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个令人意外的消息是科学家从电子邮件中得来的.一位署名为N的人在邮件中详细描述他的祖父(西西里人)如何驾轻就熟地学习各种语言,到临终前他能说70种语言,用56种语言来读写.收到这封电子邮件的是英国伦敦大学的语言学名誉教授迪克·赫德森.据N描述,他的祖父曾在20世纪初来到纽约,当时只有20岁.他在那儿做铁路搬运工,因此经常与说着不同语言的旅客接触.N说,他曾亲眼目睹祖父将一张报纸译成3种语言.  相似文献   

2.
大多数科幻作品涉及"时间旅行"这一题材,就是简单地设定为回到过去,这会导致一条难以忽视的悖论——"祖父悖论"的产生."祖父悖论"是一种时间旅行的悖论,它最先由法国科幻小说作家赫内·巴赫札维勒提出.悖论情景如下:假如你回到过去,在自己父亲出生前把自己的祖父杀死,此举动会导致你没有父亲,没有父亲也就不会有你,那么是谁杀了祖...  相似文献   

3.
日前,笔者为弘扬祖国医学传统,专程采访了鼻咽炎专家叶廷枢医生,患者介绍了他的精湛医术。叶医师出身于中医专家,祖父和父亲都是知名度很高的医师,特别是其祖父在珠江三角洲一带更有"赛仲景"之称。他在中医高院就读时,曾著有多篇治疗鼻咽炎的医学论文,获得了不少专家的高度赞扬。从医几十年来,更是孜孜以求,不断探索,对鼻咽炎的治疗达到了较高境界。叶专家说,鼻咽炎是一种常见病,但反复难愈。他认为慢性鼻咽炎大多因伤风感冒、外感风邪及化学气体的刺激而变成急性鼻炎,急性鼻炎又因失治或误治,病  相似文献   

4.
奥本海默与美国核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战争胜利前的奥本海默罗伯特·奥本海默(F. Oppenheimer)于1904年生于美国纽约,他的父亲是一位富有的纺织品进口商,母亲是一位艺术家,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养使他举止文雅,待人热情忠厚。奥本海默儿时曾随家人去德国看望他的祖父,祖父送给他一小盒矿石作为礼品,引起了他对化学的兴  相似文献   

5.
我今年93岁了.我觉得中、西医都各有所长,不能轻易否定.当年我在北平上大学时,有段时间流行白喉,这个病来势闪猛,治不及时就死人.我和一个姓王的同班同学都被传染上了.当时,有的病看西医比中医还便宜,有的老百姓也看西医.  相似文献   

6.
征稿启事     
《知识就是力量》2009,(8):80-80
我刊自去年开辟“我看中医”口述栏目后,受到读者欢迎,已成为我刊又一特色。本栏仅刊登口述体文章。内容均系患者在求医问药的过程中对中医的感悟与认识.以期为其他患者提供参考。更重要的是,在中医现状令人担忧之际,我们辟此专栏,借患者之口宣传中医,以便于广大读者了解中医,走近中医。  相似文献   

7.
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也许在不久的未来,人的寿命长短就能够像商场货架上摆放的牛奶的保质期一样被明确地标示出来。我的祖父活到89岁高龄,他的兄弟在他去世之后又活了10年,我的祖母和外祖母分别活到85岁和93岁,我的父亲和母亲分别以73岁和82岁高龄健在。在我的家族中,英年早逝者都是死于战争或工厂意外事故。我想我的运气也许会不错,我也许会继承我的家族的长寿基因。我从不担心自己会短寿,我最大的担心是:  相似文献   

8.
听标题口气有点大,照这个模式说话,至少中医名家教授或两院院士才有资格,我不知高低深浅地谆谆教导,岂不狗拿耗子贻笑大方.其实我一片好心在字里,欲用个人初级的读书体会,为朋友们提供真实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1987年10月20日,当代最伟大的学者之一,安德列·尼古拉耶维奇·柯尔莫哥洛夫(Andrei Niko-laevich Kolmogorov)与世长辞了。 A.N.柯尔莫哥洛夫生于1903年,母亲死于难产,父亲没有抚育他。尽管如此.他的童年仍然幸福、快乐,充满了关怀、照顾和爱。他由姨娘养育.整个幼年都生活在父亲的庄园里,他的祖父从前是一个大土地所有者。良好的环境给他灌输了对知识、书籍和大自然的热爱。“早在五、六岁时,我就感知到数学发现的  相似文献   

10.
我今年66岁了,也许和遗传因素有关,基本吃素的我却患有高脂血症。闹“非典”那年,我得过“小中风”,差点儿半身不遂。结果愣是靠中医刘大夫给我扎了4个月的针灸才度过了难关。之后常用中医汤药调理,身体状况还算可以。  相似文献   

11.
非洲的夏娃和亚当是中国人的"祖母"和"祖父"吗?北京猿人是"人类祖先"还是"人类进化的旁支"?在慎密考证过程中.科学家为我们剥开层层谜雾。  相似文献   

12.
我10岁那年,祖父带我去庙里观“马夫”洗鞭。此“马夫”不是普通的牵马人,而是庙里菩萨的“马夫”。因为给菩萨牵马,所以身上有不凡的功夫,他能用手去洗那烧得通红的钢鞭.而手却完好无损,一点也不烧伤。虽然我年纪小.但却不相信“马夫”有这等本领。正因为不相信,心里更加想看一个究竟。于是,就随同祖父来到村西的真武庙内。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能看清洗鞭的地方,庙里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看洗鞭人少说也有上千人。只见一尊香炉中燃烧着熊熊烈火,马夫将一根钢鞭插入香炉中,过了一会,钢鞭便烧得通红。马夫从炉中抽出钢鞭,…  相似文献   

13.
施今墨 《科学通报》1954,(10):26-26
我十三岁从舅氏李可亭先生学医,读医书多种,一直到二十五岁才开始应诊。那时候是封建社会,家庭保守,总想叫我求取功名,所以我一面行医,一面还练习作八股策论,预备应试。后来科举废除,入山西法政学堂,继又保送至京师法政学堂,辛亥革命后,才正式专业中医。当时我看到中医很腐化,在学术上有不少缺点,如果不用科学方法加以整理,中医精华,恐将不能保存。于是我向南北同业提出呼吁,希望  相似文献   

14.
5年来。我的颈椎病一年比一年严重,2008年10月底。让我近乎绝望。这时在一位同事的建议下,我去看了中医,没想到现在彻底治愈了。我的颈椎病是看了中医才知道的。在这之前的5年一直当肩周炎治疗。我的症状是肩膀疼,后来就连着腰痛,再后来就连着腿痛,直至脚麻木。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春节前我得了重感冒,嗓子疼得说不出话,咽口水都疼,还咳嗽得很厉害,咳得晚上睡不好觉。我平时感冒都是看中医,这次懒得上医院.就给段老师打了个电话。段老师业余学中医40年,我感觉他比中医院一般的大夫要强得多。电话里段老师听了我的病情介绍后马上就让我记下了个方子,说先抓三副吃着试试看。  相似文献   

16.
征稿启事     
《我看中医》是我刊于2008年开辟的专栏,主要刊登口述文体的患者求医故事。其特点一是强调口述风格,二是作者多数为普通患者,而非专业人士。本栏问世后受到读者欢迎,成为我刊又一特色。所登的口述文章,均为各地患者在求医问药之曲折过程中,对中医的感悟与认识,而这些经验之谈可为广大读者及患者提供参考。更重要的是,在  相似文献   

17.
中医学的科学内涵与改革思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朱清时 《自然杂志》2005,27(5):249-253
本文从讨论李约瑟对五行概念的阐述开始,试分析中医的精粹科学内涵.从比较中医和西医的思维方式,可以看出西医注重物质实体,中医重视协调关系;应用生物复杂性系统的科学观念,认识中医学的科学性;并讨论了当前的中医有哪些亟待改革之处.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20年代,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父亲的病》等文章里,通过切身的感受和比较,对当时少数中医的医道和医风作了尖锐的抨击,“取消中医论”者借此“说话”,说鲁迅先生是反对中医的。而鲁迅之子、全国政协委员周海婴是怎么看待此事的呢?在全国政协第十一届一次会议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发表谈话如下:我父亲并不反对中医,反对的只是庸医。  相似文献   

19.
《大自然探索》2003,(3):29-29
最新研究发现,现代年轻人的智商(IQ)水平再创历史新高,比祖父辈远远高出了25分。科学家认为,人类智商水平平均每  相似文献   

20.
征稿启事     
《我看中医》是我刊于2008年开辟的专栏,主要刊登口述文体的患者求医故事。其特点一是强调口述风格,二是作者多数为普通患者,而非专业人士。本栏问世后受到读者欢迎,成为我刊又一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