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碳足迹理论建立铅冶炼系统生命周期内各工序的投入产出模型,对单位产品温室气体排放进行评估。针对温室气体排放时间序列的非线性,建立1个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法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机相结合的预测模型。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法首先将温室气体排放时间序列分解成一系列相对比较平稳的本征模函数分量,然后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机对各分量分别预测,最后进行叠加求和,将铅冶炼系统温室气体排放量的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均方根误差为2.896 1%,所提出的方法可实现铅冶炼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精确评估与预测。  相似文献   

2.
在现有支持向量机(SVM)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对预测误差进行同步预测的双重预测方法,利用预测到的误差对初步预测值进行校正以提高预测精度.针对误差序列非线性、非平稳以及系统动力信息不足的特点,将经验模态分解(EMD)和支持向量机(SVM)方法结合引入误差序列的预测中.对误差序列的预测分别运用初步训练误差和测试误差对预测集合的误差进行预测,将所得到的误差序列分解为若干固有模态分量(IMF),根据各个IMF不同尺度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参数对其进行预测,最终合成原始序列的误差预测值,将所预测到的误差与初步原始序列预测值结合,得到最终的预测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解决预测滞后性和拐点误差大的缺点,相对于普通的SVM预测方法具有更好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3.
一种非线性非平稳时间序列预测建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经验模式分解和支持向量回归的非线性、非平稳时间序列预测建模方法.首先,针对时间序列的非平稳特征,通过经验模式分解将其分解为若干个本征模式分量,使其中每个分量均成为平稳序列;其次,对每个本征模式分量,基于支持向量回归建立相应的平稳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最后,再一次利用支持向量回归对这些预测模型进行非线性组合,得到非线性、非平稳时间序列的预测模型.仿真实验和工程应用均表明,所提的预测建模方法与传统的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建模方法相比,具有较高的精度,说明该方法对于非线性、非平稳时间序列的预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针对机电设备运行状态受多因素影响且变化趋势复杂、难以用单一预测方法进行有效预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经验模式分解、支持向量机和自适应线性神经网络的混合智能预测模型.首先,利用经验模式分解方法将非平稳时间序列按其内在的时间特征尺度自适应地分解为多个本征模式分量,然后根据这些分量各自趋势变化的剧烈程度选择合适的核函数,用支持向量机对其进行预测,最后通过自适应线性神经网络对这些预测分量进行自适应加权组合,得到原始序列的预测值.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标准算例和某机组振动趋势的预测,不论是单步预测还是多步预测,该模型的预测性能均好于单一的支持向量机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更精确地进行风速预测,提出一种利用带自适应噪声的完全集成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AN)方法和蝙蝠算法(bat algorithm,BA)优化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组合短期风速预测方法。首先用CEEMDAN对原始风速时间序列进行分解,得到一系列不同频率的子序列;其次,使用BA-SVM组合模型预测对分解后的各个子序列分别进行预测;最后,将各子序列的预测结果叠加得到风速预测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提高了预测精度,减小了误差。  相似文献   

6.
针对河流溶解氧质量浓度序列的非线性和不稳定性导致的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二层分解技术和改进神经网络相融合的预测模型.首先,引入自适应噪声的完整集成经验模态分解对溶解氧时序数据进行分解,通过计算分解后各本征模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s,IMF)的排列熵值以量化序列的复杂性,用变分模态分解对熵值较高的IMF进行二次分解,进一步削弱序列的非线性和不稳定性从而保证预测精度;其次,使用麻雀搜索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并对各分量进行预测;最后,将各分量预测结果重构后得到最终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预测模型平均绝对误差为0.091,均方根误差为0.14,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0.96%,决定系数为0.948,优于其它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7.
针对来源于实际问题的时间序列非线性、非平稳、多尺度复合的特点建立了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的ARIMA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即EMD-ARIMA模型.首先,借助经验模态分解将时间序列分解为多个不同时间尺度的内在模函数和一个趋势项,并确定每个内在模函数的季节性趋势;其次,对每个内在模函数使用季节性ARIMA模型进行预测,对趋势项使用趋势移动平均模型进行预测;最后,将所有内在模函数和趋势项的预测结果进行复合得到原时间序列的预测结果.数值实验结果表明,EMD-ARIMA方法能够揭示真实时间序列内在的多尺度复合特征和季节性变化规律;与经典的ARIMA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相比,EMD-ARIMA模型明显提高了预测精度,因而是一种可靠的非线性、非平稳时间序列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具有高复杂性与非平稳性的空气质量指数(AQI)时间序列,提出一种融合非结构数据的EMD-WTS二层分解组合预测模型;首先,筛选百度指数关键词并提取对应数据,运用局部线性嵌入算法(LLE)对之降维;其次,对AQI历史序列与降维结果进行经验模态分解(EMD)与重构;接着,对所得高频项进行小波分解(WT)与重构;然后,运用Holt指数平滑法、支持向量回归(SVR)与人工神经网络(ANN)分别对二层分解结果与原始低频、趋势项进行组合预测并运用BP神经网络集成;最后,叠加集成结果得到AQI预测值;对比实验说明预测方法充分利用了多源数据信息,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9.
交通流是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交通规划的重要依据。为了提高道路交通流量预测的精确性,提出一种基于互补型集成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CEEMD)后,采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优化参数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的交通流量预测模型。该模型使用互补型集成经验模态分解原始数据,将分解后的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分量分别用遗传算法优化参数后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进行预测,叠加全部IMF分量值作为模型最终的预测结果。通过对美国加利福利亚州某高速公路一个月的交通流量数据进行训练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平均相对误差仅为6.51%,相较于其他模型拥有更好的预测效果,可为交通流的预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能够准确地预测空气质量指数(AQI),建立了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样本熵(SE)的极限学习机(ELM)和门控循环单元(GRU)组合的AQI预测模型。首先利用EEMD算法对AQI数据进行分解,得到一组不同尺度的本征模态函数分量和残余分量;其次计算各分量SE值,根据各分量SE值将各分量重新组合成新的序列,并将新序列按其复杂程度经过GRU模型或ELM模型进行预测;最后将所有结果叠加得到AQI预测值。实验结果表明,与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模型、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模型、ELM模型、GRU模型、EEMD-SE-ELM模型、EEMD-SE-GRU模型和EMD(经验模态分解)-SE-ELM-GRU模型相比,基于EEMD-SE-ELM-GRU的组合预测模型其预测误差最小,预测精度最高。  相似文献   

11.
信息作为我们生活交流媒介的一部分,那么信息的接收和发送更值得我们深入的认识和研究.主要从短信网关的引入、短信网关的系统组成、短信网关的系统功能以及应用短信网关服务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2.
从蛋白质和基因水平分别介绍空间微重力、强电离辐射、亚磁场及空间综合因素对生物性状和遗传变异的影响,并对今后空间诱变育种的前景和存在问题加以概述。  相似文献   

13.
针对云计算的发展趋势,结合校园网基础设施特点,研究和分析了虚拟化技术和云计算模式,提出一种基于Hyper-V的私有云计算环境模式,并在校园网内实现了该模式的私有云构建,为云计算环境在高校的实现提供了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4.
深度学习中卷积神经网络在行为识别领域有着良好的识别效果,但是由于深度学习需要较大数据集训练模型,而现今公开数据集中危险行为识别相关方向没有大量数据集。针对危险行为识别领域样本少、无法进行深度学习训练等问题,建立了危险行为识别数据集,并采用迁移学习方法对C3D网络模型进行迁移训练。结果表明,迁移学习后C3D网络模型对危险行为识别数据集平均识别率达到了83. 2%,可以有效识别危险行为动作。  相似文献   

15.
针对受驾驶人自身驾驶经验和习惯、视野、道路周边环境等因素影响的车辆行驶轨迹,探究了典型车辆行驶轨迹(正常轨迹、理想轨迹、切线轨迹、漂移轨迹、摇摆轨迹和修正轨迹)条件下的车辆动力学响应. 在Carsim环境中构建了以6种行车轨迹为道路中心线的弯道路段,并使车辆的左前轮始终沿道路中心线行驶,仿真过程中记录车辆动力学参数的时变曲线. 研究表明:车辆沿切线和正常轨迹行驶时,能够以安全、高效、舒适的理想状态通过弯道路段;而当车辆沿修正轨迹、摇摆轨迹等行驶时,行驶稳定性和舒适性较差.  相似文献   

16.
采用有限元分析工具ANSYS完成了一种矩形弹性膜绝缘体上硅(SOI)高温压力传感器的优化设计,制作出样品,并与相同结构、工艺的多晶硅压力传感器进行了对比测试。结果表明:1:2的膜片宽长比可以使SOI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达到220mV/MPa,远大于多晶硅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约50mV/MPa)。此外,该传感器能够工作在200℃的高温环境中,有良好的长期稳定性,30d内的零点时间漂移为0.12%。  相似文献   

17.
基于MFOP的可靠性维修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江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5,5(15):1108-11101118
基于无维修工作期(Maintenance Free Operating Period,MFOP)的可靠性理论既可有效改善飞机及其设备的可用性,同时也可大大降低后勤保障成本;首先对MFOP及其相关概念进行了介绍,然后重点讨论了基于MFOP的维修方案的制订方法及其对飞机可用性、维修成本和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介绍一种采用SOPC技术设计的SVPWM波形发生器,在FPGA中嵌入了32位NiosⅡ软核系统,用以处理SVPWM波形的计算、输出与显示等功能.利用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可在线编程特点和SOPC的技术优势,灵活、快捷地将所需功能模块完全集成在单片的FPGA上,使电路的硬件结构简单,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相似文献   

19.
基于AJAX的WebGIS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WebGIS中所存在的问题,介绍了AJAX方法的概念和内涵,提出了基于AJAX方法构建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思路。并以森林资源信息网络发布系统的原型开发为例,阐述了该方法的优点和一些关键技术。结果表明通过AJAX方法的使用不仅能够快速地实现森林资源信息的网络发布功能,而且能够很好地改善WebGIS应用中以地图为载体的地理信息的网络传播和显示速度,带来丰富的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20.
The copper adsorption on olivine supplied by A/S Olivine production plant at Aheim in western Norway has been studied. The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uptake of copper have been evaluated.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equilibrium PH in aqueous solution has the greatest influence on the copper adsorption thanks to the competitive adsorption between proton and copper ions, and the adsorption of copper to olivine increases rapidly with the pH increasing from 4 to 6. The initial copper concentration and olivine dose also possess significant effect on copper adsorption. The adsorption efficieny of copper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olivine dose or the decrease of initial copper concentration at the same pH. The ionic strength effect on the adsorption has also been investigated, but it owns little effect on the adsorption process of copper due to the formation of inner sphere surface complexation of copper on olivine. The experimental data show that olivine has a high acid buffer capacity and is an effective adsorbent for copp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