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戰爭結束,美蘇成為世界的兩個最大强國。這兩大强國能够和平合作,則戰後會有一個長期安定的世界:它們如果發生對立鬥爭,則戰後世界將有相當時期處於動盪不定之中。不幸在戰爭結束後的九個月來,一切的發展指向着美蘇的對立典鬥爭。在巴黎外長會議失败以後,美蘇對立已經代替着英蘇的矛盾而成為國際間最顯著的特徵。  相似文献   

2.
一 戰爭任務與戰後形势第二次世界大戰跟以前許多次國際戰爭有着一些顯著的不同點。首先,它跟第一次世界大戰不同,它不是兩個純粹帝國主義集團利益衝突的結果。由於世界上已存在着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由於蘇聯終於不得不捲入戰爭,戰爭真正成爲世界規模的,兩(?)陣線分明地擺列是出來:一方面是法西斯国家及其附(?)和寄生者的集團侵略,一方面是愛好自由和民主國家的聯合  相似文献   

3.
誇耀今年七月七日,是美利堅合衆國宣佈獨立的一百七十週年紀念日,杜魯門總統特地選擇這一天,作為給與菲律濱獨立的日子,其目的自然是企圖藉美國獨立的光榮意義來點綴菲律濱的‘獨立’。意思就是說:一百七十年前,美利堅合衆國掙脫了英國的束縛,獲得了完全的獨立自由:而在一百七十年後的今天,美國更發揮了其爭取獨立自由的光輝傳統,‘自動’給與菲律濱以‘獨立’民美國‘新聞週刊’對於菲島獨立的誇耀,甚至要以此來向英國和蘇聯示威了。它說: ‘一個國家自動將獨立許給一個種族不同資源豐富的殖民地民族,在近代歷史上還是一個創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結束以來,欧洲中心盛產煤鋼的萨尔地区,一直是法國和西德兩国统治集团發生重大爭执的焦点。薩尔的一位歷史学家曾打过一个比喻說,薩尔好像介於兩塊巨大的磁鉄(指西德的魯尔和法國的洛林的壟断資本)之間的鋼球一样,那一方面的磁力强就滾向那一边。事实表明,法國或西德的壟断資本集团都是一心想牺牲它的对手,使自己能在經济上和政治上控制萨尔。这种絲毫不顧薩尔地区人民利益的政策,不能不在它的实踐中一再遭到挫折。薩尔人民長久以來就为了要使薩尔地区重新回到統一的、民主的德國而進行着英勇的斗爭。在“自治”的状态下 薩尔是德國的領土,在薩尔世代居住的絕大多数居民是德國人。1945年希特勒德國失敗后,薩尔划归法國佔領区。法國利用这种臨时的軍政控制的便利,企圖就此長久地壟断下去。这就是1947年薩尔憲法的制訂和  相似文献   

5.
為收拾戰後的殘破局面,為謀在第二次大戰的廢墟上創造起人類世界的和平,緊接着莫斯科三國外長會議,扭轉了那可怖的‘十一月低潮’之後,聯合國大會終以一九四六年一月十日在倫敦舉行了。 這在歷史上還是創舉,是有天地以來的第一回。集全球最大多數國家的代表兩千餘人於一堂,商討世界和平的創造,他們來自各洲各岛,來自地球上每一個角落,代表了所有種族、信仰、生活、思想不同的人民,來爲世界  相似文献   

6.
美國關係在其他兩個問題上,發生了接觸:一個是遠東方面的朝鮮,又一個是近東方面的伊朗。這兩個國家的情勢,不盡相同;但在反映美蘇對於戰後世界的不同看法上,則有其一致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萨尔问题     
薩爾是位於德國和法國之間的一個地區,原属德國娣e僅七百四十一二平方公里,人口不到百萬。它是以丰富的煤礦和高度集中的鋼鐵工業聞名於世的,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成為德國軍国主義的主要工業基地之一。按照一九一九年凡爾赛條約,划給法國管理十五年,以赔償法国北部矿產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所遭到的損失。根據一九三五年薩爾區公民投票的結果,歸還德國?诙问澜绱髴鸾Y束後,被划入法國佔領區。法國提出的‘舒曼計劃’的企圖之一,就是想使美國和西德承認法國併吞薩尔。因此,薩爾問題便成為西德与法國間矛盾的焦點,同時也是‘歐洲煤鋼聯營集團’中不斷激烈爭吵的中心議題。  相似文献   

8.
一九四五年快到年底了。離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已經四個月。然而,倫敦五强外長會議失敗後籠罩着整個世界的農務,始終沒有澄清。遠東顧問委員會開會以後,毫無下文;杜阿兩巨頭的會  相似文献   

9.
世界点滴     
華盛頓動向十月二十一日美國的‘新聞週刊’在‘華盛頓動向’中有着三段消息,對於中國局勢的發展,透露出一個非常慘黯的前景: 一、‘國務院官吏已在私下承認調解中國內爭的失敗。馬歇爾將軍不久即將返美。’二、‘然而,馬歇爾的返美並不表示美國從中國  相似文献   

10.
十一月五日,美阈在舉行八十屆國會的選舉了,這是有关美国今後動向的一件大事。因為美國阈會是美國的决策機关,它內政外交上的倒退或進步,阈會起着很大的决定作用。所以,華萊士等正在呼選舉一個進步的八十屆國会。這篇文章對七十九屆阈會作了一個總結,鑑往知來,值得我們參攷  相似文献   

11.
一一九四六年二月下旬到三月上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一段時間內,出现了國際危機的第一個頂峯。這和去年十月倫敦外長會議失敗後的情况不同。在當時,一般人所感到的是一種迷惘和焦灼的心情;這一次,許多人所覺得的却是驚駭的剌激的心理了。大家禁不住要問:第三次世界大戰是不是很快就會來呢? 從原子彈的嚴守秘密演變而爲原子間諜案的突然揭露,從所謂‘西歐集  相似文献   

12.
據英國聯合通訊社發表,這次歐戰爆發以後,發見了空戰中的幾種教訓,主要的為下列四種:一、戰鬥機强於轟炸機。兩者相遇,戰鬥机與轟炸機的損失比例為四十比一百。  相似文献   

13.
一中立與孤立三月下旬的中舆論,關於美國中立法的修改問題,會引起熱烈的討論。因爲中立法是美國對國外戰爭所持態度的一種表示:它不但是近幾年來美國對外行動的核心,而且是國際政治上的一個重要因素。美國中立法的存廢或修改與美國將來對中日戰爭所持的態度是很有關係的。美國中立法,是在一九三五年八月頒佈的;一九三六年二月,和一九三七年五月,會有過兩次的修改。現行中立法,就是一九三七年五月通過的。這部法案的主要內容有四點:(一)禁止美國  相似文献   

14.
聯合声明對於美國輿論的刺激是很大的。美國各報在評述声明中,差不多完全一致地認为這是‘一篇悲劇性的文告’,因为恢復中國和平工作,‘在一個光明的開始之後,結果终告失敗’,這是非常痛心的事實。但他們所最注意的倒不是這個事實本身,而是與此密切地關聯着的美國的對  相似文献   

15.
陣容與人物二 從记者的活動看日内瓦會議日内瓦會議是一個歷史性的會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最重要的國際會議,是受到最廣泛、最密切注意的國際會議.正因爲這個緣故,這個會議像磁石一樣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新聞記者和攝影記者,來到日内瓦採訪這個歷史性會議的各項消息和拍攝這個歷史性會議的各種場面.如果說參加日内瓦會議的各國代表團的陣容的盛大是前所未有的,那麽,採訪這個會議新聞的記者的陣容也是空前的.今年一月舉行四國外長會議的時候,到柏林採訪的  相似文献   

16.
一世界政治的動向,至今還是决定於歐洲。兩次大戰都是以歐洲做主戰場的。歐洲問题的解决,就等于替一個和平而安定的世界的到臨,奏出一首序曲。在聯合国大會舉行的前夜,二十一個國家的和平會議,就是為了解决若干歐洲問题的。這個和平會議,如所周知,討論了對德國法西斯先前的五個幫兇或附庸國(意、匈、羅、保、芬)的和約草案;尽管有若干爭論,但也到達了一些結論。關於幾個國家的领土轉讓的几點(芬蘭把貝莎摩港讓與蘇聯,波卡拉借給蘇聯做海軍基地;意大利西方邊境一小塊讓給法國,多德干  相似文献   

17.
在欧洲政治蜕變的過程中,六月二日法國和義 大利的選舉,是應該注意的。法國和義大利,這兩個西歐和南歐重要的國家,一個由於大戰初期的挫折和敵人的長期控制,一個由於戰争的最後失败,國際地位都已大大地低落  相似文献   

18.
經過了三十多個的西班牙反法西斯戰爭,在巴宰隆那淪陷以後,受到了兩個不幸的打擊:第一是英法的承認西叛軍政府,使西班牙人民在精神是感到一個很大的刺激:第二是瑪德里發生政變,喀沙杜與米耶迦兩個售式軍官公然主張向弗朗哥投降,引起了共和軍内部慘痛的分裂。  相似文献   

19.
一盈和虚作爲資本主義發展的爆炸點的兩次世界大戰,深深地刻劃成美國國力及其世界地位轉捩的兩大界碑。就一方面說,無論美國的國力,或其世界地位,這兩大界碑都標示着美國的向上和發展。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做了世界的最大債權國,不是偶然的,新大陸特有的豐富資源及其他優越的工業條件,使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得以後來居上,迅速超過了所有的工業國家,甚至超過了老牌的一等强大的英國。這種强大的國力,當然會成爲當年協約國勝利,戰後救濟及世界金融安定所不可少的有力因素(但德國的東山再起,美元也是一大支補血針)。只是由於戰爭的‘適可而止’  相似文献   

20.
正像每個中國人都崇敬孫中山先生,每個蘇聯人民都崇敬列寗、史太林一樣,每個印度人,不論是屬於那一宗教,那一種族,都是一樣地祟敬尼赫魯先生的。他在印度是甘地以最受人民敬愛的一個領袖。近年來,全印國民大會在他英勇的領導之下,不断地利用種種進機和英帝國主義鬥爭。如最近對於英政府颁佈施行的‘新憲法’,國民大會以它在各省所擁有的絕大势力,策動有組織的全國一致的行動来抗争,竟使它無從發生效力。因此,他在一方面是印度三萬萬人民最热烈擁護的領袖;在另一方面也是帝國主義者最痛恨的眼中釘。他前後總計入獄有七次之多,在狱中的時光合算起来,共有七年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