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10月龄BALB/C雄性小鼠为实验对象,研究珍珠口服液对衰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珍珠口服液使脑B型单胺氧化酶比活性下降1899%(P<0001);红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1883%(P<0001);心肌脂褐素含量下降2433%(P<001),表明珍珠口服液具有一定的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最大校正QT间期(QTcmax)、QT离散度(QTd)和QTc离散度(QTcd)与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回顾性分析了47例AMI患者(分为恶性心律失常组14例和无室性心律失常组33例)发病3d内的心电图,并以5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显示:两组AMI患者的QTcmax、QTd和QTcd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01),而恶性心律失常组的上述指标比无室性心律失常组显著增大(P<005~0.001)。提示QTcmax延长和QTd、QTcd增大与AMI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测定上述指标对AMI近期预后的判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探讨ADR对老年记忆减退鼠学习记忆行为为有无改善作用,以及是否能延缓老年记忆减退的产生。方法:采用Moris水迷宫、被动回避行为测试、开场行为测试等方法,测定给药前后小鼠的行为变化。ADR由当归、白芍、锁阳等组成。水煎,浓缩。治疗剂量:01mg/ml;预防性用药剂量:002%(体积比)。老年记忆减退鼠由Moris水迷宫筛选出,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每天灌胃1次,每次每10g体重03mL,连续1个月;对照组灌等量生理盐水。预防性用药从14~18个月开始,随机分为4组,分别用药经2个月、4个月和6个月;另设一对照组。结果:老年记忆减退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Moris水迷宫潜伏期缩短(P<005),被动回避行为潜伏期延长(P<005);预防性用药4月组和6月组与对照组比较,Moris水迷宫潜伏期缩短(P<005和P<001);用药6月组平台圆所用时间延长(P<001),入水4秒后游泳轨迹方向有差异(P<005),老年记忆减退鼠筛出率降低(P<001)。结论:ADR可改善老年记忆功能减退,并对预防其产生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经白细胞介素-2(IL-2)激活的恶性胶质瘤肿瘤浸润淋巴细胞(GTIL)在裸小鼠体内攻击恶性胶质瘤,目的观察和了解GTIL对恶性胶质瘤生长抑制作用,为临床恶性胶质瘤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1)GTIL抑制恶性胶质瘤在裸小鼠体内生长实验,结果发现裸小鼠移植瘤成瘤率GTIL+IL-I组<GTIL组<IL-2组<对照组;3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其中GTII+IL-2组和GTIL组差异显著(P<0.01).(2)GTIL不同用药途径实验,结果发现局部用药组移植瘤瘤体明显缩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静脉用药组移植瘤瘤体可见缩小.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意义(>0.05),该研究表明,肿瘤局部GTIL疗法在治疗恶性胶质瘤术后残留灶及预防术后癌肿复发方面作用显著,为临床恶性胶质瘤的综合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46例非小细胞肺癌rasP21和CD44的表达。结果:rasP21的阳性率鳞癌为59%,腺癌63%;CD44的阳性率鳞癌为41%,腺癌63%。统计学分析证明:不同临床分期的rasP21表达强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有淋巴结转移与无淋巴结转移的CD44表达程度有显著性差异(鳞癌P<001,腺癌P<0025);rasP21与CD44表达强度两者无相关性(P<005)。结论:rasP21的表达与预后不良有关,CD44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6.
牛磺酸与细胞膜自由基损伤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牛磺酸与细胞膜自由基损伤的关系,选用脂质过氧化物测定法、溶血试验及谷胱甘肽测定法的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牛磺酸加剧了辐射导致的小鼠肝、脑、肾组织的脂质过氧化反应(P<005或P<001);牛磺酸加剧了辐射导致的人红细胞悬液的溶血作用(P<001或P<0001);牛磺酸与人红细胞悬液37℃水浴1h,发现牛磺酸致使红细胞中谷胱甘肽水平显著下降(P<0001)。结果提示,牛磺酸不是自由基清除剂,相反,它能加剧细胞膜的自由基损伤。  相似文献   

7.
采用浆膜表面埋植双极引导电极、多道电极同时记录法,测定“催乳保健I号”对绵羊皱胃、小肠、大肠、子宫、输卵管肌电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催乳保健I号”对皱胃肌电活动的峰值、峰电频率和电活动时程均有明显的增强作用(P<001);对空肠、回肠、结肠肌电活动的峰电频率和电活动时程也有明显的增强作用(P<001),但对峰电峰值无明显影响(P>005);而对十二指肠肌电活动的峰电峰值、峰电频率和电活动时程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对盲肠肌电活动的峰电频率和电活动时程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但对峰电峰值无明显影响(P>005);对子宫体肌电活动的峰电峰值、峰电频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但对电活动时程有明显的增强作用(P<001);对子宫角肌电活动的峰电峰值、峰电频率有明显增强作用,对电活动时程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对输卵管肌电活动的峰电频率、电活动时程(P<001)和峰电峰值(P<005)均有明显增强的作用。“催乳保健I号”对胃肠肌电活动的兴奋作用与M受体有关,对子宫、输卵管肌电活动的兴奋作用与M受体无关。  相似文献   

8.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是一强烈的血小板致聚剂,它作为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参与了变态反应和炎症反应。血小板活化、聚集、释放介质在变应性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解变应性鼻炎患者血小板活化程度及与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关系,测定了变应性鼻炎患者(56例)、正常人(50例)的PAF、ADP致血小板聚集率及血清IgE、IgG、IgA和IgM水平,结果显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PAF致小板聚集率为5434±2318,正常人为3972±1803,变应性鼻炎组较正常人明显增高(P<0.01),且与血清IgE水平呈正相关(P<005)。表明变应性鼻炎患者血小板活化程度增加,与PAF及血清IgE水平增高有关。提示应用PAF拮抗剂、血小板活化抑制剂可能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以分析自我效能的结构为基础,制订自我效能的测量工具。原始问卷依自我效能的理论定义而构造。149名大学生参加了测验。要求被试在6点量表上评定问卷的每一个条目是否适合描述他们自己,“1”代表完全不适合,“6”代表完全适合。被试同时还完成了中国罗特内外控测验、自我差异测验、SCL90抑郁分测验以及Sherer的自我效能问卷。测验结果得到了一个由19个条目构成的单因素结构的自我效能量表,该因素解释总变异的324%,量表平均分为6309,标准差为12645,无显著性性别差异(t=014,P=088)。统计分析还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a=0878)和重测信度(r=0817);和外控倾向呈显著性负相关(r=-0511,P<0001),和实际—理想自我差异、实际—应该自我差异也均有显著性负相关(r=-0420,P<0001;r=-0450,P<0001);和抑郁有显著性负相关(r=-0398,P<0001),有较理想的构想效度;同时,与Sherer的自我效能量表中的一般自我效能相关为06140(P<00001),与其社会自我效能相关为r=05379(P<0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评价磁共振成像(MRI)诊断听神经瘤的价值,本文分析44例听神经瘤MRI表现,探讨该瘤囊性的病理基础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德国Siemens1.0T超导MR系统,常规SE序列或快速SE序列T1中权,T2加权成像,层厚3-7mm,其中36例静脉内注射Gd-DTPA增强扫描。结果:本组46个肿瘤中,有2个(4.3%)地内耳道IAC内;6个(13%)仅限于桥小脑角(CPA);38个(82.6%)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边缘系统低级别胶质瘤的诊断、手术治疗及其效果。方法 :对1997年7月至2003年7月应用显微手术广泛性切除的13例边缘系统低级别胶质瘤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均行肿瘤切除 ,9例全切除 ,4例次全切除 ,术后除2例出现暂时性失语外 ,均恢复良好 ,术后无严重的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结论 :边缘系统低级别胶质瘤源于原始皮质 ,可通过手术广泛性切除肿瘤而不致损伤重要功能结构 ,可很好地控制癫痫。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草地上优良牧草中,有机氯农药(666,DDT)和苯并(a)芘(简写B(a)P),污染现状的调查,对四个地带性草地类型十个调查区域内154份牧草样品中,两项有害物质含量超标情况及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666、DDT和B(a)P平均含量在草甸草原牧草中分别为0.0927mg/kg、0.0086mg/kg、0.0050mg/kg,在典型草原牧草中分别为0.0450mg/kg、0.0030mg/kg、0.0052mg/kg,在荒漠化草原牧草中分别为0.1003mg/kg、0.0015mg/kg、0.0056mg/kg.在草原化荒漠牧草中分别为0.2529mg/kg、0.0000mg/kg、0.0056mg/kg.全区草地上生长的16种牧草中,两项有害物质均被检出,大部分含量都比较低,但个别样品含量很高,说明内蒙古草地环境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SD大鼠暴露于1ATA100%的急性纯氧中,对其血细胞和肺脏进行研究,以阐明急性纯氧对机体的损伤机制.结果表明:SD大鼠暴露于100%急性纯氧中不同时间,血液中红细胞的浓度(R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浓度(HG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白细胞浓度(WBC)等无显著变化(P>0.05);但是,白细胞的分类变化显著(P<0.05)或非常显著(P<0.01或P<0.001),淋巴细胞随SD大鼠在急性纯氧中暴露的时间延长不断下降,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总数不断升高.急性氧中暴露65小时后,20%的大鼠死亡,存活的大鼠解剖,发现肺部出现严重的炎症,肺的湿重.脂质过氧化(LPO)产物显著增加(P<0.00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明显下降(P<0.001).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关节镜和磁共振成像测量膝关节软骨缺损的特点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通过手术确诊为膝关节软骨缺损的65例患者临床资料,术前行磁共振成像检查,根据情况行膝关节清理术和软骨缺损修复术,术中行关节镜检查膝关节软骨缺损情况和缺损面积,对软骨缺损行Noyes分级,并与磁共振成像进行对比.结果 MRI和关节镜测量缺损病灶均为163个,人均2.51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P=1);MRI测量股骨滑车、内侧和外侧股骨髁软骨缺损面积均小于关节镜测量面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名影像科医师采用MRI的FSE序列对软骨损伤进行分级,与关节镜分级相一致的均为50例(76.92%);以关节镜作为诊断金标准,MRI诊断敏感度为81.83%,特异度为86.12%,准确度为84.31%.结论关节镜为微创检查,在单纯膝关节软骨缺损诊断中具有局限性,而磁共振成像为无创检查,是术前诊断的常规手段,在显示病灶数目和病灶特征上与关节镜检查相一致,但在缺损面积、缺损范围、缺损程度等方面较关节镜仍有差异.  相似文献   

15.
选择砂培处理的油茶无性系幼苗为对象,采用裂区设计,以0、0.05、0.5 mmol/L 3种磷处理水平(P0、P1、P2)模拟低磷胁迫,研究低磷胁迫对5个油茶优良无性系生长及氮、磷、钾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油茶无性系间耐低磷胁迫差异显著; 随低磷胁迫的加剧,各无性系的生物量和氮、磷吸收量减少,而利用率增加。无磷和低磷时湘林67和湘林69两个无性系的生物量和磷吸收量、利用效率均较高,叶片氮磷比(N/P)和叶片Δ(N/P)均较低,表明这两个无性系具有较好的体内磷养分循环利用机制,具备良好的耐低磷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施用不同量沼液对杨树人工林细根生物量的影响,为科学利用沼液、优化杨树人工林施肥技术,以及促进杨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4种沼液施用量(0、125、250和375 m3/hm2)的杨树人工林长期控制野外实验样地,采用连续土钻法钻取不同土壤深度(0~20,≥20~40和≥40~60 cm)土芯样品;从中分拣出杨树活细根,经清洗、分级、烘干、称量,比较不同处理下的各土层、各径级细根生物量。【结果】0~60 cm土层总细根生物量、各层和各径级细根生物量均随沼液施用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相比,施用沼液使总细根生物量减少了18.8%~28.6%,尤其是土壤表层(0~20 cm)细根生物量减少最多,为21.5%~34.8%;1~5级细根生物量分别减少了17.7%~25.9%、8.5%~14.5%、17.6%~27.9%、10.9%~27.3%和24.4%~31.3%。【结论】长期施用沼液对杨树人工林细根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对细根垂直分布和径级分配有明显影响,但其作用机制还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不同饲料对牛蛙机体主要养分组成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饲喂不同饲料对牛蛙机主要养分级成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全价饲料组牛蛙整体中粗蛋白、钙、磷的含量分别比蚕蛹组高42.41%、81.32%、87.50%,而粗脂肪含量比蚕蛹组低118.11%;必需微量元素、氨基酸的含量均不同程度地高于蚕蛹组。牛蛙腿肌中粗蛋白、粗脂肪、钙、磷等的含量与峡谷组间十分接近;在微量元素上,全价饲料组牛蛙铜、铁的含量比蚕蛹组高31.00%、92.06%,而锌、锰的含量则差  相似文献   

18.
应用“3414”试验建立豫北地区冬小麦磷钾肥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河南省测土配方施肥2005—2008年豫北地区95个冬小麦"3414"试验,分别以相对产量<80%,80%~85%,85%~90%和>90%为标准,将豫北地区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划分为"极低"、"低"、"中"和"高"4个等级;并用三元二次和一元二次模型分别对不同土壤养分分级范围内施肥量和产量的关系进行模拟,计算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当豫北地区土壤有效磷(Olsen-P)处于"极低"(<8 mg/kg)、"低"(8~17 mg/kg)、"中"(17~36 mg/kg)和"高"(>36 mg/kg)时,推荐磷肥(P2O5)用量分别为125~145,95~125,55~95和0~55 kg/hm2;速效钾(NH4OAc-K)含量处于"极低"(<50 mg/kg)、"低"(50~78 mg/kg)、"中"(78~122 mg/kg)和"高"(>122 mg/kg)时,推荐钾肥(K2O)用量分别为120~140,85~120,60~85和0~60 kg/hm2.  相似文献   

19.
低磷胁迫下杉木无性系根系形态及养分利用响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杉木无性系苗木在低磷胁迫下的根系形态和养分利用特征,为提高杉木养分利用效率的遗传改良提供参考。【方法】以5个杉木无性系组培苗为材料,采用土壤盆栽实验,设置缺磷(PO, KH2PO4 0 mmol/L)和正常供磷(PN, KH2PO4 1.0 mmol/L)两种改良Hoagland营养液进行浇灌处理,培养60 d后测定其生物量(根、茎、叶)、根系形态参数及其养分(磷、氮、钾、钙、镁)累积量和利用效率。【结果】①随施磷水平的变化,杉木无性系的干物质质量和根系形态指标显示出极显著的基因型效应差异。②缺磷处理使杉木无性系的根、茎、叶和整株干物质质量分别减少20.06%、20.68%、14.07%和16.78%,根冠比则增加,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分别增加17.31%、17.69%、24.77%,根平均直径减少8.22%,细根比例显著提高。③缺磷使杉木无性系整株磷累积量减少17.91%,而磷利用效率呈上升趋势,同时磷在根系中的含量降低16.35%,但茎、叶中的含量在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缺磷还使整株对钾的累积量减少27.58%,钙和氮分别减少18.56%和14.95%,镁减少12.85%。④经主成分分析发现,杉木无性系植株的粗根长、细根长、根冠比、根干物质质量与低磷胁迫响应密切; 回归分析显示,细根量对植株的磷吸收量有显著正向效应。【结论】杉木无性系根系形态指标随施磷水平变化呈极显著的基因型效应差异,缺磷胁迫使苗木地上部干物质质量减少,根平均直径减少,细根比例增大,根冠比增大,根系趋向于磷高效吸收的根构型转变,进而提高对低磷胁迫的遗传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微量元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内微量元素变化,本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了41例恶性肿瘤病人血清中锌、铜、铁、硒、锰5种元素含量及铜/锌比值,并以38例正常人为对照。结果表明: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锌、硒、锰低于正常人,铜、铁及铜/锌比值明显增高,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提示:血清低锌、低硒、低锰、高铜、高铁与恶性肿瘤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