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中国的思想文化史上.庄子既是一位具有惊人思辩力的哲学家.又是一位具有“恢谲怪”艺术风格的艺术家,更由于庄子哲学的审美性,使他虽没有专门论美却成为美学大家,在中国古典美学史上占据重要的位置。其美学追求成为滋养中国文学艺术不竭的审美源泉。  相似文献   

2.
张兴兴 《世界博览》2014,(19):90-93
8月20日,由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北京市对外友好协会等共同主办的“杰出的国际友人林迈可纪念会”在北京举行,林迈可的儿子詹姆斯·林赛、外孙女苏珊·劳伦斯等多位中外人士,共同讲述林迈可在中国的故事,缅怀林迈可夫妇为中国抗战做出的贡献。 燕京大学岁月 林迈可是英国贵族之后。他的祖父是一位历史学家,在苏格兰格拉斯哥的神学院任院长多年;他的父亲是一位哲学家,在牛津大学的贝里奥学院任院长25年,1945年起成为英国上议院议员并被封为男爵。  相似文献   

3.
毛姆是一位对中国文化颇感兴趣的作家,《在中国屏风上》是1919年他在中国旅游时所见所闻所感的记录,他以深邃的观察力和优美而犀利的文笔,描写了在中国接触到的人物、风景和某些偶然事件,构筑了一个别样的中国形象。毛姆在《中国屏风上》描绘了三种美学意义上的中国形象:古老、辉煌和华美的中国;黯淡、破败和落后的中国;宁静、平和与恬淡的中国。毛姆笔下的中国形象是他在中国现实的基础上对中国文化做出的认同与否定,体现了他所属群体的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范式,同时也是他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撞击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张闻天是一位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我党领导人,但他的历史业绩长期被湮没;他征外交战线上的建树,更是鲜为人知。萧扬所著《张问天与中国外交》,对张闻天从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团长、驻苏联大使,  相似文献   

5.
赵艳 《科技咨询导报》2008,(32):247-248
中国书法与中国国画,这个恒久的命题在中国艺术的历史长河中从久远走到现代,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中国书法与中国画的关系是每一位国画家都绕不开的重要问题。文章分析了中国书法与中国国画的互渗历程,从三个方面探讨了书法与国画的融合基础。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是一位远见卓识的战略家,他的中国现代化战略思想是其思想体系的主题。笔者从对现代化内涵的理解出发,对毛泽东中国现代化战略方向、战略步骤、战略原则、领导力量以及毛泽东中国现代化战略理论的历史命运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世界知识》2008,(1):4-4
作为“新年奉献”,我们邀请了外交部八位司长,以及两名著名学者,和大家一同回顾过去一年中国外交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文天  宁宵宵 《世界博览》2009,(16):83-84
在中国的流行音乐圈子里活跃着一位人尽皆知的传奇人物一霍吾道(Udo Hoffmann)。到今年,这位曾在德国攻读汉学的德国大学生,在中国生活已有整整二十年。  相似文献   

9.
我们过去强调康有为是近代中国的改革家、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对的,但却忽视了他在改造中国传统化、会通中西化方面的历史地位。其实,他是一位学贯中西兼容古今的化理论家、诗人和章大家,是近代中国化的代表之一。他是中西兼容古今的化理论家、诗人和章大家,是近代中国化的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10.
郞朗 《世界博览》2010,(13):58-60
“上大学的时候,有一位来自日本的同学曾经兴致勃勃地请我陪她去逛温哥华的中国城。她觉得我是中国人,必然对中国城了如指掌,还可以在买东西的时候充当讨价还价的翻译。当我告诉她,来温哥华几年的时间里,我很少涉足大名鼎鼎的中国城时,她觉得难以置信,”在温哥华留学多年的楚楚向记者回忆。  相似文献   

11.
初识菲欧娜·吉尔摩是在龙之媒广告书店读到她的《钢索上的品牌战士》,这次重逢则更有一种亲切感——毕竟她与杜孟写的是我们本土的品牌。与从前所看过的中国品牌著作有所区别的是,这次作者是两位外国人,两位品牌战略专家,用一种全新的、超脱的、专业的眼光来审视中国品牌。从他们的视角,我们或许更能发现本土品牌的精粹与不足。而且,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外作者的思维方式也与众不同;在叙事方面,作者采用了少见的第一人称口吻讲述每个品牌成长的故事,因而使内容更具真实性、权威性。本书撷取的十二个品牌,无一不是中国各领域…  相似文献   

12.
简论秦始皇的“成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帝王,他所建立的某些制度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甚至有些制度一直延续至今。通过考察秦统一天下的历史背景、秦始皇个人在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以及秦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可以窥视秦始皇的“成功”,以及他所建立的秦王朝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由上海犹太研究中心潘光、王健两位学者推出的《犹太人与中国:近代以来两个古老文明的交往和友谊》一书,首次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近代以来犹太人与中国关系的发展和演变。  相似文献   

14.
梁启超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集政治家、启蒙思想家、文化学术大师、教育家于一身的重要人物。他在对待西方文明问题上,主张采取积极学习、开放包容、借鉴比较的态度,目的是要择人之长、补己不足。同时,他坚决反对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积极总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张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中西文明的深度融合,从而创造出一种有利于民族进步、社会发展、国家强大、人类文明的新文化。  相似文献   

15.
汪洋 《今日科技》2001,(7):9-11
浙江中西部地区有一座化工城,在这座中国氟化工的摇篮里,正孕育着一位走向世界的氟化工巨子……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水彩画自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至今,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创作领域不断拓展,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创作繁荣,队伍壮大,各类展览,赛事接踵而来,优秀作品层出不穷,涌现出了一批比较出色的中青年画家,孟鸣即是其中的一位。  相似文献   

17.
由两位“学院派”人士操盘是太阳神在中国直销业中划出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因此,太阳神的直销之旅也蒙上了一层理想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8.
孙娟  孔悦 《科技潮》2009,(11):62-63
2009年9月,在全国政协礼堂召开的“中国酒界领军人物”颁奖大会上。一位神采奕奕、文质彬彬的中年男子走上颁奖台,从颁奖者手中接过奖杯,他就是2009年中国酒界领军人物的获得者、中粮华夏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陈小波。  相似文献   

19.
中国曾经创造出遥遥领先于西方一千多年的灿烂的古代科学技术.但是,从17、18世纪以后,中国科学技术却开始滑坡,被此时取得高速发展的西方科学技术远远地抛到了后面.这一历史大换位,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纵向和横向比较,综述了近代中国落后的史实,探析了落后的历史经济原因、政治原因和政策原因.警示今人记取史训,努力振兴中国现代科技  相似文献   

20.
李俨、钱宝琮是引导作者走上数学史、科学史研究道路的恩师.而作者又有十几位学生.为了中国数学史、中国科技史的共同事业,三代人走到了一起,并结下深厚的师生情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