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1年,一支科学家小组在内蒙古道虎沟发现了一只保存非常完好的史前雌性蜘蛛的化石。科学家将这只生活在1.65亿年前的雌蛛命名为"侏罗络新妇蛛"。3年后,这支科学家小组又在同一地区发现史前雄性蜘蛛的化石。在内蒙古发现的史前蜘蛛化石极为罕见,因为蜘蛛的身体非常柔软。据悉,这对蜘蛛化石是在火山沉积物中发现的。专家们认为火山沉积物可能将这对蜘蛛埋藏在湖  相似文献   

2.
恐龙将复活     
电影《侏罗纪公园》讲述了科学家用DNA复制恐龙的故事,这个令人惊叹的想法也许在未来会成为现实。日前,美国科学家从一具7000万年前的霸王龙化石中发现了软组织,并看见血管和细胞结构。这具霸王龙化石于2003年在美国蒙大纳州被发现,且保存较好。科学家在对化石的一节腿骨进行研究后,发现在骨腔里存在罕见的化石矿物质沉积体。在经过脱矿物质处理后,剩下的是柔软、透明且富有弹性的赭色软组织,在显微镜下甚至可以看到血管和细胞结构。到目前为止,科学家还没否定有从这具7000万年前的恐龙化石中获得恐  相似文献   

3.
《中国基础科学》2012,(3):16-16
最近关于高等的类似鱼的基干四足动物的发现极大地丰富了对鳍向肢转变的认识。但由于原始有鳍四足动物的化石证据非常稀少,这阻碍了对四足动物特征获得顺序的进一步了解。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研究组与合作者,报道了一个新的基干四足动物——奇异东生鱼化石,该化石发现于中国的下泥盆统地层中,距今约4.09亿年,这将最早的四足动物化石记录提前了约1000万年。奇异东生鱼具有一些与基干肺鱼共有的原始特征,它填补了在四足动物与肺鱼间的一些空白。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辽宁省的一个采石场,比利时皇家自然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体型与鸡相当的飞行恐龙化石。这种恐龙被称之为"Aurornisxui",身长约合50厘米,长有微小的三角形牙齿,从头到脚趾几乎完全被原始的羽毛覆盖。科学家表示发现这具保存完整的化石有助于了解鸟类的进化。  相似文献   

5.
<正>据自然资源部消息,近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对我国湖北南漳—远安动物群的深入研究中,首次发现了与现生鸭嘴兽具有相似捕食方式的海生爬行动物化石,这一发现对于研究现代海洋生态系统形成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有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发现的远古生物化石共有两个,都  相似文献   

6.
婷婷 《科学大观园》2009,(10):56-56
2003年,考古学家在印尼弗罗勒斯岛发现了一种古人类化石。这一化石很像人类,但是比人类要矮小很多,身高不足1米。随后,被暂时命名为"弗罗勒斯人"。同时,科学家们还给它起了一个外号:"霍比特人"。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汪筱林研究员领衔的新疆哈密科考队,通过近10年野外考察,在哈密地区发现一新的白垩纪翼龙动物群。这一翼龙化石分布区,不但是世界上已知最大和最富集的翼龙化石产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三维保存的翼龙蛋和雌、雄个体共生的翼龙化石遗址。这一新发现的翼龙被命名为"天山哈密翼龙",以纪念化石发现地及天山2013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8.
马文 《科学大观园》2011,(12):49-49
法国雷恩大学古生物学家在一位业余古生物学爱好者的收藏品中发现了一个嵌有鲨鱼牙齿的菊石壳化石。古生物学家分析认为,这可能是大约1.5亿年前史前鲨鱼以菊石为食的首个直接证据。菊石是一种已灭绝的海洋动物,也是现代鹦鹉螺的远亲。在此次发现的化石中菊石的外壳上嵌着三颗鲨鱼牙齿,外壳被牙齿咬出了几个孔。此前,在其他的化石中也曾经发现过鲨鱼牙咬的迹象,比如鳄鱼尾部化石。但由于菊石外壳坚硬,古生物学家此前一直无法确定鲨鱼是否曾以菊石为食,他们也无法排除其他海洋捕食者捕食过菊石。不过,法国雷恩大学古生物学家罗麦恩·  相似文献   

9.
正在科学家首次发现湖畔南方古猿化石遗迹近25年后,这个沉默的人类祖先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时刻。在埃塞俄比亚工作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几乎完整的古人类(包括智人及其灭绝的近亲)的头盖骨。这块化石可追溯至380万年前,揭示了人类尚未见过的南方古猿面孔,这一人种此前主要通过颌骨、牙齿和少量头部以下的骨头而为  相似文献   

10.
核心提示:位于河南省许昌西北约15千米处的灵井遗址,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发现于1965年。但由于埋藏文化遗存的地层长期被积水所覆盖,直到2005年6月才得以发掘。2006年8月26日,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传来消息说,在许昌灵井遗址中有重要发现,现场发掘出的一颗化石经中国科学院专家确认是大熊猫牙齿化石。大熊猫化石在中原地区发现,尚属首次。大熊猫化石为什么会出现在许昌灵井遗址内?大熊猫在古代是不是曾经遭到过人类的捕杀?而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大熊猫在中原地区销声匿迹?大熊猫化石被晚发现了40年许昌灵井遗址发现于40年前的1965年…  相似文献   

11.
<正>百年来,特别是近40多年,我国和世界古生物学家在这里取得了丰硕成果,许多现生生物的祖先类型在这里陆续被发现。地球上第一朵花在哪里绽放?恐龙怎么演化成了鸟? 1923年,地质学家在辽西凌源首次发现古生物化石并提出“热河系”概念;1962年,我国古生物学家顾知微将其命名为“热河生物群”。百年来,特别是近40多年,我国和世界古生物学家在这里取得了丰硕成果,许多现生生物的祖先类型在这里陆续被发现。11月2日,由国家自然博物馆等单位主办的“远古热河——中生代重要化石发现特展”展示了130多件来自这座独一无二的世界级化石宝库的“瑰宝”,为大家重现演化故事,更好展望未来。  相似文献   

12.
<正>娇弱的花朵也能够历经数亿年以化石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眼前,不得不说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发现。日前,英国综合性学术期刊eLife发表了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鑫、副研究员傅强领导的中国、西班牙、澳大利亚三国学者组成团队的新发现——距今1.74亿年前绽放于侏罗纪早期的"南京花"。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花朵化石,将被子植物可信的化石记录向前推进了约5000万年。  相似文献   

13.
为了及时迎接产卵,一只怀孕的翼龙正在努力地赶往家中。然而一场暴风雨袭击了这只身长三英尺会飞翔的爬行动物,大风刮折了它的翅膀,使它盘旋着落入一个湖泊中,盖在它身上的淤泥越来越厚,压力把它体内的卵挤压出来,随着淤泥变成了岩石,它的卵也在它的身旁变为化石。"这是一场悲剧,"英国莱斯特大学的古生物学家大卫.昂温说,他对该化石进行了分析,并将结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昂温及同事认为,该发现可以解答由来已久的、有关翼龙性别差异的问题。自从2009年中国辽宁省的一个农民将这块化石卖给浙江省自然历史博物馆之后,研究人员就开始研究这块化石。中国地质科学院的吕君昌确定该化石已有一亿六千万年,并确定  相似文献   

14.
我国考察队在喜马拉雅山北坡的希夏巴马峰地区海拔5900米的石缝中,发现了高山栎的树叶化石,这是目前树木化石分布的最高记录。这些化石是150万年前的植物遗骸。现在生存的高山栎,还在喜马拉雅山南坡海拔2700~2900米处生长着。拿化石高山栎和现在活着的高山栎海拔高度相比,相差有3000米。地质学家研究证明,喜马拉雅山地区,原来是一片汪洋大海。离现在大约4000万~7000万年前,海水退去,出现了陆地。后来,陆地不断上升,形成了今天的喜马拉雅山。150万年以来,喜马拉雅山升高了约3000米。高山栎化石可以作为历史的见证。分布最高的树木化石…  相似文献   

15.
最近,在俄克拉荷马州召开的古生物脊椎动物年会上,蒙大拿州菲利普博物馆研究小组宣布了一项轰动一时的发现:保存完好的鸭嘴状恐龙“木乃伊”。与会的许多科学界代表一致认为,这项发现揭开了古生物学的新世纪。称这一发掘物为真正的木乃伊不十分正确,因为在7700万年里保存在岩层下的恐龙机体一切组织已完全矿物化,因此还不如说是化石。但是这具“恐龙化石”的独特性在于,它保存了80%以上的外皮组织、肌肉、肌腱乃至消化系统内的食物,缺损的只是一小段尾巴。  相似文献   

16.
法国考古学家于2000年,自东非发现600万年前的最古老人类化石(下图),该化石比已知能用双脚直立行走的阿法南猿化石(右图)上溯了约200万年。这个名为“千禧祖先”的化石,可能是人类共同的祖先,也可能  相似文献   

17.
严炎  刘星 《科学大观园》2011,(15):64-65
科学家最新发现表明,大规模的流星撞击或是导致恐龙灭亡的罪魁祸首。 科学家发现的一处恐龙角地区,证明了这一论断。该恐龙角是在美国蒙大金州的地狱溪地层发现的,这里曾出土很多恐龙化石。  相似文献   

18.
科技新讯     
地球每年曾有500多天你知道吗:13亿年前地球每年有500多天,13~14个月。这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矿研究所研究员朱士兴等人,从天津蓟县燕山古地层的“叠层石”研究中发现的。叠层石主要由蓝藻化石构成。蓝藻具有昼夜光照不同而生长不同的特性,其化石能准确记录日月变化,被称为“生物时钟”。蓝藻化石形成于13亿年前。——新华网  相似文献   

19.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新发现的化石证据揭示了一种新的脸部特征平坦的奇特古人类,这一发现将揭开人类早期历史的崭新一页,甚至将可能成为迄今已知最早的真正人类祖先。根据这项由古生物学家麦维·里基和路易斯·里基领导的研究认为,此次发现的化石证据至少证明了,在人类历史曙光初现时期,在今天的东非肯尼亚曾经有至少3支不同的人类亚种在此共同生活。研究小组表示,这份化石是在2007~  相似文献   

20.
举世瞩目的“南京猿人”1号头骨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揭开了面纱,原来她竟是一位年仅20多岁的美丽女子! 据《扬子晚报》报道,1993年3月,南京汤山葫芦洞内发现两枚猿人化石。这一重大发现立即引起海内外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