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数学记忆从形式上可分为机械记忆,理解记忆和概括记忆。 机械记忆是指学生按照数学事实,根据定理、概念、法则等所表现的形式进行记忆,这是最低层次的数学记忆,它在数学学习中也是必要的。如初等算术中“九九乘法表”总要牢记;学代数,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总应记得;学几何,最基本的一些定理总要记熟。当然,机械记忆还必须发展,必须上升到理解记忆。 理解记忆是指学生根据对数学材料的理解,运用有关知识、经验进行记忆,理解记忆必须要理解所学数学知识的意义,才能记得快、记得牢。理解记忆对于数学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而必要的,就象一颗零散的珍珠容易丢失,串在一起的一串珍珠不易丢失,而理解记忆就象串起珍珠的链条,把所记忆的东西依据不同的性质将它们串起来,就不易被遗忘,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只是机械记忆它也许并不难,但如果理解到它是基于“等差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是前一项加一个公差”这一简单思想的,那就会记得更好。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生物教学过程中渗透学法指导的实践 ,即通过引导对比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启发联想、迁移思维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通过“巧记忆”、“精总结”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应用训练使学生在学习中活学活用  相似文献   

3.
任何学科,都有一套阐述该学科理论的专有名词和术语。因此,建立和统一“矿山压力及其控制”的名词和术语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由于学科的理论和实践是不断发展的,特别是即使同一学科,不同学术观点和理论体系的差别,所涉及的名词和术语的范围及其含意也不可能完全一样。因此名词和术语的统一又是相对的,有一个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我们的任务首先是讨论和弄清根据不同学术观点和理论体系所提出的一些名词和术语的含意。在此基础上尽可能的把目的相同,含意相似的名词和术语统一起来,赋于“它们”一个更确切的定  相似文献   

4.
高明  梁化春  梁春兰 《科技信息》2010,(32):117-11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我们长期工作在职业教育教学第一战线的老师们这也许是很深刻的八个字。我们知道,当一位学生对所学课程不感兴趣时,紧随其后就容易出现消极的学习行动,那么教学效果显然是不能保证的。反之,如果学生对你教的学科有兴趣,他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主动钻研它,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就易于产生良性的互动和有效的契合,提高教学效果。所以,调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实施过程中的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5.
有这样一座“桥”,我时常在上面走走,或小憩片刻,或凭栏远眺。桥那边的世界很精彩。有人说你太深奥,太多的术语、太繁冗的名词;有人说你太枯燥,没有幽默、没有轻松与欢笑;有人说你太沉重,国与国的纷争、民族与民族的矛盾、文化与文化的难以融汇……是的,这都是你,但这又不全是你。我眼中的你,深奥但细细品味却能领会;枯燥但洋溢着智慧之光;沉重但绝不“沉痛”,严酷的现状里流露出无限的希望!我眼中的你,是架在“我”和“世界”之间,把“我”和“世界”联系起来的桥。是的,你是“桥”。因为你,我学会了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看待美国的霸权主…  相似文献   

6.
从语法术语与记忆的关系出发,全面解构语法术语中所存在的种种弊端,提出了独到见解.良好的语法术语有助于读者的理解和记忆;而不良的语法术语却会给读者的理解和记忆增加难度,甚至起到误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西方哲学著作翻译的一大难题是哲学术语的汉译。根据解释学的“不可翻译性”原理,译名之争源于不同译者对于西方哲学思想的解释“境遇”和理解“视域”的不同;从翻译活动的目的看,目前哲学界比较认可的关于being的译名“是”虽然益处多多,但将面临如何在汉语中扎根、存活的严峻挑战。在目前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环境下,不妨可以将being这类哲学基本术语直接引入汉语,作不译之译。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留学生学习中借用名量词使用时的错误进行分析,指出借用名量词同专用名量词之间在表达上的差异:双音节借用名量词前的数词只能用“一”,“一”的含义是“整、满”的意思,表示多,数量短语和名词之间能加“的”.不能重叠。如果借用的名量词是表示容积、容器的单音节名词则具有了专用量词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人在实践中构成自身,那么这个构成性的实践不仅是人与自然的交道,同时也是人与人(社会)的交往。如果说“自然技术”意味着技术理解的一种可能性,是以“人与自然”为基础,那么在“人与人(社会)”的概念中则蕴含着另一种技术理解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被描述为“社会技术”。笔者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来分析这一技术,深入理解社会技术的本质和演进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本书是由美国Albert Einstein医学院流行病学和群体健康系流行病学室Sylvia Wassertheil Smoller教授编著的。第一版于1990年出版,第二版于1995年出版,现为第三版。本书的特点是根据流行病学和统计学的基本框架,使读者理解流行病学与生物统计学的基本原理,理解“为什么做”和“做什么?”学会“如何做、如何解释”。书中的内容都是临床试验和基础研究中最常用的、或是在文献中经常引用的。  相似文献   

11.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原著的用语中,从未出现过“唯物主义哲学”(德文diematerialistischePhilosophie)一词。本文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哲学”、“世界观”等重要术语的理解和用法做详尽的考察,考证他们为什么没有用过这一术语以及是谁最早用这个术语,同时引发出应怎样正确理解有关“哲学基本问题”的表述,以澄清哲学界长期以来一个严重误解。  相似文献   

12.
朱桂芹  焦健 《科技资讯》2006,(6):122-122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职业高中机械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这门课术语概念多,内容涉及面广,且义缺乏严格的逻辑推理,没有严谨的系统性。不少学生感到概念抽象而不好理解,内容繁杂而不好记忆,知识面广而抓不住重点,学习难度较大。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因素:一是课程性质,二是基于教师对本课程的理解而采用的方法手段,三是基于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所形成的内在学习积极性。而归根结底这三方面的焦点又集中在一个“如何数”上。根据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本课程教学质量有儿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曹靖  丁立中 《科技信息》2009,(32):I0293-I0293
高中生物知识中需要理解和记忆的内容很多,许多高中生普遍反映高中生物知识难学。笔者根据自己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适合高中生物学习,并有效提高学习成绩的一些理解与记忆的方法,可为高中生物教师的教学和高中学生有效提高生物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从兴趣、注意、记忆几个方面来探索在生物教学中,应该如何进行“愉快教学”,做到“寓教于乐”,从而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教师都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增加了“质疑环节”,这是令人欣慰的,学生的学爿本来就应该是解决旧疑存新疑的过程。然而,由于教师理解与实践上的偏差,“质疑环节”往往收不到理想效果,产生低效率、低质量的“兜圈子”现象,这应当引起我们的警醒。那么,怎样才能使“质疑”这个学习环节不再遭受他人的质疑呢?  相似文献   

16.
《青年科学》2013,(9):48-49
“两个故事你更喜欢哪一个?”“我喜欢有老虎的那个,因为那个故事更精彩。” 不知你看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之后,会倾向于选择哪个故事,但是少年派让自己选择了他所创造出来的第一个故事。对那段地狱般的经历他拥有两段记忆,少年派用自己的记忆创作了一个救赎心灵的美丽故事。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实我们自己的记忆也在不断地创造故事甚至是说谎。  相似文献   

17.
话语理解包含两个层次,为了理解话语第一层次上的命题(字面意义),尤其是要理解第二层次上的间接的、旨在传达的意义,听话人或读者需要用到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掌握和使用它,这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特殊的认知过程。本文运用记忆的认知机制理论,试从记忆的功能和记忆的结构两个角度深入论述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记忆,以期改进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上的技巧和策略,从而提高学习者的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18.
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教师应“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教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法动经验。”由此可见,教师不能仅仅传授知识,更应引导学生自主获得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以提高能力,也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对指导初三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进行了一些思考、实践和整理,有一些体会,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由于大学新生刚踏人大学校园,从一个原来相对较小的环境进入一个相对较大的环境,对他们来说,老师、同学、校园、周边环境和大学英语教材都是那么新鲜和陌生。再加上刚进大学,摆脱了高考的压力,许多同学自然而然地认为应该放松放松。于是,部分同学地学习劲头不足,积极性不高,只是为了应付期末考试,因此缺乏一种积极向上地学习动机。这样他们就带着新奇、茫然、和新的学习“债务”匆匆忙忙地度过了大学的第一学期,对以后的学习形成了恶性循环,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对大一新生的英语教学,教师应该恰当地激发他们地英语学习动机。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激发学生地英语学习动机呢?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比较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了。所谓比较,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类事物进行对比,辨别异同。这是一个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的方法,从而找出事物内在联系及规律的过程。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比较法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作用谈点自己的看法。一、比较法的运用是记忆单词的需要英语词汇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词。掌握单词主要靠记忆,记忆有机械记忆与理解记忆,这在学习单词时均要用上。在学习的初级阶段主要靠机械记忆,随着学生课程难度的加深,词汇量的增多,理解记忆就更显重要了。学生常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