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圣陶先生说:"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情感是文学作品的内在动因,要"写我的自得之见;抒我的自然之情;用我的自由之笔;显我的自在之趣",这就要求学生首先有自己的思想,有个人的情感.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文学作品情感力度的概念,分类及其特征,以及如何增强文学作品情情感力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先生说:“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情感是文学作品的内在动因,要“写我的自得之见;抒我的自然之情;用我的自由之笔;显我的自在之趣”,这就要求学生首先有自己的思想,有个人的情感。人的头脑是丰富的,学生的情感也是丰富的,可是却有许多“空洞无物”“无病呻吟”的作品。我们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感呢?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做到了以下几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语文和谐课堂教学情景的创设,对于实施新课标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以理育情、以意育情、以情育情、以美育情等方面作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桃李意象在古诗文中频频出现,"桃"李"最初的"结合"源于其生物属性,而"结合"之后,"桃李"意象得以形成并发生改变。桃李意象形成后,在众多文学作品中衍生出不少意义:用来形容女子之美,用来表现时光易逝、人生失意的感伤,用作妖艳、低俗的象征,表达思乡之情,喻指优秀的学生,作为美好品德的象征。  相似文献   

6.
林斌仙 《科技信息》2008,(30):275-275
有人说学校应该是学生幸福的家园。在语文教学中,更应该利用文学作品中的情与景让学生体味幸福。有经验的语文教师总是会有意识地把情感教育和情境创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让学生爱学语文,想学语文,在快乐中得到真善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7.
文学作品的物态系统,指文学作品的物质形态的整体,即文学作品的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的情状、具体表现的全部.听人朗诵完一首诗歌、一篇小说,听到的是该诗歌该小说的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的情状、具体表现的全部.处于这种情况,也就是说,听者接触了文学作品的物态系统。文学作品的形态不只一种.把文学作品放在“文学活动”中观察,创作主体创作文学作品,先在头脑中形成成型的感性情伏,如果说这可称为文学作品1,那么,作品1用物态构件物化为文学作品的物态系统,则可称为文学作品2.而读者解读作品的物态系统,通…  相似文献   

8.
情感教育符合素质教育中追求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教育教学要求,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方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主张通过品赏文章细节、以情激情的教学方式熏陶和培养小学生情感发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结合实施情感教育教学活动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获得优秀文学作品的艺术熏陶,同时也有利于提升语文教学活动的教育质量、落实新时期素质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9.
王冬芳 《科技信息》2010,(10):176-176
提高古诗词的鉴赏水平,要做到以下三点:一、知背景,看生平;二、理情物,析情怀;三、品情言,赏情艺。  相似文献   

10.
靳桂玲 《科技信息》2009,(31):146-146
文学鉴赏,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读者通过语言的媒介,获得对文学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反应,得到审美的享受,从而领会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内容,这就是在进行文学鉴赏。  相似文献   

11.
王晓 《中国西部科技》2010,9(18):83-84,86
情感是一切文学作品的灵魂,情感是一切创作的来源。可以说,没有情感就没有写作;没有情感就没有文学作品;没有情感就没有作家。文为心声,要写出有血有肉的作文,思想须和感情相伴。为了让学生写出富有情感的、有血有肉的作文,必须引导学生在写作时把心里的情感释放出来,近年来笔者结合初中作文教学,从感受生活、阅读指导和掌握写作技巧等方面进行了尝试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牡丹亭》是杰出的,其语言既本色又华丽、文本结构严谨而合理、思想倾向扬情反理,再加上艺术表现手段极具浪漫情怀,使得其异彩纷呈,一枝独秀,成为我国戏曲文学作品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3.
在魏末的士林中,阮籍保持独有的疏离感。他以"恬其性"、"得其情"为其情性理想,借以剖解礼法世界的虚伪,而其文学作品实为作者内心痛苦与挣扎的隐曲反映。  相似文献   

14.
文学作品是写人的:写这个人,那个人;写这一代人,那一代人;写这个阶级的人,那个阶级的人.而人的精神生活又是复杂的具体的,所谓“喜奴哀惧爱恶欲”,七情皆有,人情万般.现实生活中复杂的人物精神世界,又常常是反映在面部神色表情之中.优秀的文学作品就在于写出各种各样的人性与人情来.众所周知,曹雪芹在表现色色人情方面,绝妙无比,他不仅善于写笑,绘出一幅幅动人的笑貌图来,而且也善于写哭,同样也绘出了一幅幅动人的哭貌图来.写哭,更是那么细腻、生动、逼真、感人.在某种意义上说,《红楼梦》堪称一章笑与哭的交响乐曲.真正是歌也有思,哭也有怀.  相似文献   

15.
一提起“情”与“趣”,人们自然地会想到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是情感的产儿,而这个产儿又是形象生动的,所以,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富有吸引力,能给人以浓厚的情趣。但论说文(包括议论文和说明文)就没有情趣么?就那么纯粹是逻辑的产儿,纯理性的,枯燥乏味的东西么?回答虽不尽然,但我手头却有两个材料。浙江有位语文教师在他所教的一个班里搞  相似文献   

16.
赵敏 《皖西学院学报》2010,26(3):154-156
2005年9月彭丽媛应"联合国成立60周年"组委会之邀情,在美国纽约著名的林肯艺术中心首演中国情景交响歌剧《木兰诗篇》,大获成功,并荣获林肯艺术中心艺术委员会颁发的"杰出艺术家奖"荣誉称号。彭丽媛在《木兰诗篇》中的艺术表演极具魅力,体现了全新的美学特征:传承与创新的完美结合;典雅与质朴的浑然交融。  相似文献   

17.
一篇好的文章,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美和作者审美感知相结合的产物。而在作者的审美感知中,“情”占有重要的地位。这里所说的“情”,并非一般情感,而是审美情感。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这种审美情感起着重要作用。同样。在学生的作文中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8.
本文着重论述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忠君思想。文章首先论述君权思想的确立 ,这体现在最初的文学作品中 ;再论民心思安意识的文学体现 ;第三论述统治者对忠君思想的利用和推广 ;第四论述文人知识分子对皇上的殷切厚望以及在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忠君之情 ,在以上基础上 ,分析忠君思想的益弊及对后人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文学作品教学,实则是一个感知语言———再造形象———鉴赏品析的审美过程。本文依据接受美学原理并遵循文学鉴赏的自身规律,从赏析式教学法的角度,就文学作品教学中教师激发学生欣赏兴趣、诱导学生入情入境及点拨引导和启发学生想象、联想等问题,联系教学实际和具体作品进行了阐述。肯定并强调只有运用赏析式教学,学生才有可能在切身感受或情感体验的基础上领悟到文学形象特有的艺术感染力和文学作品的真正魅力。通过教学活动中的鉴赏感悟,可以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养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进而使学生形成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引入现代诗学的“张力论”观照中国古代诗学的“情景论”。认为:诗歌“二原质”——“情”与“景”之间存在张力。情景交融是一种“情”和“景”的紧张关系造成的艺术品的超常特性。情景交融中所体现的“情”与“景”之间张力的最大才是中国诗美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