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丽  郑晓鹰  E. Klocke 《广西科学》2004,11(3):249-257
应用RAPD和AFLP的DNA指纹图谱方法分析25个甜(辣)椒和22个番茄品种的真实性,并进一步比较RAPD和AFLP的DNA指纹图谱在鉴定亲缘关系较近的品种之间的真实性时的有效性。对于甜(辣)椒品种,AFLP方法中,2个引物组合扩增反应的多态性片段即能将25个品种完全分开。虽然,每个样品的AFLP的扩增产物中多态性片段的百分率为9%,低于RAPD的35%多态性片段的百分率。但是,AFLP的信息量远远大于RAPD的信息量,它的每对引物组合扩增的平均多态标记为5.1,而RAPD仅为2.2。所以,在甜(辣)椒的指纹图谱中,AFLP的有效率是RAPD的2倍。对于番茄品种,每个样品的AFLP的扩增产物中多态性片段的百分率为5.5%,大大低于RAPD的单引物61%多态性片段和双引物58%多态性片段的百分率。它的每对引物组合扩增反应的平均多态标记为2.6,而RAPD中,单引物扩增的平均多态标记为4.2,双引物扩增的平均多态标记为4.4。一个单引物和一个双引物的RAPD扩增反应的多态性片段即能将22个番茄品种中的21个完全分开。所以,在番茄的指纹图谱中,RAPD的有效率是AFLP的2倍。因此,在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鉴定品种的真实性时,不同的作物所适用的方法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2.
蜡梅品种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6个多态性稳定的引物,对38个蜡梅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RAPD分析.共扩增出154条DNA片段,其中,多态性DNA带98条,占总扩增片段的63.6%.应用Popgene32软件进行Nei相似性系数和遗传距离计算,并利用UPGMA法构建聚类树状图,把供试的38个蜡梅品种分为7个大类,聚类结果与形态分类结果基本一致.结果表明,RAPD标记可用于蜡梅品种鉴定和亲缘关系探讨.  相似文献   

3.
草鱼基因组随机扩增多态性引物及多态性位点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建立草鱼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的指标体系,应用RAPD技术,从180条10碱基随机引物中筛选出了31条能扩增出多态性DNA片段的引物。用这31条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了327条重复性好、带型清晰、分辨率高的谱带。扩增产物的片段大小范围在400—2000bp之间。单一引物扩增条带为5—14条。用这些多态性引物在草鱼基因组DNA中检测到了93个多态性位点,并对这些多态性位点上的等位基因频率进行了统计分析。这31条多态性引物和所检测到的93个多态性位点初步为草鱼基因组的多态性分析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
ISSR和RAPD-PCR技术对东北地区主推玉米品种的鉴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简单重复区间序列扩增多态性(ISSR)和随机扩增片段多态性DNA(RAPD)两种分子标记技术, 对吉林省主推6个玉米杂交种及其父本、 母本共计18份基因图谱进行鉴别. 以ISSR为主要检测方法、 RAPD为验证方法,分别从30条ISSR引物中选出4条、 从30条RAPD引物中筛选出2条扩增效果明显、 特异性高的引物. 结果表明, 运用ISSR和RAPD-PCR技术提高了玉米品种鉴定和纯度鉴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以福建省栽培面积较广,果实成熟期不同的渡尾文旦柚、琯溪蜜柚、坪山柚、长泰文旦柚、龙柚、下河蜜柚6种柚为研究对象,用100个10bp的随机引物对6种柚的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筛选出能扩增出稳定多态性片段的引物31个,一共扩增出174条片段,其中多态性片段有137个,占78.74%.聚类分析的结果,RAPD标记所反映的6个品种之间的遗传相互关系与传统的分类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彰武松起源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章古台地区的樟子松、油松、赤松及彰武松进行了基因组多态性分析,共选用24个10 bp随机引物扩增出147个DNA片段,其中,樟子松和彰武松显示出自身特征性标记,利用这些片段进行种间遗传关系分析,根据UPGMA方法构建聚类树状图研究结果表明:赤松×油松的天然杂交是彰武松形成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怀地黄85-5品种内遗传多样性的RAPD和ISSR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CTAB法提取了怀地黄85-5品种16个单株的基因组DNA,使用紫外分析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其纯度和大小,利用RAPD及ISSR分析其品种内遗传多样性.从24个RAPD引物和43个ISSR引物中分别筛选出具有稳定多态性条带的RAPD引物3个和ISSR引物2个,分别对16个单株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3个RAPD引物共扩增出7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4个,多态性比率为57.14%.2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17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11个,多态性比率为64.7%.结果表明,怀地黄85-5品种内存在遗传差异,但遗传多样性比地黄品种间的低.  相似文献   

8.
大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分子标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RAPD和ISSR两种分子标记技术,对中国10个不同地区的大蒜品种进行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从30个RAPD引物当中,筛选出11个具有多态性的引物,共扩增出多态性带224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41.18%,从12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5个具多态性的ISSR引物,共扩增出多态性带121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50.21%.对RAPD和ISSR两种标记分别运用Nei指数法,计算出10个大蒜品种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28和0.32.根据这两种标记的结果,采用UPGMA进行聚类分析,得到与生物学分类地位基本一致的结果.结果表明,在实验稳定性上,ISSR优于RAPD,且ISSR比RAPD能检测到更多的遗传变异,RAPD和ISSR两种标记可用于大蒜种质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花椰菜自交不亲和性的分子标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和inter-简单重复序列(ISSR)等分子标记技术,分别对5组花椰菜自交不亲和系和对应的自交亲和系的基因组进行指纹差异分析.采用10个10 mer随机引物和5个ISSR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扩增片段分子量在0.3~5 kb之间,指纹图谱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较好.经过3次以上重复发现,ISSR4引物扩增图谱中,自交亲和系比不亲和系多扩增出3 800 bp片段;ISSR6引物扩增图谱中,除第3组外,不亲和系比亲和系多扩增出1 100 bp片段.结果表明,花椰菜自交不亲和系与自交系基因组DNA之间存在差异,扩增出的差异片段与花椰菜自交不亲和性相关,并可作为自交不亲和系和自交亲和系育种筛选的分子标记.初步探讨了花椰菜自交不亲和性的遗传机制及RAPD和ISSR技术在自交不亲和系选育过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采用RAPD技术对产自四川绵阳、内江、雅安和重庆忠县的24尾野生黄鳝基因组DNA进行引物筛选,40条随机引物中有4条引物扩增出片段。选择在4个地区黄鳝个体间多态性较丰富的RAPD引物A10在绵阳黄鳝群体进行扩增分析。RAPD引物A10在6个绵阳黄鳝个体的扩增,产生比较清晰的条带并且呈现一定的多态性,绵阳黄鳝群体内的平均遗传相似率为0.8947,群体内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1053,从一定程度反映出绵阳地区黄鳝较低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所筛选引物可为黄鳝分子标记和遗传多样性的分析、亲缘关系和种质的鉴定以及遗传资源的保护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