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保路 《科学通报》1991,36(10):774-774
脂质过氧化过程产生的自由基及其产物可以损伤细胞膜、蛋白质和DNA,进而可能导致癌症及某些心、脑和血管疾病的发生。脂质过氧化还是衰老的重要因素,但是,多数研究者仅以脂质过氧化的最终产物之一丙二醛(MDA)作为指标。而脂质过氧化是一个自由基链式反应过程,分为链起动、链扩展和链终止三步进行,其中每一步都有自由基中间物产生和参与。这些自由基多是寿命极短、反应性极强、对生物分子的损伤作用比丙二醛大很多倍。因  相似文献   

2.
3.
绿茶多酚对自由基诱导的红细胞氧化性溶血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马兰萍  刘在群  周波  杨立  刘中立 《科学通报》2000,45(12):1271-1275
以人血红细胞在体外的氧化性溶血为模型研究了自由基诱导的生物膜损伤及天然抗氧化剂对它的抑制作用,采用水溶性偶氮引发剂2,2‘-偶氮二(2-脒基丙烷)二盐酸盐(AAPH)引发红细胞的溶血并以从绿茶中提取的主要多酚类化合物抑制其溶血,使用的茶多酚有:(一)-表儿茶素(EC),(-)-表Pei儿茶素(EGC),(-)-表Pei儿茶素Pei酸酯(EGCG)和Pei酸(GA)。研究发现,在37℃时加入AAPH  相似文献   

4.
对液晶态亚油酸多相脂质体抗癌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润广 《科学通报》1993,38(4):333-333
脂质体作为抗癌药物载体的研究近来已引起人们关注。目前对其抗癌药物的合成及其抗癌活性实验,主要靠动物筛选实验为依据。但对其抗癌活性的机理尚不清楚。我们用SAXS法和~(31)P-NMR谱技术研究了亚油酸多相脂质体液晶态的结构,并探讨了这种结构在抑制甚至扭转癌膜不可逆相变过程中可能具有的生物学意义。进而从结构和功能上阐明液晶态亚油酸多相脂质体抗癌活性的机理。  相似文献   

5.
张丽  何德志  张慧君  林建斌 《科学通报》2021,66(10):1257-1261
以邻-湾位π体系扩大的手性苝酰亚胺(PDI)分子1a、1b为研究对象,在此类手性分子的四氢呋喃溶液中加入F-会生成稳定的手性苝酰亚胺类阴离子自由基(手性PDI·-),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最大可至1300 nm的近红外区.电子顺磁共振(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EPR)实验也进一步证...  相似文献   

6.
采用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技术研究了 10种代表性土壤胡敏素中持久性自由基(persistent free radicals,PFRs)的类型与浓度.结果表明10种土壤提取的胡敏素中均检测到PFRs,浓度范围为0.11×1016~5.79×1016spins/g,其g因子均<2.0030,属于以碳为中心的芳香族类自由基....  相似文献   

7.
淋巴细胞对自由基的潜在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敏生 《科学通报》1992,37(20):1894-1894
机体内的自由基不断地产生,同时也不断地清除,以达到自由基代谢平衡。机体内存在一套天然防御系统,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这些物质在体内呈相对稳定量,属固有调节,那么机体淋巴细胞系统是否参人自由基的调节?目前尚无报道.我们体外实验研究发现,淋巴细胞由IL-2激活后,对活性氧自由基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且对氧化溶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一现象的发现对生物体内的自由基代谢及其病理损伤调节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张过江 《科学通报》1994,39(13):1229-1229
溶酶体是个重要的细胞器,执行着诸如分解细胞吞噬异物的水解老化的细胞结构、使死细胞自溶等防御和代谢功能.其数十种水解酶必须在弱酸性的内环境中才能发挥上述作用.溶酶体内部比胞浆的pH低2—3个单位,维持这种跨膜H~+梯度是靠其膜上的H~+-ATPase向内转运H~+,该酶受损伤将导致溶酶体功能紊乱并影响整个细胞.  相似文献   

9.
DHE阴离子自由基的生成与氧浓度关系的ES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过江 《科学通报》1993,38(10):936-936
由于肿瘤的乏氧状态不利于光敏杀伤癌细胞的~1O_2和·OH的生成,因此Moan等学者提出的光敏剂阴离子自由基对癌细胞可能有损伤作用的观点就很有意义。要探讨上述作用的机制,首先要搞清阴离子基的生成与氧的关系,为此,本文用ESR方法研究了卟啉类光敏药物Photofrin Ⅱ等的有效成分Dihematoporphyrin ether(DHE)的阴离子基DHE~(?)的生成与[O_2]的关系。结果表明,空气饱和条件DHE光敏反应生成~1O_2的同时还伴有DHE~(?)的  相似文献   

10.
郝建明 《科学通报》1991,36(2):160-160
<正>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但其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了。近年来,许多作者提出自由基在这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为了探讨心肌缺血再灌注时自由基的生成过程及其机制,本实验采用Lange-  相似文献   

11.
陈次平 《科学通报》1993,38(15):1382-1382
最近,用半导体光催化分解有害物质的研究引起人们极大兴趣,这是因为选择适当的半导体催化剂可以利用太阳能处理毒物,节约能源。同时如TiO_2这样的半导体的光生空穴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能分解许多有机物质。而且将它们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物,避免通常用化学方法处理废水带来的二次污染。在毒物被氧化成最终产物的过程中,有许多氧化的中间物产生,因此研究中间体的形成对了解反应机理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13.
城市大气中OH和HO2自由基生成和消除的定量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气氧化能力是城市和区域大气环境的本质特征. 而大气OH和HO2自由基则是表征大气氧化能力的关键物种. 选择广州市为案例, 在全面监测大气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污染物O3, NOx, VOCs, H2O2, HNO2以及CO, SO2等的基础上, 利用水杨酸浸渍膜捕集-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进行了同步的大气OH自由基现场测量, 分析了OH自由基的影响因素. 基于目前对OH和HO2自由基化学过程的认识, 定量计算了大气中OH和HO2自由基的生成和去除速率, 结果显示大气OH, HO2的源和汇基本平衡, 而且OH和HO2自由基之间的相互转化是其源与汇的主导过程, 广州市大气中HNO2和HCHO的光解也分别是OH和HO2自由基不可忽视的来源  相似文献   

14.
段毅 《科学通报》1997,42(19):2086-2090
<正> 海洋沉降颗粒有机质在海洋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为海洋生物提供了食物、参与了海洋化学循环,而且为海底沉积物提供了沉积有机质,因此,海洋沉降颗粒有机质的来源、传送和转移过程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海洋沉降颗粒有机质的传送过程可以通过测定沉降颗粒物质的有机碳含量去认识,对它们的来源以及生物和生物化学作用过程则可通过研究其脂类化合物的组成特征而详细了解.笔者首次对我国南、东海沉降颗粒物质进行了有  相似文献   

15.
色氨酸修饰壳聚糖珠的制备及其对低密度脂蛋白的吸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傅国旗  石可瑜  袁直  何炳林  刘斌  沈彬  王起顺 《科学通报》2003,48(17):1840-1843
通过较简单的合成路线, 制备了一种吸附性能良好的低密度脂蛋白吸附剂. 首先采用相转移法制备了多孔壳聚糖珠, 再以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对其同时进行活化、交联并引入一定长度的手臂, 进而偶联色氨酸作为配基. 试验表明, 该吸附剂对低密度脂蛋白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和较好的吸附选择性, 并具有很好的血液相容性. 实验考察了长短不同的手臂对吸附剂吸附选择性的影响, 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自由基角度分析了几种常见微量元素对原发性痴呆的诱发与影响,期望能对此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高聚物中光稳定剂自由基的空间分布和迁移的ESR成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光龙  吕起镐  付乐虞  徐广智 《科学通报》1996,41(13):1191-1194
已有研究工作表明,光稳定剂在对塑料制品起稳定保护作用时除了正常的化学消耗外还存在着物理损耗,致使塑料制品中光稳定剂的浓度降低.显然,化学消耗是使塑料制品稳定所必需的,它依赖于光稳定剂分子中起稳定作用的功能基团的化学活性。物理损耗并不是稳定作用所必需的,但它使体系的光稳定剂浓度迅速降低。物理损耗与光稳定剂的3个物理化学性能相关联,即溶解度(或相容性)、扩散系数及挥发性。很明显,光稳定剂的物理损耗远大于它的化学消耗,如何降低光稳定剂的物理损耗,提高它的利用率是高聚物光稳定剂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在壳聚糖-明胶体系中引入透明质酸, 通过磷脂酰基醇(PI)细胞周期分析和膜连蛋白-异硫氢酸荧光素(annexin V-FITC)与PI复染法检测细胞凋亡, 结果表明: 透明质酸的加入可以缩短细胞在壳聚糖-明胶材料表面的适应时间, 使细胞尽快进入正常的细胞周期; 同时, 透明质酸可以有效地抑制材料触发的细胞凋亡. 因此, 透明质酸可以有效地提高壳聚糖-明胶体系的细胞相容性, 有利于生物材料的仿生化.  相似文献   

19.
海洋沉降颗粒有机质在海洋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为海洋生物提供了食物、参与了海洋化学循环,而且为海底沉积物提供了沉积有机质,因此,海洋沉降颗粒有机质的来源、传送和转移过程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海洋沉降颗粒有机质的传送过程可以通过测定沉降颗粒物质的有机碳含量去认识,对它们的来源以及生物和生物化学作用过程则可通过研究其脂类化合物的组成特征而详细了解.笔者首次对我国南、东海沉降颗粒物质进行了有  相似文献   

20.
最近发现卤代醌能通过不依赖于金属离子的途径促进氢过氧化物的分解而产生羟基或烷氧自由基,并认为该反应通过亲核取代形成醌-过氧化物中间产物,随后均裂分解生成羟基或烷氧自由基和醌氧自由基中间体.然而,在先前的研究中,无论是对其主要反应产物,还是对该机制中提出的醌-过氧化物中间体和醌氧自由基,都没有被完全分离鉴定.在最新的研究中,以2,5-二氯-1,4-苯醌(DCBQ)与叔丁基过氧化氢(t-BuOOH)反应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纯化出一种主要反应产物,采用多种分析方法鉴定该产物为2-羟基-3-叔丁氧基-5-氯-1,4-苯醌(CBQ(OH)-O-t-Bu),原来该物质是先前假设的醌-过氧化物中间体(CBQ-OO-t-Bu)的重排异构体.继而发现,自旋捕获剂DMPO(5,5-二甲基-1-吡咯啉-N-氧化物)能抑制CBQ(OH)-O-t-Bu的形成,同时伴随着形成一种新的含有一个氯原子、质荷比m/z为268的DMPO加合物.在此基础上,综合采用电子自旋共振、核磁共振-氢谱、高效液相-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等分析方法,并使用O-17标记的H2O2的研究表明:DMPO捕获的并不是以氧为中心的醌氧自由基(CBQ-O),而是其共振异构体——一种以碳为中心的醌酮自由基(CBQ=O).这是第一次检测到一种新型的以碳为中心的醌酮自由基,为先前提出的卤代醌介导的不依赖金属离子的氢过氧化物的分解机制提供了直接的实验证据,并丰富和完善了该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