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铱配合物为载体,对铱配合物的专利申请情况进行文献检索,统计分析铱配合物专利申请的国内外情况、省市分布、专利的申请人和发明人、IPC分类、学科分布等数据.在此基础上,对铱配合物专利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对铱配合物专利技术的发展提出了转化策略,为铱配合物的专利技术创新提供了参考,对未来铱配合物的专利申请和技术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溴苯甲酸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对溴苯甲酸钐、铕、铽及镝四种稀土配合物.研究表明,这些配合物的组成为REL_3,稀土离子的配位效为6,所形成的配合物为鳌合物.在这四种配合物中,只有铕和铽的配合物发光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在水溶液体系中铕、铽与吲哚— 3—丙酸 (IP)形成固态二元配合物及铕、铽与IP、邻菲啉(phen)形成固态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热重—差热分析 ,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及成键特征。二元配合物组成为Ln(IP) 3 ·2H2 O ,三元配合物组成为Ln(IP) 3 ·phen ,其中Ln =Eu、Tb。在发光性能方面 ,三元配合物较二元配合物好  相似文献   

4.
新型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和双光子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报道一种席夫碱配体及其与锌、镉形成的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应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现代分析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研究了配体和配合物的单光子荧光性质和双光子吸收性质上的差别,结果表明功能性有机配体形成的金属配合物具有大的非线性光学响应。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氟哌酸及其衍生物与d~(10)组态金属离子的固态配合物,并对配合物进行了红外、核磁、热稳定性、微观结构的表征研究。揭示过渡金属离子和氟哌酸及其衍生物形成配合物的配位点,从而可确定所形成配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6.
采用分步合成法合成了以邻香兰素-D,L-苏氨酸席夫碱为配体的铜、锌、钴、镍配合物,并进行了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表征。同时,利用差热分析对配合物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得出其热稳定性次序为:钴配合物>锌配合物>镍配合物>铜配合物。  相似文献   

7.
采用TG-DTG,DSC对9种稀土高氯酸盐甘氨酸咪唑三元配合物的热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比较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利用Kissinger公式计算了配合物的表观分解活化能;从DSC分析得到了配合物的脱水焓及分解焓,发现稀土配合物的表观分解活化能、配合物的脱水焓及分解焓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形貌和尺寸对配合物荧光性质的影响,以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为表面活性剂,制备了两种纳米稀土三元配合物[Eu(BA)3phen和Tb(acac)3phen].采用元素分析、透射电镜、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所制备的纳米配合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配合物为纳米颗粒,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存在能有效地抑制配合物团聚而形成大的颗粒.对纳米稀土配合物的荧光性质研究发现,在紫外光激发下,这两种纳米配合物能分别发射Eu^3+和Tb^3+离子的特征荧光,而且纳米配合物的荧光性能优于相应的普通配合物.  相似文献   

9.
介绍电荷转移型导电配合物的导电性的发现及导电机理、电荷转移型导电配合物研究的发展及类型、研究现状及热点 ,并讨论了提高电荷转移型导电配合物导电率的条件的优选及合成新的电荷转移型导电配合物的分子设计。  相似文献   

10.
在水溶液体系中,用苯羟乙酸直接与碳酸稀土作用,合成了十四种苯羟乙酸稀土配合物。并通过化学分析和元素分析确定了所有配合物的化学组成,试验了配合物的溶解性,测定了配合物在二甲亚砜溶剂中的摩尔电导值。利用红外、核磁共振、紫外以及荧光光谱等对配合物的性质和结构进行了讨论,详细研究了配合物的热行为以及配合物中稀土离子与配位原子的成键性质。  相似文献   

11.
将不同浓度的Na2S加入培养基中处理酵母菌,结果发现,随着处理培养基中Na2S浓度的升高,酵母菌的菌落数、细胞的直径、细胞内多种内含物(核酸、蛋白质、可溶性糖等)的含量都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2.
培养基、BA和复合添加物对大花蕙兰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了大花蕙兰在KC(Kundson C)和Whie培养基上,通过使用不同质量浓度BA(0、0.4、1.0mg/L)与香蕉匀浆汁、胰蛋白胨和酵母提取物4种复合添加物的组合对花蕙兰原球茎增殖量和分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原球茎增殖和分化方面,KC培养基明显优于White培养基;在KC培养基上,BA对原球茎增殖和分化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White培养基上BA对原球茎增殖没有促进作用,但对原球茎分化具  相似文献   

13.
在含有汞盐及咪唑的弱碱性介质中,利用锰对Hg-T(4TMAP)P 配合物的金属取代反应,而使T(4TMAP)P的荧光定量熄灭,由此建立了测定微量锰的荧光分析的新方法。本法用于钢中锰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根据物理光学法、几何绕射理论、等效原理及阻抗边界条件,由各向异性介质中平面波的本征方程,得到耦合矩阵,进而得到多层介质的反射与透射矩阵.采用图形电磁计算方法分析涂敷各向异性雷达吸波材料的简单及复杂目标的电磁散射.该方法具有计算速度快、节省储存空间等特点,对于计算相似曲面及平面的电大尺寸涂敷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多壁碳纳米管(MWNT)在苯胺中避光加热回流,合成碳纳米管-苯胺电荷转移配合物(CNT-ANCTC),发现碳纳米管基电荷转移配合物在丙酮稀释液中,用516 nm激发产生两个荧光发射峰,分别位于564nm和606 nm.我们详细考察了甲醇、乙醇、水这些强极性的质子溶剂对CNT-ANCTC电荷转移配合物的荧光的猝灭作用并伴随着光谱位置的红移,初步研究发现醇所连烷基数目不同对CNT-ANCTC荧光猝灭程度不同,同时探讨了强极性的质子溶剂对CNT-ANCTC电荷转移配合物的荧光的猝灭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6.
对Morlet小波及其变换特性进行了分析 ,利用其良好的时频正则性及复分析特性 ,把一维检测波映射到二维时间尺度表示 (TSR) -Scalogram谱图上。Scalogram承载了介质结构的丰富信息 ,利用这些信息能够实现对介质的全面分析和缺陷识别 ,辅以Morlet小波变换的实部模极大值 ,可以对缺陷进行准确定位。该方法有效地弥补了基于Hilbert变换的复信号分析 (CSA)、短时傅立叶变换 (STFT)及二次时频表示 (TFR)等方法的不足。对水泥土地下连续墙进行的无损检测结果表明 ,基于Morlet小波TSR的检测方法有较好的实用性 ,它为结构无损检测领域提供了一条新的技术路线。为进一步完善前述方法 ,将Morlet小波与Dergauss小波进行优势联合 ,可以避免模极大值线分叉现象 ,有利于提高定量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从盐酸介质中RuCl62-的紫外可见光谱,讨论了RuCl62-的生成和稳定存在的条件。发现在适量氧化剂作用下,钉含量为1.5~2.5×10-4,盐酸浓度为4~5M,65℃水浴加热1.5小时,钉可定量地转化为RUCl62-,且能稳定存在一个月以上。为金属钉的分离、提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不考虑电磁感应,用Cole-Cole模型表征极化介质复电阻率,正演计算对称四极装置测深2种典型层状极化介质频谱激电谱曲线和其2个极距的频谱.计算结果表明,时间常数值较大的极化层(如炭层等)所反映的相位曲线,当频率为0.01~1 000 Hz时,随着频率提高,相位负异常递减;时间常数τ值较小(如块状硫化物等)的极化层反映的相位谱与τ值较大的极化层所反映的规律不同;在同样的频率范围内,随着激发频率的提高,相位负异常递增,而后又递减;时间常数τ值较大的极化层的相位频谱特征频率要远远小于τ值较小的极化层的相位频谱特征频率.这些谱特征为区分矿与非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Tris-HCl(pH7.2)介质中,研究了1个新的苯甲酸氮芥铕(Ⅲ)配合物(Eu(BANM)3·H2O)与DNA相互作用的荧光性能,表明此配合物可作为DNA定量测定的荧光试剂.此外以溴化乙锭(EB)为荧光探针,对配合物与DNA的结合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证明DNA与配合物之间存在插入和沟结合2种非共价作用方式,配合物与DNA的平均结合常数为7.19×105.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原胞有效煤质近似(CEMA)来研究强非线性复合导体的有效非线性响 应.在该复合介质内,各组分的电流密度与电场关系满足,式中x是非线性响应.这 个原胞模型由两种原胞组成,一种是由核和壳组成的复合原胞,另一种是由单相组成的简单原 胞.研究的基础是把变化原理和有效媒质理论相结合应用于集合原胞系统中.CEMA提出了一 个适用于强非线性复合介质的一般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