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煎煮法提取卷叶贝母组培物总生物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煎煮法提取卷叶贝母组培物的总生物碱并测定其含量.通过对煎煮材料大小、浸泡时间和煎煮时间等主要因素进行实验,并以贝母素乙为测定标准,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提取条件下的总生物碱含量.实验结果显示,煎煮材料大小、浸泡时间和煎煮时间3个因素均影响卷叶贝母组培物中总生物碱含量.选择适宜的卷叶贝母组培物大小、浸泡时间和煎煮时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有效物生物碱的溶出量.  相似文献   

2.
为了找出黄芩饮片水煎煮最佳粒径,通过正交实验设计优化黄芩水煎煮工艺,以黄芩苷溶出量为检测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并比较不同粒径范围黄芩饮片的黄芩苷溶出量.结果发现黄芩饮片优化的水煎煮工艺为煎煮60min,12倍加水量,煎煮3次.粒径范围为(2,3]mm的黄芩饮片在优化煎煮工艺条件下,黄芩苷溶出量最大.  相似文献   

3.
采用微波消解的方法对剩余污泥进行处理,设定四个消解温度梯度:45℃、65℃、85℃和95℃,消解5min后考察剩余污泥中蛋白质的溶出量;在设定的不同温度下分别增加10min和30min的消解时间,考察剩余污泥中蛋白质溶出量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蛋白质的溶出量随着微波加热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增加消解时间,蛋白质的溶出量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
研究麻黄细辛附子汤中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细辛脂素、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在提取过程中的含量动态变化。采用HPLC,测定水提取过程中不同时间提取液中6种活性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6种活性成分溶出量均在前90 min呈上升趋势,且组分稳定存在。90 min后,溶出量增长趋势变缓并有不同程度的消减,存在状态不稳定。研究认为麻黄细辛附子汤的提取工艺为水煎提取90 min,既可保证6种活性成分的稳定存在,又使其溶出量达峰值。  相似文献   

5.
采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蒙药降糖胶囊剂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组为A3B2C2,即加药材8倍量的水,煎煮提取1.5 h,共提取2次.表明煎者时间和加水量因素对多糖溶出量影响极大,应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6.
绿茶冲泡过程中咖啡碱的转移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模拟中国绿茶消费者的泡饮方式,研究在冲泡过程中液料比、茶汤剩余百分比、加水温度、冲泡时间以及冲泡次数这5个因素对咖啡碱溶出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冲泡次数外,加水温度对咖啡碱的溶出量影响最大,其次为液料比和茶汤剩余百分比,冲泡时间影响较小.当温度高于90℃,液料比和茶汤剩余百分比为55∶1和30%时,咖啡碱溶出量最多;但无论用哪种冲泡方法进行冲泡,当冲泡4次时,咖啡碱溶出量均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7.
采用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枇杷花茶中微量元素钙、铁、锰、镁、锌、镍和铜的含量,并对枇杷花茶进行不同浸泡时间和不同浸泡次数微量元素溶出研究。结果表明,枇杷花茶中微量元素丰富,含量顺序为:钙铁锰镁锌镍铜。溶出特性研究表明,钙和镁最易溶出,而铁和锰较不容易溶出,微量元素的溶出量与浸泡时间呈现良好对数关系,单泡微量元素的溶出量与冲泡次数呈负指数关系。研究表明,采用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枇杷花茶中钙、铁等元素含量方法简便、准确、灵敏,适合常规分析;枇杷花茶最佳饮用条件为浸泡时间30 min,浸泡次数为3次。  相似文献   

8.
将大黄粗颗粒(2mm相似文献   

9.
将红景天粗颗粒(2mm相似文献   

10.
建立尿嘧啶替加氟片中替加氟和尿嘧啶的溶出度方法.采用转篮和浆法,以水为溶出介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嘧啶替加氟片溶出度.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可使尿嘧啶替加氟片二个组分很快溶出,30 min时二个组分的累积溶出量均达到75%以上,但方法之间存在差异.浆法更适合用于尿嘧啶替加氟片溶出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广州泌冲土壤中REE的模拟酸雨淋溶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州泌冲地区土壤中的稀土元素进行了模拟酸雨淋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模拟酸雨对土壤中稀土元素溶出量的影响显著.酸雨的pH值越低,硫酸根离子浓度越高,稀土元素的溶出量越大,其变化幅度为8.98%-11.95%.轻稀土元素的溶出量大于重稀土元素.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甘肃玛曲独一味全草为材料,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独一味中总黄酮的含量,在不同煎煮时间条件下对总黄酮含量提取率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为煎煮时间与总黄酮类物质含量变化建立联系。进一步分析提取过程,结果表明,大黄煎煮30-40min时,游离黄酮含量增加较快,50min时达最大。将玛曲独一味中总黄酮成分含量与其他地区独一味作对比,结合产地环境因素,充分阐述甘肃玛曲地区独一味药材的药用价值的可贵。  相似文献   

13.
用酸浸泡法及电解铵盐溶液法处理Ni—Ti形状记忆合金表面,同时在电解过程中形成致密薄膜,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Ni的溶出量。结果表明,Ni的溶出量随酸及电解的浓度增大而增加,成膜厚度随电解溶液浓度增大而增厚。  相似文献   

14.
蒙成药查干-汤黄酮的提取和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煎煮法提取了查干-汤中的类黄酮,得到了棕色膏状类黄酮,用硝酸铝-亚硝酸钠方法测定了类黄酮的含量,求得其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0.0645x-0.2119,相关系数为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8.1-102.0%.RSD=0.92%(n=5).查干-汤中黄酮含量为1.04%.  相似文献   

15.
低温无铅透明釉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发射光谱仪对进口低温透明釉进行半定量分析,并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其陶瓷制品的铅、镉的溶出量,分析化学成分对铅、镉溶出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口低温透明釉采用低铅配方不能解决铅溶出量的超标问题,只有采用无铅釉才能解决,探讨用氧化锂和氧化锶等新型熔剂完全代替氧化铅的工艺,研究釉料中氧化硅、氧化铝、氧化硼和各种金属氧化物的含量,对釉的线膨胀系数,熔融温度和透明度等性能的影响,分析坯料、釉料的线膨胀系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葛根有效成分葛根异黄酮和黄连有效成分黄连总生物碱伍用药效优于单用的药代动力学差异。方法:健康SD大鼠灌胃给予葛根异黄酮、黄连生物碱和葛根异黄酮黄连生物碱配比液(GH配比), 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葛根素、大豆苷、小檗碱、巴马汀和黄连碱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单用葛根异黄酮、黄连总生物碱和伍用在体内的代谢过程。结果:葛根异黄酮黄连生物碱配比后由于各有效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葛根素、大豆苷、小檗碱、巴马汀和黄连碱的最大血药浓度均降低,葛根素、大豆苷、巴马汀浓度达峰时间从单独给药时45 min延迟到60 min,小檗碱浓度达峰时间从单独给药时45 min缩短到30 min,,并延缓葛根素、大豆苷、小檗碱、巴马汀和黄连碱的代谢时间,使其在体内保留时间延长。结论:葛根异黄酮、黄连总生物碱配比后其有效成分代谢出现较大差异,可能在各有效成分在体内同时存在拮抗、协同或转化作用,从而导致药效差异。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以高效液相色填充谱法测定阿哌沙班片溶出度的测定方法,采用0.1%CTAB-pH 6.8的磷酸盐缓冲溶液900mL为溶出介质,温度为37℃±0.5℃,转速为75r/min,溶出介质经脱气处理,取样时间为30min.结果显示,6批供试品及对照药品30min的溶出度均在80%以上,均符合规定.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用于测定阿哌沙班片的溶出度.  相似文献   

18.
超声对益母草茎内组织损伤与总碱产率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扫描电镜、分光光度计、层析法等仪器和测试分析手段,探讨了超声提取和回流、浸泡提取益母草中总生物碱后各种提取法所得总生物碱成分的产率、层析图和益母草茎内形态结构、显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超声提取可损伤益母草茎内组织细胞,促使益母草总生物碱成分快速提取,与回流、浸泡提取比较,超声提取可提高益母草总生物碱成分的产率,缩短提取时间,且益母草总生物碱成分结构无变化,茎内损伤与超声提取时间及成分产率有关。  相似文献   

19.
采用溶剂-反溶剂重结晶法进行了10-羟基喜树碱纳米化的研究。考察了以水为反溶剂,不同溶剂对10-羟基喜树碱纳米化的影响,以及不同溶剂反溶剂体积比和表面活性剂用量对其颗粒形貌和大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选择二甲基亚砜为溶剂,水为反溶剂的溶剂反溶剂效果最好,体系重结晶后形成的10-羟基喜树碱颗粒形貌为球形,粒径均一,约为95nm,添加聚乙烯吡咯烷酮增加了纳米化10-羟基喜树碱悬浮液的稳定性。XRD、FT-IR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纳米化颗粒为结晶型,结晶度比原料药低,但其化学结构和组分都与原料药相同;纳米化10-羟基喜树碱溶出速率远远大于原料药的溶出速率,在第30min时,纳米化10-羟基喜树碱的溶出累积量已近于100%,而原料药的溶出量仅为11.6%。  相似文献   

20.
石墨在酸洗过程中加入还原剂将铁离子转化为亚铁离子,降低了溶出所需酸度,促进了溶出量的增加,提高了提纯速率。酸加还原剂的配方较仅用酸时令铁离子更快速地溶出,部分还原剂在1h内可以将处理液中铁浓度提高28.64%。在石墨酸洗过程中添加适当还原剂,不仅是降低石墨中高残留的铁离子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更可以缩短提纯时间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