季奥运会以来首次设立的一项体育赛事、分析青年奥运会与奥运会的区别及关系,对举办青年奥运会的目的、目标及青年奥运会的教育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八运会耐力项目在田径项目比赛中是令人瞩目的. 女子5 000 m 以 14:28.09 超过世界纪录,男子马拉松 2:09:18 的成绩是中国选手首次突破2 h10 m in 大关. 其他项目也较上届有一定的提高. 表现不俗的是辽宁女队和山东男队. 通过对八运会与七运会中长跑项目比较;八运会中长跑成绩与今年第六届世锦赛和世界纪录、亚洲纪录的比较;八运会中长跑项目各单位得分统计;男女各项目分段成绩比较;各项目总体印象, 从中看到了此次八运会耐力项目长足的进步和存在的不足,为我们能够切实了解中国耐力项目的现状和发展的趋势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为1998 年亚运会和2000 年奥运会取得更好的成绩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第30届伦敦奥运会女子手球比赛各球队攻防能力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秩和比法对伦敦奥运会女子手球参赛队的攻防水平进行量化评价,结果表明,参赛各队实力(英国除外)非常接近,克罗地亚的RSR值均达到0.80以上,属于A级球队,挪威、法国、巴西、韩国、俄罗斯等欧美球队属于B级球队,西班牙、黑山、安哥拉、丹麦属于C级,欧洲亚军瑞典队表现不佳,属于D级,英国最弱,RSR综合评价值最低,属于E级;总之,女子手球方面欧洲球队整体实力占优,但韩国和巴西具备了与欧洲球队抗衡的实力,尤其是巴西女队进步明显.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介绍了GM(1,1)模型的构建过程并利用模型对第17届亚运会女子铅球冠军成绩进行了预测;经过检验,近5届亚运会女子铅球冠军成绩GM(1,1)曲线拟合度较好,拟合模型为y=-16 085e-0.000 01k+18 130;经过残差检验、关联度检验和后验差检验,得出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实用性较强,可以用于预测第17届亚运会女子铅球冠军成绩,预测成绩为20.45 m。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第十六届亚运会武术套路比赛的全能和长拳项目的最后得分与动作质量、演练水平、动作难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表明:女子全能的最后成绩均与动作难度有紧密相关性(p<0.01),男子全能南拳南棍、刀术棍术和男、女长拳的最后得分与三项技术存在高度相关性(p<0.01),男、女前三名在演练水平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由此,分析了影响竞技武术套路的制胜因素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第28届奥运会中国男子体操队实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调查访问、录像统计和资料研究,对第28届奥运会男子体操比赛团体前8名、全能前8名、单项前8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动作难度及完成情况进行了统计,并与第35~3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队的团体竞争实力有所下降,团体赛“三强鼎立”的竞争格局基本形成.中国队全能型运动员偏少,竞争实力受到影响.中国队在鞍马、双杠、跳马项目上保持较强的竞争实力,但在成套动作的编排、稳定性和心理素质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8.
九运会与十运会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成绩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运用SPSS12.0软件,采用因子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我国九运会与十运会男子十项全能运动成绩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出近年来,我国全能运动及其成绩结构发展的态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第28届奥运会十项全能运动成绩前18名进行统计分析.笔者对18个运动成绩分成3个集团,并进一步对3个集团各单项成绩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各单项成绩在差异显著性上具有一定的特征.今后对中国运动员齐海峰训练中在跳高上应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28届奥运会中、俄女排的两场比赛的录像进行技术统计分析,探讨中国女排与俄罗斯女排各自的优缺点,找出中国女排获胜的原因,为以后的训练、比赛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