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三十年文学"的发展频频受制于政治、商业和电子媒介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文学与政治、90年代文学与商业、当下时代文学与电子媒介这三个维度大致勾勒出了"新三十年文学"的生态面貌.80年代文学以1985年为分界线,之前是文学与政治的合谋期,之后文学与政治走向疏离;90年代文学背离纯文学传统,投入到商业的怀抱中;当下时代文学受电子媒介影响,进一步走向式微,甚至有人宣布文学已死亡,但文学的终点也正是文学的起点.  相似文献   

2.
优质工程之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优秀工程"就是工程建设领域生产的"优质产品".80年代初开始,我国设立了"国家优质工程奖",90年代我区又设立了"天山杯"优质工程奖,这对提高我区工程建设水平和工程质量起了促进作用,创造了一批工程质量优、经济效益好的优质工程项目.笔者结合我们在质量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和评优过程的体会,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3.
"五四"的"神话性"体现在现代中国思想每当面临着重要的转折时刻,总是要重新回到"五四","20世纪80年代"作为历史的转折期,自然也有重返"五四"的冲动.通过对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的细读,可以看出作者用"启蒙"和"救亡"的互动关系及其冲突来重新定位"五四",其目的依然内在于"20世纪80年代"强烈的"现代化"诉求以及这一诉求所包含的深刻危机.  相似文献   

4.
从20世纪80年代的同一声音的独白式,翟永明以犀利的笔墨道出了女性敏感的神经和自我意识,从而奠定其女性诗人的地位,但同时"女性诗人"的称号也受到她本人的排斥.从第二人称的大量使用开始.她踏上了对话与交流之路,进而发展到完全抽离地第三人称书写,进入一个纯叙事性的"戏剧化"描写.自<时间美人>等一系列作品开始,诗人开始进行自我独自与戏剧描述的融合.这一流变过程同时也是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诗歌叙事声音,特别是女性诗歌的普遍道路.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在面对重压之下的个人形象的隐匿以及凸现,而最终完成现代女性书写者在面对社会压力中的自我话语的确立.  相似文献   

5.
90年代将是我国实现经济腾飞的重要时期,作为生产力首要因素的科技人力资源的发展态势令人瞩目.现仅就80年代显现出的历史轨迹,做一趋势外推分析.一、保持80年代的年均增长率,90年代科技人力资源规模可望满足经济起飞的人才需求从科技人力资源规模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对应关系上看,在经济"蕴育期",因受到经济需求的强烈刺激,科技人力资源规模会以高出经济发展速度的"积累期"增长率很快扩大,以期达到经济"腾飞期"所需要的人才阈值,进而触发经济起飞.  相似文献   

6.
玉米每年因病虫危害损失产量约占总产量的1/3左右.中国对玉米病虫害的防治研究始于本世纪初期;50年代以后取得较大的进展,确立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物保护方针,玉米螟生物防治研究居世界领先水平;80年代以来全国玉米病虫害防治协作攻关研究取得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7.
"神话热"是在上世纪50-70年代在文艺论坛上形成高潮的世界性现象.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开始受到这种现象的影响,中国文学范围内的维吾尔族文学也在这个时期开始受到"神话热"的影响.穆罕默德·巴格拉西是在维吾尔族文学中第一次开创了这种创作方式、也创作出很多优秀作品的代表性作家.本文主要探讨了巴格拉西各小说当中的神话成份、神话意识,并指出了作者成功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当下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已从20世纪70年代以前附属于政治意识形态的"研究"和80年代启蒙话语影响下展开的"研究"之双重覆盖下走出来,进入新的阶段.在过去"研究"中存在的偏向和缺席也逐渐被自觉,成为克服/填补的对象了.这一情况也可能将巴金研究推至新的阶段.其中最重要的研究姿势是,将所有的问题从先人为主的固定观念中解放出来,重新加以审视,尤其是对于权力、意识形态、政治等.非文学"概念的冷静对象化至关重要.这些概念或多或少带有时代语境的支配而形成其"负面"意象.一旦脱离如此时代性和特定语境的支配时,我们就可以知道对于这些"非文学"概念的漠视甚至于无视只能导致"文学"本身的贫瘠;如果不把这些"非文学"的概念从"文学"里一概地加以排除,关于文学研究方法、视角的可能性就会增大.如此研究姿势,在某种意义上,就意味着从80年代启蒙话语的偏离.今后巴金研究的起点,也可以放在如此认识上.  相似文献   

9.
邹林芳 《科技资讯》2007,(31):217-218
城市住宅产业是关系到人们"衣食住行"基础环节的重要产业.就上海而言,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城市住宅产业开始建立和发展,进入了21世纪以后,更是呈现出许多次新的特征.本文研究了上海住在产业的发展过程、要素特征、空间分布特点和,并对其引入理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对革命的书写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主力,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新历史小说相较于此前的"红色经典"以及80年代初中期出现的带有启蒙意味的历史小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以"解构"为使命,解构历史目的、解构革命动机、解构英雄神话,表现出了极强的颠覆性。  相似文献   

11.
<正>上世纪80年代,全世界的"80后"都面临着时代巨变,其中也包括科技数码技术发展对生活的重大影响,让我们一起来纪念这些经典的"数码文物"怀旧、复古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情怀,人们总是不自觉地怀念那些大师辈出的"黄金年代",比如上世纪80年代,全世界的"80后"都面临着时代的巨变,其中也包括科技数码技术发展对生活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马恩对立论"在20世纪初开始兴起,后经过三次发展,在70、80年代达到高潮.主要对恩格斯晚年思想进行歪曲的批评,我们应该正确认识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关系,并给恩格斯正名.  相似文献   

13.
朱羽(以下简称朱):张老师,一直以来,您的研究可以说有两条线索,一是所谓"西学",比如解读本雅明、黑格尔的作品,特别是《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一书专门处理西方现代政治哲学文献,在国内引起很大反响.另一方面,您的"中国研究"也很有特色,尤其是《改革时代的中国现代主义》和《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政治——90年代中国与20世纪的终结》两书分别聚焦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构成一个宏大且极富启发性的研究序列.如今学术界关于"90年代"的终结或"短暂的90年代"已经有了不少讨论,也许站在今天的视角上重新审视20世纪90年代,会别有一番意味.我想问您的是:您是以何种问题意识和研究方法切人90年代这一整体性研究的?  相似文献   

14.
"幅照交联电缆"技术是80年代末在西方发达国家相继问世的.从该项技术发育的机制来看,它是在市场需求拉动、科技推动以及政府制度安排共同作用下面世的.为了及时跟踪和研究该项高科技创新的技术路径,在跟踪和研究基础上进行"二次创新"和"再创新",尽快实现进口替代,我国于90年代初开始有针对性地从发达国家引进这种高科技产品.依靠"产官学研"创新网络,"国产幅照交联电缆"遂于1994年在江苏省常熟市电缆厂、常熟市辐射中心问世.该项创新成果不仅得到了国家科技部的赞赏,还得到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TDP和频谱治疗仪到底是什么? TDP是"特定电磁波"拼音词头的缩写,TDP辐射仪是80年代初由重庆硅酸盐研究所研制和开发出来的医疗保健产品。对TDP的研究,在80年代曾经兴盛一时,其产品在海内外也素有"神灯"之称,后因此项研究的主要负责人及产品的主要发明人芶文彬去世,TDP走了一段下坡路,但至今各种类型的TDP更新换代产品仍然在重庆大量生产着。与TDP同性质的另一种产品是大名鼎鼎的周林频谱仪,它兴起于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在宣传上曾辉煌一时。就是这么两种产品,在其性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已是指日可待,而其中受惠最大的就有纺织服装业.而福建服装,尤其是石狮服装业,曾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借改革之风火爆了一阵.而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其后劲明显不足,迄今只有少数几个品牌仍有一定影响力,如七匹狼等.  相似文献   

17.
小说《乡场上》为我们重新勾勒20世纪80年代初期改革所设想的新人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形象提供了可能.围绕小说主人公冯幺爸独具的财产权观念的辨析,以及由此带出的“按劳分配”问题的复活,可以考察80年代初期改革的动力及其自我理解的真实情况.这种理解有别于关于80年代的主流叙述,使我们有机会重探80年代的历史复杂性.  相似文献   

18.
根据恒温条件下饱和盐水溶液控制的恒定相对湿度,测试了苏州吴江地区近现代2种青砖的等温吸湿曲线.比较了不同样砖、不同年代青砖等温吸湿曲线的差异性,给出了平衡含湿量随相对湿度变化的拟合公式.结果表明:在7%~92%的相对湿度环境中,苏州清末青砖的平衡含湿量在2.84~27.65 g/kg之间,20世纪80年代青砖的平衡含湿量在1.45~10.14 g/kg之间,苏州清末青砖的吸湿量是苏州20世纪80年代青砖的3倍以上.得到的公式及数据可应用于历史建筑砖墙"酥碱"程度的量化确定,并为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性能劣化机理及砖构建筑热湿耦合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9.
.乒乓海外兵团"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其产生有深刻的历史和社会原因."乒乓海外兵团"对中国和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像一面"双刃剑"对中国和世界的乒乓球运动发展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应弘扬其积极的一面,同时采取相应对策尽力消除其消极的一面,以推动乒乓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和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曹熠婕 《龙岩学院学报》2010,28(3):37-40,4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坛先后出现了以韩寒、郭敬明、张悦然、春树、李傻傻、张佳玮、许佳等为代表的"80后"写作群体.他们以独特和自信的姿态,向人们诉说着他们这一代人独有的成长体验和青春感悟,在小说创作中表现出明显的青春情结.从在喧哗中的独语、在孤寂中的伪流浪、在彷徨中的忧伤、在叛逆中的暴力四方面来探析"80后"小说中所蕴含的孤独、流浪、忧伤、暴力情结."80后"小说虽然还在成长期,但是在他们的青春物语中,还原了青年成长历程的本来面目,并且坦诚地叙述了这一代人的青春岁月,为我们的青春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