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端粒是由重复性DNA序列和特殊蛋白质组成的真核染色体末端的保护性结构.由于末端复制问题,端粒在细胞复制增殖过程中逐渐缩短,而过短的端粒导致基因组不稳定,引起细胞衰老和机体老化.端粒酶是具有催化端粒DNA合成能力的逆转录酶,能够维持细胞内端粒的长度或延缓细胞增殖过程中端粒的缩短.因此,端粒酶和机体衰老及端粒相关疾病具有重...  相似文献   

2.
雌性生殖衰老(卵巢衰老)相比其他机体器官衰老发生更早,卵巢衰老不仅使女性丧失生殖能力,还会引发与生殖衰老相关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阐明卵巢衰老的调控机制对于延缓卵巢衰老、治疗卵巢早衰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其他实验室有关重要发现,主要总结卵子数量下降(如成年卵巢无新生卵子)和卵子质量下降(包括端粒、氧化应激、表观...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13):71-72
端粒酶在细胞中的功能是催化合成染色体的末端特殊化结构,即端粒.染色体端粒随着细胞的分裂而不断缩短,导致正常细胞的有限增殖和衰老死亡.然而,绝大多数恶性肿瘤细胞中的端粒酶活性极强,端粒酶对端粒的重新合成补偿了细胞增殖过程中端粒的丢失,使肿瘤细胞获得无限增殖能力,即恶性增殖.  相似文献   

4.
细胞衰老是以不可逆转的细胞周期停滞为特征,是一个程序化且同时受环境因素影响的生理过程.大分子损伤与修复失衡,如DNA损伤和端粒功能障碍、原癌基因过度激活及其他外源刺激,可导致细胞衰老的发生.衰老细胞的特征之一是产生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enescence-associated?secretory?phenotype,SA...  相似文献   

5.
<正>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一组研究人员最近发表研究报告指出,含糖饮料不但会导致肥胖和糖尿病,还会诱发其他疾病,因为含糖饮料与细胞老化有关。研究报告显示,在此项研究的调查对象中,大量饮用含糖饮料的人,血液中白细胞染色体端粒较短。端粒是存在于真核细胞线状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能够维持染色体的完整。由于脱氧核糖核酸每复制一次,端粒就缩短一点,因此端粒长度反映  相似文献   

6.
想活得长久些吗?那就多吃蔬菜,不要吸烟,也别“玩悬的”。而根据新的研究,你还得盼着染色体末端拥有丰富的名为端粒的DNA片断。这项研究首次发现端粒长度与人类寿命之间有关联,由此而产生新的对策,以对付与衰老有关的疾病。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片断,经常被比做鞋带两端防止  相似文献   

7.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逐年加速,我国已正式迈入老龄化社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血管系统可发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使老年人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增加.目前,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深入阐释心血管衰老及相关疾病的分子细胞调控网络,寻找心血管衰老及相关疾病的应对策略,积极推动心血管衰老及相关疾病研究的深入开展和临...  相似文献   

8.
《科学大观园》2009,(23):12-12
生老病死,这或许是人类生命最为简洁的概括,其中却蕴藏了无数的奥秘。获得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3位美国科学家。凭借“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这一成果。揭开了人类衰老和罹患癌症等严重疾病的奥秘。  相似文献   

9.
我国社会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问题.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和老年慢性疾病发生率的快速攀升,对衰老和相关重大慢性疾病的发生机制和干预研究已成为科技创新前沿热点和国家重大需求.本文就近年来我国在脑衰老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领域的进展进行综述,包括脑衰老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机制、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和早期预警、神经退行...  相似文献   

10.
衰老是伴随增龄而出现的机体功能衰退的过程,涉及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等多个层面,呈现基因组不稳定、干细胞耗竭、细胞间通信改变等特征.全身系统性组织器官的再生能力下降易诱发机体衰老及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生.本文揭示器官退行性变化的机制,解析衰老对器官稳态的影响,构建衡量器官健康状态的指标体系,研究干预器官衰老,以推动人类衰老...  相似文献   

11.
人口老龄化及衰老相关疾病的高发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深入研究衰老机制,科学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亿万百姓福祉. "十三五"期间,我国的衰老研究成果显著.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和他的团队找到了"保持细胞年轻态"的分子开关,可以通过重设衰老的表观遗传时钟,使细胞老化的节奏放缓.  相似文献   

12.
人口老龄化及衰老相关疾病的高发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深入研究衰老机制,科学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亿万百姓福祉. "十三五"期间,我国的衰老研究成果显著.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和他的团队找到了"保持细胞年轻态"的分子开关,可以通过重设衰老的表观遗传时钟,使细胞老化的节奏放缓.  相似文献   

13.
科学家发现,通过测量儿童基因,可以预测一些人的寿命有多长。寿命被写进我们的DNA里,而且从我们刚刚出生就能看到这些信息。寿命的长短主要取决于端粒的长度,人们形容端粒的“作用就像鞋带上的塑料头”,可以用来防止染色体磨损。  相似文献   

14.
基因组DNA携带着控制细胞生长、分化的重要生命信息,其结构及功能的相对稳定是物种得以生存延续的前提与保障.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DNA损伤修复能力的下降将导致基因组不稳定性的增加,最终成为诱导衰老及其相关疾病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在综述基因组稳定性与衰老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探讨通过靶向DNA修复来干预衰老的发展趋势及其发...  相似文献   

15.
人类基因组中有多少个衰老调控基因?这些基因参与衰老调控的分子机制是什么?能否在分子层面"操控"这些基因以延缓机体的衰老?对于这些衰老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我国科研人员有了新的见解. 1月7日,中国科学家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最新发表了一项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利用全基因组CRISPR/Cas9筛选体系,在人间充质干细胞中鉴定出新的衰老调控基因,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可延缓机体衰老的新型"基因疗法",扩展了学界对于衰老基因的认识,为延缓衰老、防治衰老相关疾病提供了重要的干预靶标与新型策略.  相似文献   

16.
衰老是有机体各项生理机能随着时间发生变化的过程.在衰老过程中神经系统功能下降是造成感觉、运动和认知等行为退化的重要原因.本文介绍我国衰老的神经生物学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并就神经系统信号和机体寿命调控、神经系统衰老和行为退化、神经系统衰老的生物学机制和延缓神经系统衰老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影响老年人群健康的重大疾病,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然而目前对AD的发生机制缺乏足够了解,临床防治困难.本文基于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从衰老角度探讨AD的发生机制和防治策略,包括衰老对大脑功能的影响、衰老促进AD发生的作用机制、以衰老为干预靶点的AD防治...  相似文献   

18.
"科-技-产-业链"是工业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运行机制,覆盖几乎所有领域。长寿这个人类古老的梦想也被纳入"科-技-产-业"的运行链条,表现为从端粒-端粒酶的衰老假说;到端粒激活剂TA65的发明、应用。从自然观的角度进行分析,这个链条有内在的缺陷。基于机械自然观的数理科学的技术,应用到具体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必然产生负面效应,表现为"科-技-产-业-污废链"。因TA65所宣称的抗衰老功能注定是可疑的。用医学来抵抗作为生命自然过程的衰老,也是可疑的。这是生活世界医学化的一个表现。  相似文献   

19.
老化是血管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在老化过程中,内皮功能失调、基质金属蛋白酶调控失常、炎症分子表达增加、氧化应激增加和端粒长度缩短等因素引起了管腔扩张、内膜中层厚度改变等血管结构和僵硬度增加等功能的改变.这些改变使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原发性高血压、脑卒中等与年龄相关的血管性疾病易于发生.因此,抑制年龄相关的分子表达可能是干预血管性疾病的有效途径.哺乳动物SIRT1是一种NAD+依赖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近年来,对于SIRT1在血管性疾病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结合我们的研究,阐述了SIRT1在血管老化及相关疾病中的作用,并提出SIRT1可能成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等年龄相关血管性疾病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20.
西班牙马德里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的玛莉亚·比拉斯科博士提出了一种"科学算命"的方法:通过提取血液中的细胞,测试细胞中端粒的长度便可推断一个人的寿命有多长。这种检测方法将于2011年年底在英国上市,也引起各方争议与关注。那么,这种"科学算命"的疗法是否管用?端粒与寿命的关系这项商业端粒检测方法的发明者,西班牙马德里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的玛莉亚·比拉斯科博士说这是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