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0 毫秒
1.
基于盐的溶解平衡条件及稳定共饱点的判别原理,用Pitzer模型的HW公式对四元体系Na+,K+/Cl-,HCO - 3-H2O和Na+,K+/SO2- 4,HCO- 3-H2O在298 K的溶解度进行了预测,并绘出了这两个体系的相图:前者有两个共饱点,NaCl,NaHCO3,KCl 和KHCO3四个相区;后者有三个共饱点,Na2SO4·10H2O,K3Na(SO4)2,K2SO4,NaHCO3和KHCO3五个相区.  相似文献   

2.
以萃取剂二—(2—乙基己基)二硫代磷酸(HR),稀释剂正辛烷,研究萃取铊(Ⅰ)的热力学.在HR+Tl2SO4 +n C8H18 +Na2SO4 +H2O体系中,在温度 278. 15 ~298. 15K和离子强度 0. 1 ~2. 0mol·kg-1范围内,以Na2SO4 为支持电解质,在H2SO4 体系中测定了萃取平衡水相中Tl+浓度和pH值.应用直线外推法在计算机上通过EXCEL计算了萃取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0,并得到经验公式lgK0 =62.7-7.73×103 /T-0.118×10-2T,同时计算了萃取反应的其他热力学量,指出焓和熵是该萃取过程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3.
基于盐的溶解平衡条件及稳定共饱点的判别原理 ,用 Pitzer模型的 HW公式对四元体系 Na+ ,K+ /Cl- ,HCO-3-H2 O和 Na+ ,K+ /SO2 -4,HCO-3-H2 O在 2 98K的溶解度进行了预测 ,并绘出了这两个体系的相图 :前者有两个共饱点 ,Na Cl,Na HCO3,KCl和 KHCO3四个相区 ;后者有三个共饱点 ,Na2 SO4 · 1 0 H2 O,K3Na(SO4 ) 2 ,K2 SO4 ,Na HCO3和 KHCO3五个相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长江口水体主离子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4-2008年长江口徐六泾江水样品中主要离子(Ca2+,Mg2+,Na+,K+,HCO32-,SO42-,Cl-,NO3-和SiO32-)含量的月观测,以及对2008年9月长江下游调查,研究发现,长江河口水体主要离子浓度与径流呈现很好负相关关系,季节变化明显,但主离子浓度季节差异小于径流量的季节差异.河口水体中K+,Na+,Ca2+,Mg2+,Cl-,SO42-,NO3-,总硬度/总碱度有上升趋势,尤其以SO42-和总硬度/总碱度的上升趋势显著,SiO32-,HCO3-则表现出下降趋势.引起近年来长江口水体主离子浓度变化的影响因素为工业排放、环境酸化、循环盐和三峡蓄水等.  相似文献   

5.
乌鲁木齐城市表层土壤盐分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乌鲁木齐城市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建成区和郊区不同用地类型土壤全盐量、可溶性离子等指标进行测定,采用相关性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土壤盐分特征.结果表明:在研究区,郊区未利用地、郊区农用地、建成区土壤全盐量均值依次增高.不同土壤类型全盐量变异系数范围为0.691~0.715,属于强变异强度,离散程度较大.Cl-,Na+,Ca2+,SO2-4含量较高,尤其是SO2-4;在0.01水平上,土壤全盐与Cl-,SO2-4,Ca2+,Mg2+,Na+呈显著正相关,与HCO-3呈显著负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以看出,Mg2+,SO2-4,Ca2+3个离子是表征研究区土壤盐渍化的主要特征因子,经土壤盐渍化程度的等级划分标准评价,确定研究区土壤为非盐渍化土.  相似文献   

6.
以不同Zn盐Zn(CH3COO)2.2H2O,ZnCl2,ZnSO4.7H2O,Zn(NO3)2.6H2O与不同碱NaOH,KOH为原料,制得Zn(OH)42-前驱溶液,使之在水热环境下分解,生成ZnO晶体.产物通过全自动X射线衍射仪(XRD)进行物相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ZnO晶体的形貌和大小.170℃,溶液中的阴离子CH3COO-,SO42-,NO3-,Cl-分别与Na+构成干扰离子对,伴随着晶体生长12 h,晶体成长为片球集状、极性生长明显的花状、极性生长不明显的花状、小尺寸花状ZnO晶体;140℃,溶液中阳离子Na+,K+分别与CH3COO-作为离子对,干扰晶体生长,12 ...  相似文献   

7.
应用Pitzer-Simonson-Clegg热力学模型,结合二元及三元模型参数计算了包含K+,Mg2+,Na+,Cl-和NO-3离子的6个二元盐水体系和9个三元盐水体系的溶解度,模型参数分别拟合于相关体系的水活度、渗透系数及溶解度实验数据.在未考虑四元混合参数的情况下,较为准确的预测了四元盐水体系K+,Mg2+∥Cl-,NO-3-H2O,K+,Na+∥Cl-,NO-3-H2O,Mg2+,Na+∥Cl-,NO-3-H2O和K+,Na+,Mg2+∥NO-3-H2O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同时预测K+,Na+∥Cl-,NO-3-H2O体系在278.15K~323.15K范围内饱和溶液的饱和蒸汽压,及其子体系KNO3-NaNO3-H2O和NaCl-NaNO3-H2O在363.15K下饱和溶液的水活度,和KCl-KNO3-H2O体系在不同温度下共饱和点组成溶液的饱和蒸汽压,模型计算结果与文献数据吻合.  相似文献   

8.
Na2SO4·10H20和Na2HPO4·12H2O体系的相变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了Na2SO4·10H2O体系、Na2HPO4·12H2O体系及它们的复合体系的相变特性,测定了升温曲线和降温曲线,并初步探讨了体系中分层和过冷现象的解决措施.研究结果表明,Na2SO4·10H2O体系的相变温度为33 ℃左右,由于它是一个不一致溶化合物,易产生分层现象,采用的增稠剂CMC可以显著改善分层现象,有轻微的过冷现象存在.Na2HPO4·12H2O体系的相变温度约35 ℃,冷却过程中没有分层现象,但过冷现象严重,(3%硼酸+3%硼砂)对改善该体系的过冷度有一定作用,但效果不佳.结合两个体系的实验结果,尝试了将Na2SO4·10H2O体系和Na2HPO4·12H2O体系进行复合以期得到新的相变特征, (80%Na2SO4·10H2O + 20%Na2HPO4·12H2O)复合体系的相变温度为28~29 ℃,重复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重复性好,相变温度稳定,分层和过冷现象基本消除.  相似文献   

9.
在 p H≈ 6.5及稀土盐 Gd Cl3 · 6H2 O或 Ce( NO3 ) 3 · 6H2 O的存在下 ,Na2 WO4· 2 H2 O与Na As O2 及 Co( NO3 ) 2 · 6H2 O反应 ,得到了夹层型杂多钨酸盐 N( CH3 ) 4 Na6[Na3 {Co( H2 O) }2 WO( H2 O) ( As W9O3 3 ) 2 ]· 35 H2 O单晶 ,用 X射线单晶衍射法及元素分析确定了其结构 ,晶胞参数为 :a=1 .395 ( 1 8) nm,b=1 .90 ( 2 ) nm,c=2 .2 9( 3) nm,α=1 0 2 .3( 4 )°,β=94.7( 3)°,γ=1 0 5 .3( 3)°,V=5 .65 6( 1 2 5 ) nm3 ,Z=2 ,空间群 Pī,R1=0 .0 60 0 ,w R2 =0 .1 2 0 7( I>2σ)。[Na3 {Co( H2 O) }2 WO( H2 O) ( As W9O3 3 ) 2 ]7-具有 C2 v对称性 ,Co2 +的配位数均为 5 .对题示化合物进行了 IR,UV- Vis表征 ,讨论了其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10.
Na_2SO_4·10H_2O复合相变储冷体系的热力学性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制备相变温度在 5~ 1 0℃之间的新型空调储冷材料 .方法 测定以Na2 SO4· 1 0 H2 O为主要成分的低共熔混合体系的相变温度随组成变化的关系 ,确定适宜配方 .研究抑制过冷和相分层现象的方法 .结果 由质量分数为 80 %的 Na2 SO4· 1 0 H2 O、2 %~ 8%的 KCl、5 %~ 1 0 %NH4Cl和 1 %~ 5 %( NH4) 2 SO4组成的低共熔水合盐体系的相变温度降至 9~ 1 0℃ .结论 加入无机盐 KCl,NH4Cl,( NH4) 2 SO4或 Na Cl可降低 Na2 SO4.1 0 H2 O的相变温度 .加入成核剂和增稠剂是解决过冷和相分层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11.
混凝土及纤维混凝土材料特性曲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混凝土及纤维混凝土压缩试验的载荷变形关系曲线和裂纹载荷张开位移关系曲线分别具有两类不同的形貌特点。根据混凝土及纤维混凝土材料的弯曲和轴压特性曲线与混凝土断裂特性试验结果,建立了能够反映其曲线特征和材料性能变化的两类函数表达公式,提出了确定两类曲线方程中待定参数的计算方法,给出了公式在多种情况下材料特性表达中的应用和分析讨论,材料特性理论曲线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2.
以自密实混凝土(SCC)为新混凝土材料,通过设计推出式剪切试验装置进行了新老混凝土粘结面的单剪试验,研究自密实混凝土与老混凝土的粘结滑移关系,并考察了新混凝土强度、粗糙度、界面剂以及粘结长度等主要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新老混凝土粘结滑移曲线的发展主要经历初始刚性阶段、弹性变形阶段、弹塑性变形阶段和塑性破坏阶段这四个部分.在实验结果的回归分析基础上,提出了自密实混凝土与老混凝土结合面粘结滑移本构关系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3.
利用ANSYS有限元方法对钢管/钢筋混凝土的轴压性能及偏压性能进行三维模拟分析,评价钢管混凝土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弹丸侵彻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的实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实验用100 mm反坦克滑膛炮分别对混凝土靶和钢筋混凝土靶进行了射击,直径100 mm,长666 mm的卵形头部弹丸内部固定有一套加速度记录仪,以便测试并记录侵彻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过程中弹丸的加速度时程关系.研究发现侵彻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过程弹丸的加速度时程曲线可按其本身的规律划分为3个部分,各个部分代表了弹丸与靶体作用的不同阶段.侵彻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过程中弹丸的加速度规律基本相同,但加入钢筋后靶板的结构更加复杂,使得侵彻过程中弹丸的加速度震荡更加剧烈.侵彻深度和靶板局部破坏实验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比混凝土抗侵彻能力强,有较强抗二次打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以最大主拉应力作为混凝土开裂的判别依据,采用基于能量的指数型软化损伤模型,利用扩展有限元模拟钢筋混凝土梁的裂缝扩展过程.通过在试验梁裂缝位置处预设初始裂缝,对比不同荷载水平下的裂缝扩展高度,得到与试验梁基本一致的裂缝扩展结果.进一步将该方法用于玄武岩纤维布(BFRP)加固预损伤钢筋混凝土试验梁的失效分析中,模拟了试验梁由于混凝土裂缝扩展引起的界面剥离全过程,给出了混凝土裂缝扩展与界面应力分布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混凝土开裂是导致BFRP剥离的主要原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为分析混凝土与混凝土接触特性,采用直剪试验和单轴压缩试验分别研究了混凝土与混凝土接触法向和切向接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接触面剪切应力随剪切位移变化过程可分为弹性变形阶段、塑性硬化变形阶段;剪切应力达到峰值后,接触面仍处于较高的应力状态,试件局部位置出现破坏。Archhard非线性摩擦幂次准则能够较好的描绘出剪切应力峰值与轴向应力的关系,为相似接触条件问题剪切应力峰值的估计和预测提供依据。在混凝土未产生破坏时,接触面的法向和切向接触刚度可分别取值为28.95、12.77MPa/mm,为相似接触条件的分析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填芯与非填芯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抗弯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普通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抗弯能力较差;试验结果表明,设置填芯混凝土可以大幅度提高其抗弯承载力和延性性能;通过实验,推导出填芯混凝土抗裂弯矩和抗弯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可为工程计算和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混凝土桥混凝土铺装层病害机理,用有限元法分析不同桥型在车辆荷载作用下水泥铺装层的不同受力特征;着重分析了铺装层拉应力、接触层间剪应力及层间法向分离拉应力。针对典型箱梁,分析了铺装层和桥面板间完全连续、完全光滑和滑动摩擦3种不同接触类型;连续铺装和划缝、带裂缝配筋工作状态;分析应力对铺装厚度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水泥铺装应以铺装层上表面抗拉强度、层间抗剪强度和法向分离强度作为设计指标,不同桥梁采用不同的铺装厚度。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技术在桥梁加固工程中的应用,提出了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抗弯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采用ANSYS软件选用合理单元类型和材料本构关系,对采用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的某火灾受损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对比,并做了加固后效果验证性荷载试验,还对组合加固和粘钢加固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简化公式计算结果与数值分析结果偏差在5%以内;加固后结构关键截面抗弯极限承载力提高30%以上,应变校验系数降低为0.57~0.70,挠度值减小明显,结构基频提高了19%,横向分布系数理论值与实测值比值为0.93~1.05,吻合良好;组合加固梁体校验系数降低为0.66~0.82,较合理且相对均匀,结构受力协同性较好,更有利于提高结构整体受力性能。  相似文献   

20.
从混凝土渗透性评价混凝土耐久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慎江  曾严红 《工程与建设》2006,20(2):162-163,169
渗透性是混凝土耐久性研究中重要的内容。文章探讨了混凝土渗透性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指出可以通过混凝土的渗透性来评价混凝土的耐久性,并给出一些提高混凝土抗渗性的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