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膜片弹簧小端载荷——变形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试验方法研究了膜片弹簧小端载荷--变形特性,分析了膜片弹簧的结构参数与误差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适合工程应用的理论修正公式。  相似文献   

2.
在实测数据基础上,通过理论计算分析,指出联轴器失效的原因是结构不尽合理,膜片受压失稳是其根本缺陷。文章还揭示了膜片的破坏过程,即膜片环受压近首先失稳变形,导致受拉边载荷增强,由于螺栓产生挠曲,受拉膜片组因受力不均而部分拉断。此结论与实际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3.
用ANSYS有限元程序对金属膜片联轴器中圆环式膜片进行了应力分析,给出了膜片中存在的4种应力的计算结果,并分析比较了4种应力对膜片疲劳寿命的影响.其结果对膜片疲劳寿命的计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膜片弹簧离合器在轿车和汽车上的应用日益增多,如何优化设计膜片弹簧,提高离合器的性能,变得尤为重要。文章首先介绍了膜片弹簧离合器的结构,随后概述了优化设计的理论,最后以某轿丰的膜片弹簧离合器为例,介绍了其膜片弹簧的优化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5.
膜片弹簧离合器的工作性能主要取决于膜片弹簧的结构参数,以膜片弹簧危险点处的当量应力为最小作为优化设计的目标函数,用解问题极值的复合形法进行了求解,计算方法和结果可供设计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迄今提出的膜片弹簧优化设计的目标函数进行了分析研究,从而提出更合理的膜片弹簧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压气动压力控制阀中膜片的工作特点及结构形式,提出采用逐次修正法设计膜片,给出了描述膜片力学特性的数学方程,对膜片进行了力学分析,讨论了膜片厚度和硬芯直径对膜片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汽车离合器结构的演变过程和世界著名膜片弹簧离合器制造公司概况,并分析了推式与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的结构形式、特点、优缺点及其应用。最后指出,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是很有发展前途的第三代汽车离合器。  相似文献   

9.
详细讨论了膜片弹簧尺寸参数的公差范围对其载荷、强度性能的影响 ,建立了膜片弹簧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并运用概率统计方法确定约束条件 ,编制概率优化程序 以某膜片弹簧为例进行仿真计算 ,对比概率优化前后膜片弹簧的产品合格率 ,分析原因 ,得出了膜片弹簧主要尺寸的公差带宽是影响其生产成本的关键因素的结论 ,因而应适当控制公差带值 仿真计算结果表明 :概率优化设计方法提高了膜片弹簧的设计水平 ,进而掌握了其产品质量控制的主动权 ,使生产成本得到降低  相似文献   

10.
详细讨论了膜片弹簧尺寸参数的公差范围对其载荷、强度性能的影响,建立了膜片弹簧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并运用概率统计方法确定约束条件,编制概率优化程序。以某膜片弹簧为例进行仿真计算,对比概率优化善后膜片弹簧的产品合格率,分析原因,得出了膜片弹簧主要尺寸的公差带宽是影响其生产成本的关键因素的结论,因而应适当控制公差带植。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概率优化设计方法提高了膜片弹簧的设计水平,进而掌握了其产品质量控制的主动权,使生产成本得到降低。  相似文献   

11.
将 RFQ 作为加速器质谱系统(AMS)的加速器是AMS小型化的一条可能途径,减小 RFQ 加速器的输出束流能散是实现这一途径的关键.对 RFQ 加速器成形段部分对束流输出能散影响的分析表明,在减小调制系数、极间电压、同步相位,使各参数匹配的同时,适当地增大纵向聚焦力可显著降低 RFQ 输出束流能散.利用变参量 RFQ 动力学模拟程序 RFQDYN 进行模拟优化,得到输出束流能散为0.4%的 RFQ 加速器物理设计.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RFQ冷却聚束器约束和冷却离子的理论,采用国际上比较先进的真实相互作用势力模型进行蒙特卡洛模拟,得出RFQ冷却聚柬器的Mathieu参数q值的选取范围.结论是:无论在真空或者充气情况下,当Mathieu参数q大于0.908时,离子的运动都是不稳定的;在充气情况下,Mathieu参数q略小于0.908,离子运动已经不稳定.适合约束离子的最佳Mathieu参数q值的选取范围在0.3~0.5之间.  相似文献   

13.
用RELAX3D程序求解了RFQ加速器的末端静电场,同时编写了计算末端场对粒子运动影响的模拟程序MOTION,并计算了这种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RFQ冷却聚束器的基本原理及施加轴向电场的必要性,采用国际上比较先进的真实相互作用势模型进行蒙特卡洛模拟,得出施加在RFQ冷却聚束器的轴向电场的强度范围。结论是:当轴向电场强度适当时,轴向电场能很好的引导束流,使高品质的束流到达引出系统;轴向电场强度太小,不能顺利引出束流;轴向电场强度太大,会使束流包络发散,导致被引出后的束流品质降低。提示在引出束流的时候,必须选取合适的轴向电场,而不是越大越好。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RFQ加速器电极参数计算程序FRQPOLE。该程序可以直接调用RFQ束流动力学计算程序PARMTEQ的输出文件,采用准正弦近似求出加速器电极极面参数随纵向位置z的关系。然后以北京大学26MHz 1MeV O+的微翼型RFQ电极为例进行了计算,求解出电极极面参数后给出直观的电极图形和铣刀模拟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16.
RFQ加速器腔体电场分布的冷模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谐振腔的微扰理论,采用小球微扰法,为射频加速器建造中的冷模测量建立了一套自动测量系统,实现了高精度、批量自动化测量的要求。并用该系统对一台设计中的射频四极场(RFQ)加速器冷模进行了测量,验证对RFQ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一台201.5MHz、2MeV、50mA的氘离子射频四极场(RFQ)加速器将用于北京大学中子实验平台。该加速器用4杆型谐振结构,同时为方便水冷采用了微翼型电极。射频结构设计使用了三维电磁场模拟软件Microwave Studio®,并力求满足降低二极场效应和射频功率损耗的要求。文章讨论了优化设计方法并给出一个设计结果。  相似文献   

18.
: Neutron imaging techniques were investigated at Peking University based on a 4.5 MV Van de Graaff accelerator. The thermal neutron radiography, fast neutron radiography and fast neutron resonance radiography were tested. The low neutron flux limits the image quality. A new radio frequency quadrupole (RFQ) accelerator based on neutron source with a yield of 1 012 n/s is being set up.  相似文献   

19.
求解RFQ加速器末端静电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使用RELAX3D程序第一次求解了RFQ加速器电极末端空间的电位分布形式,并探讨了运用插值法求解任意一点电位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RFQ加速器电极参数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北京大学26 MHz 1 MeV O+离子RFQ加速器电极参数的计算过程,该过程包括电极主要部分的参数、径向匹配段的参数和Crandall单元的参数计算3部分,并给出了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