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神经网络训练过程中的高昂计算代价是有待克服的一个主要困难。作者把前馈多层神经网络的相继各层看做流水线的相继步骤,从而提出了一个在MIMD机器上实现的并行BP算法来提高误差反传递算法的效率。文章的最后,对BP算法的并行实现进行了分析,理论分析结果显示,多种神经网络结构都可有效地并行化。  相似文献   

2.
根据多变量Bayesian动态线性模型(简记为MBDLM)在递推过程中出现的方差阵不正定、精底低以及滤波发散等情况进行分析,对原有卡尔曼滤波算法加以改进,给出了比较适用的递推算法。  相似文献   

3.
该文从串行DFP算法出发,通过对算法的仔细研究与分析,提出了一种适合于消息传递型MIMD并行机的块并行DFP算法。该算法与已有文献中相应的SIMD算法相比,其并行度大大提高,效率比相应的SIMD算法高,算法的理论分析证明该文中的并行DFP算法,当n→∞时,极限效率趋于1。  相似文献   

4.
在 MV系列机上实现的 MV-PROLOG系统是为建立企业决策支持系统提供知识处理工具而设计的。为了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实用性.在实现上采用了内码表示、结构共享、智能回溯、预匹配以及尾递归等多项措施。在设计上.本系统特别注重与环境的连接和通讯。为此,系统用COBOL语言编写,以便于与MIS或其他系统软件(DBMS和高级语言等)通讯。  相似文献   

5.
结构动力分析显式积分并行算法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布式并行计算机环境下开展有限元并行算法研究是计算力学领域的前沿课题之一。基于区域分裂法,提出了结构动力分析两种形式的显式积分法的并行算法及步骤;同时,在用Transputer组成的分布式MIMD并行计算机上,采用3L并行Fortran编写了计算程序,并将其移植到串并行混合有限元分析软件PFEM中;最后,通过对三维空间钢架结构的实际分析,不仅验证了算法和程序设计的正确性,而且结果表明算法具有较高的并行效率。当2个和3个CPU工作时,并行效率分别为0.8和0.7。  相似文献   

6.
一种改进的变步长BLMS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BLMS(Block Least Mean Square)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变步长算法,它除具有BLMS算法的特点,还提高收敛速度,降低了权失调噪声,具有较好仰噪能力。适用于实时器材怕低消,计算机仿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设P与Q旬平面内任意两个互不相交的凸多边形,d为任一给定方向。研究并行判定P沿d以平移方式移动与Q碰撞的问题,采用S分搜索策略,在MIMD-CL模型上给出了求解此问题的并行算法,并证明了算法的正确性。最坏情况下,在超立方结构上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log2(m+n),通讯复杂度为O(elog2(m+n)/log2S)。  相似文献   

8.
B 样条曲线升阶经典算法中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升阶算法是B样条曲线和曲面设计的一个基本算法。它广泛应用于组合曲线、蒙皮或扫描曲面等设计中。文中指出了Prautzsch于1984年发表在《ComputerAidedGeo-metricDesign》杂志上的论文“DegreeelevationofB-splinecurves”中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的方法主要是对Prautzsch算法的改进,使之不仅能够用于端点插值B样条曲线的升阶问题,而且能够解决其它非均匀B样条曲线以及均匀B样条曲线的升阶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MIMD计算机系统提出了函数式语言的并行LE机,并行LE在函数式语言FP的基本语义中增加对THREAD对象和延迟对象LOBJ处理的语义规则,其计算能力介于积极计值和惰性计值之间,为有效开发程序中细颗粒度并行性,本文将延迟处理技术文入并行进程的生成过程中,为有效程序中细颗粒度行性,本文将延迟处理技术文入并行过程的生成中,因而在成分开发系统的并行处理能力的同时减少了系统生成的进程数目。  相似文献   

10.
该文讨论了三维物体隐面消除的并行处理问题。在对串行算法进行深入研究,并根据并行化的需要进行适当修改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类改进的MIMD并行浓度缓冲器算法,并在多Transputer系统上实现。文中还对有关算法的效率进行了比较,算例表明实际效率与理论分析相符。  相似文献   

11.
给出一个串行模拟在分布式存储MIMD一级3叉树机上求解任意三对角线性代数方程组的分布式迭代算法的C语言程序。  相似文献   

12.
利用行处理法贪心方法和分治策略给出一个基于分布式存储MIMD一级q叉树树机模型求解任意带状方程组的并行迭代算法,证明算法对相容性带状方程组收敛并分析算法的通信复杂度。  相似文献   

13.
带状方程组二叉树MIMD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行处理法和分治策略给出了一个基于分布式存储MIMD二叉树树机模型求解任意带状方程组的并行迭代算法,证明算法对相容性带状方程组收敛并分析算法的通信复杂度.  相似文献   

14.
三对角方程组行处理法并行解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利用行处理法和分治策略给出一个求解任意三对角方程组的并行迭代解法 ,证明了所给解法对任意相容性三对角方程组收敛 ,讨论了所给解法的迭代终止条件 ,进而讨论了其对应分布式MIMD并行迭代算法的设计法则 .按照并行解法 并行计算机 =并行算法的模式 ,使用给出的并行解法 ,可以给出一些求解三对角方程组的新的MIMD并行迭代算法 .  相似文献   

15.
用光线跟踪来合成三维图形需要非常大的运算量,大规模的并行处理,可使合成速度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在MIMD机上,系统具有非常好的性能价格比,在MIMD机上实现三维图形的合成需要解决2个关键的问题:1)负载平衡;2)模型数据库的分解,在这篇文章中给出了一种MIMD机上实现三维图形合成的方法,并且提出了一种模型数据库分解的策略,根据光线跟踪一致性的特性,对各节点机的任务进行预估计,使系统的负载得到了  相似文献   

16.
结构动力分析显隐式混合积分并行算法及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分布式并行计算机环境下开展有限元并行算法研究是计算力学领域的前沿课题之一。基于区域分裂法,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构动力分析的显-隐式混合积分并行算法,给出了其算法执行过程,并从物理直观意义上解释了该算法的设计思想,指出了其本质是一种单元弱耦合的混合积分算法。同时在网络并行计算机群系统上,基于并行平台(PVM)设计了算法程序。最后,通过数值算例证明了该算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并指出了进一步提高并行效率的关键是如何合理确定隐式积分区域单元数目  相似文献   

17.
针对二维经验模分解(BEMD)处理大尺寸图像耗时较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PI技术的BEMD并行算法.对BEMD串行程序中极值点选取、平面三角剖分、三角域内数值插值等几个主要部分的运行时间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三角域内数值插值是耗时的主要部分,也是并行化的重点处理部分;随后在高性能计算平台上构建并行环境,基于MPI技术对BEMD算法的包络面生成部分实现了并行化,具体方法是先将剖分后的三角形序列按照进程数均匀划分,使整个图像分割为若干子区域并分配给相应进程,然后各进程拟合出对应子区域的上下Bezier曲面并由0进程进行合并,进而生成上下包络面;最后通过加速比等指标对该算法进行测评.结果表明,算法在30核并行执行时加速比可达20.1396,利用率为64.97%,运行效率的提升较为明显.在数据量达到原始数据的25倍时可扩展性指标为1.3975,表明该算法对大数据量的任务有很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多层前馈神经网络训练的新算法,它把遗传算法与自适应变形梯度学习算法集成起来。这种并行混合学习算法已经在MIMD平台实现了。通过把该算法用于二个图像识别领域例子,对它的性能进行了评估,本文学显示了所 拼行混合神经网络学习算法的良好的收敛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Stewart机构并联加工机的插补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基于Stewart机构的并联加工机的插补算法。方法 利用通常的时间分割插补算法思想和并联加工机构逆运动学模型,求解刀具运动轨迹与6根伸缩杆之间的关系,导出一种插补算法,并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编制仿真软件,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该插补算法的可用性。结果与结论 对球面类和双曲面类零件加工过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插补算法是正确的,实用的,为并联加工机提供一种新的可行的插补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