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医药的宝库里,金银花是一味极其普通的中药材,又是一味不可缺少的良药。在非典时期,人们更是领略到它不同凡响的能耐。然而,我们今天谈论起它,则是因为它承载着河南省金银花产业沉甸甸的计划和河南省中药现代化的梦想。  相似文献   

2.
若干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银花是一味清热解毒中药。主要有效成份是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纯绿原酸在临床上确有抗菌消炎作用。上海中药厂从金银花中提取绿原酸制作针剂、片剂,畅销国内外。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金银花原药材需求量日益增大,迫切需要扩大药源。  相似文献   

3.
<正> 7月4日,封丘金银花产业发展规划讨论会在新乡召开。河南省封丘金银花产业发展协调指导组有关负责人员、新乡市委、市政府及市直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员、封丘县委、县政府的主要领导组成强大阵容,听取封丘县金银花产业发展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副县长程天胜汇报《封丘县金银花产业发展规划(讨论稿)》后,对封丘县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金银花发展现  相似文献   

4.
花朵也变脸     
<正>千姿百态的鲜花是植物们传宗接代的必要器官之一,更是大自然美丽精妙的造物。一些鲜花更像是学会了川剧中的变脸绝活,时不时换一张脸。会变脸的花朵金银花:土生土长的金银花是一种著名的药用植物,它同时还是一位著名的变脸小能手。金银花那伸着长"舌头"的喇叭状花朵在绽放之时洁白如雪,一两天后会变成华丽的金黄色。香气四溢的金银花总是成双成对地两两簇生,它的花朵因此常常呈现出黄白分明的奇妙景象,前人给它取的名字实在是太传神了。  相似文献   

5.
金银花在沂蒙山区荒山地堰栽植较广泛,是一个优良的耐旱经济灌木,它既能绿化荒山,保持水土,又能使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本文介绍了金银花的栽培管理技术,并对其水保功能、药用价值和经济效益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金银花的栽培技术与开发价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银花在沂蒙山区荒山地堰栽植较广泛,是一个优良的耐旱经济灌木,它既能绿化荒山,保持水土,又能使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本文介绍了金银花的栽培管理技术,并对其水保功能、药用价值和经济效益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正>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花蕾,它对多种致病细菌和病毒具有较强的抗菌和抗病毒功效,且无副作用,是古今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的重要中药。金银花中含有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异绿原酸(Iso—chlorogenic acid),  相似文献   

8.
金银花别名银花、双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以忍冬花蕾及藤(忍冬藤)入药,其叶可泡茶饮用,有清热解毒的功能。主治热毒肿疡、痈疽疖疗、外感风热、急性咽炎、扁桃体炎、热毒泻痢等症。 金银花育苗地宜选有水源、背风、向阳的荒地,以砂质土壤为好。其性耐寒、耐旱、耐盐碱,喜阳光充足。对土壤要求不严,酸性、碱性以及盐碱地均能生长,适应性较强。主根深,根系发达,在疏松肥沃的砂质土壤上生长良好。山区、丘陵、平原、堤坝以及房前屋后的庭院周围均能种植。 河南省卢氏县潘河镇尤里卡特种药材繁育场金银  相似文献   

9.
金银花是我国的传统中药,在疾病的治疗、食品、化妆品以及保健品等行业有广泛应用.金银花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有关金银花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查阅近些年来国内外有关金银花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作用的文献,并对其进行分析,发现金银花的主要化学成分为有机酸、挥发油、黄酮、环烯醚萜、三萜及三萜皂苷和微量元素等.药理研究表明,金银花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保肝利胆、降血糖、降血脂、增强免疫、抗氧化、抗生育、止血等作用.文章通过对金银花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金银花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顽强的生命     
金银花,因花开时为白色、后渐转为黄色而得名。它的花蕾呈棒状,上粗下细,花瓣略微弯曲,表面呈微黄色或白色、布满了柔毛。花开时,花蕊宛如小姑娘长长的睫毛,气清香,味微苦,入药可清热、解毒。它喜欢攀爬柱子、栅栏,喜阳,耐阴、寒,适应力很强。我家有一棵金银花,已经养了好几年。每年春天,它都开出美丽的花朵,小巧玲珑,可爱极了。微风吹过,花香就钻进屋。一年又一年,它长得越来越茂盛。为了显出与众不同,我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金银花药材与山银花药材的体外溶血作用,对二者的内在质量差异进行研究.分析3批金银花药材与3批山银花药材体外溶血作用,计算溶血率,运用不同的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二者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显示,运用SPSS相似度软件对二者进行分析时,金银花样品与3批山银花样品相似度分别为73.3%、60.0%、27.6%;金银花样品在溶血率—质量浓度曲线上出现溶血率最大值时的质量浓度较山银花大,且溶血率最大值小于山银花;采用"Smirnov"法分析,2批山银花样品与金银花样品具有显著差异.实验表明,金银花和山银花在体外溶血方面存在差异,说明金银花药材与山银花药材内在质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膨润土对金银花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膨润土对金银花水提物和绿原酸纯品的吸附,考察了时间、温度、浓度对吸附的影响.实验表明: 膨润土对金银花水提物中绿原酸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它对绿原酸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且受时间、温度、浓度的影响,可作为一种有发展前景的絮凝中药水提物载体.  相似文献   

13.
金银花,又名忍冬花、二花、通灵,属忍冬科忍冬属,其花、叶、根都可入药。近年来。我国金银花的开发利用有了突破性进展,金银花在制药、香料、化妆品、保健食品、保健饮料等领域逐渐被应用,同时还远销欧美、东南亚、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预测说,目前全国金银花年实际产量500万kg左右,而社会需求量大约是1700多万kg。金银花生产投入少、经济价值高、社会效益好。种植金银花每亩只需投资260元左右,每亩年收获干花200多kg,经济收入8000多元。被誉为全国“金银花之乡”的山东省平邑县,在堰边、路边、渠…  相似文献   

14.
为开发利用金银花叶资源,采用HPLC-DAD方法建立金银花叶HPLC指纹图谱,并用一测多评法(QAMS)和外标法相结合的质量评价模式,测定一年12个月不同时期内金银花叶中12种成分的含量,验证此方法测定金银花叶成分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结果显示,12个月中金银花叶的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大于0.925;QAMS法测得的金银花叶中12种成分含量与外标法测定结果相比较,两组数据无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说明,指纹图谱与QAMS相结合评价金银花叶质量的方法简便、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为金银花叶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为金银花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制备金银花提取物缓释固体分散体,并对其体外释放特性进行研究.以膨润土为载体,用固体分散技术(溶剂法)制备药物金银花提取物缓释固体分散体,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体外释放度试验,考察金银花提取物不同体系在不同释放介质中的累积释放度.金银花提取物缓释固体分散体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的释放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且释放行为符合Weibull方程.采用膨润土作载体,对金银花提取物可起到很好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6.
忍冬叶为金银花采摘后的副产物,产量约为花的10倍,且具有较强的药理活性。本文对忍冬叶中挥发油类、有机酸类、黄酮类以及环烯醚萜苷类等化学成分进行综述,发现忍冬叶中的化学成分与金银花相似,在目前药材市场上金银花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作为金银花的替代品。目前对忍冬叶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含量测定、成分分离及提取物药理研究方面,今后应开展对忍冬叶系统的化学分离及基于活性导向的活性部位研究,同时与列入药典的金银花和忍冬藤进行同类药理活性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金银花糖浆中山银花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金银花糖浆中的绿原酸进行定性控制。结果:该方法能有效检出金银花糖浆中含有的绿原酸。结论:新修订的薄层鉴别方法专属性、耐用性及重现性良好,能有效控制金银花糖浆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金银花的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和防治畜禽疾病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金银花在畜禽养殖中的发展前景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9.
蔡梅超 《科技信息》2011,(20):I0100-I0100
本文介绍了金银花的生长习性,规范化栽培技术,生长期管理、采收与贮存措施。其中详细介绍了金银花的繁殖、田间管理、病虫害及其防治等内容,为金银花的高效栽培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在青海冷凉气候条件下对金银花扦插成活率的影响,以在青海省同仁县采集的从山东引种种植的金银花为试验材料,分别在6月15日、7月15日、8月15日、9月15日4个时期,进行不同扦插期对金银花嫩枝生根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8月15日采集插穗,穗条在200 mg/kg浓度的IBA生长素浸泡4 h后再进行扦插,其愈伤组织形成天数、根形成天数最短,分别为16,21 d;成活率、生根数、根长平均值最高,分别为90.7%、58条、19.47 cm。在青海冷凉气候下生长的金银花最佳育苗扦插期是每年的8月中旬,这一时期进行金银花扦插育苗最有利于其根的生长,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