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采用自编问卷探讨父母陪伴与小学生完成作业质量的关系。结果发现:父母陪伴孩子作业相对于不陪伴情况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父母耐心指导作业的陪伴方式可以提高小学生作业质量;父母经常陪伴孩子作业可以提高小学生作业质量;父母文化水平和家庭经济条件影响父母陪伴孩子作业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如今的孩子,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从小在父母的过度保护下生活,处处有父母的照看,事事按父母的主意去做,孩子能独立支配的活动和事情很少。入学后,离开了父母,孩子们独立思考、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很差,遇到一点点事情就想依赖别人,通过告状的方式求助于老师。作为班主任,我们可以帮他们做各种各样的事,替他们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以爱的名义承担他们的一切。  相似文献   

3.
吕斌 《青年科学》2009,(9):42-42
倾诉者:小方(18岁,高三学生) “我瞒着父母偷吃了禁果” 从小,父母对我的管教就特别严。他们不会在我面前表现出亲密的行为,也不允许我和异性同学交往。  相似文献   

4.
最近,很多家长在咨询中总是显得很焦虑。为什么学校里的老师说他们的孩子有多动症?能不操心吗?既然是一种病症.弄不好得就医。很多家长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找到我们,希望听听我们的意见。听家长介绍,这些孩子表现出来的特征比较相似:好动,坐不住;课堂上喜欢随意地起立;在听课过程中容易分心,爱做小动作……我不仅感到意外:这怎么就是多动症呢?不,绝对不是!这是孩子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刘爱霞 《奇闻怪事》2007,(10):25-26
四年级学生小强一上学就说头疼,哭着喊着不要上学,家长老师西仑番上阵也劝不进校门。如果家长强行送进学校,在教室中坐不了多久,就脸色苍白,冷汗直流,双手抱头嚷着头疼,只要家长接回家,症状马上缓解。各大医院去了不少,CT、核磁共振都没有查出脑部有什么异常。于是“撒谎”、“不爱学习”、“不听话的孩子”等一系列“桂冠”落到小强的头上。爸爸的巴掌,[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文子 《青年科学》2009,(11):57-57
小玲上初三了,学习成绩原来很不错,李老师对她印象一直较好,但近来发现她上课时经常是心不在焉,老师叫她回答问题,有几次都答得牛头不对马嘴。期中考试,各门课成绩都下降了,还有一门不及格。  相似文献   

7.
《科技园地》2005,(1):47-47
孩子可以有自己的私事,也可以有自己的私情,但孩子也应该接受父母的监督和教育。在这个问题上.父母和孩子之间常常引发矛盾,孩子说父母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父母说我有权监督你,我是为了你好。于是家长与孩子就产生了矛盾。  相似文献   

8.
我走上三尺讲台已经10年了,在这10年里,我每年都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我经常遇到性格倔强的孩子,这些孩子明明知道自己错了,还要犟嘴开脱自己的错误。特别是小学高段的学生,他们经常管不住自己。在50个人的集体中,经常出现打架骂人等不文明的现象,而处理起来却很棘手。每次面临这种局面,往往老师与学生都很生气,不能很好的沟通,到最后,师生关系变得很紧张,师生情感受到伤害。这样,不仅起不到德育的作用,还容易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9.
他今年八岁了,大家都叫他羊娃。在他刚出生五个月的时候,父母就进城打工去了,把他留给年迈的爷爷。没有母乳,老人就养了只山羊,用羊奶和米汤把他喂大。他很内向,出门就拽着爷爷的衣襟,在学校里不愿跟别的同学说话,眼睛里带着这个年龄的孩子不应该有的犹豫、躲闪和畏惧。在我的班上,这种“留守孩子”不在少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李进 《科技咨询导报》2010,(21):239-239
我们家长在培养子女的过程中,经常会和孩子发生各种冲突。俗话说:"半大小子,气死老子。"许多家长抱怨说,许多孩子特别不听话,爱和大人顶嘴,叫他向东他偏向西,叫他不干什么他非要干什么。很多情况下,这些冲突成为孩子一种习惯,孩子往往为了冲突而冲突,这就是所谓的逆反心理,严重的会出现离家出走等情况,这个给不少家长带来很多的困惑和麻烦。孩子的逆反心理是如何出现的,该如何正确对待,我分析了以下几点原因。  相似文献   

11.
眼下,有这样一种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和反思:在家时,家长总怕孩子吃苦受难遭委屈,事事都为他们设计,样样都替他们包办,宁苦自己,不苦孩子;在校时,现行的教育也要求教师用爱心呵护、感化学生,宁让自己担待点,不敢让孩子受委屈。这样,生活的天空即使有些微的寒风冷雨,也被挡在了家长、老师的“爱心伞”外。在过度人性化呵护下成长起来的人,就像刻意打造的水晶宫,虽美轮美奂,却脆弱至极,一击即碎!  相似文献   

12.
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家庭教育是这个工程的起点和基础,同时家长也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不仅是潜移默化的,也是非常深远的。问题学生的形成往往与自己的家庭环境有着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3.
近十多年来有一个问题苦苦困绕着我,家长眼中的好教师是什么?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又是什么?我连续带了两个从一年级一直到小学毕业的班级,都遇到了一个现在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家长为孩子择师,家长千方百计找关系,要把孩子交给我带。更有这样一个家长,在我1996年把他的大儿子带到小学毕业后,她找到我说:“老师,今年你又该带一年级了吧?”我说学校还没排课,不知道。可她很诚恳地对我说:“你教一年级千万告诉我。”我很奇怪,就问:“怎么,有什么事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为帮助低年级孩子突破记好歌词这一关,根据不同类型的歌曲,我尝试采用了以下不同的教学方法,并起到了较好的实际效果。 一、故事法 故事教学法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孩子们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一年级教材里,很多歌曲如《小青蛙找家》、《我有一只小羊羔》、《数鸭子》、《谁在叫》等都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5.
为师者,大都有过必须联系学生家长的情况,但我们与家长的沟通,大部分是告状式的。因为在我们的意识里,平常我们无须和家长联系,除非是遇到了我们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这时,我们需要家长和我们一起去“管教”孩子。说到底,我们家访的目的无非就是想通过家长的严格(也许在潜意识里,我们甚至希望家长采用武力措施)解决问题。其实,一个成功的教师,应该能够尽量多地与家长联系,而不是在遇到问题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常常会碰到孩子批评不得,批评后不以为然、我行我素,甚至顶嘴的表现。批评时一定要让孩子做到心服口服,这样才能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所以家长一定要讲究方法。当孩子经常不接受你的批评时,作为家长是否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好好反思一下呢?  相似文献   

17.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分享是一种社会行为,它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据有关资料表明:当今社会的独生子女多自私、冷漠、缺乏爱心、不懂回报、不善合作,他们都以自我为中心,不愿与他人交往,更不愿与他人分享。如果任由这种现象发展下去,未来的孩子就会变得狭隘、自私,很难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更不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相似文献   

18.
“教师是学生自我评价的一面镜子。学生总是从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中判定是对自己的肯定或否定、赞扬或批评。”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自信心、前进的动力以及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黄全愈老师曾经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美国的家长们很喜欢把自己的孩子送到社区,参加社区组织的体育活动,原因是这种运动队是以鼓励为主,以参与为目的。教练会想方设法别出心裁地鼓励自己的一个个小队员。记得一年的一个赛季,第一场球打完以后,  相似文献   

20.
迟晓燕 《科技信息》2009,(33):176-176
最近看了一些关于90后孩子的报道,使我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其中一篇文章是说一个90后的孩子因为要上网.父母阻止,就用煤气将父母熏死了;还有在网络上看到的图片.几个90后的女孩用刀将手腕割出很长的伤口后拍照上传到网上;还有一件事是在一个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因为要会网友,半夜从二楼宿舍的窗口跳下.以至于骨折。以上几件事都是最近一个月看到的,让我不禁思考.90后的孩子.怎么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