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9 毫秒
1.
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三种常见紫锥花种属E. Angustifolia, E. Pallida和 E. Purpurea中挥发性组分.从结果分析,这些挥发性组分对于其药效也有部分贡献.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导了采用国产高分子多孔微球GDX—103作为气相色谱固定相,分离和测定酒精饮料中芳香成分的含量,尤其在大量乙醇存在下,能将其他挥发性组分分开,且分离效果好. 此法简单,快速,准确,可作为酒精饮料中挥发性组分的常规分析.  相似文献   

3.
烟草中的挥发物对烤烟香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探讨烟草中挥发性物质与其烟气质量的关系,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GC)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国内外约3000多个烤烟样品中的挥发性物质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烟草的产地、品种、种植条件、气候、烟叶位置及陈化对烟草中挥发性物质和烟气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所有烤烟中的挥发性物质的组分是相同的,但各组分的含量却有很大差别.对产于不同地区的卷烟烟气的强度、刺激性、风味和余味的评价表明,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质的差异,说明烟气质量可以根据烟草中含量相对丰富的挥发性物质来进行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4.
张霞  杜高英 《山东科学》1996,9(2):33-35
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水中七种挥发性卤代烃,选择了分辨率好,分析时间适宜的固定相及色谱柱,方法的线性及精密度较好,七组分平均回收率在81.08% ̄110.8%之间,并进行了样品测定。  相似文献   

5.
采用固相微萃取法提取香精的挥发性成分,应用气相色谱技术进行分析,研究了咸味香精挥发性组分的气相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并同时分析了气相指纹图谱用于咸味香精质量控制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咸味香精挥发性组分指纹图谱稳定性好,相似度高,具有较强的特征性和唯一性.该图谱能综合、准确地反映咸味香精的风味情况,是一种有效的咸味香精质量控制模式.  相似文献   

6.
不同类型红曲黄酒中挥发性风味组分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分析4种不同红曲黄酒中的挥发性风味组分.以色谱出峰总峰面积(乙醇除外)为主要指标,以质谱鉴定出的化合物种类数为辅助指标,对影响红曲黄酒中挥发性风味组分萃取效果的4个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萃取条件为:50/30μm DVB/CAR/PDMS纤维头,氯化钠质量浓度0.33 g·mL~(-1)萃取体系,萃取温度60℃和萃取时间60 min.在最优的萃取条件下萃取4种红曲黄酒中的挥发性风味组分,经GC/MS分析检测,共检出49种挥发性风味成分.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和风味特征贡献度分析(CA),找出与4种类型红曲黄酒香气特征密切相关的挥发性风味成分.  相似文献   

7.
微波-同时蒸馏萃取花椒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微波-同时蒸馏萃取刺异叶花椒,GC—MS鉴定其挥发性组分,共分离出95种成分,鉴定57种化学成分,其峰面积相对百分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百分数为91.39%,主要为挥发性萜烯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等。除含有δ-3-蒈烯(18.54%)、柠檬烯(11.99%)、α-侧柏烯(5.98%)等外,抗癌活性组分β-榄香烯也较高,达2.65%,具有深入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制备、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扁竹根挥发油化学成分及百分含量。共鉴定出16种组分,其中挥发性有机酸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97.22%,肉豆蔻酸高达70.93%,其余依次为辛酸10.25%,癸酸6.18%,月桂酸4.08%,棕榈酸3.07%。  相似文献   

9.
基于HS-SPME/GC-MS与模式识别技术判别红茶产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一种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分析红茶中挥发性组分,并结合模式识别方法实现了红茶的产地鉴别.采用HS-SPME法在100℃提取60 min,热解吸法直接进样气质联用仪(GC-MS)分析.根据挥发性组分的总离子流图,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判别分析等模式识别技术实现了对不同产地红茶的判别.  相似文献   

10.
浅论蒸馏分离的前提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蒸馏分离的前提条件,着重讨论了混合态时组分的挥发性与纯组分挥发能力的区别,指出蒸馏操作能够进行的前提条件及正确判别蒸馏分离难易程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采用无水乙醚超声萃取得到新鲜叶下珠Phyllanthus urinaria L.浸膏提取物,顶空固相微萃取富集挥发性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归一化法测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鉴定了挥发性化合物中的75个成分,约占相对总含量的96.5%;挥发性成分中含氧化合物的含量超过96.0%,其中主要的化合物及其相对含量为2-己-烯醛(19.75%)、3-己烯-1-醇(13.89%)、苯乙醇(9.76%)、2-己烯-1-醇(8.03%)、正己醇(7.94%)、2-己烯酸(5.11%)、己酸(3.51%)、3-己烯酸(3.32%)、水杨酸甲酯(3.29%)等。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通过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HELP)对二维色谱/质谱数据进行解析,得到各组分的纯色谱曲线和质谱,从而实现对赤芍挥发性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根据色谱保留时间和质谱,在质谱库中进行相似检索,实现对组分的定性分析,然后用归一化法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赤芍挥发性成分中共分辨出57个色谱峰,通过质谱库对分辨的纯组分进行检索,鉴定其中36个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含量的95.21%;赤芍主要挥发成分为水杨醛、正十六碳酸和(Z,Z)-9,12-十八碳二烯酸。  相似文献   

13.
生物质快速裂解液体产物的分析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应用萃取及柱层析的分离方法将生物质裂解油分离成4种组分:烷烃、芳烃、极性组分和难挥发性组分;并应用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核磁共振等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对水相和油相中各分离组分分别分析和鉴定,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用乙醚萃取、常压蒸馏法对柚子皮低沸点混合物组分进行了提取.采用自制简易分段微量蒸馏装置对所得混合物进行分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分馏组分进行测定.分馏得到两种馏分(极易挥发组分和挥发性组分);挥发性组分中检测出9种成分,主要为乙醚,β-月桂烯、D-柠檬烯等;极易挥发组分中检测出4种成分,主要为乙醚;柚子皮挥发性组分中共检测出了22种成分,其主要成分为D-柠檬烯(62.43%)、β-月桂烯(23.16%)、2,6,11,15-四甲基-十六烷-1,6,10,14-四烯(3.08%).实验结果表明,柚子皮挥发性组分为柚子皮精油,柚子皮是提取D-柠檬烯和β-月桂烯单离香料的良好植物资源.通过改进提取方法,可以简化提取并能除去精油中残留的低沸点提取溶剂,提高主要成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分析研究澳洲坚果花挥发性成分含量,探讨不同提取方法提取坚果花中的挥发性成分的差异.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鉴定超临界CO2萃取与同时蒸馏萃取法分别提取的坚果花挥发性成分,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个组分相对含量.从超临界CO2萃取物中分离出164个组分,鉴定出58种成分,占化合物检出总量的85.55%.含量最高为亚麻酸(11.88%);从同时蒸馏萃取物中分离出142种成分,鉴定出53种成分,占化合物检出总量的71.06%.最主要成分为环氧芳樟醇(10.89%).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相对含量存在明显不同.通过对澳洲坚果花挥发性成分的研究,为澳洲坚果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利用超临界CO2流体提取沙蒿籽油,并对油脂的化学成分进行气相色谱一质谱分析.结果表明,沙蒿籽油中特征族组分为脂肪酸类物质,占检出物的70%,其次是维生素E、红没药醇及植物固醇类和黄酮类等功能成分,其亚油酸和维生素E含量之高在植物油中较为罕见.  相似文献   

17.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检测合作猪肉挥发性风味成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合作猪是我国特有的高原型小型原始地方品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结合气-质联用(GC-MS)技术分析了合作猪背最长肌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该法共分离出93种物质,其中以醛类为主体,主要包括3-甲基丁醛和戊醛,另外醇类的(E)-3-己烯醇也有较高含量.  相似文献   

18.
石油亚砜组分(PSO3E)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从石油亚砜中分离出来的组分PSO3E的红外光谱(IR)和色质联用(GC—MS)谱图,推断石油亚砜组分PSO3E的可能的分子结构式。从其IR和GC-MS谱图可知PSO3E是环状结构亚砜。按照环状亚砜的质谱裂解机理和PSO3E质谱图中最强峰的质荷比特征,推断PSO3E是五元环亚砜。从PSO3E质谱的系列离子峰的情况得出碎片离子通式:Cn^ H2n-1,CnH2nS^ OH和CnH2n-1^ S.根据碎片离子CnH2nS^ OH的质荷比来判断取代基在环上位置,当其质荷比为91的峰值大于质荷比为77的峰值时,为a取代:当质荷比为77的峰值大于质荷比为91的峰值时,为β取代.分析结果表明,PSO3E主要是一组同分异构体亚砜,是带单一烷基R的五元环亚砜。  相似文献   

19.
香成分分析中的样品制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几种样品制备技术,包括溶剂萃取、溶剂辅助蒸馏、同时蒸馏萃取、顶空技术和直接热解吸.溶剂萃取操作简单,香味化合物的收率高;但存在许多缺点,如除去溶剂的过程可能会造成许多挥发性成分的损失,萃取物中通常含有高沸点以及非挥发性的成分,对GC仪器造成损害等.蒸汽蒸馏方法制备的样品通常不含高沸点或非挥发性组分,不会对GC造成污染;但一些极性大或亲水的组分不易分离出来.顶空技术快速简单,不需要有机溶剂,需要的样品量少,分离过程中无杂质生成;但由于香味化合物的挥发性不同,顶空中挥发性组分的相对浓度并不反映样品中的香味化合物组成的实际情况.直接热解吸方法简单、快捷,不需要溶剂,一步完成香味化合物的分离和分析,比较适合于固体样品.上述方法各有优缺点,由于香味化合物的复杂性以及产生香味化合物基体的多样性,在研究中这些方法往往相互补充.研究人员应根据分析样品的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最适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应用网络理论研究地幔流体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地幔的不均一性尤其表现在挥发性组分(CO2,H2O,H2,CO,S,Cl,F,CH4等)和碱金属的含量及分布特征上。地幔中存在过富含碱金属和其它轻元素的独立流体,它是以挥发性组分为主的富含Si的碱质流体。我们应用网络理论通过对地幔熔体结构的分析来讨论地幔流体的形成机制。熔体是由以[SiO4]为核心的聚合体构成的。挥发性组分填充在聚合体空隙中,或者挥发性组分以及它们的离子、K、Na等元素通过离子键或范德华力与[SiO4],Mg,Fe等聚合而形成聚合体。这种聚合体通过主价键形成一种立体网状排列的结构——网络结构。在原始地幔中网络是各向等强的,即结构中的离子或分子团的分布呈随机无序状态,当有剪切力作用时,网络中最弱的键会遭到破坏,从而使网络结构发生调整并在新的环境下寻求新的结构上的平衡状态。地幔熔体网络中最弱的键是范德华键和Na,K与[SiO4]之间的离子键,这些键首先被破坏。网络结构的调整导致熔体粘度的变化,使网络中杂乱分布的各种离子和挥发性组分重新分配。这个过程是散布于网络中的挥发性组分和K,Na,以及不能进入[SiO4]或与之形成主价键的不相容元素、成矿元素从网络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流体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