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基于DC-MSV的动态套期保值模型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现货与期货价格随机波动的特点,引入一种新的动态相关系数,建立了基于DC-MSV的动态套期保值模型.通过DC-MSV模型来估计动态的套期保值比率.其具体特色:①通过建立套期保值比率与具有时变特征的收益率标准差的函数关系,揭示了最优套期保值比率的时变特征;②通过建立具有时变特征的收益率相关系数的函数关系的DC-MSV模型,揭示了推动资产价格波动因素的有效信息,完整地估计了资产收益波动的交叉相关性;③实证研究表明,该模型优于现有流行的套期保值模型.通过建立基于沪铜现货和期货的最小方差套期比的动态套期保值策略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套期保值模型在样本期外和样本期内套期保值效果都明显优于Naive和OLS套期保值策略.  相似文献   

2.
基于Copula-GARCH方法的LPM套期保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的下偏距(lower partial moment,LPM)是一种较好的风险测度,它弥补了方差度量中的双边风险的不足,并且放松了对二次效用函数的限制要求.因此,LPM测度被广泛应用于金融风险管理研究.套期保值是金融风险控制的重要方法之一,但由于资产收益的联合分布的不确定性,给应用LPM进行套期保值带来了困难.对此采用Copula - GARCH方法对即期与衍生品市场的资产收益序列进行拟合,并将LPM模型应用于人民币外汇市场套期保值实证研究,得到最优套期保值比率.进一步通过绩效比较发现,无论在NDF市场还是远期市场,LPM模型的套期保值绩效都要优于最小方差的套期保值绩效.  相似文献   

3.
资产收益的跳跃行为给套期保值决策带来了挑战. 提出了考虑跳跃、基于预测的VecHAR-RVRCOV-J模型, 首次将高频数据中蕴含的跳跃信息引入套期保值决策, 对期货和现货收益率的已实现二阶矩做异质滞后阶向量自回归, 构造动态套期保值比率的预测统计量. 实证应用中以沪深300股指期货及沪深300指数为对象构建套期保值策略, 在样本内和样本外的综合套保绩效考核上, 新模型优于常用的二元GARCH模型.  相似文献   

4.
针对以往套期保值比率估计模型忽略多时间尺度价值和忽略高阶矩波动时变特征的不足,本文基于时-频域视角,将EEMD方法和GARCHSK方法引入到套期保值比率估计过程中.同时也鉴于分解后的各个时间尺度上建模结果仅能包含单一频率信息,又采用"分解-集成"思想,将各个时间尺度上的建模结果进行集成,最大限度挖掘有效信息,兼容不同时间尺度特征.基于以上工作,本文最终提出集成EEMD-SJC Copula-GARCHSK套期保值比率估计模型.采用我国沪深300期现货数据,本文进行了套期保值实证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无论在全样本还是样本外套期保值检验,本文提出的模型在收益、修正后夏普比率、平均套期保值比率、效用水平四个指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但是由于集成EEMD-SJC Copula-GARCHSK模型包含了高频时间尺度信息且多目标集成的原因,在方差减少率指标上表现稍逊色.稳定性检验佐证了以上结论.本研究对于投资者优化资产配置、风险管理以及期现货间相依结构刻画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5.
基于整体风险控制的组合套期保值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偏度控制收益分布向右偏斜减小重大风险发生的概率,以期货套期保值收益率最小方差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基于整体风险控制的组合套期保值优化模型.本模型的特色与创新一是通过组合收益率偏度大于等于零控制套期保值的整体风险;二是通过多种期货对一种现货的组合套期保值提高了套期保值的有效性;三是通过非线性风险叠加与对冲控制多种期货对一种现货的组合风险.通过实证研究和与现有研究的对比分析,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模型可以有效地减小套期保值的风险并提高套期保值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全部组合收益概率最大的最优新增组合套期比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全部资产组合收益大于0概率最大原理,以全部资产组合单位风险期望收益最大为目标函数,以全部资产组合期望收益大于0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基于收益概率最大的新旧两组套期保值决策模型.该模型的特色与创新一是通过中心极限定理分析得到了在套期保值过程中使全部资产组合收益大于0的概率最大的两个基本条件:全部资产单位风险的收益最大和全部资产组合收益大于0;二是通过确定新增资产组合的套期保值比率使全部资产套期保值的组合收益大于0的概率最大.解决了在旧组合套期保值比率不可调整时,如何确定新组合的套期保值比率,使全部资产整体收益大于0的概率值最大的问题;三是通过建立新、旧两个套期保值资产组合风险非线性叠加的函数表达式,解决了在新增一组套期保值资产时, 如何确定全部资产组合风险的问题;四是最优套期保值比率的优化目标同时兼顾收益和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基于Copula的最小方差套期保值比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提出了套期保值的期货与现货非线性匹配原理和收益率波动预测原理,在最小方差套期保值模型的基础上,借助Copula模型计算体现非线性相关的相关系数,利用GARCH和EWMA模型对期货和现货的标准差进行预测,提高套期保值的有效性.该模型的特点一是利用Copula函数计算中位数相关系数,实现了期货与现货收益率的非线性匹配,保证了当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发生较大波动时的相关系数计算的准确性.二是通过套期保值的收益率波动原理,利用GARCH模型、EWMA模型对期货和现货的标准差进行预测,解决了因套期保值之前和套期保值期间收益率波动发生结构性变化所导致的套期保值效果失真的问题.实证结果表明, 该研究模型的有效性高于现有研究计算的套期保值比率.利用该模型进行套期保值可以更有效的规避现货价格风险.  相似文献   

8.
以期货套期保值收益最小方差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多种期货对多种现货的最优套期保值决策模型.模型的特色与创新一是根据两个或两个以上组合的非线性风险叠加后的整体风险来求解最优套期保值比率.解决了新增一组套期保值资产时,如何确定全部资产的套期保值最优策略问题.二是建立了多种期货对多种现货的最优套期保值决策模型.  相似文献   

9.
期货市场逐步组合套期保值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期货市场组合套期保值策略和保值风险进行了分析 ,给出组合套期保值率的最小二乘估计和保值风险的估计 .研究期货市场逐步组合套期保值问题 ,对给定要保值的现货资产 ,逐步找出参加组合套期保值的期货资产 .得到期货市场逐步组合套期保值的理论和方法 ,改善了组合套期保值的效果 ,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实用的组合套期保值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从统计学角度推导了风险头寸和多种套期保值工具所组成资产组合的价格协方差矩阵逆矩阵的表达式,分析了该表达式的统计学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组合套期保值策略的基本模型,研究了组合套期保值策略最优套期保值比率的数理统计特征.结果表明,各套期保值工具的最优套期保值比率正好等于风险头寸价格对各套期保值工具价格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后对应的复回归系数.揭示了组合套期保值方法和套期保值的回归分析方法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考虑基差影响非对称效应的股指期货对冲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ECM-GARCH模型中引入非对称基差项,研究了基差对股指期货和现货回报的条件均值及风险结构影响的非对称效应,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非对称效应对股指期货动态对冲策略的影响.通过对国际上主要股指期货和现货的实证分析表明,基差对股指期货和现货回报的条件均值及风险结构都存在显著的非对称影响,考虑基差非对称效应的对冲策略能有效提高股指期货对冲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article, we develop an optimal hedging ratio model with skewness and derive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of the optimal hedging ratio which can degenerate to mean-variance hedging ratio when co-skewnesses of spot and futures returns become zero. The empirical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hedging model with skewness performs better than the traditional mean-variance hedging model.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外汇欧式期权的对冲误差问题,针对典型的静态和动态Delta对冲策略,在对冲过程不连续和利率平价公式不成立的市场不完备情形下,给出了即期对冲和远期对冲的对冲误差公式,从而能够更准确地衡量实际对冲组合产生的风险.在研究Delta对冲策略过程中,本文提出了一个包含摩擦系数ε的外汇远期汇率模型,并通过分析即期对冲和远期对冲的差异,给出了最优对冲方式的判别条件.该判别条件依赖于摩擦系数ε,做市商仅通过对摩擦系数ε实时的监控,便可以选择最优的风险对冲方式,从而提高了对冲效率.本文提出的对冲误差的具体解析式和最优对冲方式的判别条件为外汇期权对冲及其风险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实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期望收益差与实际对冲组合的收益差基本一致,从而验证了判别条件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当期货合约的最长持有期比现货所要套期保值的时间还短时,就迫使人们不得不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期货合同交叠或接续的做法来进行现货的套期保值.采用期限较短的期货合约逐个叠加构造与现货套期保值时间相等的期货组合,建立了基于最小方差的系列展期套期保值优化模型.该模型一是通过建立交叠合约的风险函数求解最优套期保值比率,解决了复杂时间序列的整体风险的控制问题.二是在三个区间段组成的连续的等效时间序列中,在其整体风险最小的情况下,反推出交叠区间段不同期货合同价格冲抵的比例关系,进而求出交叠部分不同期货合约各自的最优套期比.实证研究表明所建立模型的有效性高于现有研究的成堆展期套期保值模型.  相似文献   

15.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futures and futur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futures and spots, and the minimum variance hedge ratios, we build the multi-futures hedging decision model by considering capital constrain of multi-futures hedge. The multi-futures hedging model on the basis of capital constrain is the innovation of this article. We use the multiple GARCH model to forecast the hedging capital requirement. On the condition of grasping the capital requirement in future, it can avoid the failure to hedge as a result of lack of money. We use the Dalian Commodity Exchange historical data of soybean futuresbean cake futures and bean oil spots price to validate the decision model.  相似文献   

16.
陈磊  曾勇 《系统工程》2012,(1):54-60
采用结构BEKK模型、传统BEKK模型、OLS模型估计石油期货对冲比率,从交互作用和模型风险的角度分析对冲比率的模型选择问题。基于布伦特原油期货与现货价格日数据的研究显示,结构BEKK模型的石油期货对冲绩效优于传统BEKK模型,预示对冲比率的估计要考虑交互作用;结构BEKK模型的石油期货对冲绩效在次贷危机前优于OLS模型,在次贷危机后劣于OLS模型,预示模型风险影响石油期货对冲绩效。进一步分析表明,石油期货对冲比率的估计模型应当根据市场状况和油价走势选择结构BEKK模型或OLS模型。本文研究为风险管理实践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权益连结人寿保险合同是保险利益依赖于某特定股票价格的保险合同,考虑一个同时描述含具有随机利率的金融市场和被保险人寿命不确定性的模型,由于不完全性,不能利用可交易的股票和债券完全对冲掉保险合同的风险,提出利用不完全市场的局部风险最小对冲方法对冲保险者的风险,在利率是随机的情况下,通过概率测度变换来确定权益连结保险合同的局部风险最小对冲交易策略,给出了相应的内在风险过程,最后,给出了一个关于局部风险最小对冲误差与均值一方差对冲误差的比较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