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区域面积128平方公里,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经过25年的奋力建设,培育了以科大讯飞、华米科技、国盾量子、阳光电源、安科生物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外领先的高科技企业,形成了智能语音、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公共安全、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高端产业集群,在146个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中位居第7位。当前,合肥高新区正沿着省第十次党代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科技部公布2018年全国156家国家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共157家单位)综合评价结果,安徽省参评的5家国家高新区中,合肥、芜湖、蚌埠三家高新区综合排名继续进入全国前50名。其中,合肥高新区综合排名第8位,较上年上升1位;芜湖高新区综合排名第42位,较上年上升5位。在单项排名中,合肥高新区在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能力方面表现突出,均居全国第7位,国际化和参与全球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也进入全国前20名,分别居全国第12位和  相似文献   

3.
<正>合肥高新区位于合肥市西部,是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区,面积约12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20万人。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1997年被批准为向亚太经合组织(APEC)成员特别开放的科技工业园区。先后获得"国家先进高新区"、国家高新区建设20年先进集体、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等称号,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在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中位居全国第11位。  相似文献   

4.
<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国家高新区"、"国家级高新区",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科技工业园区,是我国在一些知识与技术密集的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建立的发展高新技术的产业开发区。1988年国务院开始批准建立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8年8月中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计划——火炬计划开始实施,创办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8月2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杭州国家级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是国务院批复的第10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根据国务院批复文件,杭州高新区和萧山临江2个国家高新区可享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相关政策,并允许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在跨境电子商务、科技金融结合、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人才集聚、信息化与工业化  相似文献   

6.
正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国务院批准建设的首批国家高新区之一,区域面积128平方公里,是合肥市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西部组团的核心区域。"十一五"以来,合肥高新区成功跻身国家首批太阳能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获批创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和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荣获全国"先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7.
《安徽科技》2012,(7):2
正合肥高新区是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20年来的艰苦创业,已经发展成为合肥市乃至全省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地,荣获全国"先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荣誉称号,跻身全国首批光伏发电集中  相似文献   

8.
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合肥高新区),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7年被国家批准成为对APEC成员特别开放的工业园区。10多年来,合肥高新区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宗旨,依托合肥丰富的科教资源优势,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出了一大批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的名牌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合肥乃至安徽省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区域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先后荣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高新区”,“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国家先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称号。  相似文献   

9.
尔实 《安徽科技》2012,(11):27-27
正本刊讯近日,马鞍山慈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推进大会暨揭牌仪式在该市举行,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副省长倪发科出席并为高新区揭牌。马鞍山慈湖高新区位于该市北端,与江苏省交界,今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由省级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是我省第四家国家级高新区。近年  相似文献   

10.
《安徽科技》2012,(7):F0002-F0002
合肥高新区是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20年来的艰苦创业,已经发展成为合肥市乃至全省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地,荣获全国“先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荣誉称号,跻身全国首批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和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1.
《今日科技》2016,(4):4-6
正2015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杭州和萧山临江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统称杭州国家级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缘何落户杭州?对杭州未来发展有怎样的意义?对广大创新创业者有怎样的影响?让我们用直观的图表带你迅速了解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相似文献   

12.
省外资讯     
《今日科技》2012,(9):33-34
河北 承德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 近日,国务院批准承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是继石家庄、保定、唐山和燕郊国家级高新区之后,河北省第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2年6月,河北省政府批准承德市设立省级高新区。经过20年的建设和发展,承德高新区现有面积达206平方公里,配套设施日趋完善,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区域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2月,安徽铜陵狮子山高新区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安徽省第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狮子山高新区作为铜陵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关键载体,应成为新时代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  相似文献   

14.
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安徽省第九次党代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力推进自主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安徽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5年来,安徽省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目前,全省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7家,总量居全国第8位;合肥拥有5个国家大科学工程,是除北京以外大科学工程最密集的  相似文献   

15.
正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是科技部、教育部于1999年12月批准的15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试点单位之一,是2001年5月30日批准的首批22家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也是安徽省唯一一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建设,采取"多校一园"的经营管理模式,由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创业孵化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U创客空间(国家备案众创空  相似文献   

16.
正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是科技部、教育部于1999年12月批准的15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试点单位之一,是2001年5月30日批准的首批22家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也是安徽省唯一一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建设,采取"多校一园"的经营管理模式,由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创业孵化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U创客空间(国家备案众创空  相似文献   

17.
<正>蚌埠高新区2010年1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家级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硅基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国家级滤清器产业基地。2011年以来,蚌埠高新区管委会连续两届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称号,是国家级高新区中唯一获此荣誉的单位。蚌埠高新区内现有各类工商企业1400多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100家,战略性新兴产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 3月17日下午,国家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安徽省副省长倪发科在蚌埠共同为“蚌埠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揭牌。蚌埠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全国84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是安徽继合肥、芜湖之后第三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始终坚持"两化"并举(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工业立市"战略,全面推进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06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66家,从业人员约11万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为14家,上市高新技术企业数为12家.2006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631亿元,约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35%,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7%;技工贸总收入达到613亿元,约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技工贸总收入3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6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6%;出口创汇8.9亿美元.合肥已成为安徽省乃至中部地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合肥高新区在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经济发展综合排名位居第16位.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萧山临江高新区以创建国家高新区为抓手,围绕新能源运输装备产业为核心的"5+3+1"现代产业发展体系,全面推进高新、高端产业大集聚。一是更名为省级高新区;二是向国务院申报了国家高新区,并通过了科技部等部委领导和专家的评审;三是被省政府命名为省新能源运输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坚定高新区发展方向,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高新区就是要又高又新。萧山临江原来是工业园区,按照区委提出的"临江要争创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国家高新区"这个要求,在思想认识上积极转型,抓住第三次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