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某高校大学生意外伤害的发生现状,并结合大理学院实际提出合理干预措施,为学校预防意外伤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了大理学院1~4年级在校学生980名学生,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意外伤害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2011年至2012年期间,每年大学生意外伤害平均患病率为48.7%人,其中男性为30.9%,女性为69.1%,不同性别之间运动伤害患病率女生明显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4,P=0.00);大学二年级意外伤害患病率48.5%较高,其次为三年级28.8%、四年级15.9%,大学一年级新生患病率6.7%最低;从意外伤害的患病率分析,意外伤害发生较高的前五位类型依次为运动伤害、跌伤、碰撞伤、钝/锐器伤和动物或昆虫咬伤;不同性别之间运动意外伤害的患病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4,P=0.00);从年级总体意外伤害患病率从大到小顺序前六位依次为运动伤害>跌伤>碰撞伤>钝/锐器伤>动物或昆虫咬伤>烧烫伤;不同年级之间车祸(交通伤)患病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84,P=0.03)。结论:某高校大学生中意外伤害的患病率较高,应结合学校实际开展预防意外伤害的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提高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国内儿童意外伤害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减少和规避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提供参考建议。方法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国内2010—2015年发表的534篇儿童意外伤害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儿童意外伤害男高于女,家是儿童伤害的多发地,且儿童意外伤害的影响因素与儿童自身、家庭和社会有关。结论儿童意外伤害的特征明显,影响因素较多,预防与控制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相互配合,以是降低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攀枝花学院学报》2013,(5):117-120
要想转变和研究体育消费,首先应该明白体育消费的含义。从皖北地区居民体育消费现状,进而了解皖北地区居民体育消费观念的变化情况,以及影响皖北地区居民体育消费的内外因素,以采用问卷调查、理论分析等方法对皖北地区的居民体育消费状况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影响皖北地区居民体育消费的影响因素即:居民体育消费受经济收入、文化程度等因素影响,同时提出适当的建议如:增加收入,提高购买力;加快体育设施建设,制定合理价格促进城乡居民体育消费;积极引导城乡企事业法人进行体育消费等,以提高皖北地区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以期对提高皖北地区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夏开武 《科技信息》2013,(10):450-450
<正>一、前言近年来安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是整体水平是皖南经济发展好于皖北,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有历史因素也有地理资源、交通等等原因,现就教育因素对皖北部分高校学生为样本。为了翔实地了解我校皖北地区贫困生的家庭情况,切实关注这一贫困群体,同时也为在校贫困生工作提供依据,皖北地区的贫困生进行了专项调查(其中包括宿州萧县、淮北濉溪、阜阳临泉县、亳州谯城区等)。为了探索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中山市博爱医院2012~2013年收治的78例婴儿意外伤害的特点,为本市婴儿意外伤害的预防提供建议。方法对78例婴儿意外伤害的临床特点及不同伤害类型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R统计环境中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月以上月龄的婴儿(P=0.023)和外地户籍家庭的婴儿(P<0.001)更容易发生意外伤害。约79.5%的婴儿意外伤害发生在家中(P<0.001)。烧/烫伤(28.2%)、异物吸入(28.2%)及交通伤害(17.9%)为最常见的原因(P<0.001)。发生异物吸入的患儿有36.4%(4/11)未在当天进入医院接受治疗。结论监护人在照管婴儿时,不可因婴儿月龄较大而放松警惕。城市和农村家庭都应充分注意预防婴儿意外伤害,而外地户籍者可能更需要加强对婴儿的照管。家中活动时,尤其应警惕热液所致烧/烫伤及喂食相关的异物吸入,后者更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及时就诊。  相似文献   

6.
新学期开始,学生的第一课应该是什么?"安全课"应是不二之选。稍微关注社会新闻的人便知道,在刚刚过去的暑假里,溺亡、车祸、坠楼、烫伤、触电、器械伤害……有多少孩子因意外伤害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有多少孩子在新学期再也看不到自己昔日亲密的伙伴。据有关资料显示,在中国,每年有8万余名儿童因伤害而死亡,其中暑假是高发期。在致儿童死亡的原因当中,意外伤害居首位,发生率达16.5%。而安全意识淡薄、自救互救知识匮乏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这又与安全教育的关系密切。学校平常的交通、消防、溺水等安全教育,大多以"叮咛"的方式零星地进行着,无异于"杯水车薪",对各种意外防不胜防。要知道,流于表面的一般提醒、缺乏实效的安全措施,对  相似文献   

7.
为了全面掌握当前郑州市中学生视力低下状况及发展势态,给有关部门提供决策的科学依据,我们对市区、农区学生进行了视力调查,排除因疾病、意外伤害导致的近视,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高升 《当代地方科技》2012,(5):82-82,56
从制度方面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生的作用进行实证研究。构建符合皖北地区实际情况的制度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统计、计量分析方法对制度创新对皖北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起到的作用进行分析,得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制度因素之间存在稳定的联系。制度的改变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乃至皖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大计都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据统计,我国中小学生在校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以每年14%的速度递增,安全教育已迫在眉睫。论文针对安全教育课堂化、系统化问题,提出了安全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利用皖北1991-2009年的耕地变化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分析了近20年来该区耕地变化的情况,同时对影响耕地变化的11个因子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得出耕地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皖北地区研究期内耕地总体上不断减少.就耕地变化率,宿州市耕地变化速度最快,相对变化率淮南和宿州较全区快,淮北较全区慢.影响皖北耕地变化的因素可以概括为人口因素、农业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等方面,其中,农业产值占农林牧业比例是皖北耕地变化的首要因子;人口因素在关联度排序中占第2位,成为影响耕地变化的主要因素;农业科技因素在耕地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经济发展因素虽然在关联度排序排名中较靠后,但在耕地变化中也占有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寒冷地区中学生冰雪运动伤害现状及认知与需求,为学校制定冰雪运动健康教育大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吉林市3个区的3所中学共1 050名1个冬季内参加过冰雪运动的初中生作为调查对象.结果寒冷地区中学生冰雪运动伤害发生率为25.6%;冰雪运动伤害部位排在前三位的是上肢(61.5%)、下肢(39.6%)和足踝部(33.9%),伤害程度排在前三位的是摔伤(74.7%)、扭伤(54.6%)和冻伤(31.6%);相关知识认知排在第一位的是心理调节;危险因素认知排在第一位的是技术不熟练,男生和女生在认知方面出现差异(P0.05);知识需求排在第一位的是冰雪运动相关知识,男生和女生在知识需求方面未出现差异(P0.05).结论寒冷地区中学生冰雪运动伤害严重,存在认知低、需求高的现象,应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冰雪运动伤害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定量研究植被变化的影响因素,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安徽省为例,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 (GEE) 云平台获取MOD13Q1 NDVI数据,辅以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2000-2018年安徽省NDVI时空变化特征和变化趋势,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量化气候、地形及人类活动对NDVI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0-2018年安徽省NDVI随时间变化呈现波动增加趋势。(2)大部分地区为中高和高植被覆盖度,植被空间变化趋势以改善为主,改善区域占研究区面积的81.43%,主要分布在皖南黄山、宣城、池州,皖中滁州、六安、安庆北部及皖北淮南。(3)夜间灯光变化能较好的衡量人类活动变化,对NDVI变化的负向影响最大。地形对皖南山区NDVI变化影响较强,皖中次之,而皖北平原NDVI变化基本不受地形影响。气候变化对皖北和皖中地区NDVI变化影响较强。  相似文献   

13.
学校体育活动中,由于多方面因素,不断出现学生不同程度的意外伤害。学校应加大体育教学的投资,完善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合理安排学生体育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和责任心,加强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和安全知识教育,避免或减少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大、中专美术专业色彩基础课教学的现状 ,即 :只重视某一画种的某一技法 ,而忽视色彩基本规律的教授———从而引发了我们对现行大、中专美术专业课程设置对学生产生不同影响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分析,发现皖北地区农村中学生在对课余体育锻炼的态度、锻炼的价值方面有一定的认识,大多数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参与率较高,但活动量相对不足,锻炼的目的、方式、场所及锻炼的强度存在着较明显的集中趋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制约皖北地区农村中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客观因素。  相似文献   

16.
杜世全  陶芳标 《科技信息》2011,(18):I0019-I0020
本文旨在研究了解安徽省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运动伤害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伤害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安徽省5个县25所寄宿制学校1461名学生进行调查,对于运动伤害的分布进行统计,从学校、家庭、学生自身等要素就运动伤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结论:推行以健康教育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农村中小学生学校运动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探讨中专学生、体育教师对于学生参与体育教师教学评价的看法.采用质与量并进的研究方法,对某地区12所中专院校的72位体育教师和200名学生进行调查,学生部分以问卷方式进行资料收集,体育教师部分采用半开放式与开放式题型,以访谈方式进行资料收集,最后整理问卷和访谈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近50a皖北地区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皖北地区5个代表气象站1957~2007年的逐月气温数据,采用线性倾向估计和累积距平等方法,研究了皖北地区气温变化的趋势和空间差异.结果表明:①近50a皖北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升高约1.3℃,增温率0.25℃/10a;20世纪90年代开始气温快速升高,增暖明显.②四季气温的变化有明显差异,除夏季外,春、秋、冬3季气温均呈上升趋势,气温分别升高了1.7,1.4,1.8℃;增温率分别为0.34,0.27,0.36℃/10a;增温幅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冬季、春季和秋季.③皖北地区东部的宿州和东南部的蚌埠增暖明显,增温幅度较大;皖北地区西北部的砀山、西部的亳州和西南部的阜阳增温幅度较小.气温异常偏高年份多出现在90年代以后,1991~2007年的17a中,气温异常偏高及以上等级出现10a,占59%.  相似文献   

19.
以皖北地区环卫工人为例,建立了环卫工人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从日常素养、工作环境、职业素养和应急素养四个维度对该地区环卫工人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进行评价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建议,为安徽省乃至全国环卫工人职业安全和健康管理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农村地区中学生自行车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农村地区中学生自行车伤害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应用自填式问卷调查方式,对潮汕两英镇地区6所中学的3708名中学生的自行车伤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对筛选出的502例伤害病例,根据同学校、同年级、同性别的原则,在骑乘自行车上下学而未发生自行车伤害的学生中,按照1:3匹配,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骑车者搭扶其他车辆(0R=1.603,95%CI=1.1 74~2.1 89)、骑车者骑车带人(0R=1.395,95%CI=1.119~1.74)、乘坐自行车时搭扶其他车辆(0R=1.776,95%CI=1.356~2.327)、乘坐自行车时与骑车者打闹(OR=1.594,95%CI=1.202~2.1 1 7)、父亲在外工作或经商(OR=1.500,95%CI=1.194~1.885)、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5000元(OR=3.320,95%CI=1.979~5.570)为农村地区中学生自行车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家庭人均年收入高于5000元(OR=0.257,95%CI=0.076~0.719)为保护因素。结论:中学生自身不良的骑车行为、父亲在外和家庭经济水平低是影响农村地区中学生自行车伤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