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通过实验法,测定运动训练专业组、体育教育专业组和普通院系组的女大学生安静状态的心率和定量负荷运动后的心率,探讨不同训练水平的心率差异。方法:采用实验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等,对运动训练专业、体育教育专业、普通院系的女大学生之间的安静和定量负荷运动后的心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运动训练专业组的女大学生安静心率最低,定量负荷运动后心率恢复最快;普通院系组的女大学生安静心率最高,定量负荷运动后心率恢复最慢;体育教育专业组的女大学生处于两者之间。结论:长时间运动可以明显降低安静心率,有利于运动后心率的恢复,从而改善心脏功能,提高身体机能状况。  相似文献   

2.
对菏泽学院2012~2013级在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少数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是为了增强体质;多数学生积极参与,经常锻炼;男生以篮球、足球、轮滑、排球、羽毛球运动为主,女生以健美操、羽毛球、排球、跑步、轮滑运动为主;影响体育锻炼的因素是体育意识淡薄,缺乏毅力,自我锻炼能力差,缺乏专业指导,学习压力大.提出建议如下:使学生增强体育意识和健康观念;培养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习惯;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提高学校体育资源利用率等.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非体育专业民族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和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找出了开展排球运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各学校非体育专业学生排球运动的积极性和技术水平,对从事排球运动教学的教练员和教师们提供理论依据和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宿州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造成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是准备不足、动作过猛、强度过大及场地设施等;发生运动损伤最多的部位是踝关节及手腕;发生运动损伤几率较高的是篮球、足球、排球等对抗性集体项目;发生运动损伤的时间以课外活动时最多,运动损伤后学生偏向采用冷冻疗法和药物疗法进行处理;学生对运动损伤防治知识的需求是迫切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影响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对114名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16个因素(自变量)与就业(应变量)的关系进行了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身高、篮球、排球、田径和普通课的成绩与就业呈正的联系,武术、足球和计算机的成绩与就业呈负的联系;Logistic回归模型的Omnibus TestsX2检验结果均有显著性;Hosmer andLemeshow拟合优度X2检验P=0.392;模型总预测正确率为89.47%.结果提示:身材高,篮球、排球、田径、普通课成绩好的学生容易就业,但他们往往足球、武术、计算机课的成绩较差.建议高校根据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具有较好的身高和基本素质,又具有专业特长的适用性人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高校学生手机依赖程度和体育认知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体育认知和体育行为问卷、手机依赖问卷对高校68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结果](1)大学生的体育认知行为普遍得分较低,表现为对体育锻炼的喜爱程度较低,大多数喜欢在晚餐后到睡前锻炼,整体体育活动等级较低,处于小运动量水平。其中体育活动水平女生明显低于男生,文科生明显低于理科生和艺体生,生源地是县城的学生活动量明显低于城市学生,大二年级的学生活动量最高、大四年级的学生活动量最低。(2)大学生普遍具有中等以上手机依赖行为,但无明显的性别、专业、生源地的差异性。其中大二的手机依赖程度最高,大一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最低。(3)大学生体育活动等级和手机依赖等级存在一定相关性,从小运动量到中等运动量,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明显下降,但大运动量的手机依赖程度反而有所回升。[结论]体育运动可以有效降低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尤其以每周3~5次、持续30~59 min的中等强度运动为宜。  相似文献   

7.
体育专业学生心理应激成因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玲 《韶关学院学报》2006,27(6):131-134,142
采用自编的《体育专业学生应激源量表》,对韶关学院体育专业在校学生的心理应激进行测试.结果显示:体育专业学生的总体应激水平属于中等偏下,其中,17.14%的学生处于高压力感受区域,有28.57%的学生处于低压力或无压力感受区域.分析了其成因,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提高体育专业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改善高校体育教育与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8.
杨涛 《新余高专学报》2013,18(1):122-123
在高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中积极开展排球运动,对学生具有很好的健身和教育价值。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分析法对商丘师院排球俱乐部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为商丘师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排球运动的更好发展提供参考,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体育教学课程中,足球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教学内容,小学生也很喜欢,因为足球对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增强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有着重要的锻炼作用。当前,由于体育课越来越受到重视,加之国家大力投入,很多小学已经在体育课中增加了足球训练作为教学内容,但是,在足球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训练效率不高、教师专业水平较低、训练质量不高。该文针对足球训练教学中出现的现状和问题,结合当下小学体育课堂足球教学现状,针对提高足球课堂训练效率提出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我国校园排球课程教学中应用成功体育教学理论的研究相对较少,尚未形成系统的排球成功体育教学理论.鉴于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认知心理学和现代心理学为心理学的基础,分别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着手来对校园排球教学中实施成功体育教育进行了研究.在成功体育教学模式下的排球课堂能够为学生提供体验成功的机会,端正学生体育学习动机,最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拥有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甘肃省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排球裁判能力培养的现状进行调查,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甘肃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排球裁判能力培养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取培养主导因子、外部条件因子、培养主体心理因子、业务水平因子、自身素质因子五个主要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甘肃省具有体育教育专业的各院校办学条件的差异和自身发展特点,个别院校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裁判能力培养的目标不明确;排球教学主要集中在技战术方面,而对学生排球裁判技能的培养与训练相对较少;在进行排球规则与裁判法教学时不够全面深入,缺乏对学生裁判员综合能力的培养;个别院校关于排球裁判理论和实践的教学还不能有效地结合起来,多注重理论而忽视实践能力;课余时间学生裁判员参与裁判工作的机会很少,执裁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考核多重视理论,实践能力考核不多.针对上述影响因素,提出七条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分析法,对齐齐哈尔大学体育专业学生近5年排球技术考试成绩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影响学生成绩提高的主要因素,对排球教学及排球各项技术之间关联度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3.
运用实证的研究方法,以静海实验中学初二100名学生为研究对像,创新性地将体能训练手段和体育游戏融入中学体育课堂、大课间及课外体育活动,并运用Polar team2团队心率包对学生的负荷进行科学的实时监控,设计有针对性的运动处方,并开展对比实验,通过实验组与普通组的对照验证研究的实证成果。  相似文献   

14.
叶茂忠 《科技信息》2012,(22):282-283
传统的体育技能教学往往忽视对学生学习主体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不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本文以人本为指导思想,运用教学实验的方法,结合我校体育教学特点,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我校排球选项课教学模式进行实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运用"探究式"进行排球选项课技术教学,能有助于对排球动作技术的学习,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学生健康体适能状况及其差异.方法:对比、分析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心肺适能多项指标.结果:体育专业学生肺活量指数明显高于非体育专业学生(P0.05);体育专业学生安静心率低,运动过程中心率变化幅度小、恢复快,心脏每搏功大,均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两组受试者运动后收缩压变化明显,体育专业学生收缩压恢复更快(P0.001).结论:体育锻炼可提高人体的心肺适能,获得良好的健康体适能.  相似文献   

16.
体育教育专业担负着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的重任,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影响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为了提升体育教育专业的办学水平,我们探索并实施了体育教育专业四、八级等级测试的教学改革,在大学第六学期为全体学生开展专业四级测试,第八学期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开展八级测试.对专业四、八级等级制定了明确的评分标准、测试细则、达标成绩和技...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培养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排球裁判能力的方法和途径。裁判教学是体育专业排球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通过普修课培养学生对裁判工作的兴趣和思想道德素质,通过排球专修课提高裁判实践操作能力,并建立科学的裁判能力考核与评价体系,把培养学生的裁判能力置于同培养运动员、教练员同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8.
排球运动是一项集竞技、娱乐、健身于一体的运动项目,具有较高的锻炼和健身价值。传统的排球课教学观念滞后,教学内容单一、陈旧,课程建设极度落后,学生兴趣不高,严重阻碍了排球运动在中小学的开展和延续。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分析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为排球课带来的生机和活力。新的教学理念和目标,使“应试课堂”转变为“素质课堂”,使学生对排球运动产生兴趣和爱好,为排球运动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学生建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问的科研方法,对内蒙古东部地区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排球专选课基础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学生的基础比较落后,应提高对排球运动的重视程度和爱好,各中学均衡搞好排球运动的开展与普及,高校要进一步提高教学研究效果和课余训练工作.  相似文献   

20.
孙弘 《晋中学院学报》2004,21(4):324-325
毽球运动综合了羽毛球的场地、排球的规则、足球的技术,集趣味性、观赏性、健身性和对抗性为一体,在高校开展和推广毽球运动,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