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合肥科技》2007,(8):15-15
合肥市蜀山区上半年吸引外资4,200万美元,引进3家世界500强企业。蜀山区委书记阮永兴表示,将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以企业为科技成果转化载体,推进科技产业化进程,成为合肥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2.
《合肥科技》2007,(1):13-14
2007年1月16日,福州市科技局一行,由副局长林秀玲带队,带同有关处室和福州市创业服务中心的负责人,考察了我市蜀山区与北京中科前方生物技术研究所共同创办的中试与孵化基地,合肥市科技局领导、蜀山区科技局及蜀山开发区负责人陪同考察.考察组一行实地考察位于蜀山开发区的“合肥中科前方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及公司所办的“合肥绿色产业中试与孵化中心”,并就公司的合作模式、管理模式及运行情况进行座谈和交流。  相似文献   

3.
《合肥科技》2007,(8):16-16
蜀山区与高新区8月14日签下合作发展协议,双方将在20年的合作期内,联手开发蜀山区南岗镇及蜀山新产业园区域。由此,新一轮的蜀山西部建设规划蓝图喷薄而出。  相似文献   

4.
《合肥科技》2007,(8):10-11
8月2日上午,为配合合肥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的资源优势,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本地产业化,拓宽校企信息沟通的有效平台,提升企业的核心技术竞争力,合肥市蜀山区“企业家院校行”活动在安徽大学逸夫图书馆正式启动,市科技局王节局长应邀参加了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5.
《合肥科技》2006,(10):4-4
经过两年建设,合肥“科学城”的最新模样在对接会上“露脸”。起步于大蜀山西麓一片“养牛放羊”土地上的合肥“科学城”,首批建设项目中部分已经竣工,6平方公里起步区内的路网初步构建完毕。  相似文献   

6.
《合肥科技》2007,(3):8-9
为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充分利用辖区科技资源,合肥市蜀山区近期出台了《蜀山区关于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意见(试行)》和《蜀山区关于实施“院(校)企互动工程”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合肥科技》2008,(2):9-10
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合肥打响新年“头炮”:投资4000多万元、占地面积达14000平方米的蜀山区科技企业孵化器正式投入使用,这也是目前合肥最大的区级科企孵化器。2月24日下午,蜀山区科技专家咨询委员会举行新年首次座谈会,来自中科大、安大、合工大、中科院合肥分院的30多位专家,共同向全省科技精英们发出“创业帖”。  相似文献   

8.
《合肥科技》2008,(2):13-13
备受关注的中科大50周年庆典灯光环境工程,2月22日在蜀山区正式拉开帷幕。预计在今年五一到来前,环抱在中科大周边的合肥科技馆、金水大厦、科大教学楼、安大教学楼等51幢重要建筑将“闪亮”登场为其生日“张灯结彩”。  相似文献   

9.
《合肥科技》2007,(9):15-16
总投资1000万元、日处理污水5000吨,预计3年基本建成,记者日前从合肥市城建部门获悉,位于该市大蜀山西侧的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示范区将迎来首个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前期设计招标工作已于近日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0.
《合肥科技》2004,(12):14-14
11月27日上午,在合肥大蜀山西麓、合六公路南侧举行的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揭牌暨示范区开工仪式上,省委书记王太华、省长王金山为“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揭牌。随后,出席仪式的有关领导为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示范区奠基。  相似文献   

11.
《合肥科技》2007,(4):1-2
我市将筹建“合肥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建成后将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的标志性工程和具有合肥特色的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成为覆盖全市,辐射四方的“创新集聚高地”。  相似文献   

12.
《安徽科技》2010,(12):6-7
合肥市:在全国率先基本建成创新型城市 “十二五”是合肥科学发展、加速崛起、努力向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十二五”时期,合肥市将继续坚持以自主创新为依托,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紧紧围绕“加快形成产业成果、科技成果、人才成果、改革成果”的要求,先行先试,开拓创新,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800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  相似文献   

13.
《安徽科技》2009,(2):32-32
近日,“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示范区”获省政府正式批准设立。总体规划也获得原则同意。原“科学城”、现“示范区”区域将成为安徽“新特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发动机”。2008年.示范区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03亿元,同比增长99.15%;基本建设完成投资27.02亿元,同比增长高达89.48%。新建道路9条,新增绿化面积32万平方米,省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相似文献   

14.
《安徽科技》2013,(11):11-12
合肥已经进入深秋.大蜀山的骄阳和翠绿都渐渐远去了。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季节,记者按照事先约定,来到了坐落于大蜀山脚下的合肥知常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与公司董事长吴周令博士进行了一次简短的访谈。吴博士在他的办公室里接待了记者。他带着一副度数较深的近视眼镜,镜架有些老旧,斑驳陆离,已经难以辨清原来的颜色。他招呼记者道:“这是桐城小花,我们老家的。这茶产量不大,名气也不大。但却非常好喝,你来品尝一下”。三言两语,一下子就拉近了我们的距离。  相似文献   

15.
数据     
《信息化建设》2013,(5):9-9
安徽万家“智慧企业”建设启动 4月16日,万家“智慧企业”建设启动仪式在合肥举行。未来3年,安徽省经信委、安徽移动将打造1万家企业信息化应用典范,今年计划建设2000家“智慧企业”。  相似文献   

16.
《合肥科技》2005,(12):F0004-F0004
2005年12月13日,省科技厅与黄山市联合举办的“科技成果网络视频发布洽谈会”通过网络会议的方式,在合肥、黄山同时举行。会议由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和黄山市人民政府主办,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和黄山市黄山区科技局具体承办。  相似文献   

17.
《合肥科技》2008,(2):9-9
积极申报以合肥为中心的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强调科技成果转化的“原创能力”,推动高新区以“千亿元产值开发区”为目标进行“二次创业”……作为全国首个也是唯一的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今年起,我市的科技创新将在一个“新”字上施展“大手笔”,形成带动全省创新的动力源。  相似文献   

18.
《合肥科技》2007,(2):3-3
工业投人300亿元,相当于“十五”期间5年投入的总和;同时,工业产值达1592亿元,争取能达到1600亿元。记者日前在合肥“工业立市”集中宣传启动仪式上获悉,这是合肥初步确定的今年工业发展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9.
《天津科技》2004,31(6):19
随着移动计算时代的到来,嵌入式操作系统对移动数据库系统的需求为数据库技术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嵌入式移动数据库越来越体现出其优越性。由于移动数据库系统通常应用在诸如掌上电脑、PDA、车载设备、移动电话等嵌入式设备中,因此,它又被称为嵌入式移动数据库系统。移动计算环境比传统的计算环境更为复杂和灵活。  相似文献   

20.
《合肥科技》2006,(5):9-10
记者5月15日从市发展计划委员会获悉,经国家发改委审核认定,我市近日又有3家开发区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至此,我市上报保留的9个开发区全部通过国家审核: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上两区为国家级),合肥瑶海经济开发区(原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和合肥市瑶海工业园区合并后名称)、合肥庐阳工业园区、合肥蜀山经济开发区(原合肥蜀山经济开发区和合肥蜀山新产业园区合并后名称)、合肥包河工业园区、安徽长丰双凤经济开发区、安徽肥东经济开发区(原合肥龙岗综合经济开发区和合肥市肥东新城经济开发区合并后名称)、安徽肥西桃花工业园区(以上为省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