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持续农业是关于建立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及生态效益等均可持续发展的新兴农业思想,持续农业的发展土壤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土壤科学必须加深和拓宽其概念,改进其研究方向,为农业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水土流失与士旱,涝渍、盐碱、地力瘠薄、土地退化、耕地锐减、环境污染等制约着河南省农业的持续发展。因此土壤科学应围绕河南省农业持续发展的土壤限制因子开展土壤生态环境保护防治土地退化;提高土壤肥力,以及  相似文献   

2.
哈大(哈尔滨-大连)产业带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地带,该区不仅是重要的工业基地,也是重要的农业商品基地。该区建设农业商品基地的潜力巨大,可以因地制宜建设多种类型的农业商品基地。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重点发展十大农产品加工及食品制造系列产业。表4,参7。  相似文献   

3.
松嫩平原低平易涝地农业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及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持续发展观点、分析了评价松嫩科原低平易涝地农业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所采取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4.
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揭示了松嫩平原黑土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发展趋势;研究了农牧结合持续农业模式类型、实施途径、保证措施,为发展该区持农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松嫩平原农业持续发展的综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论述松嫩平原农业生产发展的优势与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综合对策及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分析海南自然资源和特区政策的双重优势入手,探讨海南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六个有效途径和措施。建议要以增加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议、建立科技推广网络,保护农民利益,做好农业社会化服务为保障,促进海南经济特区农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安达市为例,通过对该对区自然,社会,生态的调查,分析了农业持续发展因素和非持续发展因素,并作出评估通过实践提出“粮草牧企:发展模式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前,中国的农业发展已陷入困境,正面临进退幽谷的关键境地,加入世贸组织后,将更使中国的农业如履薄冰。因此,必须对中国农业发展战略进行一番大调整,才能使我国的农业走上现代农业发展的路程,这关系到我国整体经济发展能力与整个中华民族再次振兴的大事,依据现实,面临WTO挑战,提出了中国农业持续发展的“两个确定”和“六大战略调整”对策,从全新的角度论述了我国农业发展战略大调整的内容,为构建中国农业发展提供了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9.
紧密结合北油库管理农业生产现状,提出了建立持续发展模式是北油库管理站,乃至整个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并具体提出了持续农业建设的基本原则。文中分析了北油库管理站农业生产系统现状,在系统科学指导下,综合运用生态学原理,工程技术措施,管理学方法,提出了该产系统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0.
研究农药的使用,必须采取有利于生态体系的良性循环,在使用农药前,首先发挥天敌灭虫的作用,蕨采用各种方法进行综合防治,协调农业生产资料,环境间的矛盾,从而保证农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其产业化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并在东北农业产业化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实现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以及可持续农业产业化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和相应对策。参7。  相似文献   

12.
持续农业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世界农业发展状况为背景,阐述了持续农业的由来、概念、发展趋势和进展;农业生态系统、技术开发应用、农业市场经济和科学管理等方面的提出了发展持续农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原来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型基础上加以改进,运用动态评价和动态预警方法,分5方面对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多时段和多地域的评价预警,确定出东北37个地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农业资源、农业环境、农业基础和农业生产的强弱区域及其演化走势,揭示出资源减少和生态恶化的驱动机制,提出保持和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宏观调控对策与农业产业布局方案。图11,参9。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potential of integrating Participatory Learning and Action Research (PLAR) and Systems Ecology (SE) for improving research capability in facilita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ransitions in agriculture. Goal conflicts that arose in a PLAR group working on sustainability issues in small-scale organic tomato production are analys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 The possibility to improve agenc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y the merger of PLAR and SE are discusse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approaches together could provide a sounder base for systemic research and transitions in agriculture.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农业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研究领域已有所渗透和体现,已从不同侧面提到了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协调性本质,但对协调性的量化表征研究有待加强,指标体系是量化表征人地需水关系协调度的良好工具。目前,农业用水估算方法、节水与高效用水等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与方法研究较多,但对农业水资源的内涵界定及其可持续利用量化表征、农业用水估算方法、生态需水、外调水、土壤水、"农转非"、农业水资源管理等问题关注不够,有待深入探讨和系统总结。图1,参33。  相似文献   

16.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尝试构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围绕人口、经济、资源生态、社会伦理4个维度选取了28个指标,经AHP方法给指标赋权,运用综合指数模型对1990~2005年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和各维度间的协调度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得分逐年增高,人口、经济、资源生态、社会伦理4个维度间协调度得分却在逐年下降;经济、资源生态、社会伦理等维度呈可持续发展态势,人口维度呈非可持续发展态势。据此认为,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一定要牢固树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人口、经济、资源生态和社会伦理的协调发展;迅速提升农业劳动力素质;大力发展环境保护型农业。图3,表2,参13。  相似文献   

17.
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对策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贵州喀斯特地貌发育,山多坡陡田少,水土流失严重,岩漠化现象突出,生态环境脆弱且较恶化,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农业是改善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条件、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文中阐述了贵州喀斯特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着重分析了这一地区生态家业匠现状模式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快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三角洲土地资源利用与农业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长江三角洲土地资源紧缺,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土地的非农化速度很快。作为我国历史上的重点农业区,尤其是我国难得的大面积粮食高产区,保护耕地与建设占地之间的矛盾随着人口、经济高速增长将日益尖锐,不解决这个问题就无从谈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就可能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认清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其严峻态势基础上,对土地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阐述了21世纪持续发展的途径与对策。表2,参4。  相似文献   

19.
且末绿洲耕地变化与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且末绿洲多年的调查资料和统计资料,对该地区耕地资源利用和变化的基本特征、数量变化的基本过程、空间差异以及耕地变化主要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来,且末绿洲耕地面积呈不断扩大趋势,由于人口的持续增长造成人均耕地面积呈现下降的态势;且末绿洲耕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从单一因子考虑主要是由于人口数量增加的驱动.对于且末绿洲的可持续发展,认为应该进一步做好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工作.图1,表4,参17.  相似文献   

20.
SD模型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区域"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是一个具有耗散结构的开放巨系统,具有高阶次、多变量、多回路和强非线性的反馈结构,系统行为往往具有反直观性、对内部参数变化的不敏感性等特性.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建模较传统的数学模型更能充分刻画系统的非线性结构和动态特征.论文着眼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复杂动态关系,以县级区域为研究对象,探讨经济自然增长、经济高速增长和经济适度增长三种方案下的县域可持续发展模式,并比较优选出最佳模式,旨在为促进县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