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对李清照作品中的“舟”“瘦”两词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分析了作品中那托举起少女快乐的小舟,那见证了少妇惆怅的兰舟,那承载着嫠妇哀伤的轻舟,小小的一条船,载着李清照的一生。同时,文章中分析了李清照因何憔悴因何瘦?即:因强而瘦,因才而瘦,因爱而瘦。从而,笔者得出结论:“舟”是李清照人生历程的体现,“瘦”是她无奈情怀的外化,李清照其实是一位孤独的人生摆渡者。  相似文献   

2.
吴江沈宜修母女作为晚明词坛极富代表性的女性创作群体,其词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李清照的影响。她们仿效了李清照的语言风格,在词作中大量引用、化用其词语和句式、沿袭了易安体“酒入愁肠”的创作经验和“林下风致”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3.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创造力最强、艺术成就最高的女作家。花在李清照词的意象系统里占据着最主要的地位。而我们如果仔细品读李清照的这些“花”词,能发现:花在她的笔下不是客观的自然物,而是浸透着词人深情、景情相融,与词人心灵交感的“情化”了的“花”,“人化”了的自然物。  相似文献   

4.
在李清照现存的词作中,出现“香炉”意象的词竟占四分之一之多。这种现象是值得注意的。本文在简要介绍了李清照一生的遭遇后,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李清照钟情于“香炉”意象的原因,即香炉青烟本身的特点、封建士大夫气质、宗教的角度。  相似文献   

5.
一 李清照的一生,以南渡为标志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有人认为,在李清照的前后期作品里,都表现了出了“爱国主义思想”,甚至把她与赵明诚共同收藏金石碑帖、铭器书画等,也被说成是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因而即是“爱国主义思想”的表现,所以得出结论说;李清照的“爱国主义思想”前后期是一贯的。也有人认为,在李清照的前后期词作里,并没有表现爱国思想,只是在其后期诗赋里才具有爱国思想。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在南渡前我们并没有发现李清照在社会生活中有爱国行动。从有关史料中我们知道,由于北宋最高统治集团中存在权力之争,李格非和赵挺之成为对立的两党中的成员。宋徽宗时代赵挺之为礼部侍郎,“排击元枯诸人不遗力”,李格非“以党籍罢”。李清照为救其父,曾向赵挺之进言说;“何况人间父子情。”被苏轼斥为“聚敛小人,学行无取”的赵挺之,自然不会听取李清照的请求。由于赵挺之不择手段“排击”元祐党人,竟步步高升,后来又投靠宰相蔡京,升为尚书右仆射。在其权势显赫,炙手可热时,李清照又写了“炙手可热心可寒”的诗句,表示对赵挺之极为不满。在北宋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利之争问题上,李清照表明了自己鲜明的政治态度。李清照是一个颇有识见的勇敢女性,但这与“爱国思想”并不沾边。有人认为,李清照和赵明  相似文献   

6.
李清照是北宋著名的女词人,在她的性格中既表现出女子温婉细腻的一面,又往往表现出类似于男子的豪爽阳刚一面,本文拟以荣格原型心理学中“阿尼姆斯”学说来探究李清照这种性格的形成缘由及其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7.
“别是一家”是李清照《词论》的中心论点。比之于诗论、文论来说,李清照的词论也可以说“别是一家”。正因为如此,我们对于《词论》中所使用的某些概念,如铺叙、典重、故实、情致、富贵态等,不能把它们混同于一般诗论、文论中的同名概念。这一点,未能引起学界的充分注意,因此在研究李清照《词论》的时候,产生了某些歧异。有人还提出:李清照的创作实践是否与她的理论相一致?这个问题虽然源于宋代,但是近年来提得更为突出。因此,对这些问题有深入研究之必要。  相似文献   

8.
王慧 《长春大学学报》2005,15(1):71-74,90
李清照主要针对苏轼“以诗为词”的“亦‘自是一家’”的观点,为了维护词体的独立性,提出了“词‘别是一家’”说。本文从音律、题材内容和艺术审美三方面详细论析了李清照的这一词学观。  相似文献   

9.
自李清照批评淮海词“少故实”以来,前人少有异议,今人则在同意易安意见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以此作为淮海词的语言特色而加以褒扬。词学研究上的这种不多见的现象,很自然地引发我们思考如下三个脚题:第一,“故实一的概念内涵究竟怎样?第二,作诗填词该不该讲究“故实”?第三,淮海词是否真如人们所说的那样“少故实”?  相似文献   

10.
李清照独特的生活经历和严格遵照“诗言志,词言情”,词“别是一家”,诗词两种不同体裁的不同艺术特征写作,使其诗与词具有不同的艺术风格。其诗气象宏敞,豪迈感人,其词则意味深浓,委婉曲折  相似文献   

11.
李清照是位善于发现美、创造美的词人 ,综观她的词 ,我们不难发现 ,“美”是她词创作的灵魂。本文将从个性美、愁情美、情操美三个方面来论述李清照词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2.
蔡霁萍 《科技资讯》2014,12(22):246-246
李清照的词在历史上一向享有很高的地位,她的咏花词更是为后人所赞赏.当时的社会因素和自身所处的环境以及经历,赋予了李清照多愁善感的气质和细腻、敏感的写作风格.李清照咏花词中的“花”意象从审美的角度来说,不度外美而注重内美具有艺术美.  相似文献   

13.
李荣 《科技信息》2008,(20):155-155
宋词的创作群体是十分广泛的,上至帝君,下至走卒,无不有作品留世。本文以李清照《醉花阴》为例,对宋词的“尖新之语蕴藉之致”进行了全面剖析。  相似文献   

14.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烩炙人口的佳句。词人用“黄花”来比喻思妇憔悴的面容和神情,显得清新脱俗,十分传神。然而,在李清照的词中,用得最多的颜色词不是“黄”,也不是“绿”,而是“红”。在《李清照词赏析》(李汉超主编)收集的52首词中,直接用了“红”字的就有十一首,还不包括未用“红”字却包含此意的。可见词人格外偏爱红色。那么,“红”究竟寄寓了词人怎样的情怀,在词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习惯上,人们都喜欢用“红”来象征喜庆,象征顺利,无论是新婚大喜还是新春佳节,人们都以披红  相似文献   

15.
李清照词的修辞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清照作为婉约词的大家,毫无疑问也是一个修辞专家。她在词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创新性、目的性与适体性,都是后世文学创作的良好典范。研究李清照的修辞特色,无疑是有助于充分认识其词的艺术魅力的。  相似文献   

16.
虽然曹雪芹说:“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然而,真正能垂名于青史的女子却并不多见,但,女子“间有天姿秀发,性灵钟慧,出言吐句,有奇男子所不如,虽欲掩其名,不可得耳”。李清照就是这样一个不可多得的扫眉才子。 在欣赏李清照作品的过程中,笔者发现用一“花”字可以将她的形象概括得淋漓尽  相似文献   

17.
李清照以创作实践来证实自己提出的词“别是一家”之说。就词情而言,这表现在她有“丈夫气”,不同于一般女子,同时她又是女子,不同于普通士大夫男性作家,因而她的创作既有女性细腻温婉的一面,同时也有倜傥、慷慨的一面。就词法而论,李清照以通俗的语言和好懂的音律,化解了宋词发展到北宋末期,已进入到既要雅又要俗的两难困境。  相似文献   

18.
宋代杰出女作家李清照,把婉约词发展到了某种高峰,其词作的最大特色是一个“愁”字。本文结合词人的经历和所处的时代环境,从“伤春之愁”、“离别之愁”、“时代之愁”、“妇女之愁”等四个方面作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句话出自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对这句话的理解,高中语文第三册课本中并未作详尽的注解。在教学中发现有不同版本的解释。有的解释为“庭院里黄花遍地盛开,惟独我憔悴瘦损,面色苍白,如今谁还有心思游赏采摘”;有的解释为“满地黄花零落堆积,凋零憔悴,如今有谁和我一起采摘”。  相似文献   

20.
被誉为“婉约之宗”的李清照在历史上得到过极高的评价,有人甚至把她与诗仙李太白相提并论。李清照以女人独特的心态、情绪和感触来真切地描述同代女性的情感生命,达到了同代男性所无法达到的艺术层次,其婉约清新的风格,含蓄蕴藉的方法以及遣词用字方面的精心锤炼,都是十分出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