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红  杜瑞  高瑞  王春杰  胡桂芳 《河南科学》2019,37(10):1607-1613
市面上全麦食品(如全麦馒头、全麦面包、营养棒、麦麸饼干、全麦片)的不断涌现,我国对各全麦制品中全麦粉的添加量尚未有明确的界定值.通过对全麦粉的定义、营养成分以及几种全麦食品(馒头、油条、面包、饼干)的营养、加工、食用品质及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得出,全麦食品的品质特性受全麦粉粒度、含量及加工方式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通过对全麦食品的品质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可以确定全麦粉的最佳生产粒度及添加比例,可为今后全麦食品的加工和生产以及全麦粉在食品加工领域上的应用作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明生防木霉菌剂LTR-2对冬小麦籽粒的影响,同时提供一种提高小麦品质的实践方法,以济麦44为试验材料,在孕穗期喷施不同浓度木霉菌剂LTR-2,对小麦籽粒千粒重、蛋白质、氨基酸和湿面筋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在小麦孕穗期喷施不同浓度的木霉菌剂,小麦籽粒千粒重、蛋白质、氨基酸和湿面筋含量均较对照有提高,孕穗期喷施木霉菌剂有助于提高产量以及小麦籽粒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不同实验磨对小麦粉品质的影响,用Buhler磨和Senior磨进行实验制粉,并研究了小麦的主要品质。结果表明两种实验磨除对面团形成时间和湿面筋含量影响不大之外,其余指标均有显著差异:用Buhler磨制的面粉出粉率、面粉水分、破损淀粉值、面粉吸水率、沉淀值显著高于Senior磨,Senior磨制粉的面团稳定时间大于Buhler磨;检测部门应尽可能采用Buhler磨进行制粉。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用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和面对面团湿、干面筋的质量、含量及面筋吸水量的影响.实验中分别采用去离子水0、.05 mol/L NaCl0、.10 mol/L NaCl0、.20 mol/L NaCl溶液和面,并测定了用自来水洗出的干、湿面筋质量.结果表明:盐浓度对湿面筋得率的影响不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5.
小麦叶片的电阻抗图谱参数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阻抗图谱参数能够反映植物的基本生理信息,通过研究不同品种、生育期和水分胁迫下的小麦叶片,得到胞内电阻、胞外电阻、弛豫时间和弛豫时间分布系数等膜参数的变化特征.通过盆栽实验,测定了分属于旱地、水地和水旱兼用型3个不同抗旱类型的7个品种的小麦叶片在抽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3个生育期,以及适宜水分、中度干旱和严重干旱3个水分条件下的电阻和电抗,应用LEVM软件拟合出相应的电阻抗图谱参数,并分析了参数的变化特征.电阻抗图谱参数与不同小麦品种的抗旱性强弱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水分胁迫使叶片的胞外、胞内电阻和弛豫时间分布系数增大,弛豫时间减小.不同生育期对胞外、胞内电阻和弛豫时间的影响表现为:开花期>抽穗期>灌浆期;对弛豫时间分布系数的影响则表现为:开花期>灌浆期>抽穗期.电阻抗图谱参数尚不能用于表征小麦品种的抗旱性强弱,但可以提供不同生育期小麦叶片在水分胁迫下细胞膜变化的电学信息.  相似文献   

6.
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半纤维素资源的利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α-Larabinofuranosidase,EC 3.2.1.55)属于半纤维素酶系,能水解以α-1,3、α-1,2或α-1,5键连在木聚糖主链上的阿拉伯糖单体或低聚阿拉伯糖侧支.本实验室将克隆得到的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基因RuAral在大肠杆菌中重组表达,得到的重组阿拉伯呋喃糖苷酶RuAral能够水解4-硝基酚-α-L-阿拉伯糖苷(4-Nitrophenyl-α-Larabinofuranoside,pNPA)、4-硝基酚-β-D-吡喃木糖苷(4-Nitrophenyl-β-D-xylopyranoside,pNPX)以及从小麦阿拉伯木聚糖中水解释放阿拉伯单糖.以pNPX为底物时,该酶的最适反应pH为6.0,最适反应温度为50℃.RuAral与瘤胃真菌(Neocallimastix patriciarum)内切木聚糖酶XynCIDBFV、瘤胃细菌木糖苷酶RuXynl的组合使用可以实现对小麦阿拉伯木聚糖的协同降解,且降解效率优于德国AB酶制剂公司的商品酶ROHALASE WP.  相似文献   

7.
以木聚糖为原料,采用NaOH-乙醇提取法制备纳米木聚糖,用激光粒度仪检测不同碱液浓度及温度的纳米木聚糖溶液粒子粒径;常温常压下,用3种不同质量分数的纳米木聚糖溶液浸泡杨木木块,检测载药量.经黑曲霉腐蚀4周以上,观察试样感染面积和蓝变程度,通过被害值判断防霉等级,研究纳米木聚糖溶液的防霉性能.结果表明:纳米木聚糖溶液的最小平均粒径为42.58 nm,木聚糖和纳米木聚糖均具有一定的防霉性能;当溶液质量分数为10%时,经木聚糖溶液处理的杨木试样被害值为1,经纳米木聚糖溶液处理的杨木试样被害值为0,符合性能优良的木材防霉剂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了烘焙出能充分表现超强筋小麦济麦229面粉品质特性的优良面包,设置了4种醒发时间处理、5种酵母和糖用量处理、4种配粉处理,对超强筋小麦面粉的面包品质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在4个醒发时间处理中,当面团醒发时间为30min和面包胚醒发时间为50min时,烘焙的面包品质最好。在5种酵母和糖用量的处理中,利用吐司面包程序时,干酵母和糖的用量分别为6g和24g时烘焙的面包品质最好;利用法式面包程序时,干酵母和糖的用量分别为3g和18g时烘焙的面包品质最好。在4个配粉处理中,200g超强筋小麦济麦229面粉中添加100g普通小麦济麦22面粉的混粉烘焙得到的面包品质最好。因此,适当调整超强筋小麦粉面包的面团、面包胚醒发时间及物料配比,可以烘焙出品质优良的面包。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亚麻籽粕作为配料粉的加工适用性,以丰富传统发酵面制品的种类,将冷榨亚麻籽粕按不同比例(5%~50%)与小麦粉复配,分析其对小麦面团的热机械学、热力学、流变学、面筋含量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亚麻籽粕添加量的增大,面团吸水率增大,回生值和面团的形成时间降低;复配粉的糊化温度升高;面团发酵的最大高度和产CO2总量下降,气体保留率升高;弹性模量和粘性模量先增大后减小;面筋含量减少且有序结构略有降低,面团网络结构连续性变差。当亚麻籽粕添加量在5%~25%之间时,对小麦面团特性的影响较小,而当添加量超过25%时,小麦面团的特性严重劣变。综上,为了保持面制品感官品质,提高亚麻籽粕的利用率和面制品的营养价值,亚麻籽粕的添加量不宜超过25%。  相似文献   

10.
应用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别对普通小麦面包、普通燕麦面包(含质量分数为20%燕麦粉)、燕麦酸面团面包(用10%燕麦酸面团取代燕麦面包中10%的燕麦粉)以及燕麦酸面团冷冻干燥(冻干)粉面包(用10%燕麦酸面团冻干粉取代燕麦面包中10%的燕麦粉)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研究,考察植物乳杆菌燕麦酸面团发酵剂及其冻干工艺对面包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样品中共检测出57种风味物质,主要包括醇类、酸类、醛类、酯类、酮类、脂肪烃类,以及一些芳香族和杂环类化合物.醇类物质的含量最高,其次是芳杂环类、醛类和酸类物质.与普通小麦面包相比,添加燕麦粉面包的风味物质种类更多;甲苯、庚醇、1,3-丙二醇二乙酸酯、辛酸共同存在于3种燕麦面包中,而在普通小麦面包中未检测出.冻干过程中会丧失一些风味物质或风味前体物质,与燕麦酸面团冻干粉面包相比,燕麦酸面团面包中含有一些独有风味物质,分别是双乙酰、2-戊酮、庚酸乙酯、2-乙酰基噻唑、香叶基丙酮.  相似文献   

11.
苹果整果TPA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介绍TPA质地分析方法及TPA质地参数的定义,并对苹果整果进行TPA测试,选用变形速率、压缩变形量及间隔时间作为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该3个因素对TPA测试结果的影响.同时,用弹性作为TPA测试中果实损伤程度的判定指标,分析3个因素对果实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压缩变形量对损伤程度影响极显著,变形量大,损伤程度高;变形量对硬度影响极显著,对内聚性、耐咀性及回复性影响显著;3个因素中除了变形速率对回复性影响显著外,其余均不显著.整果TPA试验的研究为果实质地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The formulas of premiums and premium reserves of a kind of mixed whole life insurance were obtained by the methods of actuarial science. Then we take a typical policy of whole life insurance in present Chinese market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its expense design and predict its market prospects. Supported by the State Education Committee Doctoral Foundation (No. 9248612) Zhou Peng: born in 1974, MS student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冬小麦品种PH82-2-2辐射诱变处理,在无零下温度条件下,获得了春性突变后代,选育出农大94118品系,试验结果还指出,冬小麦辐射诱变后获得的春性突变体,性状变异幅度大,突变谱宽,供选择的余地大,是春小麦育种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A whole picture     
Smith C 《Nature》2003,422(6929):345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异型输血时B型受者接受大剂量O型全血的血液流变学和红细胞记数、游离血红蛋白的变化,取刚采集的B型全血40mL中分别加入7.5、10.0、13.5、20mL抗B效价为1:64的O型全血。其量相当于60kg个体输入800、1200、1600和2400mL血液,然后置38qc孵箱,用摇摆器以60次,min摇动混匀。分别在0h,2h,4h,8h、16h、和24h留取标本,使用SA-6000血液粘度仪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显示,游离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记数各组比较差异不湿著,在切变率为5h,30h,200h时各组标本差异十分显著,提示细胞的变形性下降,但结果均在正常范围以内,说明抗-B效价为1:64以下的0型血可以不限量地给A/B型输用。  相似文献   

16.
宜宾油樟对小麦的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生物测定法研究了宜宾油樟根、茎、叶水浸提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油樟对小麦的化感作用和供体的不同器官、浸提液浓度以及受体的不同发育阶段有密切关系.油樟浸提液主要延迟小麦种子的萌发.随浸提液浓度的增大,小麦种子的最终发芽率、发芽速率、幼苗叶绿素含量呈"降-升-降"的趋势变化,而幼苗高度、根长呈"升-降"的趋势变化.化感强度综合效应是叶>根>茎,提示人们在小麦生产区要注意油樟种植的密度.  相似文献   

17.
论全系统动态测试精度理论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文章以传递链函数代替传统的传递函数的方法来研究全系统动态测试精度理论。给出了全系统动态测试精度理论的基本概念 ,并以一典型系统为例计算它的传递链函数和系统动态测试总误差。文章最后概括分析了误差分解、溯源与修正等动态误差的深处理手段 ,并指出本理论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从麦麸提取植酸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稀酸浸泡麦麸,浸提液先用10%新鲜石灰乳中和,再用30%烧碱溶液进行二次中和,沉淀物即为植酸钙镁复盐,亦称菲丁;将菲丁酸化后经过国产732型(001×7)阳离子交换树脂,再经过国产717型(201×7)阴离子树脂交换树脂去杂,提取得稀植酸,提取率达90.0%。  相似文献   

19.
黑小麦加工品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我国近年培育出的优质黑色小麦品种为原料,制作黑小麦面包、馒头、面条、水饺等面食品,研究了黑小麦的加工特性,评价了黑小麦制作不同面食品的适应性,指出黑小麦最适合于制作面条,与格来尼搭配可以制作较好的面包、馒头、饺子等面食品,而且风味独特.  相似文献   

20.
Influence of alloplasm on resistance to wheat scab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Using alloplasmic wheat as test materials, the genetic effect of cytoplasm on wheat scab resistance was studied by three methods including the determination of resistance of explant calli toGibberella zeae tox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inoculating single fixed position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field resista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mong “the homonucleo-heterocytoplasmic lines”, resistance of calli toG. zeae toxin was different; the difference of cytoplasmic effect among different nucleoplasm combinations showed certain nucleoplasm interaction relation. Resistance of hybrid F1 plants of reciprocal cross between alloplasmic line and disease-sensitive wheat variety to wheat scab was of clear difference. Hybrid F1 of reciprocal cross betweenAe. ventricosa cytoplasmic wheat and disease-sensitive or -resistant wheat variety all exhibited fine resistance effect of alloplasm. Compared with general common wheat variety, most alloplasmic wheats tested have stronger resistance. A few selected lines havingAe. ventricosa cytoplasm have a strong and stable resistance to scab. They can be a finer new resistant sour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