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家最近发现,从古新世到始新世曾经出现全球升温,促使最早的灵长类动物开始了长途迁徙。动物们只花了不到两万年时间就从亚洲来到北美,几乎扩散到整个北半球。科学家分别在中国、比利时和美国发现德氏猴(见题图)的化石。德氏猴是一种个头与花栗鼠差不多大的远古灵长类动物,活跃在树丛中。考古证明,生活在中国的德氏猴比生活在欧洲的更原始,而生活在欧洲的又比生活在美国的更原始。科学家由此推测,当时德氏猴的扩散过程是由中国到欧洲再到北美。在这两万年里,全球气温大约上升了5℃,如今的北极地区在当时的温暖条件下很可能存在陆桥,因而…  相似文献   

2.
距今38亿年前,地球上产生生命的时候,仅仅是一些单细胞的微生物,然后渐渐复杂化,多样化,才进化成象今天那样的多种多样的生物群。但是,是否可以说,这种进化过程都是相同的呢?不,有时候生物种群的大多数会突然绝灭。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发生在白垩期末的生物绝灭,众所周知的恐龙的绝灭,关于这个问题,从专门的古生物学家到业余爱婶者,都提出过种种假说。从所谓由于火山喷发而引起气侯恶化,到正在繁殖的哺乳类吃掉了恐龙的蛋;或由于当时有一种含毒素的植物大量繁殖,恐龙由于吃了这种植物引起食物中毒而大量死亡等等。  相似文献   

3.
游蛇科游蛇亚科后棱蛇属,是生活于热带及亚热带山区流溪中的小或中型蛇类,全长20到80厘米。后棱蛇属已知14种,分布于我国南部及东南亚;我国产6种,基本上分布于长江以南。1960年在广西调查时,在瑶山采到后棱蛇属标本两号,刘承钊、胡  相似文献   

4.
二叠纪末生物大绝灭后出现的微生物群落是一个异常极端环境下的产物, 不同的地区微生物的类型也不同. 研究了重庆附近著名的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连续出露地区——老龙洞的界线剖面, 在发生生物大绝灭之后的地层内, 一段以管状蓝细菌化石为主的微生物群落的地层. 根据薄片观察, 管状蓝细菌化石的长度一般在1 mm以下, 粗端直径最大0.08 mm, 几乎所有的管状化石都是向一端逐渐变细的, 管状体比较柔软, 管体的壁由隐晶到微晶的方解石组成, 横切面为圆形, 几乎所有的管状化石的内部都是空的, 并被泥晶方解石或细亮晶方解石充填. 总体上分布无规律, 但在若干视野中见到它们有呈放射状或束状排列的趋向. 通过综合对比研究认为, 该化石与蓝细菌门的胶须藻科(Rivulariaceae)的胶须藻很相似, 但是该化石是胶鞘钙化的种类, 而胶须藻科的Rivularia属种是不钙化的. 考虑到该化石保存的其他可供进一步分类的特征非常有限, 因此将其归入胶须藻Rivularia, 描述为Rivularia sp.[胶须藻(未定种)]. 因为蓝细菌是一种光合自养生物, 可以适应贫氧环境, 大绝灭后首先出现蓝细菌的群落可能说明环境是贫氧的. 由于光合作用需要浅水环境, 蓝细菌的存在也说明当时的水体是比较浅的.  相似文献   

5.
以大陆漂移为基础的陆桥说及长距离扩散说重新引起重视是生物地理学研究的两个新趋势. 本文综述了这方面的进展, 并重点介绍了以陆桥为基础的金虎尾路线、变色龙模式和以“浮岛”为例的长距离扩散. 金虎尾路线表明, 一些冈瓦纳大陆间断分布的类群可以从南美北部扩散到北美, 再通过大西洋陆桥在北美和欧亚之间传播, 并从欧亚大陆进入非洲; 欧亚起源的类群也可以通过相反的路线进入南美. 这条解释泛热带间断分布的重要路线, 已经在很多类群中得到了证实, 某些中国和南美、非洲间断分布的模式可以通过这条路线解释. 变色龙的间断分布是长距离跨海扩散而形成的. 近来年对长距离扩散的研究迅速增加, 如南美和非洲之间的间断分布的“浮岛”假说. 长距离扩散对于理解植物的分布模式乃至流行病的传播都有一定的意义, 应在生物地理学研究中给予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王广力  何舜平  黄松  何苗  赵尔宓 《科学通报》2009,54(9):1250-1261
报道了美姑脊蛇Achalinus meiguensis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 美姑脊蛇线粒体全序列长17239 bp, 由22个tRNA, 2个rRNA和13个蛋白质基因及2个非编码的控制区或D-loop组成, 存在着基因重排现象. 对已报道蛇类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后, 发现一些蛇类线粒体基因组进化规律: 双控制区现象在爬行动物进化历史中独立地发生, 有不同的演化历史; tRNA假基因是在真蛇下目(Caenophidia)中进化形成的; TΨC臂的相对较短(一般少于5 bp)和缺失“DHU”臂造成蛇类tRNA较短. 通过MP和BI分析确定美姑脊蛇系统发育位置应该位于瘰鳞蛇Acrochordus granulatus和其他真蛇下目蛇类之间, 而不应该属于游蛇科Colubridae或者眼镜蛇科Elapidae. 由于美姑脊蛇与真蛇下目中蝰科Viperidae、游蛇科以及眼镜蛇科之间的单系性都被统计检验拒绝(P < 0.01), 由此认为美姑脊蛇所在的闪皮蛇亚科(Subfamily, Xenodermatinae)应该提升到科或者更高的分类阶元. 依据系统发育统计检验结果, 我们选择Bayesian树来进行分歧时间的估算. 原蛇下目与真蛇下目的分化时间为109.50 Mya; 而瘰鳞蛇与其他真蛇下目种类的分化时间为106.18 Mya; 美姑脊蛇的分化时间在103 Mya; 蝰科与眼镜蛇科和游蛇科构成的单系群的分化时间发生在96.06 Mya.  相似文献   

7.
二叠纪末生物礁生态系绝灭的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叠纪末生物礁生态系的绝灭是怎样发生的? 一蹴而就, 还是分几步发生的? 对贵州紫云长兴期生物礁顶二个二叠纪-三叠纪界线地层(PTB)剖面的研究表明: 礁生态系的绝灭是分二幕进行的. 第一幕是钙质海绵、蜓等狭适性生物的完全绝灭, 发生在Clarkina yini带内. 此后的生物群是由小腹足类、一些介形虫以及某些小型钻孔生物组成的简单生物群, 或仅由藻席组成. 在Hindeodus parvus带开始的时候, 生物礁顶部变成缺氧环境. 原来以小腹足类或藻席为主的简单生物群发生绝灭(此为第二个绝灭幕), 代之以小球状的疑源类微生物为主的特化生物群. 以后在环境变成有氧时, 这个特化生物群又被微小腹足类为主的简单生物群取代, 代表海洋生态系的初步复苏. 此后随着海洋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这个生物群被正常大小的菊石、双壳类、腹足类组成的较为多样性的生物群取代, 代表海洋生态系的进一步恢复. 谈陆寨剖面是目前所知的唯一的生物礁发育到二叠纪最晚期并遭受大绝灭事件影响的剖面. 与煤山金钉子剖面和意大利Dolomites的Tesero剖面的对比表明, 非礁生态系有一个和礁生态系相同的第一幕绝灭事件. 发生缺氧事件的非礁生态系, 有一个和礁生态系相似的第二幕绝灭事件.  相似文献   

8.
一种阴森恐怖的不合群的动物,过着孤独的、过分简单化的生活,仅仅受食物需要和性的原始本能所支配——这就是人们对蛇类的总体看法。但是,新的研究证明这种看法有失客观。  相似文献   

9.
早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前,美洲大陆曾相继出现了玛雅、印加和阿兹特克这样的强大帝国。其中阿兹特克帝国建立于14世纪初,首都是科诺奇蒂特兰,就是今天的墨西哥城。到了16世纪中叶,阿兹特克文明遭到了西班牙入侵者的彻底破坏,从此,这个强大的帝国便不复存在了。  相似文献   

10.
华南二叠纪末大绝灭后的钙质微生物岩及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华南钙质微生物岩产在二叠纪末生物大绝灭界线之上. 根据其中的牙形石Hindeodus parvus化石, 微生物岩的产出层位相当于浙江煤山剖面的27层. 钙质微生物岩主要分布在生物礁相或浅水碳酸盐台地之上, 向深水区逐渐尖灭. 钙质微生物岩一般由微晶基质和中、粗晶方解石指状体或斑点所组成. 微生物岩中的生物化石以微生物为主要特征, 同时伴生有小型腹足类、介形虫和小型双壳类化石. 这一以微生物为特征的生物化石组合代表了二叠纪末大绝灭后礁相及浅水碳酸盐台地相上残存下来的一个简单而又特殊的化石群落. 大绝灭界线之上钙质微生物岩的突然出现是二叠纪末全球事件在礁相及浅水碳酸盐台地相上的具体反映. 由于前人对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及事件的研究多集中在深水相或浅海陆棚中、下部剖面上, 而华南钙质微生物岩则主要分布在浅水或极浅水礁相及碳酸盐台地相剖面上. 因此, 通过对钙质微生物岩的岩石学、古生物学及古生态的研究, 将有助于人们能更全面地了解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全球事件在古海洋不同水深区的具体表现, 为认识全球事件的实质和过程提供浅水礁相及碳酸盐台地相上的新资料.  相似文献   

11.
宋珍炎 《自然杂志》2004,26(3):183-184
一、引言 三叶虫出现于距今5.43亿年前的寒武纪,现已绝灭.出自于安徽淮南新元古代地层中的原始三叶虫(?)化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三叶虫化石,其时限为距今7亿年前.本文阐述了该化石的特征,并探讨了该化石及其产地在地球早期生物演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最早在美洲定居的人类是澳洲土人,不是美洲的印地安人.新的考古发现证实:澳洲土人乘船横渡太平洋,早在西伯利亚人到来之前就定居在这块大陆上,而西伯利亚人是在冰河时期之后,才艰难地越过白令海峡移居到美洲来的.  相似文献   

13.
<正>人们大多会认为,蛇类一定是生性凶残的动物。但是,蛇的习性和人们想象的并不一样。在自然界里,蛇的饥饿感一旦满足,大部分的蛇类亦喜好和平和孤独。若是有伤人的情况出现,多数情况下,肯定是它感受到了侵犯,从而作出反击。但你最好别被它们咬到,要知道,毒蛇种类繁多,无论是被哪一种咬到都不会让人好受,甚至有  相似文献   

14.
瓮安生物群中多次分叉的微管状后生动物化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鹏举  尹崇玉  唐烽 《科学通报》2006,51(4):488-490
在贵州瓮安震旦系陡山沱组中发现多次均等分叉(至少4次)的微管状后生动物化石, 其生活习性应为底栖群居, 具有很强的无性生殖能力. 内部具横隔板及体腔, 显示出与已绝灭的刺细胞床板珊瑚类相似, 可能为原始的床板珊瑚. 这也是迄今为止在瓮安生物群中发现的比较确切的后生动物实体化石, 对于研究早期后生动物的起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生代陆桥的动物迁移与气候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涛 《大自然探索》1995,14(4):76-81
各大陆的动物区系既有差别又有联系,构造运动曾是大陆联接和分离的原动力,动物通过“陆桥”的迁移实现了各大陆之间的交流。但在新生代大幅度的气候变化中,海平面升降是造成陆桥时断时合的重要原因,古生物证据显示了陆桥的动物迁移与气候变化有着严格一致的对应关系。在温室效应日益严重的今天,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海平面上升必然迫使许多物种去试图改变它们的分布范围,最后的受害者也包括人类自己。因此,认识动物迁移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恐龙蛋壳化石的痕量元素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毅民 《科学通报》1994,39(21):2014-2014
全球性生物绝灭、特别是发生在白垩纪末期的恐龙绝灭事件是地学及至是整个科学界的难解之谜.“超新星爆发”和“星体碰撞”造成恐龙绝灭的假说都引起了科学界的极大关注.80年代中期,中德科学家研究了广东南雄盆地的K/T界线及所采集的恐龙蛋化石,分析了其中的微量元素和稳定同位素认为,“严重的干燥气候和微量元素的污染可能是恐龙绝灭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通常说到的羊是家养的绵羊与山羊,这是狭义的羊。除了家养的绵羊与山羊以外,在自然界还存在许多野生的羊,如野山羊与羚羊。野山羊与羚羊有许多种类,这些种类构成哺乳动物纲奇蹄目洞角科的山羊亚科与羚羊亚科。动物学家将山羊与羚羊  相似文献   

18.
安徽宿县夹沟寒武系-奥陶系界线地层的碳氧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一亭 《科学通报》1993,38(3):247-247
国际上对寒武系-奥陶系界线的研究近年来已取得很大进展,很可能划定在Tremadocian的底界,这与我国习惯采用的界线是一致的。这一界线上、下的生物群面貌发生了全球规模的变化,繁荣于寒武纪的三叶虫等生物,到了寒武纪末期遭到了大规模的绝灭。在我国,已经在前寒武系-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  相似文献   

19.
正市场、科学和人类不会自动产生解决方案,参与实践是使我们怀有希望、有所作为、为人类进化到下一阶段做出贡献的最佳方式。说到"智慧"这个词,多数人立刻想到个人大脑的运行机制。比个体规模更大的组织可能会拥有一种智慧,这个观念就像科幻小说一般。但是现代进化论表明,情况并非如此。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完全社会性的昆虫群落是拥有集体智慧的,如蚂蚁、蜜蜂、黄蜂和白蚁,群落中的成员所起的作用就像神经元,而不像靠自身能力进行决策的个体。例如,蜜蜂  相似文献   

20.
现代貘     
貘是一类体形中等、眼小耳圆、四肢矮短和尾巴极短的草食性动物,和驴、马、斑马、犀牛等同属于哺乳动物纲中的奇蹄目。因为貘类的前肢是四趾,后肢为三趾等原因,所以在奇蹄目中是最原始的种类。过去,貘类在西半球广泛分布,种数很多,后来渐渐地绝灭并向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