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根据剪滞理论,研究了低延伸层已发生破坏(首次破坏)及出现层间界面破坏时的单向层间混杂叠层复合材料的应力重分布问题,首次获得了高延伸各单层的应力集中因子、脱层长度与层间界面剪切强度的关系,所求得的理论脱层长度得到了实验的证实。  相似文献   

2.
采用剪滞理论,研究了受纵向拉伸的层间混杂复合材料由某些低延伸层已发生破坏和高延伸层中部分纤维断裂相互作用而导致的应力重分布。在此基础上,采用随机临界核理论,对层间混杂叠层复事材料的最终拉伸破坏进行细观察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估计的最终拉伸破坏应变与现有的实验有较好的符合.  相似文献   

3.
正交叠层板最终拉伸破坏的细观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剪滞理论,研究了在0°方向承受拉伸的复合材料正交叠层板由90°层的破坏及0°层中部分纤维断裂相互作用所导致的细观应力重新分布.在此基础上,采用随机临界核统计理论,对正交叠层板的最终拉伸破坏进行了细观统计分析.对[0/90n/0/90n/0]碳/环氧的计算结果表明,算得的最终拉伸强度能较好地吻合现有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界面损伤对正交叠层板最终拉伸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现有应力集中分析结果及随机扩大临界核统计理论,对正交(混杂)叠层复合材料中由于90°层的基体开裂、层间界面破坏、0°层中部分纤维断裂及纤维/基体界面损伤相互作用的最终拉伸破坏过程进行统计分析.计算结果为现有的实验所证实.计算结果表明,正交叠层板的最终拉伸强度与界面剪切强度有关,适宜的界面黏结,相应的强度最高.本研究可对此类复合材料的最终拉伸强度作出合理的预报,并为复合材料叠层板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考虑橡胶非线性大变形和不可压缩特性,对短纤维橡胶复合材料的应力传递进行非线性有限元研究,得到复合材料的界面应力传递情况以及细观结构参数对应力传递影响.结果表明,大变形情况下,计算得到纤维正应力和界面剪切应力变化趋势与Cox剪滞理论大体一致,而端部受应力集中效应影响大;相对于纤维体积含量,纤维长径比对纤维的充分受载长度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6.
割口单向复合材料的应力集中及强度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对含有中心割口的单向复合材料的细观应力集中和强度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修正的剪滞模型,分析了割口前缘区域的基本为弹性和非弹性情形下的应力重新分布问题,从而得到了含有任意尺寸的割口前缘纤维的应力集中因子。在此基础上,采用细观统计破坏理论,分析了割口复合材料的拉抻强度。结果表明,应力集中因子及统计强度值均与实验结果接近。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混杂复合材料的混杂效应,该文建立了单向混杂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两级三维剪滞模型,第一级模型为纤维和树脂构成的纤维束两相材料体系,第二级模型为2种(或多种)纤维束组成的混杂复合材料体系.纤维的强度基于蒙特卡洛(Monte-Cado)方法,用两参数的韦布尔(Weibull)分布模拟.用此模型模拟了夹芯和分散两种混杂方式、不同混杂比例下的碳/玻混杂单向复合材料棒材的纵向拉伸性能,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吻合.研究发现:在该文的材料体系下.碳纤维体积分数低于或等于5%时,有明显的二次破坏现象.  相似文献   

8.
在弹性圆筒理论和剪滞模型基础上提出了考虑界面相与界面层效应的力学简化模型。据此对纤维增强陶瓷复合材料完成了I型加载条件下的应力分析,它有以下特点:①引进界面层,各项分析所得结果均含有界面层材料性能及几何参量等信息,因而能更好地用于材料设计与界面调控工艺;②不仅给出界面剪应力,还可给出界面正应力(或剥离力),因而更适用于分析界面分离,界面脱粘,基体开裂临界应力和纤维桥联增韧效应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在复合材料的断裂的研究中,纤维断裂产生的应力集中是必须考虑的因素Hedgepeth[1]关于单层复合材料在纤维断裂时的静应力集中和动应力集中系数的计算得到广泛的应用.嵇醒,Hsiao和Chou[2]计算了二层混杂复合材料的动应力集中系数,并讨论了混杂复合材料的混杂效应.Tai[3]的硕士论文计算了三维层内混杂复合材料当纤维断裂时的静应力集中和动应力集中,他的结果关于静应力集中系数较为满意,关于动应力集中系数由于数值计算中作  相似文献   

10.
计及界面作用的单向复合材料统计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纵向拉伸破坏进行了细观统计分析。基于随机扩大临界核统计模型,结合含纤维/基体界面损伤的应力集中分析结果,导出了具有界面剪切强度效应的复合材料的强度分布函数和破坏准则,得到了复合材料拉伸强度与界面剪切强度的关系,为复合材料微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文中用已有的实验证实了本文方法和结果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并定量地讨论了最优界面粘合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从混合气体系统中任意两个组分的速度的几率分布出发,在证明了从速度坐标集合到速度坐标集合之间的速度坐标变换为正则变换的情况下,本文作为柯尼希定理的应用之一,较为详细地给出了推导相对速度分布、质心速度分布的另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多元函数的极限、连续以及间断,是数学分析中最基本的概念。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内流行的教材中对这些概念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为此,本文探讨了以上几个概念,并提出了合理的定义,特别是给出了二元函数间断点的合理定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地下水系统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矿井涌水量预测难以得到理想结果的原因,指出地下水系统的稳定性判断是其关键,并从系统理论和统计理论两方面探讨了进行地下水稳定性判断的依据,提出了从系统状态估计入手进行地下水系统稳定性判断的方法。参7。  相似文献   

14.
为了模拟和预测定向井的井眼轨迹,需要确定岩石的弹性常数。本文把岩石视为横观各向同性材料,给出了岩石的本构方程,根据电阻应变片的基本原理,研究了岩石五个弹性常数的实验测定方法,并给出了几种岩石的五个弹性常数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5.
对粘附理论的发展加以述评,主要包括机械连结理论、吸附理论、静电理论和扩散理论。  相似文献   

16.
17.
杨树溃疡病菌致病力分化及杨树抗病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来源于不同地区、不同寄主上杨树溃疡病原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17个菌株在杨树上进行接种试验,结果表明,病原在杨树上存在致病力分化的现象,但不同来源地的菌株之间和不同寄主来源的菌株之间致病力没有明显的差异,说明病原致病力分化与地区分布和寄主来源无关。文章试用一种数值方法,对11种杨树感病性分别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18.
纤维乙酰化对提高硬质纤维板性能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本文研讨乙酰化可否显著提高硬质纤维板的性能。试验时所用纤维浆料为25%(体积比)醋酐的二甲苯溶液,在125℃下进行乙酰化。结果如下:(1)纤维乙酰化导致硬质纤维板厚度显著增加。尺寸稳定性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增积的结果。(2)乙酰化纤维板在调湿后,含水率增加很小。纤维素羟基变换成憎水性乙酰基减少了纤维吸水量。(3)浸水厚度膨胀显著减小。乙酰化使硬质纤维板具较大的尺寸稳定性。(4)乙酰化对干弯曲强度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积分号下取极限或逐项积分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中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勒贝 格积分极限理论基础上,研究在弱条件下极限与积分交换顺序问题。  相似文献   

20.
筛箱各点运动轨迹为圆的振动筛工作时,激振轴上存在唯一的瞬时速度中心线,而且瞬心线的位置不变。瞬心线位于激振轴中心线与偏心块质心之间,该线到激振轴中心线的距线等于振动筛的振幅。只要胶带轮的几何中心安装于瞬心线上,胶带轮就只作定轴转动,不随筛箱振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