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操 《自然与人》2012,(6):10-13
“上帝粒子”究竟是虚无,还是真实地存在?从48年前它被预言的那日起,这个问题就成为粒子物理学界争议的焦点。这个逗弄得物理学界都为之“疯狂”的小东西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何寻找它的旅程如此艰难?  相似文献   

2.
光的量子相干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昌璞 《科学》2006,58(2):54-56
人类关于物质世界的许多认识是通过光开始的。理解光的本性一直贯穿着近代物理学发展活动的主线。历史上,人们对光现象物理性质的探索.可以追溯到牛顿时代。光是粒子还是波的问题曾经引发了牛顿等人和惠更斯学派的激烈争论。19世纪末,由于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建立,惠更斯(C.Huygens)提出的光的波动学说一时占了上风,但后来,量子理论的建立叉使得牛顿的光的粒子学说重振雄威。量子力学关于物质世界的波粒二象性描述,原则上使得两种学说得以协调。但是。在1960年代以前,怎样从实际的实验探测出发,从根本上理解光场的波粒二重属性,仍然是当时物理学面临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夸克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吗?美国科学家认为,夸克有可能是由比其更小的物质构成的,如果这一说法正确.粒子物理学中的经典模型将会受到挑战。根据粒子物理学中的经典模型,亚原子粒子是由夸克组合成的,例如,一个质子就包含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直到今天...  相似文献   

4.
奇云 《世界科学》2004,(8):9-12
现代人来自何方?这是一个困惑人们很久的问题,为了破解这个难题。世界各国的科学家正在做出种种推断和论证。生物学家深信,人类共同的母亲是存在的,这就是“线粒体夏娃”——  相似文献   

5.
地球之外是否存在文明世界?除了地球上的人类,在宇宙其他星体上有没有生命?这个问题早就引起人们的重视。许多科学家推测,在宇宙其他星体上是有生命的。为了验证这些推测,各国科学家都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神人鬼     
我这篇评论用这个标题,自有道理。因为最近读了一本书感受颇深,书名叫《神之谜》。天地之间,到底有没有“神”和“鬼”呢?这本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然而,如今却被《神之谜》的作者搅混了,因为作者的“研究”证明了“神”和“鬼”是“实在物”,也就是说,神与鬼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这就不能不议一议、评一评神与鬼了。 什么是神?“神也叫神仙、神灵、神道。它是宗教和神话中所幻想的主宰物质世界。超自然的、具有人格和意识的存在。神的观念产生于原始社会,是人们不能理解和驾驭自然力量以及社会力量时,这些力量以人格化的方…  相似文献   

7.
如果在宇宙中还存在着像地球这样的行星的话,它一定在围绕着其他恒星运转.而这个“地球”上是否有生命存在就很难说了,因为在茫茫宇宙中,出现一个有生命的星球是极其偶然的。当然,假如起初没有太阳.也就不会有现在的我们.也就没有可能让我们在一起谈论这样一个话题。不过我们还是继续猜想,假如今天我们突然失去太阳。地球将会怎样呢?人类又将会怎样呢?  相似文献   

8.
龚静 《世界科学》2000,(3):40-41
树蛙是什么?和青蛙有什么关系?它味道鲜美?还是堪称奇景?是啊,我也在想它与我们有关系吗?先别忙着回答,来看一项科学家关于树蛙的研究成果。 俄罗斯生化学家查斯洛夫在1986年时就观察到非洲树蛙从未被细菌感染过,即使实验人员在蛙腿上划一刀,将它们丢入充满细菌的脏水,树蛙仍然安然无恙。这个发现对饱受细菌威胁的人类而言不啻是个福音。要知道,人类虽然发明了好几代抗生素,但细菌的反抗生素能力也随之增长,20世纪末,“无名怪菌”打败最强效抗生素的消息时有所闻。查斯洛夫将一滴肾上腺素滴在树蛙皮肤上,传达“我受伤…  相似文献   

9.
●合成生物学能为我们带来什么?随着科学家对DNA“读写”能力的进一步提高。生物工程学创造出了更多的奇迹。如果给人类装上声纳.我们会像蝙蝠一样在黑暗中旅行吗?如果人类有从阳光中吸取能量的基因.我们是否会像植物一样进行光合作用?利用生物学和工程学手段。科学家正在改变着世界……  相似文献   

10.
曹夫 《科学之友》2003,(11):10-10
扬起帆的船,在风的推动下,可以在浩瀚的海洋里航行。那么,是否有一种“阳光帆船”,利用太阳光的推动,可以在宇宙间航行呢?日本文部科学省太空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回答:可以。原来,光除了具备波性质,也拥有粒子性质,光的粒子(光子)碰撞到阳光帆船的帆,会在帆上施以极微小的力,这个力可以使阳光帆船加速前进,最终以极快的速度航行。当然,他们正在设计的“阳光帆船”,外形和普通帆船有很大不同。但原理有异曲同工之妙:太阳的光子就像“风”一样,驱动阳  相似文献   

11.
许槑 《自然杂志》2007,29(3):0-130,151
1998年,当美国斯坦福大学的Rob-ert Laughlin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曾被问到带分数电荷的粒子(现在称为准粒子)将会怎样影响人们的生活,他说,“应该不会有什么影响,除非大家关心宇宙是怎么运转的”。大家当然关心这个问题。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文晓钢和哈佛大学的Michael Levi  相似文献   

12.
宿兵  王银秋 《科学》2006,58(6):16-20
人类起源是生命演化的奇迹。也是长期以来生命科学领域最受关注的重大课题之一。作为目前已知的唯一高级智慧生物,人类对自身的起源问题一直十分关心。了解自身是人类最基本的愿望。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开始思考我们究竟是什么?我们从哪里来?历史上有很多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比如女娲造人、亚当夏娃的故事、海猿说、杂交说、外星人说等。随着科学的发展.特别是自达尔文发表划时代的进化论以来,“人类跟其他动物一样。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从一个远古的似猿祖先进化而来”的思想已经被大家普遍接受。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月底,有人声称在一张由火星探测器拍摄的火星表面照片上发现了一个疑似“火星人”的图像,由此再次引发人们对火星生命的探索兴趣。其实,火星生命问题早在100多年前就开始引起世人关注,但“火星是否曾有过生命,或者今天是否仍存在生命”这个疑问迄今仍无确定的答案。那么,人们为何如何向往寻找火星生命?为什么很多科学家倾向于认为火星存在或曾经存在过生命?空间怎样才能寻找到火星生命?  相似文献   

14.
自然界的每一种粒子在奇妙的镜面世界中,均有一个反物质的伴侣,当两者相遇时,它们会以辐射形式而湮没,物理学家们通过实验已创造出反粒子、甚至已制造出反物质原子。当人们问20世纪最惊人的发现是什么时,很少有人怀疑是德国量子物理学家W·海森堡(WernerHei-senberg)发现的测不准原理。按照他的意见,在本世纪30年代自从预测和发现了反物质,它像魔镜一样已在宇宙中出现。由此我们能看到反物质粒子,每一种均对应了物质世界中的一种粒子,但是许多性质相反或相对映。那么进一步情况会是什么?如果物质粒子接近或碰到其“对映物”…  相似文献   

15.
心理上会有按钮是不是很奇怪?“心理按钮”到底是什么呢? 追根溯源.这个概念还是从西方心理专家们那里传过来的。简单地说,“心理按钮”的意思是人们现实生活中最敏感的、最在乎的、最不愿意让别人提起的一个自己的某种特征或者是内心某种情节。把它形象地称呼为“心理按钮”。也就是说,当人的心理敏感点被触发。情绪反应就会过度;这就好像按钮一样,被人一按,自己就像是通了电似的,有种被伤害很难受的感觉。  相似文献   

16.
8岁那年,母亲给她出了道选择题:“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说:应该有某个人为这个问题做些事情.但是为什么是我做?另一种人说:必须有某个人为这个问题做些事情.那么为什么我不做?”她还没有来得及回答,这时妹妹从门外跑了进来:  相似文献   

17.
人的能力(智能)以及它的物理存在都表明智能机器的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制造一个新的不同的智能机器。那末一个自然而然的问题就是:“人工智能机器能模拟人类的智能吗?”与此相关的问题是:“理解事物意味着什么样的含义?”“自我意识是什么?”什么叫有意识?”等等。目前机器的能力与这些问题都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这就决定了它们与人的差别。量子力学的理论与方法也许是通向解决这些问题的一条路径。  相似文献   

18.
刘元生 《科学》2000,(10):66-69
太阳系的起源是一个关于这个世界的本原问题,它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纯天文学问题。人们为了揭开这个谜,曾经历尽艰辛;许多人为此贡献出自己的毕生精力,有人甚至献出了生命。人类永远不会忘记那些曾经为理解我们这个世界而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人们:哥白尼(N.Copemicus)、布鲁诺(G.Bruno)、牛顿(I.Newton)、康德(I.Kant)、托勒密(C.Ptolemaeus)等等。  相似文献   

19.
古人在眺望星空之时,也对脚底下的世界发生了莫大的兴趣:地底下有什么?地有多深?一切都是那样的神秘。在中国的古代神话中,死了的人都居住在地底下,阎王统治着地下的世界,地狱还分了十八层。如果到过重庆的丰都鬼城,就可以看到古人对地下世界惟妙惟肖的描述。而在希腊神话中,地狱的统治者是冥王普路托。在近代,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人类思想的解放,人们在世界各地探险的同时,也对地下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想象。19世纪初,一位名叫西姆的美国人宣称地球的内部是空的,是适合人类居住的地下乐园,而在地球的南北两极,则有着这个地…  相似文献   

20.
在假说与结论之间HaroldB.Hopfenberg著赵乐静译在乐观主义者看来,科学事业就象剥洋葱。他们虔诚地相信:只要假以时日,人类总能揭开层层屏障,把握自然之谜。他们也喜欢猜测自然这颗“大洋葱头”的核心究竟在哪里?本质是什么?在研究中,他们还常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