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提高光纤光栅的测试水平,研究了相似模拟实验中光纤光栅传感测试的温度补偿方法。采用了不受力温度补偿法。将温度补偿光栅埋设于模型外的相似材料模块中。模型开采过程中模块仅感受温度的变化,不受任何外力;模型内的测试光栅同时感受温度和应变的变化。实验表明,在外界温度变化的情况下,温度的影响作用明显,因此,剔除温度的影响很有必要。使用不受力法可以消除温度的影响,解决了相似模拟实验中光栅测试的交叉敏感问题,提高了测试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相似模拟实验中光纤光栅传感测试的温度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光纤光栅的测试水平,研究了相似模拟实验中光纤光栅传感测试的温度补偿方法。采用了不受力温度补偿法。将温度补偿光栅埋设于模型外的相似材料模块中。模型开采过程中模块仅感受温度的变化,不受任何外力;模型内的测试光栅同时感受温度和应变的变化。实验表明,在外界温度变化的情况下,温度的影响作用明显,因此,剔除温度的影响很有必要。使用不受力法可以消除温度的影响,解决了相似模拟实验中光栅测试的交叉敏感问题,提高了测试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科技知识动漫》2010,(11):35-35
人体体表不均匀地分布着许多可以感受到冷暖变化的感受器。当外界温度下降时,皮肤温度也随之下降,这样就刺激了表皮的冷点,冷点再通过神经系统传递给大脑,  相似文献   

4.
利用小波软阈值消噪法和快速傅里叶变换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芦荟叶片电信号的基本特征及变化规律。通过植物电信号谱边缘频率(SEF)、谱重心频率(SGF)和功率谱熵(PSE)研究不同温度下芦荟(Aloe vera L.)叶片电信号功率谱的变化。结果表明,芦荟的电信号是一种强度为mV数量级、频率分布在5 Hz以下的低频信号;随着温度的升高,电信号的SEF和SGF向高频段移动,细胞活动受到激发,PSE急剧增加;在升温过程中SEF、SGF和PSE三者的变化趋势趋于一致,PSE与SGF的变化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性,因而植物电信号PSE或SGF的变化可以作为叶片细胞响应外界环境变化的灵敏指标,而对植物生长发育的生理生化过程实施科学调控。  相似文献   

5.
人体着装部位间皮肤冷感受之差异性规律是隔热防寒服等服务服装设计的基础,利用一种着装温度舒适性感觉计测的新方法,实时监控测试研究了着装人体不同身体部位在受到同样程序的冷刺激时皮肤温度随时序的变化过程,并运用Smirnov检测分析了主要身体部位对冷刺激导致的皮肤温度动态渐变规律。  相似文献   

6.
用色谱—同位素质谱仪对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的两种高等植物—火绒草(Leontopodium leontopodioidies)和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中的棕榈酸乙酯、硬脂酸乙酯和油酸乙酯含量进行分析,讨论环境因素对植物脂肪酸脂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植物中棕榈酸乙酯/油酸乙酯和硬脂酸乙酯/油酸乙酯有降低的趋势,而棕榈酸乙酯/硬脂酸乙酯则有所增高。植物中上述脂肪酸酯的含量比可能是反映气候变化、尤其是温度变化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7.
文章结合试验台架,对径向滑动轴承在启动和运行过程中加速、加载时轴承温度变化历程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流体充分润滑状态下,由于热惯性作用,试验轴承由启动到达到热稳定温度需要700~800 s;加速且速度变化大时,温度变化显著,达到新的热稳定状态所需的时间也越长;相同转速下,载荷变化对轴承温度的影响较小,转速变化对轴承温度的影响大于载荷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炭黑/硅橡胶复合型导电橡胶的导电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炭黑 /硅橡胶复合型导电橡胶的导电特性 .对升温过程中导电硅橡胶电阻变化的过程及导电粒子含量对导电硅橡胶电阻温度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测量了在不同热处理温度下电阻率的变化及加力时电阻的弛豫时间 .分析了温度对电阻特性影响的机理 .  相似文献   

9.
沥青作为路面施工中的重要材料,由于其特殊的合成材料,施工过程中温度的变化直接影响路面的质量以及使用寿命.因此,研究施工过程中沥青的最佳温度,分析哪些操作会使沥青温度产生变异,以及规范操作流程,控制路面温度,成为道路实施工程中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0.
岩溶系统不同植被下土壤碳排放的温度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球变化研究中土壤的呼吸排放等成为科学家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影响土壤碳排放的一个最主要的因子是温度。本文研究了岩溶系统中两种典型植被条件下温度的日变化动态及其系统碳排放过程,并对碳排放的温度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温度与岩溶系统碳排放有显著相关,尤以草地生态系统为甚。森林生态系统中,与土壤呼吸排放有显著相关的温度因素为土表温度,且为负相关,表明土壤呼吸排放对该温度的滞后响应。林地、草地生态系统中5cm~15cm土壤温度与土壤呼吸碳排放显示出正效应,表明土壤温度促进土壤呼吸的碳排放。同时,草地生态系统中表层泉水碳排释与土下5cm土温也有极显著相关。即岩溶生态系统碳排放具有极显著的温度效应。  相似文献   

11.
生物膜是细胞、细胞器与外界环境连接的界面,是温度胁迫伤害发生的原初位点。细胞膜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组分是影响生物膜相变的主要因素,进而影响植物在温度胁迫下的抗性。脂肪酸去饱和酶是脂肪酸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调节细胞膜中脂肪酸的含量和组分。笔者根据脂肪酸去饱和酶在催化反应中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3类,分别阐述这3类脂肪酸去饱和酶与温度胁迫下植物适应性的关系,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脂肪酸酶去饱和酶及编码基因的克隆、功能鉴定、表达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温度抗性较强植物品种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土壤热传递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随机现象,在众多影响因素中温度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研究温度变化对土壤传递随机性的影响,选取土壤类型为砾砂,U型埋管为热源,在水位差为30 cm的渗流条件下采集了不同热源温度、不同土壤环境温度U型管下游沿渗流方向饱和带中6个测点24 h的逐时温度数据。采用GM(1,1)灰色模型计算确定性数据,以达到从实测温度中分离出随机温度的目的;进而对随机温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热源温度、土壤环境温度变化对随机温度的影响。最后采用相对灵敏度法,判断两种温度变化对随机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源温度增加随机温度分布更分散,土壤环境温度增加随机温度分布更集中,随机温度对于热源温度变化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瓦斯压力情况下,煤的瓦斯吸附性能的变化规律,得出了当温度、瓦斯压力变化时,煤的瓦斯吸附曲线以及吸附常数随温度变化的数学关系式,为研究瓦斯在煤层中的赋存和流动规律提供了物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技术应用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混凝土裂缝现象也较为普遍。尽管我们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措施,小心谨慎,但裂缝仍然时有出现。调查表明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变化是引起裂缝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应加倍关注此类问题,并加以研究探讨。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温度应力及温度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这主要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在施工中混凝土常常出现温度裂缝,影响到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其次,在运转过程中,温度变化对结构的应力状态具有显著的不客忽视的影响。我们遇到的主要是施工中的温度裂缝,因此本文仅对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处理措施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对碱渣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表面形貌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于碱渣的微观结构影响较大.结合SEM图像分析,升温过程中,由于熔融固结,碱渣由结构松散的多孔聚合体颗粒,逐渐形成联结紧密、结构致密的团聚体.碱渣的BET比表面积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400℃是碱渣比表面积变化的阈值,当温度达到400℃后,碱渣的比表面积出现大幅度减小.同时,碱渣的孔隙容积大幅减小,当温度达到600℃,其孔隙容积达到低点.需要注意的是温度的变化对于微孔和大孔的影响相对较大.由于升温过程中,大孔的比例持续增加,碱渣的平均孔隙直径随着温度升高呈现明显的增大,其中圆形孔的孔径的变化较线形孔的孔径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静定混凝土梁在日照温度作用下应力的级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度变化是混凝土梁的作用之一.在温度作用下,若混凝土中的温度变化是非均匀的,则虽然静定混凝土梁横戴面上的内力为零,但仍然会在结构中产生温度应力.本文采用弹性力学方法,视静定梁为平面应力问题,将应力函数取为三角级数,计算了静定梁在一般温度分布时的应力.然后取日照温度变化.T(x,y)=Toe^-kty,确定了好定混凝土梁温度应力的级数解.  相似文献   

17.
制备了熔盐电解TiO2制备海绵钛所需的TiO2电极,并对电解过程中电解温度进行了研究.在SX2-1700℃箱式电阻炉内测定了TiO2电极导电性能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在数字式真空电解炉内测定了电解过程中温度随电流的变化关系,并从热力学的角度对电解过程中的转变温度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表明:TiO2电极的质量和制备工艺对电解产物的质量有直接影响,电解过程中的电流效率、电流密度主要由TiO2电极的导电性能所决定,电解过程的最佳温度应该控制在850~950℃之间.  相似文献   

18.
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载体,掺入C60形成复合有机聚合物材料,研究分析了该种材料折射率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和有机聚合物中掺C60比例不同时,折射率随温度变化的不同的规律.结果表明:掺入C60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折射率比纯净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折射率明显提高,掺C60复合物的折射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而且C60含量越高,折射率对温度的变化越敏感.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原子相互作用势与晶体德拜温度的关系.考虑到原子作非简谐振动,得到了格林乃森参量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以晶体铟为例,探讨了晶体德拜温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理论计算与实验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20.
岩体动力灾害预测预报技术中,通过实时监测岩体受力破裂时变形场、温度场信息,揭示岩石损伤破裂特征是重要研究手段之一。采用接触式定点测温法和红外热成像非接触式全场测温法相结合,对花岗岩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引入回归模型和相关系数定量地描述了应变应力场和温度场的变化差异程度,研究了试件加载变形破裂过程中应变应力场和温度场的演化规律及破裂前兆异常特征,并探索全场信息之间的相关度。结果表明:在加载过程中,花岗岩表面实测温度与应力呈线性相关关系,与应变呈指数相关关系。据此,本文给出了花岗岩表面实测温度与应力、应变的定量关系式,其中,花岗岩表面实测温度变化随应变呈现出‘平缓—缓慢上升—快速上升—突增’四个阶段;花岗岩试件在破裂前出现温度突增的现象,可作为破裂温度前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