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据考古学文化发现资料获知,三峡地区腰坑葬俗,始见于新石器时代。商代腰坑墓数量增多。战国至秦汉仍传流不断。尤其是唐宋及明代在三峡地区更是屡有发现。从鄂西、三峡地区考古发现的腰坑墓资料现象观察,其发展当是由东向西传播这么一个趋势,然后再由三峡地区继续向西南地区的四川、云南、贵州等地传播,直至今日,西南地区仍见有这种葬俗。延续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岭南腰坑墓的分布、分期及相关特点的研究,认为岭南腰坑葬俗是在湘地越人南迁这一大背景下产生的,它源自楚崛起之前的中原文化。随着楚国的崛起、楚文化的南渐,湘地越人转徙岭南,并将这一葬俗带到岭南,流传开来。岭南的腰坑墓有自己独特的分布特点。腰坑在用途上与该地古葬俗有密切的关系,反映的是岭南土著居民对这一葬俗的认同。  相似文献   

3.
瓦材的出现,使古代劳动人民长期以来用草料遮盖房屋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改进,这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探索中一项重要的发明创造。三峡地区古代劳动人民使用瓦材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约3000年的西周时期,在西周时期遗址考古中发现有板瓦和筒瓦,但数量不多。历史从西周过渡到东周时期后,瓦材使用才逐渐普及和推广,东周时期的瓦材除了板瓦和筒瓦以外,另还发现了瓦当。三峡地区考古发现的瓦材由西周时期数量较少到东周时期数量逐渐增多,反映出该地区古先民们在生活中对瓦材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洞室墓是从先秦时期沿用至今的一种古老墓葬形制,关中地区是洞室墓早期流行的中心地区,学界多认为关中地区的洞室墓起源于战国时期。通过对相关考古资料的梳理,可以认为:洞室墓在关中地区出现的时间早于西周,西周时期仍然存在。不过,这些洞室墓的主人很可能是居住于关中地区的戎人,尚未影响到华夏族群。战国中期以后,洞室墓成为秦文化的重要特征,并随着秦的扩张及西汉定都长安而影响到了东方地区。  相似文献   

5.
邵蕊 《中州大学学报》2013,30(1):105-107
浙江南部是我国南方地区石棚墓的唯一分布点,探讨浙南石棚墓的起源有有助于在更广的层面上认识越文化。除了浙南地区,辽东半岛也是石棚墓的分布点,探讨两地区石棚墓的相互传播关系一直是考古研究的热点。已有的考古研究集中关注于两个地区石棚墓细节上的不同,未能从宏观上把握两个区域石棚墓所反映出的墓主人共同的精神需要,即“尚武”性。根据国内已有的考古资料的多方对比与分析,以及世界“巨石文化”的共性文化特性,浙南石棚墓与辽东半岛石棚墓葬均可能源于同一远古氏族。  相似文献   

6.
洛阳曹魏墓见于发表资料的目前只有3座,其中1座为正始八年(公元247年)墓,另2座为无纪年基.这3座墓虽然数量不多,但它们不仅对于我们了解、认识洛阳曹魏墓的基本特征,了解和认识洛阳曹魏墓的形制、结构、随葬品的组合、葬俗葬式都提供了翔实而可靠的直接资料;同时对于我们了解和认识洛阳曹魏墓与洛阳东汉晚期墓葬及洛阳西晋早期墓葬的异同更是不可多得的宝贵材料.不仅如此,洛阳曹魏墓在中国墓葬史上处于一个转轨的时期,它完成了我国墓葬从"汉制"向"晋制"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7.
铜鼓是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创造的光辉灿烂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根据调查资料可知,目前我国使用铜鼓的民族有壮、布依、水、侗、苗、瑶、彝、佤等民族。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南方各省(自治区)共有一千多而铜鼓,主要集中在云南、广西两省(自治区)。广东、贵州、湖南次之。这些铜鼓大多数是从少数民族地区收集的。解放后,在云南、广西、贵州、四川等少数民族地区发掘了一批铜鼓。这不仅是我们研究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政治、经济、历史的宝  相似文献   

8.
“中国北方长城地带”青铜时代居民的人类学资料表明。匈奴人的人种构成具有突出的地域性,不同地区的匈奴人基本延续了较早时期的人种类型。“中国北方长城地带”东周时期南下的牧人在人种类型上属于“古蒙古高原类型”,来源上应与蒙古高原以及外贝加尔石板墓的居民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到战国晚期以后,当长城以北强大的匈奴联盟形成的时候,这部分古代居民很有可能最终加入到了匈奴联盟当中。  相似文献   

9.
洛阳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墓葬的发现概况,墓葬形式,丧葬习俗,随葬品情况都有其特征.而且这两种文化墓葬存在一些异同.研究者尤其对墓葬中涉及的一些问题如二次葬、屈肢葬、俯身葬,涂朱习俗、墓向等诸多问题结合其他地区的资料和研究成果作了探究  相似文献   

10.
土圹墓是中国古代陵墓上较为常见的墓葬形制。由于陵墓工程规模浩大,因此建设者们采取相关措施确保地下工程的质量,坑壁的保护就是其中一种。但是诸多因素致使对此类遗迹现象并未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收集部分墓葬资料,从考古学、历史地理学、环境学、土力学等角度对湿陷性黄土地区所发现的西汉竖穴土坑墓葬的墓圹防护技术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及分析,认为主要有阶梯加固、墓外临时建筑、修建天井这3种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秦汉结束了分裂的局面,实现了中原地区的统一,国家开始强盛,再造的文化具有更强的生命力,随着统计者积极边陲,以大量的移民为先导,中原文化大规模地向南突进,深入到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这为南方民族的教育增添了新的内容。秦汉时,南方民族的文化教育分为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它们成为汉文化在南方传播的重要途径,加快了少数民族前进的步伐,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我们在文物普查和考古工作中,曾先后在大理地区的祥云、弥渡、巍山等县境内发现一批石棺墓。这些石棺墓的发现,对于我们研究战国、秦汉之际洱海区域的古代族属,以及它们和四川地区的石棺葬文化、民族的迁徒和演变的关系,都有着重要的价值。本文主要根据已发表的资料和笔者亲自参加调查获得的资料,对大理地区石棺葬族属作初步的探讨。 一 大理地区的石棺墓最早发现于弥渡县新街公社马官庄村(今为下马营村)。据赵淳(乾隆)《赵州志、冢墓》卷之三载:“蛮王墓,在弥渡北马官主(庄),本朝康熙十六年(公元一七二一年),水冲出石房,高丈许。”这里记载的所谓“水冲出石房”形状的“蛮王墓”,实际上就是古代的石棺墓。石棺墓虽然早在二百六十多年前就已经发现,但大理地区对石棺墓的科学发掘是一九七七年才开始的。到目前为止,省、州县已分别在祥云、弥渡、巍山等县清理发掘了十八座石棺墓。 石棺墓,当地群众一般称作“孔明坟”、“石棺材”、“鞑子坟”。其墓葬的结构是:先在缓坡台地上挖一个长方形的土坑,选用较平整的石灰岩或沉积岩片石,直栽于土坑的四壁,各用一块较大的石板,作为墓坑两端的堵头,两侧用三至四块石板,石板的平面朝内,毛糙面朝外,石板与石板的空隙用小石片填塞加固,构成一个长方形的  相似文献   

13.
秦汉结束了分裂的局面,实现了中原地区的统一,国家开始强盛,再造的文化具有更强的生命力。随着统治者积极开拓边题,以大量的移民为先导,中原文化大规模地向南突进,深入到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这为南方民族的教育增添了新的内容。秦汉时,南方民族的文化教育分为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它们成为汉文化在南方传播的重要途径,加快了少数民族前进的步伐,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4.
《世界博览》2009,(3):6-6
据设在委内瑞拉的南方电视台2009年1月6日报道,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何塞·萨拉马戈和其他一些知识分子最近联合签署了一份声明,声援加沙人民,帮助人们了解那个饱受以色列摧毁的地区的真相。以下是“南方电视台”提供的全文:加沙:罪行及无耻这不是一场战争,不存在对抗的军队。这是一场大屠杀。这也不是一次报复行为,并不是由于那些土制火箭又一次落在了以色列的领土上,  相似文献   

15.
《甘肃科技纵横》2001,30(5):20-21
秦兵马俑坑、秦铜车马坑、秦石铠甲坑等陪葬坑和陪葬墓的发现与发掘,使全世界都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人们为这伟大的历史奇迹惊叹,同时自然会把视线投向这伟大奇迹的母体--秦始皇陵地下宫殿.这将是一个更加神秘莫测,令人心驰神往的伟大奇迹.  相似文献   

16.
著名的"宁乡青铜器之谜"困扰了几代考古专家和历史学家,至今仍未彻底解开。据宁乡炭河里西周古城遗址的考古发现,以及专家关于宁乡青铜器与炭河里遗址属同一文化内涵的研究成果,从研究炭河里古文化入手,通过对有关青铜器发现资料、历史文献记载,以及地名所蕴含的历史信息等进行疏通和推论,认为炭河里遗址的生活族群是三苗,且炭河里遗址是古三苗国在商末西周时期的都邑所在地。三苗国商代地域包含了赣西北、鄂东南、湘水下游和资水下游,而西周时期仅留有湘水下游和资水下游。最后通过对三苗地域内商周文化遗存等相关资料的分析,为"宁乡青铜器之谜"寻找了一种合理的解释:古三苗国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  相似文献   

17.
白族与铜鼓     
铜鼓是我国西南和南方地区古代少数民族创造的灿烂的青铜文化之一。它是研究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的冶金史、经济史、文化史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料。做好铜鼓的研究工作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过去在讨论铜鼓的族属时,对于白族是否是古代铜鼓的铸造者和使用者提及甚少,甚至有的学者专家认为白族地区发现的铜鼓是从别的少数民族地区流传进去的,也就是说白族不是我国古代铸造铜鼓的民族。我们认为这一结论是十分勉强的,有必要重新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文物考古部门在潍坊市昌邑、寒亭、寿光沿海发现商末至西周及东周时期的古代盐业遗址356处。对应相应时段的历史,可以证明潍坊盐区不仅是我国利用地下卤水资源最早的地区,还是齐国盐业的核心区域,在齐文化发展中曾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一张光墓,在贵州威宁县中水区中和乡梨园村的土梁子西端。在六七十年代,群众平整土地时,曾相继在此挖掘出一些破碎的青铜器和陶器残片。贵州省考古队于1978年11月初试掘,证实这里的地下文化层堆积较薄,未发现有古代民族遗留下来的文化遗物,文化层包涵物中仅见少量东汉时期碎陶片。在东汉文化层之下,发现土坑墓三座(编号张M_1—张M_3)。三座墓的墓口皆被东汉文化层打破,墓口距地表残深0.8—1.1米。张M_3(即张光墓),为浅坑竖穴,墓坑挖在白膏泥生土内,墓坑残深0.6米,填  相似文献   

20.
《西藏大学学报》2012,(4):187-188
滇川藏地区的石棺葬与纳藏两族源流之关系 在历史上藏族和纳西族迁徙之路和当代两族聚居区发现了大量的石棺墓葬群。通过分析这些丰富的考古资料,加上汉藏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资料,论述了滇川藏横断山脉地区所发现的石棺葬与藏族和纳西族这两个民族的先民之间的关系。另外,通过在这些地区的石棺墓中所发现的绿松石等器物,对藏族、纳西族共有的一些宗教文化现象进行分析,认为这些地区发现的石棺葬习俗与作为藏族和纳西族共同祖先的古羌人中的牦牛羌、白狼羌以及苯教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