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几种因子对黑米色素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几种外界因子对黑米色素的理化性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热、金属离子以及Vc等影响黑米色素的稳定性,讨论了影响其稳定性的原因,提出了合理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以黑米为材料,设计乙醇体积分数、乙醇酸碱度和浸制时间3个因素,在3个不同水平上进行黑米酒的浸制实验,分析比较了黑米酒的黄酮和色素含量,结果表明,3因素中,对黄酮含量影响效应为浸提时间>乙醇体积分数>乙醇酸碱度,而对色素含量影响效效应则为乙醇酸碱度>乙醇体积分数>浸提时间;乙醇的体积分数为40%-60%、酸碱度pH4有利于黄酮和色素的浸出及色泽的改善;3d的浸提时间可最大限度溶解黄酮物质,且对黑米色素溶解较好。  相似文献   

3.
黑米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黑米中含有丰富的天然红色素,研究了常用食品添加剂,糖类和常见金属离子:Na^ 、K^ 、Ca^2 、Fe^2 、Zn^2 、Al^3 对黑米色素稳定性的影响。并对色素的耐碱性,耐氧化性,耐还原性,耐光耐热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从黑稻秆中提取黑米色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pH=2的条件下,用乙醇-水作溶剂从黑稻秆中萃取黑米色素.研究了萃取溶剂、温度、萃取时间对黑米色素的萃取效率的影响,并对萃取产物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70℃,用60%的乙醇水溶液萃取60min的萃取效果最好,萃取率为3.59%.这种萃取黑米色素的工艺简单,无毒害,无污染.  相似文献   

5.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食品中10种人工合成色素(柠檬黄、新红、苋菜红、靛蓝、胭脂红、日落黄、诱惑红、亮蓝、酸性红、赤藓红)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ProElut PWA-2固相萃取小柱,对食品中的色素进行提取净化.该方法能在18 min内完成10种人工合成色素的分析检测,10种色素的线性范围为0.5 ~100 mg/L,检出...  相似文献   

6.
黑米色素的提取和稳定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黑米含有大量的天然黑(紫)色素,该文主要研究了该色素的提取方法及酸度、温度、光照等因素对其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碱溶酸沉法提取黑米天然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碱溶酸沉法提取黑米天然色素的新方法,精选去杂的黑米经脱脂后,以水、醇混合液作溶剂,以硼砂--氢氧化钠体系作碱性缓冲液(PH9.0-9.5)进行提取,用邻苯二甲酸氢钾--盐酸组成的酸性缓冲液(PH3-4)酸化提取液,经浓缩沉淀而得到黑米色素,该方法简单、提取率高,且原料可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8.
眼下,以天然物质为原料的食品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食用色素为例,在经历了“天然色素”、“合成色素”之后,又回到了“天然色素”。这一循环告诉我们,天然色素的安全性较高,符合大众对健康的追求心理。目前我国正式批准使用的天然色素有甜菜红、姜黄、红花黄、虫胶  相似文献   

9.
已有研究表明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的人工合成色素不仅不能提供营养物质,而且可能是导致小儿多动症的来源之一,影响儿童智力发育.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原理和便携式拉曼光谱仪,提出了一种非定向的现场快速筛查方法.该方法只需对疑似含有人工合成色素的固体或液体状食品样品进行简单前处理,即可进行SERS检测.样品前处理和检测的总时长不超过15 min,检出质量浓度在1 mg/L水平,可有效满足政府职能部门的现场执法需求.除具有快速、方便、灵敏度高等特点之外,该检测方法的最大优势在于实现了未知样品的现场非定向测试:在同一种前处理过程和检测方法下,可对食品中常添加的亮蓝、胭脂红、日落黄、柠檬黄、苋菜红和诱惑红6种人工合成色素进行快速鉴定和半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0.
黑米红色素的提取条件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黑稻米糠为原料,用正交设计实验确定了黑米红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并对色素的某些理化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微氧处理对赤霞珠葡萄酒多酚及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氧促进葡萄酒成熟,比较研究了微氧处理对赤霞珠干红葡萄酒花色素苷、色度、单宁、盐酸指数、明胶指数、聚合指数以及总酚影响,并进行了感官品尝分析.结果表明:微氧处理有利于游离态花色素苷向结合态的转变,颜色的稳定与提高;盐酸指数、明胶指数的提高,促进单宁分子适度聚合,改善葡萄酒的涩感;有利于聚合指数的提高.品尝分析也证实,适宜微氧处理可使葡萄酒结构协调、口感柔和以及促进葡萄酒成熟.  相似文献   

12.
几种天然花色苷色素稳定性的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比较了几种天然花色苷色素的稳定性 ,用纸层析法分离了这几种色素 ,得出了每种色素所含主要花色苷数量。讨论了花色苷种类多少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研究表明 ,色素所含花色苷种类越多 ,色素稳定性越高  相似文献   

13.
以五味子红色素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乳酸发酵、酒精发酵、醋酸发酵和果酒酿造工艺进行五味子红色素分解试验,探讨五味子红色素在发酵食品加工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五味子红色素在乳酸发酵、酒精发酵、醋酸发酵过程中,红色素的分解率分别为78.36%,41.10%,18.74%,其分解率与发酵产生的乳酸质量浓度、酒精体积分数、醋酸质量浓度正相关,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4,0.96,0.89,而在不同酸度的五味子果酒酿造过程中,其红色素的分解率为11.05%,明显低于红色素的酒精发酵过程,其分解率与酸度负相关(R2=0.97),因此证实适当提高酸度会增加五味子红色素的稳定性.五味子红色素在发酵食品加工中的稳定性研究对进一步优化五味子发酵食品工艺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分析肠道微生物对葡萄酒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及花色苷结构与稳定性的关系,旨在为花色苷的消化吸收和提高葡萄酒花色苷生物利用率提供指导。采集健康受试者的肠道微生物,利用体外培养方法混合培养肠道微生物与赤霞珠红葡萄酒样品24h,分别于0、4、12、24h取样进行花色苷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肠道微生物促进葡萄酒花色苷的降解。与肠道微生物共培养24h后,葡萄酒总花色苷的降解率达到19.10%,而对照组仅为9.57%;肠道微生物作用下,葡萄酒中5种基本花色苷的降解水平均高于无菌对照组,但不同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对比无菌对照组,葡萄酒中3种酰化花色苷含量在肠道菌群的作用下显著降低。花色苷B环取代基与酰基种类影响花色苷的稳定性。B环羟基数量增加,花色苷稳定性下降;B环甲氧基数量增加,花色苷稳定性增强。乙酰化花色苷稳定性强于对香豆酰化花色苷。肠道微生物对葡萄酒花色苷降解的促进作用与花色苷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5.
以紫色红曲霉M9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单色光对其生长、色素和桔霉素合成的影响。采用观察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紫色红曲霉M9在持续红光、黄光、绿光、蓝光照射下的菌落形态及6种红曲色素产量进行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RT-qPCR法对不同红光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下红曲色素和桔霉素产量以及相关基因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红光是最显著的促进紫色红曲霉M9生长和色素产生的光源。高产红曲色素、低产桔霉素的最佳光照时间和强度分别为30min/d和300lx,初步推测红曲色素合成相关基因mppA/B/D/F、mppR1/R2、MpPKS5、MpFasA2/B2可能参与两种橙色素的生物合成,mppC、mppE可能参与两种红色素和两种黄色素的生物合成;桔霉素合成相关基因ctnA/D/E/F/G/H/I、orf1/3/4/5、pksCT可能参与桔霉素的合成代谢,而ctnR1可能参与桔霉素的分解代谢。  相似文献   

16.
以宁夏三大品牌干红葡萄酒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中的反式白藜芦醇含量进行了测定,其中,对提取条件和色谱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0.015 mg/L,定量限为0.03 mg/L;在0.03 mg/L~300 mg/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方程为y=1.1161x+0.0137,R2=0.9996;重复性较好,标品的RSD为0.23%,样品的RSD为0.18%;准确度较高,加标回收率范围在92.3%~97.1%之间;研究表明反式白藜芦醇的含量与酒的品牌、葡萄品种有较大的关系,供试样品中反式白藜芦醇含量在1.97 mg/L~3.70 mg/L之间.  相似文献   

17.
大亚湾海洋细菌Pseudomonas sp.中的红色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海洋细菌Pseudomonas sp.,采集于大亚湾,从该菌的菌体提取物分离得到2个红色素:灵菌红素A和新的衍生物二甲基灵菌红素B。它们的结构通过NMR,LC-MS等确定,并得出灵菌红素是具有强烈抗微生物和细胞毒性的化合物,同时研究了它的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为了正确评价干红葡萄酒涩感质量,实验以贺兰山东麓产区9款单宁含量有差异的干红葡萄酒为研究对象,分析供试酒样的多酚、单宁含量,培训品评员,进行供试酒样的涩感特征的感官量化分析,同时模拟口腔唾液蛋白与葡萄酒单宁的结合反应,添加不同卵清蛋白溶液(0~8.0g/L)絮凝单宁,分析A280下降趋势。结果表明,干红葡萄酒的干涩与糙涩之间极显著正相关,并且它们与多酚、单宁含量极显著正相关,也与添加卵清蛋白引起A280下降的速率a值极显著正相关;干红葡萄酒的绒涩感与苦味之间显著负相关,它们与干涩、糙涩、多酚、单宁以及a值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绒涩感可能与合适的橡木桶陈酿之间有联系。干涩和糙涩主要来源于多酚和单宁,基于蛋白沉淀法预测葡萄酒的涩感质量具有局限性,绒涩感可能产生于合理陈酿中的单宁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9.
单柱离子排斥色谱法测定葡萄酒中的多种有机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单柱离子排斥色谱法分离结合电导检测同时测定了多种有机酸(酒石酸、柠檬酸、苹果酸、甲酸、乙酸和琥珀酸).实验过程中,对流动相组成,流动相pH值变化对各种有机酸保留时间的影响作了详细的探讨.结果表明,在室温下,用2mmol/L(pH3 4)的苯甲酸为流动相,多种有机酸可以得到较好的分离,该法用于葡萄酒中各种有机酸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0.
葡萄酒样经0.45um滤膜过滤后,用HPLC法直接测定葡萄酒中的甘油、果糖,葡萄糖和蔗糖,与标准方法相比具有速度快,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的特点。上述每种化合物的检测量均低于O.5ug,变异系数均小于2%(n=9)。用该方法检测了全国85种葡萄酒中甘油和糖类化合物的含量,并讨论了甘油含量与原酒含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