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是高等教育的一门学科,也是高校的基础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以我国的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历程为对象,通过分析每个时代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从而让学生领略文学的独特魅力,并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但是目前的现当代课程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课程教学内容和具体教学方法上。为了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有必要对其进行改革和完善。为此,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现当代文学的发展现状,从而有针对的提出解决的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2.
任桂娟 《科技信息》2011,(22):I0176-I0176
本文简要分析了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侧重介绍了实施教学过程中所作的教改探索——注意授之以法、把握学科动态、完善教学手段、加强课外阅读,以期为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及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新升或新建的本科院校在课程教学方面与老牌高校存在较大差距。对以菏泽学院文学与传播系汉语言文学专业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为典型案例进行的考察,折射出该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活动中的特点与不足:大部分学生喜爱现当代文学课程,喜爱重要的、流行的作家作品,重视女性作家作品或女性主义思潮,部分学生具有了贯通学科的意识并进行了努力;然而学术视野的狭窄、学术能力较低等各种问题也鲜明地呈现出来,暴露了我们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的某些不足。引导学生开拓学术视野、提升学术能力、建立学生培养质量的教师负责制、加强教师自身建设、重新探讨学科教学问题是解决目前教学欠缺或不足的有效的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是一门带有专题研究性质的课程,通过该门课程引导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现当代一些重大的文学现象和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及作品,引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探讨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学感悟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分析评判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陈思和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民间"概念的理解,勾勒了"民间"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轨迹,重新审视了它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意义;同时提出日益民间化是中国当代文学后新时期文学的发展趋势,并指出民间意义的文学生命力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方向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实践,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而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注重实践教学,使对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与此同时,改革课程考核方式,使传统的"一考定成绩"改为过程考核。  相似文献   

7.
2005年10月在河南大学召开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性别"学术研讨会,是在中国女性文学研究取得显著成就、亟待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的形势下召开的,有着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本次研讨会以"文学与性别"作为主题,就"性别与相关文学理论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性别审视"、"现当代文学中的两性关系模式"等话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8.
1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授从“五四”文学革命运动起至当下的文学运动、思潮、社团、流派和文学创作发展的基本情况,主要成就及经验教训与发展规律;对现当代文学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作家、作品进行评析,并介绍相关的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学在现代化过程中的艰难求索历程,现当代知识分子的人格构成,并能从文学史的角度学习和理解课程内容,从微观到宏观,从宏观到微观地看待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生发展和出现的各种复杂现象,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评析各类文学作品的感受力、鉴赏力,培养起一种宏大的文学与史学观念。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教学中,进行比较教学有着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内涵,首先可从受外国文学的影响作“影响比较”教学;其次可以现当代文学的各项内容要素进行“平行比较”教学,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直观、深刻、深入浅出、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陈元峰  袁宪泼  汪贻菡 《科技信息》2009,(26):I0019-I0019,I0021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中文专业的主干课程,教学改革成为时下焦点,究其原因,之所以进行改革,是随着时代语境的变化,现当代文学面临着教育改革,就业压力,学科危机,学生特点等一系列新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方向应该朝着这几点前进,即文学史教学坚持以点带面,加强原著的阅读和分析,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而作为独立学院,在坚持上述三点的情况下,还应该注意课堂“对话”式关系的建立,多种教学媒介的运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