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水北调中线陕西水源区水环境容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针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目前现状,对水环境容量进行科学预测.方法 采用灰色系统预测模型、一维水质预测模型和水环境容量预测模型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汉、丹江流域陕西段水环境容量进行预测.结果 预测结果显示随着经济等各行业的发展,水源区汉、丹江流域陕西段的水环境容量在逐年减少.结论 加强水污染治理、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海河流域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实现海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需进行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本文从水资源、生态环境、人口与经济的关系出发,针对海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探讨了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内涵、指标体系;提出时间序列与最优化理论相结合计算生态环境承载力的量化模型;得出海河流域现状处于生态环境严重超载状态;在南水北调、经济常规发展下,到2035年左右达到可承载的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并进行分段生态评价,发现长河流域各段的生态环境问题.针对长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恶化,提出根据生态学原理,采取生态措施与建设生态工程进行生态治理,以有效改善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促进辽河水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官厅水库入库口复合湿地系统建设以恢复官厅水库饮用水源地功能、保障供水安全、促进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对水库水源水质进行全面调杳、监测、分析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最新技术经验,采用并建设了前置库自然湿地和人工构造湿地的入库口复合湿地系统,突破了水库流域水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关键与难点技术,成功实施了官厅水库水质改善和生态修复,形成了适宜于北方低温干旱地区水库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技术体系,为恢复官厅水库饮用水源功能发挥了关键作用,为水库水质保护和生态恢复探索了一条可行道路.  相似文献   

5.
官厅水库入库口复合湿地系统建设以恢复官厅水库饮用水源地功能、保障供水安全、促进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对水库水源水质进行全面调查、监测、分析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最新技术经验,采用并建设了前置库自然湿地和人工构造湿地的入库口复合湿地系统,突破了水库流域水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关键与难点技术,成功实施了官厅水库水质改善和生态修复,形成了适宜于北方低温干旱地区水库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技术体系,为恢复官厅水库饮用水源功能发挥了关键作用,为水库水质保护和生态恢复探索了一条可行道路.  相似文献   

6.
为揭示清水江流域水质变化趋势,以2011—2020年清水江流域6个断面监测数据为基础,对清水江流域水质变化趋势、水质综合污染程度和主要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2011—2020年期间,清水江流域水质逐渐趋于好转,从2018年开始清水江流域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标准,水质综合污染程度从尚清洁水质向清洁水质改善。影响清水江流域水质的主要污染物为总磷和氟化物,各断面总磷浓度降幅在40.0%~99.3%;氟化物浓度降幅在33.1%~88.2%,其中降幅最大均为湾水断面。经初步分析,清水江流域水质整体趋于变好的原因在于贵州省采取行之有效的经济手段控制污染物排放、利用法律手段督促企业规范排污行为、使用行政手段督察企业整改等系列政策的出台及配套措施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左小河流域生态环境的调查和水质监测数据的分析,将左小河干流划分为七个河段,选择四类十一项指标分段进行生态评价.针对各河段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提出三项生态治理措施和四大生态治理工程.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河西不同区域戈壁水文资料的调查和对采集水样水质的检测分析表明:河西走廊戈壁水质总体良好.从戈壁不同的分布区域水质分级来看:党河流域中下游戈壁、黑河流域中下游戈壁水质以Ⅰ类较好的水为主,未检测出Ⅲ、Ⅳ类水.疏勒河流域中下游、北山黑戈壁区域水质相对下降,均有Ⅲ类水检出.石羊河流域下游戈壁水质以Ⅱ类中等水为主,Ⅰ类较好的水比例降低,但是总体上水质良好.  相似文献   

9.
叶尔羌河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流域的水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采用系统动力学和隶属度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以新疆叶尔羌河流域为例,设计了9个模拟方案,对其水生态承载力进行了量化分析,确定了叶尔羌河流域的最优发展方案,并提出了提高叶尔羌河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的具体措施,为流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洛阳江水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峻桢 《海峡科学》2008,(3):21-23,29
根据泉州市环境监测站对洛阳江水质的监测数据、污染源调查结果以及有关部门的监测资料,对洛阳江流域的水环境容量进行研究,提出了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1.
福州内河水环境综合治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福州城区内河治理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着重就实施内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实现水体水质良好、生态功能完善的几个措施,即内河水动力水质模型的建立与水流污染物运动规律研究、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完善、内河引水冲污调度实时控制系统建设和内河水生态环境重建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尚婷婷  张亚群  张志杰 《甘肃科技》2022,38(1):75-77+128
基于甘肃省陇南市生态环境现状,从水资源、水环境、排放强度及水生态4个方面构建了陇南市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陇南市2016—2019年水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陇南市水环境承载力状况总体呈上升趋势;通过分析,人均生活用水量、城市再生水利用率、污染物排放强度、水质净化功能指数和水源涵养功能指数是影响陇南市水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建议从“减排”和“增容”两方面提高陇南市水环境承载力。  相似文献   

13.
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研究——以河南省海河流域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研究评述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无天然径流、经济发展水平低的流域,上下游进行生态补偿的测算模型,即基于水质和污染物总量的流域生态补偿测算模型,并以水生态恢复成本作为补偿的科学依据.在河南省海河流域水生态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2008年河南省海河流域上下游之间的补偿金额,为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研究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1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质治理与保护的生态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在丹江口水库流域,其水质达到国家Ⅱ类水质标准 水库的主要污染物为有机物,库区呈现中营养状态 水源区生态环境建设思路包括:大力开展生态林建设;有计划地开展流域综合治理;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用现代农业的清洁生产方式,改造区域内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规划建设一定规模的生态环境保护区  相似文献   

15.
根据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等规定,对张掖市黑河流域的水质进行了分析。监测结果显示:2013年黑河干流张掖段水质状况良好,莺落峡、六坝为Ⅰ类,高崖水文站为Ⅱ类,支流山丹桥属劣Ⅴ类;山丹河由于接纳了城市生活污水、部分企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水,需氧污染物污染较严重,致使水质处于严重污染水平,汇入黑河后,对高崖水文站断面水质产生显著影响,在经黑河干流水文生态作用和湿地降解作用,下游水质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以建宁县杨林溪、里沙溪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水质监测数据,结果表明,通过工程治理、生态修复和强化管理等综合措施,有效提升了水环境质量,水体主要污染物浓度呈逐渐下降趋势,监控断面水质由《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提升至Ⅲ类以上~([1])。  相似文献   

17.
黄山市太平湖流域土地利用结构与河流水质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太平湖流域土地利用数据,运用ArcGIS水文、空间分析功能将太平湖流域划分为5个子流域,并提取不同坡度下各子流域的土地利用类型.通过2010年至2013年入湖河流水质监测,选取CODMn,TP,TN,NH3-N 4个水质指标,分析不同水期下的土地利用结构对河流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整个流域而言,浦溪河、麻川河污染最严重,水质污染指标与耕地、建设用地、园地呈正相关,与林草地呈负相关,其中TN、NH3-N两种污染物指标受土地利用类型影响最为显著;(2)不同水期内,丰水期时的土地利用结构与水质指标相关性比枯水期时明显,尤其是CODMn、TP、NH3-N三项水质指标;(3)不同坡度下,土地利用类型与水质指标相关性差异较明显.坡度在15°~25°区间时建设用地与污染物呈显著正相关性,坡度25°时,林草地与污染物呈显著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采莲河是滇池流域典型的城市河流,是昆明市城区的主要纳污河道,为滇池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为了治理滇池流域污染,昆明市政府于2010年完成了包括采莲河沿岸截污、水生生态修复等系列综合整治工程.以采莲河为例,通过对采莲河水质、浮游动物以及底栖的追踪调查研究,对综合治理后采莲河的水质改善状况和生态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估.结果表明,经过综合整治之后,采莲河水质明显改善,其中入湖口处CODCr,BOD5,NH3-N,TN,TP与2007年相比分别下降了56%,48%,50%,47.5%和67.6%,主河段水质已经达到地表水Ⅵ类标准;由于水质的改善,采莲河共检测到浮游动物91种,平均密度为812.29ind/L,平均生物量为821g/L;底栖动物共监测到14种,平均密度为1 008.7ind/m2,平均生物量为13.40g/m2.研究表明综合整治工程对城市河流的治理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滇池流域河流的综合整治工程为高原湖泊河流的治理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9.
基于Multi-Agent的流域突发水污染扩散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及其应急平台对未来污染状况获取的快速性,基于复杂性理论中的Agent建模思想建立水污染扩散模型。根据流域的二维空间数据,将其划分为多个三角形面元,用面元代表水质Agent,形成包含多个水质Agent的三角形格网系统,然后对污染物在水质Agent之间的扩散现象进行描述,提取水质Agent中的污染物"属性",并利用其对外界的"感知"能力和表现出的行为特征刻画水质Agent,构建出基于水质Agent的流域突发水污染物扩散模型。将此模型应用于松花江流域的突发水污染事件中,结果表明所建模型结构合理,能有效模拟出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  相似文献   

20.
昆明呈贡新区入滇池主要河流水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呈贡新城流入滇池的主要河流捞渔河和洛龙河2007年及2010年度水体的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CODcr)等指标进行分析测定,结果显示,洛龙河与捞鱼河水体均受污染,综合水质劣于地表水V类标准,洛龙河水体污染较轻,捞渔河污染较重,氮是2条河流的主要污染物.受到滇池流域磷治理措施的积极影响,总磷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