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科技》2016,(11):30-31
波密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是西藏商品粮基地县之一,是出口菌类松茸、羊肚菌的重要产地之一,境内海洋型冰川发育极好,有著名的卡钦、则普、若果、古乡等冰川。波密县地处念青唐古拉山东段和喜马拉雅山东端,北高南低,高山连绵。受印度洋海洋性西南季风和海拔落差大的影响,波密县气候类型多样,有亚热带气候带、高原温暖半湿润气候和高原冷湿寒湿带等,降水资源十分丰富。波密县是林芝市野生天麻、灵芝、黑木耳的主产区,因此,在培训课程设计上,主要以天麻、灵芝、黑木耳等食药用菌的种植(栽培)技能,伴生菌的制备和生产为重点培训内容。  相似文献   

2.
末次冰盛期青藏高原冰川变化对亚洲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末次冰盛期(约2.6~1.9万年前)的气候为背景, 利用大气模式CAM4耦合陆面模式CLM4, 对青藏高原冰川规模扩大对气候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末次冰盛期青藏高原冰川对北半球夏季的气候影响较显著, 除在冰川分布区引起显著的降温外, 通过遥相关作用, 还使得白令海峡附近显著升温。另外, 冰川产生的扰动会显著地增强南亚夏季风, 增加南亚地区降水。对比末次冰盛期与工业革命前时期不同气候态下青藏高原冰川规模扩大对气候的影响, 发现工业革命前时期的影响显著小于末次冰盛期, 说明青藏高原冰川对气候的影响与背景气候态有关。  相似文献   

3.
西藏古乡沟泥石流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乡沟位于西藏波密县境内,是发育在念青唐古拉山脉冰川边缘地区的一条大型冰川泥石流沟。自1953年暴发特大泥石流以来,在夏秋季节连续高温或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就会频繁暴发泥石流,几次至百余次不等。为了研究古乡沟泥石流活动与气象条件的关系,以古乡沟1964~1965年暴发的中等及以上规模泥石流(Qmax≥50 m3/s)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所在期间(5~9月)的气象资料,通过非参数检验方法,发现泥石流暴发与日降雨R和日最高气温Tmax存在密切关系。最后,分别就多雨(R≥5 mm)和少雨(R5 mm)两种气象条件下,分别讨论泥石流暴发概率与降雨和气温的关系,其相关性好。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上的湖泊,多数是在地壳构造活动陷落的基础上,又加上冰川活动的影响造成的。冰川像一把铁犁一样在地上刨蚀,刻挖成一个个积水的洼地;还有一些湖泊则是冰碛物壅塞了河道而形成的。后来气候转暖,冰川融化、退缩,于是冰雪融水注入洼地,就成了现在这么多的湖泊。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青藏高原喀喇昆仑地区却哥隆玛冰川、锡亚琴冰川和巴尔托洛冰川3条规模较大且具代表性的冰川作为研究对象,利用Sentinel-1A卫星雷达影像和像素跟踪算法获取冰川表面流速数据,并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和冰川表面流速数据,运用层流理论对目标冰川进行厚度反演和冰储量估算;采用全球冰川厚度产品对反演结果进行准确度评价,同时探讨采用层流理论反演冰厚的内在机制及存在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采用层流理论反演冰川厚度具有较好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可为青藏高原冰冻圈动态变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20年来,青藏高原周缘地区特大地震频发,印-亚碰撞产生的构造应力固然是引发地震的能量库,而高原冰川快速消融产生的垂向力可被看作是诱发地震的导火索.运用地壳均衡理论,分析了近年来青藏高原周缘地区特大地震的成因,即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青藏高原大陆冰川迅速消融,冰川的消融使青藏高原的荷载量突然减轻,触发了下地壳顶面的回弹,进而产生了向上的垂向力,打破了地壳的均衡和青藏高原地壳表层的负载平衡,诱发了青藏高原周缘地区频频发生特大地震.该地区强震的优势发震深度即为上地壳顶面处均衡被打破的深度,即20 km左右.  相似文献   

7.
《大自然》2020,(1)
正青藏高原冰川耸立、峡谷纵横,平均海拔超过4 000米。在冰川强大的切割和侵蚀作用下,大大小小的岩石随冰川一泻千里,在冰川末端堆积成貌似荒凉和贫瘠的流石滩。这些岩石表面通常十分光滑,还要长期经受高原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以及漫长的冬季和极大的昼夜温差,因此,  相似文献   

8.
《科技潮》1999,(4)
中科院兰州冰川冻土所研究人员在青藏高原的野外采样中,获得了海拔4500米以上的两组树木年轮资料,成为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最独特的树木年轮数据。有关专家认为,这些数据资料的取得,为青藏高原地区历史气候研究提供了又一批长时段高分辨率的宝贵资料。去年秋天,中科院兰州冰川冻土所副研究员康兴成在青藏高原靠近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区的昂仁县境内获得了两组柏树年轮数据。据初步分析,该样品为喜马拉雅柏树的一种。  相似文献   

9.
纵横资讯     
《科技成果纵横》2005,(2):33-35
我国将在四个方面开展清洁发展机制国际合作;青藏高原冰川逐年退缩 将影响全球气候;硅纳米管:自组生长新纳米材料;山东靠科技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南极冰盖已设3个自动气象站。  相似文献   

10.
论海洋性冰川地貌特色及其地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包括龙门山,贡嘎山,峨眉山,螺髻山,玉龙山等在内的青藏高原东缘,峡谷深切,山势险峻,极高山雪峰林立,海洋性冰川活跃,不少河流的干支流多发源于古冰川U形槽谷中,往下则急转为深切的V形谷,后因高原隆起而成“谷中谷”形态,或是支流以跌水或瀑布形式汇入主流,在有些基座阶地河流相沉积物的底部,保留着一层受过湿热风化带红色的冰川堆碛物,已被抬高至数千m的不同高度,这在青藏高原东缘环境演化过程中,说明青藏高原第四纪冰期序列所反映的气候波动周期长,幅度大,并与高原隆升同步发生,否则就不可能在高原南缘于喀里山口东面札个纳沟东岸海拔5000-5200m的阿兹秋山岭顶部,残留厚约20-180m的褐红色风化冰碛物。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吕洪波教授经过2年多的研究和实地考察,在山东境内花岗岩山区发现大量冰川遗迹,明确指出中国东部曾经发育过第四纪大陆冰川。  相似文献   

12.
《华东科技》2010,(12):72-75
近几年,全世界都在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南北极的冰川融化、青藏高原冰川大退缩、海底热液及成矿更吸引了公众的关注,这些地球之极似乎一下子离我们很近。无论是南北极还是青藏高原,亦或是深海,都在不断挑战着生命的极限,同时以各自的壮丽讲述着地球的未来,它们的命运也将关乎着人类的发展。本次科普大讲坛邀请了在极地、青藏高原、深海三大极限领域的一线科学家,带领公众亲临地球之极,感受极致之美,体验极限挑战,一起来了解在各领域的最新研究动向及成果。  相似文献   

13.
前言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它的隆升是新生代一个极其重要的地质事件。青藏高原不但是理解陆陆碰撞理论的天然实验室,而且它的隆升对全球新生代气候和环境变化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亚洲地区气候变化、环境变化、自然格局形成演化,以及中东亚文明演进和社会发展均产生了重大影响。青藏高原隆升及其环境效应研究已成为国际多学科关注的研究热点,也是中国科学家发挥作用的理想天然实验场。李吉均院士在青藏高原隆升及其环境效应、中国大江大河水系和地貌格局演化、青藏高原现代冰川发育和东部第四纪古冰川,以及西部地区地理建设和地理学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在恰逢李吉均院士八十华诞之际,由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资源环境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发起组织的  相似文献   

14.
发现完整的第四纪古冰川遗迹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何元庆、沈永平在甘肃省迭部县境内扎尕那地区发现大量完整的第四纪古冰川遗迹.冰期形成大约始于200万~300万年前.结束于1万~2万年前.波及范围十分广泛,给地表留下了大量冰川遗迹。  相似文献   

15.
 湖泊对气候波动有敏感记录。以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技术为基础,从20世纪70年代、90年代、2000年前后和2010年前后4期Landsat遥感影像中,提取青藏高原所有湖泊边界信息,建立青藏高原湖泊空间数据库,并收集了青藏高原47个气象台站的年平均气温和年降雨量资料(1961-2010),研究青藏高原湖泊湖面变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73-2010年,青藏高原湖泊个数和总面积呈显著增加的趋势;青藏高原湖泊湖面变迁主要受气温升高、降雨量增加和蒸发量减少的影响;此外,影响青藏高原湖泊湖面动态变化的因素还有冰川分布、人类活动、湖盆形状、补给和排泄区等。  相似文献   

16.
阿拉斯加的面积约150余万平方公里,美国境内最高的20座山峰中有17座矗立在这里.高耸的冰川是阿拉斯加最具代表性的景色,10万多条冰川星罗棋布地分布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相似文献   

17.
贡嘎山地区发育有71条冰川,其中长5公里以上的有五条,海螺沟冰川是其规模最大海拔最低的一条。根据冰川的分布、形状和规模,它属山岳冰川类型,从成因上看,则属暧型动力变质冰川。 海螺沟冰川形成于16万年前,地处青藏高原东缘。冰川在纵向上,粒雪盆高置、冰舌低伸,其间,为特有高悬的大冰瀑布相联。冰川的形成与存在,主要与挽近时期的造山运动有关,并与有利的贡嘎山南北向构造山系地质背景、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南面的南北向横断山系及南部海域东南季风影响相联系。海螺沟冰川现处于强消融退缩时期,这与区域性气候以几十年期的振荡变化有关,与“温室效应”无关。冰川景观不会因目前的退缩而在可以预见的时期消失。  相似文献   

18.
《科技潮》1999,(11)
继雅鲁藏布大峡谷被证实为世界第一大峡谷之后,我国科学家去年成功实现人类首次徒步穿越大峡谷。作为大峡谷存在的背景,青藏高原也同时引起各界的关注。而最近几个月来,随着我国科学家关于青藏高原一系列新发现和新突破的公布,青藏高原研究再次成为各界尤其是科技界的"热点"。最高的山脉、最高的高原、最大的峡谷、最大的山地冰川——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和南极、北极并称地球"三极",亘古就矗立在北半球,雄视天下,成为地球上最独特的自然地域单元。长期以来,拥有无数不解之谜和独特之处的青藏高原,吸引了众多中外科学家的目光。  相似文献   

19.
玉龙山温北川浅冰芯内气候环境信息的初步剖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稳定同位素和离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青藏高原东缘玉龙山温冰川的一支浅冰芯的大部分气候环境信息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可揭示近期若干年冰川净积累时期内的气候变化趋势和冰川的净积累量,且与当地实测资料相对应,该线冰芯的研究也揭示出冬夏季风和融水渗浸作用对冰芯气候记录的影响过程,表明温冰川气候环境信息的时间序列有限,温性冰川浅冰芯现代过程的分析为研究西南季风环流的动态变化提供了一个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青藏高原第四纪冰期序列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兰丁喀里山口和理塘海子山地区第四纪冰川遗迹的研究进一步证实,近2Ma来,青藏高原经历过5次冰期和4次间冰期。青藏高原第四纪冰期序列的研究,对于完善大陆第四纪冰期序列、研究全球变化、认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作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