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Matlab/simulink动态建模仿真环境是空调系统模拟一种重要辅助手段,应用Simulink建立了某型号风机盘管特性仿真模型.模拟仿真数据与实际样本基本吻合,证明了应用Simulink进行风机盘管特性实验的可行性.simulink仿真实验环境可以作为风机盘管结构参数实验的一种可靠的计算机模拟途径,可以为风机盘管的设计与研究提供有效帮助,节省人力、物力与实验周期.且实验结果基本可靠.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CAD建立盘管换热模型,利用流体计算软件FLUENT对盘管换热后容器内部的温度场、速度场、压力场进行仿真计算模拟,从改变容器的入口速度、盘管的入口速度、容器容积的大小与容器入口温度等初始条件的角度进行数值计算分析。通过计算分析可知:盘管的进出口温差随着容器的入口速度的增大平稳上升;盘管的进出口温差随着盘管入口的速度的增大先缓慢下降,再平稳上升,依照此规律逐渐变化。上述计算结果,可为以后有关盘管换热问题的计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如何控制风机盘管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风机盘管(FCU)变工况供冷性能数据是空调工程设计中FCU选型的重要依据,针对在FCU供冷性能测试过程中变工况实验次数非常多,非常费时和能耗大的问题,研究了运用灰色系统建模理论建立FCU供冷量与工况条件参数的G(1,N)灰色模型,并论述了利用该建模方法预测FCU变工况时供冷量估计值的方法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建模拟合精度和预测估计精度都较高,为FCU企业和测试部门在做变工况特性实验时,利用少数几个工况的实验数据和以往同规格品种FCU更多工况的历史数据估计本批次FCU变工况特性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从而可以大幅度减少实验次数,提高实验测试的工作效率,节省测试的能源消耗.  相似文献   

5.
风机盘管水流量调节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央空调系统中风机盘管水流量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简单易的水流量调节方法,对提高工程调试精度和保证空调效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国内外风机盘管的实际情况,本文就如何合理地选用风机盘管的风量,达到预期的空调效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风机盘管系统在工程实际运行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风机盘管的选型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风景、风压的角度出发,阐述了风机盘管的选型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在风机盘管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在结构形式、强化传热、提高室内空气质量、降低噪音和提高自动控制水平等方面的技术进展情况,分析了目前风机盘管中存在的问题,时今后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螺旋盘管及螺旋套管换热器因其优越的结构特性和高效的换热效率,在制冷、空调、热泵、化工等领域内都得到了广泛应用,研究水在这类换热器中的对流换热与压降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文中对水在4种不同结构参数的螺旋盘管换热器内的换热及压降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工况范围:Re为4 000~9 000,水的体积流量为200~350 L/h,加热功率为80~350 W.实验结果表明:水的平均换热系数与压降均随Re的增加而增大,相同Re时,最大平均换热系数出现在SC型螺旋盘管中,这是因其最小的弯曲半径所致;水在BE型螺旋盘管内的压降最大,SC型次之,这是因管长与弯曲半径共同影响所致。平均换热系数随加热功率的增加而增大,相同加热功率时,水在SC型螺旋盘管中的换热系数最大,BE型始终大于SE型,而BC型随水流量的不同而异。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的比较表明:螺旋盘管的换热强化作用随Re增大而逐渐减弱,在4种螺旋盘管中,SC型具有最佳的换热强化效果,这一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研究结论为螺旋盘管及螺旋套管换热器在诸多领域内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一种新的翅片管换热器可用能仿真模型用以模拟换热器内部的分布情况.该模型将翅片管换热器模型看成是由有向矩阵连接若干单管模型组成的.本文引入并给出了有向矩阵的构建方法,提出了"列优先"的换热器模型求解算法,并针对一翅片管蒸发器计算算例进行了可用能模型的应用计算.  相似文献   

12.
套管换热器近分相流动态分布参数模型的改进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分相流动态分布参数模型是套管换热器仿真动态的主要模型,但目前求解方法的稳定性与初始压力估计值密切相关,一旦初始压力估计不当,计算就会发散.对于现有算法导致计算不稳定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新算法基于质量引导,在求解相变流体的质量流量分布之前通过质量对压力进行迭代,以确定合适的压力迭代初值,增强了算法的稳定性,扩展了算法的适用范围.新算法的计算速度与现有算法相当.  相似文献   

13.
针对土壤-空气换热器空气降温运行时的换热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入口空气温度和换热管长度对土壤-空气换热器出口空气温度和单位管长换热量的影响;并结合空气在换热管内的降温数据,采用非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换热管出口空气温度与入口空气温湿度、换热管长度、管内空气平均流速的函数关系式;并验证了其准确性。试验结果表明,换热管越长,管内流速越低时,出口空气温度越小,波动幅度也越小;土壤-空气换热器进出口空气温差与入口空气流速成反比,而单位管长换热量与入口空气流速成正比。当管内空气平均流速从4.5 m/s降至0.5 m/s时,进出口空气温差从3.97℃升至6.18℃,而单位管长换热量从11.59 W/m减至1.79 W/m。从增强土壤-空气换热器整体换热性能的角度考虑,管内最佳空气平均流速为5.9 m/s。研究结果对于土壤-空气换热器的结构设计优化和换热性能提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土壤源热泵系统的工作原理,介绍了埋地换热器常见的形式,简要分析其研究现状,给出了几种典型的传热模型,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自动修正翅片管换热器仿真精度的方法.根据用户所能提供实验数据的数量,采用不同的策略,实验数据较少时采用简单的多项式回归的形式来建立管外空气侧换热系数修正因子的修正多项式;实验数据较多时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方式来得到管外空气侧换热系数修正因子的神经网络关联模型.用于实际的仿真计算时,修正前的换热量误差最大28.96%,平均为11.12%;采用多项式修正后误差最大15.33%,平均5.38%;采用神经网络修正后误差最大4.9%,平均1.0%.  相似文献   

16.
流化床换热器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化床换热器是一种新型的换热器,由于它具有防垢特性,受到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极大关注。该文概要介绍了流化床换热器的研究现状、传热特性、防垢特性以及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可拆式螺旋板换热器传质传热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和数值传热学方法,建立了考虑可拆式螺旋板换热器(DSHE)内流动与传热的三维数学模型,分析了换热器内流体的流速、流向、流动状态以及换热器高度、流道间距、接管形式等流动与结构参数对传热系数、系统压降及传热-压降性能系数凤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几何结构一定时,流速增加会使传热系数增大、压降增大、性能系数减小,但相比之下,适当提高油侧流速比提高水侧流速对强化传热更经济有效;而在流量一定情况下,随换热器高度或板间距增大,传热系数和压降会减小,传热-压降性能系数EK会提高,但螺旋板圈数增加却会使传热系数、压降、传热-压降性能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劣化,同时金属板材消耗量增大,经济性降低.此外,切向接管和逆流流动更有利于强化传热和减小压降,换热器综合性能更好.这些结果对可拆式螺旋板换热器的结构优化与参数调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R410A为工质的空调换热器性能仿真与实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建立分布参数模型,研究了以R410A为工质的空调换热器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换热性能.与实际R410A房间空调换热器性能测试结果进行对比,评估了8种R410A蒸发和冷凝关联式,并对R410A在7.0 mm管径强化管内的换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制冷剂质流通量条件下,R410A采用7.0 mm强化管后比R22采用9.52 mm强化管的蒸发换热量和冷凝换热量分别提高9.32%~16.32%和8.05%~15.63%,而换热器盘管设计长度可减小2%~15.86%.  相似文献   

19.
桩埋管与井埋管实验与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套组合型地下埋管换热器地源热泵实验系统,针对该系统所采用的不同回填材料U型垂直埋管即沙石回填的U型井埋管和混凝土回填的U型桩埋管换热器,分别进行在不同进口温度和流量下的取热和排热实验,分析这两种埋管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和性能.理论上,采用所建立的内热源埋地换热器理论模型和专业软件,对这两种埋管方式的周围土壤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经检验,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相同实验工况下,得到了U型桩埋管的换热效果和换热稳定性要优于U型井埋管.排热时,U型桩埋管比U型井埋管的单位井深换热量提高62.5%,取热时,提高约16%.  相似文献   

20.
错列翅片换热器表面换热及阻力特性数值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在中低雷诺数情况下 ,应用SIMPLE算法对紧凑式错列翅片换热器表面的传热及流动阻力进行数值模拟 将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和经验关联式相比较 ,吻合较好 ,表明此算法是是可行的 数值计算的结果表明此紧凑式换热器具有良好的换热特性 ,在空调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